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 诺基亚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 诺基亚案例分析


2023年11月26日发(作者:中兴v965)

跨国公司 诺基亚案例分析

(发展现状)

芬兰人最值得自豪的:一,政府是世界上最廉洁的;二,有全世界最闻名的诺基

亚通信产品。诺基亚在芬兰人的心目中是神圣和自豪的,他们会给你讲很多关于诺

基亚的故事;所有的人都为能进入这家公司工作而自豪;所有的人都喜欢用这个牌子

的手机。当你想和他们探讨芬兰为什么能培养出这么闻名的世界级公司时,他们也

会很幽默但很冷静地对你说,我们芬兰地广而人少,大家都喜欢住在森林和岛屿

上,没有移动通信不行啊。而最经典的却是诺基亚的现任总裁约玛?奥里拉如果想

当芬兰总理的话,他马上就能当,所有选民都会投他的票,前提是只要他愿意。据

说芬兰的GDP的百分之三来自诺基亚。

今天,诺基亚是移动通信的全球领先者。凭借经验丰富、创新、用户友好以及

可靠的解决方案,诺基亚已成为移动电话的领先供应商,同时也是移动、固定宽带

IP网络的领先供应商之一。通过将移动性和互联网的有机结合,诺基亚不仅为

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也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关市场调查数

据显示,诺基亚目前全球手机销售所占市场份额已近40%。诺基亚现在在100多个

国家有业务合作,7万多名员工遍布全球,产品销售到全世界。诺基亚股票在全球

六个主要证券市场上市,股东遍布世界各地。 (发展历史过程)

Nokia诺基亚公司历史

诺基亚(Nokia)一词源于古芬兰字“nois”,原意是一种动物、一个地方或一

些人。——一种栖息在诺基亚河(Nokia River)两岸类似远古貂鼠的小型黑貂,也

可以作为地名,诺基亚的原意仅指诺基亚领地,后来诺基亚也被用来指称住在帕卡

拉教区(Pirkkala)诺基亚领地上的人群。

Nokia公司的历史始于1866年,当时一个叫弗莱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的工程师在芬兰北部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随着工业化浪潮在

欧洲兴起,纸板的消费量急剧增加,工程师定名为诺基亚的工厂不久便一炮打响。

在工厂的周围形成了一个社区,后来命名为诺基亚。随着工业化浪潮在欧洲兴起,

纸板的消费量迅速增加,艾德斯坦还建立了一个国际销售网,使诺基亚的产品出口

到了俄国、英国和法国。

1922,芬兰橡胶加工厂购买了芬兰电缆厂的大部分股份,连同木浆场三个工厂

的所有权逐渐转移到同一个业主手中,最后到了1967年,三大工厂合并为诺基亚集

团。

自那时以来,公司首先发展成为一个包括造纸,化工,橡胶等几个领域的集团

公司。

诺基亚电信部门发展的种子是1960年电缆厂电子部建立时种下的,而电信系

统方面的工作是在1962年始于电缆厂,它的电子部当时已在研究无线电传输问

题,从而奠定了诺基亚电信的基础。

1969年诺基亚首先引进符合国家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I)标准的PCM传输

设备,通过提前迈入数字时代,诺基亚作出了自己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抉择。

70年代早期标志着诺基亚在相邻的瑞典、苏联及后来全世界的线缆和微波传输

设备市场所占份额不断增长的开始。其客户领域包括天然气、石油、铁路公司等。

七十年代,诺基亚的目标逐渐转变为向完全数字化的电信网络提供设备。后来

成为诺基亚移动和固定网络交换机和基站控制器的基础的DX200的产品就是在七十

年代开始开发的,并以此开始了诺基亚交换系统迅速成功的发展进程。随后,移动

电话和更多的电信基础设施产品相继被开发出来,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客户的要求。

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诺基亚成为全球数字通讯技术的先驱。

诺基亚真正的大发展是从奥里拉1992年上台之后。这家原来生产造纸机、纸

浆、橡胶轮胎、电线电缆的企业,在1992年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名气,处于风雨飘

