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摄影教程说明书

华为手机摄影教程说明书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小米电视官方旗舰店正品)

华为⼿机摄影教程说明书

最详细的华为⼿机拍照教程。带你发挥⼿机拍照潜能,⾛进计算摄影的世界。

⽂字/摄影:陈曦Stanley

部分原理解释性图⽚来⾃于其他⽹页

请直接转载或署名转载,未经授权不得使⽤内容。

Mate30Pro拍摄

前⾔

如何⽤好⼿上的华为⼿机,拍出最称⼼的照⽚?我相信这是很多⽤户⼼中的疑惑。⼿机的相机没有说明

书,操作简单但功能复杂,效果⼀个模式⼀个样。这⼀份教程和说明书,可以帮助你理解⼿机拍照,尤

其是华为⼿机,拍出更好的照⽚。同时也可以帮助你去了解摄影的最前沿科技,理解摄影的未来,也就

计算摄影

这份教程主要以华为Mate/P系列为例,包括了拍照和录像,同时因为⼗分相似的效果和操作逻辑,也适

⽤于Nova系列,荣耀的各个⼿机以及其他华为⼿机。教程不单单⾯对摄影⼩⽩和⼿机⽤户,我相信对于

专业摄影师来说也能从这⾥学习到很多别的地⽅永远了解不到的⼿机摄影知识。教程中讨论了摄影,计

多步骤。我们现在⼀般称⼿机摄影为计算摄影。⼿机摄影的⼤部分参数,⽤户⽆法⾃⼰调节,是个⿊匣

⼦,所有的参数和效果由⼿机⾃⼰判断和决定。所以,如果我们理解⼿机⾥这些功能和效果,就能在拍

照时选择合适的功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同时,如果我们理解⼿机摄影的⼀些原理,就能扬长避短,发挥

⼿机的作为⼀个设备的潜能。当然,这个过程当中还需要结合很多摄影本⾝的知识。看这份教程,也是

培养摄影的过程。相信看完以后,不光是使⽤华为⼿机拍照,不管使⽤什么设备,你都能更加游刃有

余。也会对未来摄影的发展趋势有更清晰的认识。

想要看更多摄影作品,了解更多摄影知识可以关注我的微博@陈曦Stanley。也可以购买我的摄影书《天

地之美——风光摄影的认知和技法》。

Mate9拍摄

⽬录

被每个⼈忽略的基础

请⽤原⽣相机

检查相机的默认设置

⾼低机位

拍出最好的风景

AI到底是什么,做了什么?

全景还是⼴⾓?

⼿机拍照的风格来源——HDR,⽩平衡和颜⾊

徕卡加持的鲜艳模式

专业模式到底专不专业?

充满惊喜的超⾼清

应该使⽤夜景模式吗?

