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3单元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78

11 第3单元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78


2023年11月29日发(作者:索尼爱立信m608c)

单 元 备 课

课题

第三单元 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

米、分米和千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

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l毫米、1分米、1千米

2.信息窗2 1课时

3.我学会了吗 1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35—39页李明

教学时间共1课时 第1课时

马庄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

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长

3.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

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好奇心

和积极地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毫米、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

多媒体课件、米尺、卷尺、一分硬币、边长1分米

的盒子

教学重点

这时急了,他不知道1毫米、1分米有多长,你知

道吗?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毫米和分米。

(板书:毫米、分米的认识)

【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并为本课作简洁铺垫,提出问

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复习米和厘米。我们学过哪两个长度单

位?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和1厘米?

2.认识毫米。

(1)生活中有些东西不够1厘米长,我们用

什么样的长度单位表示长度呢?其实我们想要的

长度单位就藏在尺子里。同学们猜猜看,1毫米

有多长呢?你们的尺子上有表示1毫米

5.认识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

(1)刚才我们认识了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

米,小朋友再想一想,有没有比厘米大,比米小

的长度单位?(板书:分米)

老师手上有个盒子,它的边长正好是1分米,请

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盒子边长要是用厘米表示,

大约是多少厘米呢?

先请学生猜一猜,再请人上台量一量是10厘米,

问学生这说明了厘米和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找

1分米的长度

【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厘米与分米之间的关

系,进而认识分米这个长度单位。】

(2)请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的长度。

(3)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引导说出插座的边长、软盘的边长、粉笔的长

度、学具盒的长、文具盒的宽等。)

6.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再说出或者展示验证

的办法。(

( )厘米 = 1分米 30厘米=( )分

3.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课桌宽约40( )故事书厚约

12( )

课桌高约7( ) 教室门高约

2( )

4.帮小虎改日记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三 晴

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

生间,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吃完早饭。和

差不多1分米高的小妹妹一块儿去上学。走了100

达标检测题

一、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 )。

(2)蜜蜂身长约为2( )。

(3)一张银行卡的厚度是1( )。

(4)教室的长度为9( )。

(5)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 )。

2.47毫米( )5厘米

3.100分米( ) 10米

4.6分米( )485毫米

5.6200米( )6千米

千米的认识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40—43页冯乔

教学时间共 1课时 第1课时

马庄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

千米的长度观念。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体验学习的需要与成功的乐趣。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多媒体课件、米尺等。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师:如果要测量泰安到到济南的路程,我们

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泰安到济

南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

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千米。(板书:千米)

【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

生认识到数学

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

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

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新知

1.情境图导入,认识千米。

孙悟空为了显示出他的本领,他还把金箍

米?1000米用千米作单位怎么写?小组交流试着

写一写,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 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

里,用Km表示。(板书:1千米=1000米 )

【利用多媒体唤起对行走操场实践活动的回

忆,以情激情,既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

又助于抽象使“1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

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3.师:千米也称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

(板书:公里 km)

三、反馈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汽车每小时行40米。 ( )

电线杆高6千米。 ( )

小李身高135厘米。 ( )

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 )

1万多名官兵过检阅区时每步都走

75______,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

你知道阅兵式上的官兵为什么走得这么整齐

吗?在阅兵村,

他们平均每天要走3亿___整个训练过程,他们平

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

师: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训练换来了祖国的

荣誉。

【再现庆祝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场面,进行新

知识综合训练,

以景激情自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四、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2.跑道每圈400米,2圈半是( )米。小华跑5圈跑了是(

千米。

3. 7千米=( )米 600分米=( )米

4.在( )内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南京长江桥全长约

7000( )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7( )

二、基本练习:

1.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⑴课桌的宽度约是60( )。

⑵学校综合楼的高度约是14( )。

我学会了吗?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44页冯乔

教学时间共1课时 第1课时

马庄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

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

识、创新发展的能力。

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同时,在测量

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在活动中渗透初步的统教学重点

计知识。

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同时,在测量

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在活动中渗透初步的统教学难点

计知识。

学具:各种测量工具(大卷尺、小卷尺、米尺、皮

尺、直尺)足球、排球、7号电池、5号电池、10张卡

纸、10张作业本纸、数学书、数学作业本、各种测量表

米、分米、米、千米)

2.用手势比划出长度单位的长度。

(1)比划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全班一起

比划出1毫米)

1分米呢?1米怎么比划?