摇之中。那几年疯狂地收购了欧洲很多电视机厂,但效益很不理想,导致当任总裁

自杀身亡。奥里拉上任后,敏锐地抓住政府开放电信和金融的大好机会,在1994

年的香港董事会上成功地说服了股东,把诺基亚所有传统产业全部卖掉,专攻通

信。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动。因为芬兰的资源就是森林和矿产,放弃资源无

疑自寻死路。然而,奥里拉是固执的,因为固执,今天他终于成功了。短短的10

年他把诺基亚做成了全球著名的企业,最新市场份额调查超过36%,年销售额超过

300多亿欧元。

随着手机用户量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移动电话越变越小,诺基亚公司越

来越注重手机的性能和外观设计。他们意识到,移动电话是一项个人技术产品,不

仅要功能完善,还必须符合用户个人特点。诺基亚品牌很快便成了实惠,简便,

髦的象征。

走向世界:1962年到70年代中期,诺基亚在芬兰电信市场所占份额不断增

加。70年代末80年代初,诺基亚进入临国重要市场。80年代,随着放松管制措施

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公司的销售额也迅速增长。当时诺基亚的行

政总裁KariKairamo大力鼓励公司进入新的市场,1988年净销售额的70,来自芬兰

以外的国家。90年代,诺基亚实力增强并日益国际化的同时,它也开始引起国际

金融市场的注意(诺基亚是赫尔辛基股票交易市场最老的上市公司(1915年开始),

还在伦敦、法兰克福、巴黎、纽约等地股市上市。 (成功原因总结)

以市场为中心的解决方案:80年代中期,诺基亚移动电话通过“Tandy无线电

小屋公司”的商店进入了美国市场。为生产由Tandy出售的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

)模拟机,公司与Tandy公司于1985年在南朝鲜建立了一个联合生产厂。90

代,随着市场全球化日益加强,业务观念也从以技术为中心转变成以市场为中心。

随着营销的重要性日渐见涨,用户服务、迅速转出、生产时

间等的重要性也见涨。无缝连接和员工个人对质量所负责任成了诺基亚业务中

的核心问题。

独特的竞争环境:诺基亚电信实力强的原因在于芬兰和很多其他国家不同,总

是鼓励电信业的竞争。六、七十年代欧洲大多数电话运营公司所购的交换机均来自

国家供应商,所需费用昂贵的研究也掌握在几家公司手里。但在芬兰市场上,独特

的竞争形势占统治地位。自从这个国家第一个地方电话网19世纪90年代早期建立

以来,芬兰已有好几个电话运营公司,它们和芬兰邮政电话电报局从不自动从国家

供应商手里购买设备。自从进入电信市场以来,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用户强烈的需求

促使诺基亚不断开发新的业务和产品。也就是说,诺基亚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在国内

开放的电信市场上已经站稳脚跟的国际竞争对手的竞争(利用不断革新的技术和市

场不断变化所创造的机遇,再加上其他因素,诺基亚便发展成了今天的规模。

价值链策略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许多按传统方式经营的制造业跨

国公司营销状况不容乐观,但老牌跨国公司如诺基亚却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这

其中,价值链策略的转变成为他们胜出的重要原因。

价值链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它是指企业从创建

到投产经营所经历的一系列环节和活动,从价值形式过程来看,上述各环节的活动

中既有各项投入,又同时显示出价值的增加,从而使这一系列环节联结成一条活动

成本链。

不向客户提供的服务。针对传统价值链策略的局限性,诺基亚等跨国公司纷纷转变

价值链策略,以调整经营重心。

1.建立多元型服务

尽管诺基亚公司的下游环节服务不能内置于企业的主导产品中,但这并不意味

着他们无法控制这些环节。当前,诺基亚公司已利用他们原来拥有的特定优势建立

起一整套多元服务体系。通过对客户提供多元性的下游环节服务,使其加深了对客

户需求的认识,在不断改进自身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上,将公司同客户紧密联系起

来。

2.使服务与产品相结合。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许多高科技已能使一些下游服务与物质产品相