流光快门和⼿持长曝光

我们在进⼊原⽣相机应⽤之后,⼿机会记忆⼀些我们的设置,就算关闭相机或者在后台关闭进程之后,

绝⼤部分设置仍然会被保存(但是拍照的焦段不会被保存,会⾃动切回主摄像头)。很多时候我们觉得

拍照的效果有些奇怪,可能就是因为忘记关闭了⼀些选项,⽐如忘记关闭了鲜艳模式造成颜⾊看起来⾮

常的饱和。要发挥华为⼿机拍照的全部实⼒并且有空间后期进⾏⼀些个性化的调整,我在这⾥推荐的默

认设置是:AI摄影⼤师关闭,动态照⽚关闭,颜⾊选择徕卡标准并且打开⼿机的参考线(右上⾓设置

参考线)。这么设置的原因会在后续进⾏详细解读。

推荐的相机预设界⾯

你的镜头真的脏了

镜头脏污时常影响拍照效果。就算很多专业的摄影师在⽤⼿机拍照的时候也往往会忽略。镜头脏污轻则

造成画⾯对⽐度下降,雾化,重则出现⼀些奇奇怪怪的眩光(尤其是拍摄⼀些点光源出现条纹状,不包

括镜头本⾝形成的光学眩光)。不同的⼿机在拍摄的时候,因为相机的位置不⼀样(⽐如Mate系列的相

时候,我们不⽤担⼼使⽤华为⼿机拍照曝光不准确。预览画⾯偏亮或者偏暗,不需要⼿动调整曝光,要

相信⼿机的⾃动曝光和HDR会把照⽚效果处理到最佳。只有我们想拍出明显过曝的图⽚,剪影的照⽚,

或是对焦区域不符合预期的时候,才去点触屏幕。

P30拍摄,记得拍摄结束以后在相册当中确认最终效果

稳持⼿机——永恒的真理

正在改善拍摄画质,请稳持设备应该是所有华为⼿机⽤户在拍照的时候看到最多的⼀句话了。这背后是

由计算摄影的共性——多帧合成决定的。

⽬前主流⼿机的拍照⼏乎每张照⽚都基于多次曝光,多帧进⾏叠加获得。这些来⾃同⼀摄像头不同时拍

摄,或者不同摄像头同时拍摄的多帧信息被⽤于降噪(时域去噪),增加清晰度(超分辨率),画⾯融

合(华为⼿机某些焦段下的⼤⼩FOV融合),HDR合成(不同曝光的照⽚)以及各种其他创新性的前沿

领域。画⾯当中的运动物体和⼿抖动造成的画⾯模糊是多帧叠加的天敌,尤其是对于同⼀摄像头拍摄不

同时间的画⾯,再进⾏合成的情况。虽然⼿机当中有成熟的算法,可以判断和剔除掉抖动的帧,然后将

这些⼿持拍摄过程当中不同位置的图像进⾏精细的全局和局部对齐。但是⼿持不稳带来的晃动仍然可能

给⼿机成像带来各类的影响,以及效果上的不稳定。⽐如⼿持连续拍摄多张照⽚,你会发现其中⼏张出

现⼀些局部的不清晰,或者是其中⼏张的⾼光还原没有另外⼏张好,这些都可能和拍摄时的抖动有关。

横向握持⼿机,左⼿⽐⼿枪姿势握持。纵向握持⼿机,双⼿叠加握持

Mate30Pro拍摄,⽆论运动物体多快,都记得要稳持⼿机

构图

综述

构图是摄影永恒的话题,是摄影创作艺术性实现最主要的环节之⼀。通过焦距,俯仰,⽔平,远近,布

景,画⾯布局来实现创作者的⼼灵表达,引导视觉,营造张⼒或是渲染情绪。构图不是像⼤家⽹上看到

的,简单画⼀些三等分线,将构图分门别类就能练好的⼀门技艺。如果要展开来说,⼏本书都说不完。

构图不光蕴藏在透视和布局当中,也在明暗,颜⾊,重⼼,张⼒,虚实当中。构图的学习要先⽴⽽破

当你懂得了基本的法则之后,再尝试在这之上打破规则进⾏创新。我曾看到有⼈拿⼿机,开着⼿机提供

黄⾦螺旋分割线构图指⽰,然后每⼀张照⽚为了套进螺旋线,⼿机拿着斜45°拍摄。也看过学习了⼀

定构图基础的拍摄者,因为受制于三分法,对称构图等理论,拍出来的图像略显乏味。在这⾥,我们只

讲⼿机特性和技术点与构图之间的关系,构图本⾝的理论只是简单带过。

Mate30Pro拍摄,影中的婚礼

镜头那么多做什么⽤?

我可以很⾃信的告诉你们:我相信90%以上的iPhone⽤户不知道iPhone的第⼆个镜头是做什么⽤的(尤

其是在iPhone Xs之前)。随着⼿机对拍摄功能的宣传越来越多,⼤众的知识也逐渐普及。⼿机拍摄模组

当中的多镜头设计主要是为了变焦考虑的,换句话说,就是⼿机拍⼴和拍远的能⼒。利⽤多个镜头(对

应各⾃的传感器)接⼒进⾏变焦。不同于我们在相机镜头上通过转动变焦镜头进⾏的连续变焦过程。⼿

机上的变焦过程是不连续的,在华为⼿机上,我们暂且称之为混合变焦。这个混合变焦过程是(以

P40pro为例,其他⼿机根据模组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框架不变):

超⼴⾓镜头(0.6x——(数字变焦)——⼴⾓镜头(1x)(主摄)——(数字变焦)——(⼤⼩FOV

混合)——长焦镜头(5x——(数字变焦)

