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索尼电视怎么样)
把堆料⽤在⼑刃上,微星MPGX570SEDGEMAXWIFI⼑锋主板开箱试玩
正如⼤多数DIY玩家⼀样,在⼗多年前的AM3/775平台下就早已习惯芯⽚组被动散热,⽽在在两年前AMD推出⾃家设计
的X570时候却使⽤了主动散热设计,原因⽆他-芯⽚组太热了;⽽随着AMD在⼯艺上的进步和探索,在上⼀年年底,各
⼤主板⼚家纷纷推出了⽆风扇版本X570S,⽽管家最近⼊⼿了来⾃MSI微星的MPG X570S EDGE MAX WIFI,让我们⼀
起来看看他们升级了什么吧。
开箱部分
微星MPG X570S EDGE MAX WIFI(下⽂简称“X570S⼑锋”)包装风格⼀如既往的简洁明了,全⿊配⾊以及标志性的⼑
锋LOGO搭配醒⽬的型号⽂字都让⼈印象深刻;⽽从包装信息可以看到,主板⽀持2000、3000乃⾄5000系列处理器,
相⽐对⼿更厚道⼀点。
包装正⾯
⽀持2000、3000和5000三代处理器
X570芯⽚组
主要特点
在附件⼀些细节上,X570S⼑锋和11代英特尔⼀样进⾏了升级,新版的贴纸和LOGO更加酷炫,⽽驱动光盘则换成了U
盘,同时加⼊了钥匙扣螺丝⼑,很有玩家风味。
新版机箱贴纸很有律动感
储存器/风扇/RGB贴纸
除尘扫⼦和⾦属贴
驱动安装U盘
钥匙扣螺丝⼑
在附件⽅⾯,X570S⼑锋可以说相当丰富,除了主板本体和基本箱说外,还包含4条SATA3线、wifi天线、RGB转接
线、彩⾊线材标识贴纸、除尘扫⼦、钥匙扣螺丝⼑、驱动安装U盘以及M2固态硬盘螺丝;在信仰贴纸⽅⾯,除了标志性
的龙盾贴外还增加了额外的新版胶贴,可以说诚意满满了。
产品细节
和包装风格⼀样,X570S⼑锋主板整体使⽤全⿊风格,在涂装图案以及散热⽚造型上都以锋利作为特征,⾮常符合“⼑
锋”这⼀主题;相⽐⽼款X570主板,X570S⼑锋的升级可以说是全⽅位的,全⾦属遮罩+更强拓展性+wifi6E+⽆风扇设
计。
主板正⾯
X570S⼑锋的全⾦属遮罩散热模块设计可以追溯到B550时期,这种设计简单点说,就是把IO护盾和VRM供电散热模块
⽤⼀块⾦属型材来做成⼀个整体,⼤幅度提升散热模块热容并提升颜值,在之前测试中,这种设计在实际散热性能上也
是可圈可点。
全⾦属散热遮罩
顶部散热⽚也做了加厚处理
⼑锋造型涂装
⾦属遮罩厚度特写
8+4pin实⼼插针
MSI主板在内存⽅⾯的兼容性和超频表现⼤多是相当亮眼的,X570S⼑锋也不例外,主板标配4条DDR4内存插槽,⾯对
⼤多数B0步进的5000系列处理器能做到不分频3800~4266MHz,当然分频后就可以更⾼了。
DDR4内存插槽
在PCIE⽅⾯,X570S⼑锋配备了1条PCIE4.0 X16、2条PCIE4.0 X4,三条插槽均为X16长度,其中第⼀第⼆条插槽进
⾏了⾦属盔甲加固;⽽在M.2⽅⾯,X570S⼑锋则配备了3条PCIE4.0 X4的M.2插槽,其中第⼀条为直连CPU,⽽另外
两条则为PCH,每条插槽上均带有原配散热马甲。
⽀持3个PCIE4.0 M2固态硬盘
卸除原配散热马甲
M2接⼝特写
值得⼀提的是,X570S⼑锋的原配散热马甲使⽤了灰⾊硅脂导热垫,根据以往经验,这种导热垫在使⽤中油析出问题会
相对减少,⽽导热效率也会相对较⾼⼀些。
M2散热马甲使⽤新版导热垫
⼀如既往的6个SATA3
来到后置I/O⽅⾯:X570S⼑锋包含4个USB3.2 GEN2(红⾊10G)和4个USB 3.2 gen1(蓝⾊5G),同时还有2个