结合。诺基亚公司利用这种结合型产品将广大客户从有关下游服务的繁杂事务中解

脱出来,从而显著地降低客户对下游服务的费用支出,增强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3.控制营销渠道

在向下游环节拓展的经营模式中,诺基亚公司除了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产品及

服务,还通过购买、入股等方式控制利润丰厚的营销渠道。以在中国为例,诺基亚

公司建立了自己的销售队伍。现在,大约有1500名第三方销售人员为零售商提供

服务。同时诺基亚与终端连锁零售商建立直接联系,直接向他们提供产品;与运营

商也是如此。现在,中国大约有130家诺基亚直营店,它们通常都是由第三方经营

的。如果走进这些店铺,你会发现这里销售的100%都是诺基亚的产品。

中国企业怎样成为具有世界竞争能力的一流企业,

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目前在本土化的产品设计、销售渠道、低廉的劳动

亚成功发展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企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上求得更大的发展,

就要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

1. 全面提升竞争技能。像以前只在某一方面能力突出已经远远不够,必须在企

业内部管理、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等各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提升。很可能全

面加起来不是最好的,但一定不能有差的方面,必须在各个方面都处于上

游。

2. 要现实单项优势的迅速突破。因为中国企业的资源限制,能力限制,不可能

在全能竞争的各个环节里都拿到10,所以在下一轮竞争中,要想突破和

成功,中国企业必须达到全面提升、单项突破。提高每一项的竞争优势 3.

过价值创新实现超越。

价值创新的核心在于以顾客为中心。企业生存的目的,创新的核心都是在

于为顾客创造价值。如果不能给顾客提供价值,那么企业就失去生存的基

诺基亚作为成功的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清楚的意识到了消费者础。

的重要性,这无疑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企业在改进技术,降低

价格的同时,也要注重运用价值创新,即将产品的附加价值转移到为顾客

提供满意的服务上,从而树立品牌形象,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你所

不知道的nokia:

1、诺基亚(Nokia)镇的名字来自流经当地的一条河流。这条河名为

“Nokianvirta”,在芬兰古语种是黑貂的意思,这种动物现在已经绝迹。

2、诺基亚有时候被非诺基亚用户和移动软件开发人员称做“aikon”(就是把

“Nokia”反过来写),因为“aikon”被用在许多SDK软件包中,包括诺基亚自己

Symbian S60 SDK

3、和其他手机不同,诺基亚的通话计时器不会在通话连接的时候自动开启,

而是在通话开始的时候开启(除了S60系列手机,比如诺基亚6600)

4、诺基亚名列《财富》2006年最受推崇企业第20(网络通讯行业中的第

1,非美国公司中的第4)

5、在亚洲,数字4打头的手机从来没有出现在诺基亚手机,因为4在南亚和

东亚的许多地区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6、诺基亚公司字体是AgfaMonotype Nokia Sans字体,最初由Eric

Spiekermann设计。此前在广告和手机用户手册中,诺基亚最常用的是Agfa

Rotis Sans字体。

7、诺基亚手机收到短信时的“特殊”铃声是摩斯密码的“SMS”(短信服务)

“渐强”短信铃声是摩斯密码的“Connecting People”(当时是翻译成“科技以人

为本”来着吗,),“标准”短信铃声是摩斯密码的“M”(代表“Message”,“信

息”)。

8、诺基亚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数码相机制造商,因此它的拍照手机销售量超

过了任何一个相机厂商。

9、实际上第一个商用GSM通话是1991年在赫尔辛基通过诺基亚支持的网络打

出的,打电话的人是芬兰副总理Harri Holkeri,用的是一个诺基亚手机。

10、诺基亚标志性的铃声“Nokia tune”实际上是改编自19世纪的吉他作品

GranVals》,作者是西班牙音乐家Francisco Tárrega。这个铃声在诺基亚手机

中最早名为“Grande Valse”。在1998年,这支铃声已经广为人知并被称做

“Nokia Tune”,诺基亚将其改名并沿用至今。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931976a103767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