数字变焦是指对画⾯进⾏裁切后,输出⼀张拍摄的更远,但图⽚尺⼨和裁切前相同的照⽚。这个过程不

是简单的插值运算,由于有超分辨率和其他增加清晰度的算法的加⼊,所以相⽐于⽤户直接拍摄后⾃⼰

裁切成相同⼤⼩,清晰度的表现会稍好。我们想拍多远就在预览画⾯进⾏缩放,调整到对应的焦距,不

要通过后期裁图。

⽽在⼴⾓镜头和长焦镜头的变焦之间,当数字变焦超过⼀定范围的时候,会有⼤⼩FOV混合的加⼊,这

时候图像中⼼的部分由长焦镜头呈现,图像偏四周的部分则由⼴⾓镜头裁切后,拼接在图像周围。这时

候你会发现图像的中⼼和四周的清晰度有差异。但是由于⼴⾓镜头和长焦镜头在模组选择上较为类似

(⽐如传感器都是RYYB),颜⾊上⼀致性较好,所以除了清晰度差异,并不会有其他的异常。不像是

传统光学镜头在四⾓因为光学缺陷⽽造成的成像清晰度变化是由中⼼到四⾓逐步变差的,⼤⼩FOV混合

造成的清晰度差异是由中⼼到四周突变的。当然,随着这个⽅案逐渐成熟,清晰度的差异越来越不可察

觉了。

⼤⼩FOV混合⽰例图,来⾃DxO⽹站

P40Pro拍摄,5倍变焦

另外,以P40pro为例,在变焦的过程中,默认打开相机时候,标为⼀倍变焦的1x等效焦距约为26mm

⾓,但是此时已经存在裁切,没有应⽤到100%的传感器⾯积。这主要是考虑到⽤户习惯使⽤的焦距和画

质部分的原因。事实上,P40pro0.8x,等效约23mm,才使⽤到了主摄的全部像素,是满⾎输出。对

应的,4.8倍变焦⽽不是默认的5倍变焦的时候,就已经完全切换到了长焦的传感器(这只是出于变焦倍

率计算考虑)。

综合来说,虽然⼿机给⽤户提供了⼴阔的变焦范围,但为了发挥相机最好的能⼒,我们要优先点选变焦

指⽰当中那些粗圆点代表的焦段来拍摄,他们⼤部分代表了⼿机拍照光学变焦⽀持的焦段。当然,其他

焦段的可⽤程度也相当⾼,可以根据拍摄需要使⽤。⽽在拍视频时候,优先使⽤视频功能当中默认的镜

头拍摄。在Mate30系列和P40系列当中,使⽤的是被称为电影镜头的超⼴⾓镜头,这个电影镜头的名

号,是因为这颗sensor在⼀些视频特性⽀持和防抖调教上更好。

华为⼿机相机应⽤界⾯的变焦指⽰,注意点选较⼤的圆点实现光学变焦

P40Pro+,⼗倍变焦拍摄

构图靠⾛位,不靠变焦

上个部分我们说到,⼿机给我们提供了⽅便的全焦段覆盖,⼤部分⼈会容易被这种⽅便惯坏。就是杵在

原地不动,站桩输出,只通过变焦拍摄。但熟悉王者荣耀的玩家都知道,王者段位的⼈都会⾛位。变焦

的过程当中,如果画⾯当中元素数量不变,其实物体之间的透视关系并不会发⽣改变。也就是画⾯的故

事性本质不会发⽣变化。要改变画⾯的故事性,必需通过改变元素之间的透视关系来完成,也就是拍照

当中的改变构图,录像当中的运镜。当你遇见⼀个好的拍摄灵感的时候,不要拍⼀张就⾛,多尝试变

换⾓度进⾏拍摄。你会发现在尝试当中,你的构图功⼒进步的很快。

P40Pro拍摄,多依靠⾛动调整拍摄⾓度

平⾏拍摄和俯仰拍摄

这就是你家妹⼦抱怨你拍照不好的主要理由。⼿机很⼩,拿在⼿⾥⾯很多时候并不知道是否处于⼀个四

P40Pro拍摄,画⾯当中平⾯和拍摄平⾯不平⾏,但是仍然⽔平

⾼低机位

姚明和⼩恶魔(权⼒的游戏当中的Tyrion)看世界的⾓度⼀定⽐你精彩。利⽤⾼机位举过⼈群拍摄,或

者低机位靠近地⾯拍摄,很多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机不像某些相机具有翻转屏,把⼿机举过头

顶进⾏⾼机位拍摄的时候很难看到画⾯内容,只能盲拍,不是很⽅便。但是⼿机因为镜头很⼩,很⽅便

倒持⼿机的情况

P40Pro拍摄,倒持拍摄的倒影

拍出最好的风景

AI到底是什么,做了什么?

要理解从华为Mate10以来宣传的AI包括两个层⾯,⼀个是⼿机上⽅的AI按钮,它被称为AI摄影⼤师功能

AI Master)。代表了⼿机根据图像内容识别,得出场景的内容类型,并且对图像做出⼀定风格化的调

整,或者是功能上的切换和提⽰(⽐如切换⼈像虚化或者超⼴⾓)。如果⽤户把AI的开关关掉,那么这

些功能和效果就不再⽣效。

照界⾯顶部的AI图标(关闭状态)

风格化的调整包括:识别到秋天的秋叶更红;蓝天更蓝;植物更绿;识别了⽇出⽇落时候整体更加偏向

暖⾊调和剪影的效果;识别到雪景更加⽩皙等等;拍美⾷的时候整体⾊泽更加鲜亮等等。功能上的提⽰

和调整包括识别到⼀些建筑或者风景的时候提⽰⽤户使⽤超⼴⾓进⾏拍摄,识别到⼈像场景的时候切换

到⼈像虚化模式等等。

Mate30Pro拍摄,AI识别的秋叶

AI摄影⼤师功能对图⽚做出的是风格化的调整,只为了图⽚风格更加悦⽬,不考虑颜⾊的真实还原。

当然,熟悉摄影的⼈都知道,根据画⾯内容对图⽚进⾏风格化的处理并不是摄影的本质,⽐如⼀只不同

环境下的猫,如果有什么处理的套路可以让这只猫更好看,那⼤部分信息蕴藏在场景的环境当中(光线

环境,细节的数量,颜⾊),和这是不是⼀只猫本⾝关系并不⼤。⽽对于环境的分析,⼿机在计算摄影

中已经考虑在内。

从产品设计的⾓度,如果图⽚能在内容识别之前就输出最好的效果,就算AI开关关闭,效果应该没有差

别。出于最⼤的图⽚后期调整空间和更接近场景本⾝的颜⾊,除了拍美⾷和拍⽉亮以外,建议⽤户将AI

置于默认关闭的状态。AI本⾝是个晦涩难懂的概念,AI的场景识别让⽤户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AI的⼒

量。

AI的第⼆个层⾯是⼿机拍照的图像处理流程中,为了增强整体的图像质量,运⽤到了机器学习算法的⼀

些模块,包括了已经公开的AI-RAWAI-AWBAI-HDR等等。这些模块在⼿机的不断更迭之中,⼀定

程度取代了传统算法,让⼿机在细节,⽩平衡,整体和局部对⽐等⽅⾯更加优秀。这些AI的功能⽆论⽤

户的选择如何,是每次拍照时候都会⼿机⾃⼰判断是否⽣效的。

因为AI的介⼊,尤其是计算摄影领域的AI⼤多数还是监督学习的情况下(对于AI输出的结果有着明确的

预期),相⽐于传统相机,⼿机拍出的图⽚有时超越了硬件的限制,并且有更多偏离客观的风格化倾

向。⽤⼀个鸡蛋做⼀盘菜,监督学习⽅式的AI厨师训练有素,总能做出师傅教的最好的⼝味,甚⾄有的

时候⼝感超过了我们对蛋的认识。AI厨师相⽐于以前的厨师,更懂融会贯通,⽼厨师从⼟鸡蛋换个鹌鹑

蛋就傻了,但AI厨师连做恐龙蛋也不在话下,还能做出⾮常特别的⼝味。

AI的加⼊给计算摄影创造了更多可能,却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如AI道德问题。P30pro时期开始的远摄望⽉功能引发了很多争议,⽤长焦拍出来的清晰⽉亮图像超过

了器件本⾝的能⼒,对于产⽣这样有标准答案的图像(⽉亮总是以相同的⼀⾯对着我们),是AI的强

项。抛开营销上的是⾮,AI如果拍出了有点偏离实际环境的图像,如果不对⽐看的情况下不能分辨真

假,那么这样的技术是否违背了摄影该有的基本客观性?和这个问题相同的是,如今被⼴泛应⽤在⼿机

计算摄影领域的超分辨率功能。通过AI⽣成的细节有可能不是客观真实的。在有真正的AI道德委员会对

这些事情进⾏评判之前,我认为⽬前这些技术对拍摄者的帮助都是正向并且积极的。

还⽐如过分风格化的问题。对于创作者来说,演绎⾃⼰的风格是⾸要任务。相机提供的应该是⼀份相对

原汁原味的原材料,⽽不是已经加过很多调味料的半成品。AI处理和⼿机其他模块处理的照⽚往往已经

过分风格化。⼿机⾯向的是更多⼤众消费者,⼿机⼚商所在做的事情是为⽤户直接创作出理想的图⽚

可是图⽚毕竟是⼀个主观的东西,⼀千个⽤户⼼中有⼀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可以从⼀些拍照产品当中看

AI未来的苗头。有些APP在前置拍照当中提供捏脸功能,记录你对⾃⼰⾃拍时候脸型的喜好,然后应

⽤在后续你的每⼀张⾃拍当中。未来,AI可能也会从现在的⼚商定义的风格,⾛向学习⽤户喜好的风

格,从⽽创造出千⼈千⾯的照⽚。

Mate30Pro拍摄,AI对于摄影带来的改变,你能接受多少?