USB2.0⼝;多媒体部分主板带有⼀个HDMI⼝+基本⾳频⼝+光纤输出;⽹⼝则配备1个2.5G⽹⼝+WIFI6E⽹卡;可以说
是惯例了,保留了⼀个PS2键⿏接⼝;虽然是中端MPG系列,但主板配备了⾼端主板常见的⼀键升级BIOS按钮和⼀键
重置BIOS按钮。
其他接⼝⽅⾯,6个SATA3硬盘接⼝司空见惯了;前置USB则有3个,2个是传统USB3.0前置⼝,布置在主板底部和
SATA⼝下⽅,剩下⼀个是前置USB3.2 TYPE-C⼝,在主板24PIN下⽅。
背部IO特写
在PWM风扇4PIN⼝部分,X570S⼑锋配有8个4针PWM,显卡槽上⽅1个、主板上⽅2个、内存槽右侧2个以及主板底部
3个;在RGB⼝⽅⾯则配备了5V/12V各2个,以组合⽅式分布在主板顶部和底部,值得⼀提,芯⽚组散热下⽅带有⼀键
开关灯光按钮,⽆灯玩家√
8个4PIN风扇位
RGB接⼝(5V/12V各两个)
两个前置USB3.0+⼀个前置USB3.2 TYPE-C
拆解部分
相⽐⽼款570⼑锋,X570S⼑锋在散热模块上做了明显改进,除了上⽂说到的供电散热模块使⽤了热容更⾼的全⾦属遮
罩设计外,在散热模块底部也做了改良,配合导热性能更好的硅脂垫,能同时照顾到电感和MOS的发热。
卸除供电部分散热模块
供电散热模块使⽤新版导热垫
供电⽅案部分,X570S⼑锋使⽤8+4PIN外接输⼊供电,供电接⼝改⽤实⼼插针,PWM主控来⾃renesas瑞萨电⼦的
RAA229004,该PWM主控原⽣⽀持双路8相供电,配合内置驱动器的DrMos,在X570S⼑锋实现14(12+2)相供电,
其中12相为核⼼供电,2相为NB/SOC供电。
供电⽅案⼀览
供电PWM芯⽚RAA229004
供电PWM芯⽚RAA229004
供电元件⽅⾯,X570S⼑锋使⽤固态电容+贴⽚式R33电感组合,mos管采⽤renesas瑞萨电⼦的RAA220075R0,单相
供电可承载75A电流;⽽在NB/SOC供电部分⽤料和核⼼部分⼀致;就整体⽽⾔,X570S⼑锋在同价位产品中是相当堆
料的,即便是应付5950X超频都绰绰有余。
供电⽤料特写
⽹卡部分,有线⽹卡为⼩螃蟹的RTL8125BG 2.5G⽹卡,经过多次产品迭代,2.5G⽹卡现在已经⽐较常见了;在⽆线⽹
卡⽅⾯,X570S⼑锋配备英特尔的AX210,⽀持最新WIFI6E和蓝⽛5.2,速度更快。
2.5G⽹卡
在集成声卡⽅⾯,X570S⼑锋从之前的ALC892/1220升级为ALC4080,同时配备audioboost增强⽅案(尼吉康滤波电
容),应对⽇常游戏来说还是可以,如果是早期⼊⼿使⽤ALC4080⽅案的主板,建议去官⽹升级⼀下固件,realtek修复
了部分BUG并改善麦克风的表现。
ALC4080声卡
英特尔AX210 WIFI6E⽆线⽹卡
简单全核超频调试
之前有朋友跟管家说BIOS超频教程逻辑有点乱,所以在这篇X570S⼑锋中,管家再次梳理⼀下超频的步骤和顺序供⼤
家参考,在本次超频调试中,使⽤了管家测试平台多次登场5800X,测试环境为⼴东春季室内16度。
⼀、处理器超频
第⼀步是“⾼级CPU配置”部分,在OC界⾯中设置OC模式为专业,并进⼊“⾼级CPU配置”,“SVM mode”设置为启
⽤,“Spread Spectrum”设置为禁⽤。
⾼级CPU配置
Spread Spectrum关闭,SVM mode启⽤
在“⾼级CPU配置”中进⼊AMD Overclocking选项,把“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和“LN2 Mode2”设置为禁⽤。