(2)你能用手表示出1千米有多长吗?(学

生比划不出来)为什么不能表示出1千米有多长

呢?(因为1千米太长)

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3.回顾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板书:(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10 10 10 1000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受理解毫米、厘

米、分米、米和千米的概念】

(2)师小结:在测量物体时,要灵活的选

用长度,量较长、较高的物体,可用较大的单位

米甚至千米,量较小的物品时,可用厘米或毫米

做单位。

4.讨论如何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

师小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根据物体的

实际情况(如:长度、形状),选用合适的工

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测量更方便,准确。

5.拓展知识

学生可以课下搜集一些动物的身长,建筑物

的高度,高山高度等知识,交流学习。

【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探究感悟厘米、毫米

等的概念,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对他们的认识

并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四、反馈练习

1.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2.画一画。

(1)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1

分米短6厘米的线段。

五、全课小结

2.一根跳绳长2 ( )

3.学校操场长200 ( )

4.成人3小时行15 ( )

5.张老师身高170 ( )

6.铅笔长2 ( )

三、填上合适的数

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7公里=( )米

4000米=( )公里

7800米=( )千米( )米

4千米600米=( )米

8千米30米=( )米

5050米=( )千米( )米

7千米5米=( )米

3924米= ( )千米( )米

四、计算后再填

5000米+4000米=( )千米 13千米-3公里=( )千

1千米-800米=( )米 7600米-2600米=( )千米

教学目标

1.在调查中,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体会长度单

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用不同方式获取信息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

的实践活动经验。

3.在活动中,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

识和能力,并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体会长度单位在现实生活

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获得初步的活动经验。

微机室、多媒体课件、调查表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一、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想更多的了解动物

吗?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探索奇妙的

上网查找关于动物的资料。③去问动物园的叔叔

阿姨……)

师小结:这些都是很好的调查方式!你认为

哪种方式比较方便快捷?这节课咱们就准备采用

上网查询的方式进行调查!(板书:调查方式)

3.确定调查任务

你们小组想调查哪种动物的知识?(小组交

流确定调查对象及需要了解的相关知识)现在我

们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始上网查找,由小组长

合理分工,把你们调查到的数据整理在老师发的

题纸上。

【引导学生了解调查前需要制定周密的调查计

划,明确调查的对象,所采用的调查方式,以及怎

样分工合作等问题,使学生真正经历一个完整的调

查前的准备过程,为今后开展调查活动积累经

验。】

三、上网查阅

巡视了解各组情况,并指导学生做好调查记

录。

【本环节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经历获取信息的

过程,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数学

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寿

多关于动物的信息,真让老师大开了眼界。老师也

上网搜集了一些关于动物方面的知识,与大家共

享。(屏幕出示)

【在本环节中,由于学生分组调查的时间有

限,导致信息量不足,充分利用师生交流、补充,

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知识,更好的体会数学与

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更有合作、交流与分享的体

验。】

(大熊猫:身长约1.5米,肩高60——70cm,

体重100——180千克,每天吃20千克左右鲜竹,春

天生长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竹林里,秋天搬到2500

米左右的温暖山坡上,寿命20——30年,刚生下的

熊猫只有150克左右。

蜻蜓:一只复眼由1万只小眼组成,每秒速度

乳,体重可达23吨左右,体长约16米,小蓝鲸到5

岁才算成年,寿命20——30年。

蜂鸟:体长不过5厘米,体重仅2克左右,蜂

鸟有300多种,羽毛有十几种颜色,有“神

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称

呼。它的翅膀每秒能震动50—70次,飞行速度可

达时速50千米,飞行高度有四五千米,蜂鸟心跳

每分可达615次,蜂鸟蛋只有豆粒般大小,每枚重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1234835a106288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