全景还是⼴⾓?

能⽤⼴⾓就别开全景(更多”—“全景当中)。⼿机全景的拍照算法和我们摄影当中的拼接⽅法不同,采

⽤的是扫描式(scan)的⽅式(⾕歌系列的⼿机,⼤疆的系列产品则多采⽤拼接式的⽅法)。我们⼀边

横向移动⼿机,画⾯就⼀条⼀条地被拼接合⼊。全景的操作⽅式虽然对⽤户友好,很⽅便,拍的更⼴,

但是效果问题很多。在华为⼿机当中,只能⽤主摄拍摄全景。拍摄过程中,⼿机移动太快,有些地⽅就

会出现模糊;⼿机移动轨迹不⽔平,就容易出现拼接错误,本来连贯的物体出现断裂。⽽且受制于图像

拼合时候的投影计算,往往物体的变形很⼤。投影这个概念,可以⽤我们平常看地图的⽅式的理解:⼀

般的世界地图上看到的格陵兰岛和⾮洲差不多⼤,但实际格陵兰岛的⾯积却很⼩。将曲⾯成像的东西投

影到平⾯上,需要在形状和⾯积上做出取舍。要么保证形状⼀致,但相对⾯积不准确,要么保证⾯积关

系准确,但发⽣变形。

拍摄风景的时候,如果⼴⾓镜头拍出的画⾯不够宽⼴,我们再考虑使⽤全景功能。使⽤的时候,尽量保

证⼿机移动缓慢并且匀速,移动的轨迹尽量是⼀条⽔平线。

对于对全景拍摄有更⾼要求的⽤户,我们也可以像普通相机那样,竖持⼿机,保证每张画⾯重叠1/3

右,将场景完整记录下来,再在电脑上⽤全景的处理软件进⾏拼接(Autopano

GigaPTGuiPhotoshop等等)。

Mate30Pro拍摄,后期拼接全景

P30⼴⾓拍摄

⼿机拍照的风格来源——HDR,⽩平衡和颜⾊

包括⼿机在内,所有的相机直出图像的⽩平衡和颜⾊倾向,很⼤程度决定了各家的图⽚风格。⽽⼿机在

这个基础上,因为有很强的HDR效果,所以风格区别会更⼤。

HDR是⼿机风格区别于相机,和各个⼿机之间拍照风格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因为HDR的存在,⼿机

拍出的图像在尽可能还原画⾯的⾼光和阴影的同时,也进⾏了很多渲染。前⾯说到⼿机的多帧系统根据

场景判断,曝光⼀组照⽚序列:这组序列可能是不同曝光的图像(包围曝光法),或者连续的⽋曝图像

HDR+⽅法),或者进阶的复杂混合。这组图像经过算法处理,通过曝光融合(Exposure Fusion)或

者其他⽅法得到⼀张⾼位图像。然后这张⾼位图像会经过计算和渲染,变成我们常见的8bit的低位图像。

这个过程称之为影调映射(Tone Mapping)。在影调映射的过程中,有很多全局的影调调整,⽐如全局

的亮度,对⽐度。还有很多局部的调整,让局部的光影变得更加突出或者⾃然化。⼜或者还包含了其他

的图像增强算法,图像增强算法的⽬的主要是让这张图⽚亮度渲染的更⾃然,更吸引⼈。HDR的调整是

⼀个主观性很强的调整,没有统⼀的标准,下图著名的棋盘图错觉告诉了我们:⼈眼对于局部亮度和亮度

关系的感知并不是绝对客观的吗,也告诉了我们亮度表达的复杂性。有时候我们觉得拍照的效果不够⾃

然,有点假,很⼤可能是照⽚HDR的⼒度不对,这时候调整到专业模式拍摄,你可以获得⼀张低动态范

围,但是亮度关系⽐较准确和⾃然地照⽚。

⼿拿⼀颗充满智慧的苹果,我们能在⽩天的⽇光和夜晚的暖⾊路灯下看出苹果是红⾊的,是因为⼈眼在

⼀定⾊温范围的光源内⾃动适应,能够判别颜⾊。但是对于相机来说,需要给定⽩⾊的基准,才能准确

还原苹果的红⾊。⼤部分情况下,我们希望⽩平衡准确,也就是说我们希望看得出来⼿⾥的苹果是红⾊

的。但是在⽐较极端的情况,⽐如烛光旁边,或者阴天傍晚的雪地⾥,连⾁眼看到的红⾊都会更暖或者

更冷⼀些。这时候相机的判断是还原苹果正确的红⾊,还是更⾁眼更接近的颜⾊,是由相机调试的⽩平

衡倾向决定的。这种倾向不是对错问题,⽽是风格问题(当然,如果⽩天⽇光下的苹果不是红⾊,那有

P40Pro拍摄,⽩平衡的设定甚⾄会影响阳光看起来是⽩⾊还是暖⾊

P40Pro+拍摄,冷暖对⽐是我们常⽤的⼿法,未来的⽩平衡可能出现局部适应⽩平衡,让⼈

造光源和⾃然光下的颜⾊都能分别准确还原

徕卡加持的鲜艳模式

P10系列开始,华为⼿机的鲜艳模式就深⼊⼈⼼。通过顶部的胶⽚图标,可以进⼊鲜艳模式。该模式

也提供了其他颜⾊滤镜选项,但是相⽐于各种各样的APP所提供的更为丰富的颜⾊滤镜,这⾥只推荐鲜

艳模式。鲜艳模式作为主打的⾊彩模式,发挥了⼿机⾃⾝相机软硬件结合的优势,其效果不是⼀般的

APP能够做到的。

总的来说,鲜艳模式提供了即拍即得的⾼对⽐,⾼饱和,并且带有暗⾓的风格。对于不喜欢折腾的⽤户

来说,鲜艳模式很适合拍⼀些⾊彩⽐较丰富的静物和⼩景。对于⽐较宏⼤的场景,或者是逆光场景等,

鲜艳模式的出⽚可能风格太过于LOMO,不⼀定符合你的⼝味。要记住的是,鲜艳模式默认会存储设

P40Pro拍摄,有时候场景本⾝颜⾊就⼗分鲜艳,这种情况不⼀定要⽤鲜艳模式再加强颜⾊

专业模式到底专不专业?