在“⾼级CPU配置”中进⼊AMD Overclocking
在“⾼级CPU配置”中进⼊“AMD CBS”选项中,把“core performance boost”、‘’global C-state Control”、“LN2 Mode 1”、
“CPPC”以及“CPPC Preferred Cores”设为禁⽌,并在“Package Power Limit”中输⼊1000,⾃此“⾼级CPU配置”设置完
毕。
在“⾼级CPU配置”中进⼊AMD CBS
第⼆步是设置频率,返回OC菜单,设置你认为合适的倍频,这⾥管家输⼊46倍频+⼿动设定100MHz FCH基频为例,
第⼆步是设置频率,返回OC菜单,设置你认为合适的倍频,这⾥管家输⼊46倍频+⼿动设定100MHz FCH基频为例,
这样处理器就会⼀直稳定在4.6G。
设置倍频和外频
第三步,电压设置,⾸先进⼊电压设置区域的“数位电压设置”,把“CPU重载线校准控制”选项和“CPU NB/SOC重载线校
准控制”设置为“Mode 3”即可,mode3为负载后略微升压的曲线。
数位电压设置
Mode 3
返回上⼀级,把“CPU Core Voltage”和“CPU NB/SOC Voltage”的“⾃动”修改为“Override Mode”,同时给处理器电压输
⼊⼀个⼤概的数值,这⾥管家给CPU设置为1.25V,⽽NB/SOC设置为1.2V,然后F10回车重启。
设置电压模式override mode
通过以上设定后,成功开机进⼊系统算是超频成功的第⼀步,玩家需要验证⼿动全核超频后的稳定性,⽽最简单的⽅法
就是AIDA64稳定性测试中的单钩FPU,跑了10分钟后,处理器稳定在74度,⽽MOS管传感器仅为28度,还有⼀定提升
空间。
4.6G进系统
AMD默认内存是不太⾏的,必须超频
跑个10分钟没问题,继续回BIOS调整
毫⽆疑问,4.6G+1.25V是⽐较保守的设置,所以管家重新回到BIOS中,把倍频设置为47,同时把处理器电压升⾄
1.3V,从⽽试探处理器上限。
倍频加到47
电压上到1.3
由于管家这颗U的体质较好,加上X570S⼑锋的堆料和设计也有升级优化,在保守设置的1.3V 4.7G下的跑10分钟FPU
负载仅为82~83度,中途没有报错、蓝屏和死机,可以说处理器部分超频成功了~
成功进系统
10分钟负载82度
内存超频
内存超频有三种⽅式,他们分别为“A-XMP⼀键超频”、“主板memory try it⼀键超频”以及“⼿动超频”,针对⼤多数⼈需求
就只说前两者,毕竟较为简单;由于微星深耕多年内存QVL认证,所以在内存兼容性和超频上的表现都值得认可的。
在A-XMP设置预设⽂件即可完成超频
在A-XMP设置预设⽂件即可完成超频
先说最简单的内存超频吧,在玩家内存⽀持XMP功能的前提下,在BIOS的OC界⾯中找到内存设置下的A-XMP选项,设
置预设⽂件1,F10回车即可;⼀般情况,超频内存⾃带的XMP设定档较为保守,稳定性是基本上没问题的。
FCLK 1800+内存3600
内存延迟63.8ns
第⼆种是通过主板⾃带超频设定档案的“Memory try it”,这是微星主板特有的功能,是微星通过⾃⼰对颗粒和内存调试得
出来的设定档案,相⽐XMP更加多选择,可以对玩家⼿上的内存产品摸底。
Memory try it主板⾃带超频设定
在内存设置区域⾥⾯找到Memory try it,点开可以看到很多频率设定,点选其中⼀个F10回车保存即可;根据AMD 5000