专业模式这项功能是给专业⽤户使⽤的,并不是指拍出的图像会更加专业“RAW格式⽐Jpeg提供更⼤

的创作⾃由,这句话在⼿机摄影当中并不成⽴。⽬前华为⼿机的Raw格式图像是单帧输出,图像处理流

程上较为简单。相⽐于普通拍摄模式直出的图像在噪声,清晰度,动态范围,颜⾊上⾯的表现均不是最

佳⽔平。有些⼿机,⽐如Google Pixel系列提供HDR+之后的RAW格式图像,有很⼤的操作空间。但⽬

前来说,除⾮⽤户特别了解⾃⼰的创作需求没法在其他功能当中实现,否则不推荐使⽤。⽐如某些特殊

的长时间曝光,不满意流光快门功能当中叠加的长时间曝光轨迹(由于堆栈的帧间延迟,画⾯轨迹会出

现间隙,且⾮运动模糊)。

专业模式的设置当中也存在着许多操作逻辑,这⾥以P40 Pro+为例,选取重要的进⾏解释说明。

Raw格式开关:是否保存Raw图像,打开了以后只能使⽤⼿机⽀持的原⽣光学焦段进⾏拍摄。(实⼼⼤

圆点)

50MP: 存储主摄的50MP⾼分辨率RAW图像。光线好的时候可以打开此选项。

ISOSEVAFWB的含义和相机当中的概念对应,即感光度,快门速度,曝光补偿,对焦模式,

⽩平衡。可以打开界⾯右上⾓的“i”信息图标获取详细信息。需要指出的是,测光⽅式在⼿机上是个不必

要的功能,⼿机上通过点按画⾯进⾏点测光,长按画⾯兴趣点对焦并拖动选择测光点进⾏对焦-测光分

离,加上曝光补偿功能即能满⾜我们对测光的需求。还有就是ISO对应的数值,传感器⽀持的原⽣感光

度(原⽣gain + digital gain)基本到ISO6400。我们在⼿机的超暗光宣传视频⾥看到ISO409600(也可

以在某些时候普通拍照的EXIF信息当中看到)是通过计算摄影的⽅式获得等同效果。在拍摄时候不要过

分纠结数字的含义,主要根据预览当中画⾯判断效果。专业模式因为不存在HDR,所以预览和最终照⽚

的⼀致性相⽐于普通拍照模式当中更好。

专业模式拍照界⾯

ate9拍摄,专业模式下的星空

另外在这⾥附上Adobe系列软件可以⽀持华为Raw格式的机型列表,未来还会逐渐完善。不在此列表的

机型不代表软件⽆法打开Raw,只是没有Adobe标准化的Profile去适配Raw。因此在另外的机型上可能

有⼀些参数⽐如镜头的暗⾓补偿等等需要⽤户根据效果⼿动设置。

Adobe官⽹提供的华为⼿机camera raw处理⽀持列表

充满惊喜的超⾼清

P40系列开始,打开更多——⾼像素——在顶部选择50MP AI超清模式。如同模式的提⽰所说,这个模

式适合光线充⾜的时候,拍摄相对静⽌的物体。会获得⼀张细节爆表的照⽚。

⾼清拍照的概念在早⼏年就在很多⼿机当中出现。从⼿机拍照产品设计的逻辑,提升清晰度是不分模式

的统⼀诉求。所以理想情况应该每⼀张拍出的图⽚都是⾼清拍照。但是,因为⾼清模式本⾝⾮常消耗计

算资源,要和⾼动态,运动物体处理等等图像的其他维度妥协,所以单独列出了这个模式。未来随着算

⼒的提升,每张图⽚从拍摄之初就会是超⾼清。

这⾥不特指华为⼿机的超⾼清模式如何做到,其实当前的超⾼清拍照概念是⼏个图像处理领域的集合。

其⼀是如何去除图像去马赛克过程中的细节损失,如果我们利⽤时间上的图像序列换取空间分辨率(像

素位移的概念),就可以做到。其⼆是图像修复领域,不改变图像的分辨率,但图像却从相对模糊的样

⼦变得相对清晰。利⽤最⼤似然估计⼀类的⽅法(Max Likelihood Estimation,已经知道结果的情况下

去估计参数)去进⾏图像清晰化处理。多⽤于⽂字,⼈脸,固定纹理⽐如纺织物等等。简单来说,这些

模型在构造之时得知了⾼分辨率清晰图像和低分辨率不清晰图像的配对,即标准答案。然后根据拍出的

实际图像(相对模糊),在模型中拟合⼀组参数去⽣成最有可能的⾼清图像。是⼀种推测出的⾼清细

节,存在不准确的可能。其三是配合锐化,插值等等图像处理步骤,从低分辨率图像⽣成⾼分辨率图

像。早期的⾼清拍照多是这个概念,实际上⼈们感知的细节量并没有变得更多。因为这些步骤相对简

单,这个步骤在基础图像调试的时候⼀般已经被最优化。

因为上述技术的运⽤,加上AI的介⼊,图像的细节表现不再单单是从模糊到清晰的客观表征。在⼿机拍

照和计算摄影当中,细节已经被赋予了风格,不再是绝对真实客观的了。对于⾮专业⽤户来说,区别很

难被察觉。对于计算摄影当中越来越多的味精,你是什么看法呢?

Google AI Blog当中介绍超分辨率技术的插图,利⽤移动传感器消除图像去马赛克过程当中

的猜⾊,提升清晰度

P40Pro+拍摄,1.5倍变焦,超分辨率的介⼊使得图像细节有了风格

应该使⽤夜景模式吗?

对于P40系列以后的相机,更推荐使⽤普通拍照拍摄城市夜景,对于P40之前的产品,则多考虑使⽤超级

夜景功能。⽽对于拍摄星空,被⽉光照亮的⾃然夜景等,推荐在三脚架上使⽤⼿机的夜景模式。

超级夜景所需要的时间更长,根据场景的不同,会⾃动决定曝光时间,⼀般在6s左右。超级夜景在效果

上更倾向于完整的记录⿊暗情况下的所有信息。按下拍照键,你会发现预览画⾯从夜景最亮的⼀些点光

源开始曝光,画⾯逐步提亮。⽽普通拍照拍摄的夜景更倾向于还原⿊夜的氛围,在保证⾼亮还原的基础

上做了很多还原⿊夜氛围的渲染。P40系列上,有时你会发现普通拍照的夜景⽐超级夜景还要清晰,噪

点更少。和⾼清模式存在的悖论⼀样,理论上应该让每个⼈随⼿⼀拍就是最好的夜景,⽽不需要增设⼀

个单独的功能。

⽽如果将⼿机放置在三脚架上,打开夜景模式,此时⼿机通过陀螺仪等信息判断⼿机处于稳定固定的状

态,会进⼊三脚架模式。在三脚架模式当中,⼿机会⼤幅增加曝光时间,长⾄30s,最⼤程度的还原画⾯

所有的细节。如果是拍摄城市夜景,你会发现此时画⾯有点发灰,类似我们在相机当中拍到的raw图像,

虽然原图有些奇怪,但却⾮常适合进⾏各种程度的后期处理。如果是拍摄星空等题材,三脚架模式下的

夜景模式再适合不过了。

夜景模式的原理其实类似于HDR,可以认为是⼀种特殊的HDR。通过多种不同曝光的叠加实现细节的最

⼤还原,同时利⽤相同曝光的帧减少噪声。当然,这个领域内更好的效果还是要借助AI,领域内有很多

⼈在研究如何通过夜景漆⿊的短曝光图像,利⽤深度学习的⽹络进⾏图像去噪和图像增强,直接⽣成低

噪声,亮度合适的图像。

P40Pro+拍摄,普通拍照模式拍摄的夜景

Mate20Pro,超级夜景模式拍摄

流光快门和⼿持长曝光

作为华为⼿机拍照的独门绝技,流光快门⼀直深受喜爱(更多——流光快门)。⽤这个功能拍摄,可以

不借助三脚架实现长时间曝光。包含了四个模式:车⽔马龙光辉涂鸦丝绢流⽔绚丽星轨。四

种模式对于画⾯的对齐⽅式不同,对于新出现的⾼光的叠加⽅式也不同。

在这⾥只推荐两种应⽤⽅式:在三脚架上拍摄城市夜景的时候,使⽤车⽔马龙。在⼿持拍摄瀑布,海

浪,流⽔,⼈群,或者任何运动物体的轨迹的时候,使⽤丝绢流⽔。

但是要注意的是,和单次长曝光有所不同,因为帧与帧之间存在时间间隔,运动轨迹的叠加存在不连

续。所以使⽤丝绢流⽔拍出的物体的运动轨迹,在运动连续不重复的时候(⽐如是⼈群单⽅向的移动⽽

不是连续重复的瀑布流⽔),会产⽣轨迹的断裂感。如果要追求连续,⾃然地轨迹,还是需要在专业模

式当中使⽤长时间曝光

P40Pro拍摄,流光快门——丝绢流⽔

Mate30Pro拍摄,流光快门——车⽔马龙

⿊⽩模式

在更多——⿊⽩艺术当中,我们可以使⽤⿊⽩画⾯来预览和拍摄照⽚。彩⾊图像在此模式被转化成灰度

图像,并没有像传统胶⽚⿊⽩摄影那样,通过颜⾊滤镜对某些颜⾊的⿊⽩调进⾏强化或者减弱。摄影是

减法的艺术,这句传统名⾔适⽤于⿊⽩摄影:⿊⽩照⽚可以简化画⾯,统⼀照⽚形式感,突出内容。

P40Pro拍摄,⿊⽩艺术模式P40Pro拍摄,⿊⽩艺术模式

Mate9拍摄,⿊⽩模式

Mate30Pro拍摄,⿊⽩艺术模式

拍出最美的⼈像

虚化美如画

虚化是图像处理领域的⼀座⼤⼭,通过计算摄影的⽅式,达到相机上⼤光圈镜头光学虚化的效果。其本

质应该分为两个部分:⾸先,估计出场景精确的深度信息,分离前景和背景;其次,对焦外区域进⾏特

殊的模糊(滤波)处理,⽣成优美的虚化部分。在这个技术发展之初,深度图的精度⼗分有限,在主体

虚化模式选择

虚化深度图的进步在计算摄影领域主要来⾃于以下两个⽅⾯:通过多个来源的信息增加和交叉验证深度

图的准确性;通过规律性的总结和AI的帮助更好的区分主体和背景。深度图的来源在计算摄影领域⼤概

有以下⼏个⽅⾯:多摄像头作为双⽬系统计算深度,好⽐我们的左右眼,远近不同的物体在左右眼的视

差不同。单颗传感器也可以作为双⽬系统,很多传感器⽤以对焦的Dual-PD可以简单理解为把传感器像

素分成了左半边像素和右半边像素,虽然左右视差很⼩,但是对于估计近处物体的深度⼗分有⽤。另

外,TOFLiDAR⼀类的天⽣⽤以测距的摄像头,通过主动发射信号并且接受信号反馈来计算物距,也

可以辅助深度图计算。那么有些⼿机的相机⽐如⾃拍的摄像头,只有单⽬⼀只眼睛,也不能⾃动对焦,

是如何实现虚化的呢?这就是AI在虚化当中的作⽤。我们的⾃拍规律⼗分可寻,⼤部分拍照距离差不

多,都是⼀个头⼀个肩膀,⽤AI分割出⼈物和背景,精度也够⽤。在后置拍照上,⼈物的姿态和情况更

加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寻,所以AI可以辅助把⼈物等主体更精细的区分出来。另外,将头发丝分割出