系列处理器B0步进版本的体质,内存在不分频情况下⼀般能够超到3800~4266之间,⽽常规体质下基本上能IOD FCLK
2000MHz+内存4000MHz,于是管家就选了这个了。
4000MHz CL18+FCLK 2000MHz
成功开机
内存延迟60ns
通过Memory try it设定4000MHZ CL18+FCLK 2000MHZ,内存部分成功超⾄⽬标频率,在跑稳定性测试中,AIDA64稳
通过Memory try it设定4000MHZ CL18+FCLK 2000MHZ,内存部分成功超⾄⽬标频率,在跑稳定性测试中,AIDA64稳
定性测试单钩内存跑了5⼩时⽆报错,MT 320%两个半⼩时⽆报错,基本上确定内存能运作在4000MHz的;⾄此内存超
频成功。
AIDA64单钩内存稳定性测试5⼩时⽆报错
MT320%⽆报错
微调部分
你以为这就超频完成了?不,在确定频率上限后,你还可以进⾏微调,⽐如尝试在保持⾼频的情况下调低电压,实现在
稳定运⾏的前提下让处理器更低温,这⼀点取决于主板的优化和供电⽅案,优秀的主板可以在⾼频下实现更低电压,这
⾥X570S⼑锋就是⼀个正⾯例⼦。
降低电压
管家把处理器电压调低⾄于1.2V,NB/SOC电压调低⾄1V,F10重启成功进⼊系统,再AIDA64 FPU负载11分钟50秒
后,处理器温度稳定在59度,相⽐1.3V低了24度,⽽主板供电MOS温度读数也低了2度,CPU package负载功耗读数
降低⾄116W;⽽在降低了NB/SOC电压后,内存稳定性并⽆⼤碍,反⽽内存延迟略微降低了⼀点。
单钩FPU负载11分钟只有59度
内存延迟59.6ns
我知道很多玩家会因为内存/FCLK超频过度导致WIN10系统⽇志出现WHEA-logger 19错误,管家也⼀样,尽管
4000MHz+FCLK 2000MHz在测试软件中并⽆报错,但win10就这样,所以迫于⽆奈只能降低频率⾄
3800MHz+FCLK1900MHz,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
值得⼀提的是,降低到3800MHz+FCLK1900MHz后,内存延迟居然达到59.5ns,和4000MHz+FCLK 2000MHz⼀致,
管家觉得,不分频3800~3866就是5000系列的最佳区间了吧。
WHEA-logger 19错误
延迟居然⼜低了点
结语:把堆料⽤在⼑刃上的超频主板
在本次开箱中,微星MPG X570S EDGE MAX WIFI⼑锋主板的整体表现是值得认可的,12+2相75A供电设计搭配全⾦
属遮罩散热模块,在室温16度+5800X全核4.7G 1.2V超频下,供电温度仅为26度,表现相当出彩;3条⾃带散热马甲的
PCIE4.0 X4 M.2槽+10个后置USB⼝+3个PCIE显卡槽,拓展性强悍;2.5G集成⽹卡+英特尔AX210 WIFI6E⽆线⽹卡,
应对⼤多数⾼速⽹络场景没问题;硬要鸡蛋⾥⾯挑⾻头的话,8+4pin让强迫症⽤户难受。
管家认为,微星MPG X570S EDGE MAX WIFI⼑锋是⼀且拓展性不错且相当堆料的超频主板,适合⼀般超频玩家和游
戏发烧玩家选择。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1382444a107551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