来,单单以深度图的精度很难做到,需要⽤到图像抠图技术(Image Matting),将图像的前景和背景信

息分离,关键就在于处理好背景和前景的交界处(⽐如头发丝),这部分⼤多也得运⽤到AI去推导这些

头发丝的边缘,在多⼤程度上属于前景或者背景(抠图算法中基于学习的Alpha matting算法)。现在,

基于AI的抠图已经⼗分强⼤,我们熟知的AI换脸,去除背景的AI⽹站Photoshop 2020最新

的⼀键抠图,都基于类似的技术。

计算完深度以后,需要对主体以外的部分进⾏虚化处理,这是⼀个主观性更⾼的过程。你可能会注意到

华为的⼿机虚化在超级⼈像模式和⼤光圈模式的光斑都是圆形的,⽽iPhone的光斑在画⾯四周呈现椭圆

状,每个光斑周边还有亮边,就好像光学镜头的像差和⼝径蚀现象造成的⼀样。不同⼚家利⽤不同的⽅

式对焦外区域进⾏滤波,不单单是简单的模糊处理,就像五花⼋门的光学镜头⼀样,产⽣了风格不同的

虚化效果。

图源Google AI Blog,从Dual-PD系统,双摄像头系统获得的深度图,以及融合之后的结果

P40Pro拍摄,超级⼈像模式,头发丝都能精确选出的虚化

P40Pro+拍摄,超级⼈像模式,对于极其复杂边缘的处理也游刃有余

当然,随着⼿机传感器尺⼨越来越⼤,不需要开启虚化,在主体离相机较近的时候,就能有⼀定程度的

虚化效果了。

美颜颜如⽟

谁不爱美颜后的⾃⼰呢?美颜在计算摄影当中是⼀个单独且庞⼤的领域。华为⼿机的原⽣相机提供了基

础的美颜效果。P40系列后置拍照在普通拍照模式下,AI打开时,会应⽤轻度的美肤效果。在⼈像模式

当中,则提供了级数,可以调节美肤的程度。后置拍照的所有美颜功能不涉及形变:即⼤眼,瘦脸等功

能。包括了磨⽪,祛斑,祛痘等针对肤⾊区域的操作。

影⼀类的美妆处理;还有在⼈物周围戴眼镜戴帽⼦加动画的特效类处理。这些都基于Face Parsing或者

Face Mesh,就是要通过深度学习的⽅式或者建模的⽅式去详细的划分⼈脸的区域。

总⽽⾔之,美颜并不是华为相机的强项。对于有美颜需求的拍摄者,建议普通模式关闭AI,⼈像模式美

肤调整到0,在其他更专业的美颜APP⽐如美图秀秀,轻颜相机等等进⾏美颜,形变,美妆类的处理。

P40Pro拍摄,对于美颜有进阶需求的⽤户建议关闭相机⾃带美颜,在第三⽅app中进⾏美

颜,美妆,特效处理

运动抓拍

在动态中抓拍⼈物会显得更加⾃然。运动抓拍⾄今不是⼿机的强项,对拍照性能有着苛刻的要求,尤其

是⾼感能⼒,快门响应时间和连拍速度。前⾯说到计算摄影⼤多基于多帧信息,⽽运动就是多帧信息的

天敌。不以牺牲效果为代价(减少帧数,降低曝光等),实现好的运动抓拍,会是显⽽易见的未来⼿机

拍照的新赛道之⼀。

如果你仔细观察华为⼿机的拍照按钮,你就会发现在预览界⾯上,拍照真正的动作发⽣在释放快门按钮

间。并没有做到ZSLzero shutter lag零快门延迟)。

在普通拍照模式,长按住快门可以进⼊Burst模式,即⾼速连拍,但是画质并不是最佳。对于需要抓拍的

场景,我们尝试在普通拍照模式提前⼀点点按下快门,需要抓拍运动过程的模式,提前较⼤的时间量,

在普通模式长按快门使⽤Burst模式,记录下运动的全过程。⾄于运动时候的追焦和⼈脸识别追焦,华为

⼿机在这⽅⾯的能⼒⼀直处于前列,加上⼿机本⾝的对焦⾏程就短,所以⼤部分时候不⽤担⼼失焦问

题。

P40Pro拍摄,运动抓拍

闪灯亮晶晶

在设备上,除了虚化是区别专业器材和其他设备的分⽔岭。闪光灯和灯光设备也是。当前⼿机的闪光灯

都是通过⼩⼩的LED发光,和使⽤惰性⽓体填充,瞬间⾼能量发光的专业闪光灯相去甚远。主摄拍摄的

时候,⼿机⾃带闪光灯只够打亮半⾝像以上的⼈像照⽚。在拍摄⼣阳的逆光⼈像,夜景⼈像的时候不妨

⼀试。但由于⼿机闪光灯⾓度固定,只能直射主体。

Mate30系列开始,华为⼿机的原⽣相机也⽀持保富图Profoto C1 Plus⼀类的专业⼿机外置闪光灯。可

以通过⼿机进⾏测光(TTL测光),并且⾃动传递所需要的参数到闪光灯实现加⼊闪光灯以后的准确的

曝光。闪光灯拍摄和普通拍摄的区别在于:主体的曝光是由闪光灯输出的光线多少来决定的(因为输出

很快,能量很⾼)。背景的曝光则是由传统的曝光参数所决定的(⼿机的快门和感光度,决定了背景的

P40Pro拍摄,搭配Profoto C1闪光灯

拍出最棒的视频

⾼质量视频录制

Mate30系列开始,华为⼿机默认的视频录制格式是1080P30帧。最⾼则可以去到4K60帧。如果

不感冒稍⼤的⽂件体积:推荐⼤家在夜景录像的时候使⽤1080P录制,在其他时候使⽤4K录制(4K下不

⽀持视频美肤和滤镜等特性)。对于视频功能的宣传意味着从器件的设计到算法的适配,都针对视频录

制的特性做了特别的优化。从P20系列开始,传感器的四拜⽿(Quad Bayer)排列的结构使得⼿机的输

出可以在⾼像素,⾼进光量,HDR⼏个状态之间切换,这样的硬件设计给拍照和视频都带来了很多益

处。

传感器Quad Bayer阵列的普通输出和HDR输出模式

防抖——视频录制的双刃剑

⼀打开⼿机的录像菜单,我们的第⼀感觉⼀般就是:稳。从Mate30系列开始,华为⼿机默认设置超⼴⾓

镜头(宣传为电影镜头)来主要实现视频录制的功能。我们在⼿机上所说的防抖主要分为两个⽅⾯:其

⼀是OIS,就是光学防抖,主要指硬件层⾯实现的防抖。其⼆是EIS也就是电⼦防抖,主要指通过软件算

法的⽅式进⾏防抖。两个视频防抖功能加在⼀起,使得⼿持⼿机录制视频的可⽤程度⼤⼤提⾼。

OIS根据器件类型主要分为SMA式,悬丝式和滚珠式。三种⽅式通过滚珠或者弹簧,让整个相机模组在Z

轴上进⾏运动的同时(出于⾃动对焦的需要),镜头和传感器模组可以实现平移,来达到防抖的效果。

因为⼿机内部的空间实在是⼩的可怜,所以相⽐于我们看到的外置稳定云台,OIS⽆论做的多⼤,能达

到的防抖效果⼗分有限,更多的是还是在拍照的过程当中缓解⼀些⼿部的颤动和⼩的晃动。

⽽对于视频拍摄当中⼤的移动还有晃动,主要还是通过EIS,电⼦防抖来实现的。电⼦防抖通过裁切画

⾯,把画⾯四周作为裁剪的余量(⼀般在20%左右),通过对运动的轨迹进⾏分析和预测,将当前和未

来的帧进⾏扭曲,变换,对齐等操作,来使画⾯变得稳定。但是画⾯在稳定的过程当中也有弊端,细⼼

地在防抖的视频当中按下暂停,你会发现对于那些震动较⼤的⽚段,单帧的清晰度其实并不⾼。这是因

为有⼀些很⾼频率的震颤,⽆论是OIS还是EIS都⽆法很完美的消除,EIS的图像变换过程中也会损失清

晰度。除了防抖带来的视频清晰度下降,画⾯的运动也会显得更加呆板⼀点。我们⼀般会⽤⾓度⼤⼩来

衡量防抖能⼒。越⼤的防抖⾓度也意味着:我们想要营造的⼀些⼩的画⾯运动和运镜会被防抖抵消。你

可能会注意到很多电影和纪录⽚都会结合⼀些⼿持拍摄的,带有⼀定晃动,给⼈以临场感觉的镜头。当

前的⼿机防抖并不存在开关,所以我们⽆法关闭掉防抖功能来实现这些进阶的运镜。

结合如今⼿机的视频防抖能⼒和录制能⼒,我推荐⼤家在拍摄固定视⾓或者镜头运动很少的视频的时

候,⼿持⼿机录制即可。对于VLOG,视频创作,等其他⽅⾯需要⼤范围移动的镜头,有条件的可以使

OSMO Mobile⼀类的稳定云台来进⾏创作。(华为⼿机通过Camera Kit,通过原⽣相机⽀持⼤疆的第

三⽅配件)

浓缩时间的延时摄影

延时摄影就是每隔⼀段固定的时间拍下⼀张照⽚,然后将这个照⽚序列封装成⼀段视频。在专业摄影领

域,延时视频即是如此制作的。所以⽤相机我们可以获得照⽚级画质的视频。但是在⼿机领域,绝⼤部

分⼚商⽤更简单的办法达到了⼀样的效果——也就是视频抽帧。⼿机通过长时间处于视频或者预览状态

进⾏录制,剔除掉间隔时间⾥⾯的内容,只保留固定时间的内容。这样做的⽅法⽆疑⼤⼤损失了画质。

Mate30系列开始,华为⼿机就⽀持使⽤照⽚流⽣成⾼画质的延时视频。这背后需要⾮常稳定⼀致的照

⽚效果作为⽀撑。

在延时摄影界⾯,视频的帧率为30FPS30帧⼀秒)。A模式⾃动决定拍摄间隔,按下快门之后开始拍

摄。后⾯的两个模式则分别让⽤户调整速率和总拍摄时间。速率即间隔时间,15x代表帧与帧之间有0.5s

间隔,因为15/30fps=0.5s1800x则代表间隔时间为30s。每⼀个档位说明了建议的拍摄题材。总的拍摄

时长默认为⽆限长,也就是⽤户再次按下快门后停⽌录制。后⾯的Pro按钮则等同于专业模式的选项,⽤

户可以⾃定义并且固定照⽚拍摄的参数设置。

在延时摄影当中存在摄影师称为Holy Grail(圣杯,因为不好处理所以很神圣的感觉- -)的场景。⽐如从

⽇落到夜景,这时候光线变化很剧烈,如果使⽤固定的曝光参数,视频画⾯很快就会⿊的看不见。专业

摄影师使⽤LRTimeplase⼀类的软件去分析每⼀帧的平均亮度结合曝光参数去进⾏平滑化的处理。这

样,⽇转夜视频效果就可以做到如巧克⼒般丝滑变化,变化⾃然。⼿机的延时功能在⾃动模式下理论也

会⾃动处理,但是因为场景存在亮度跳变或者⼿机本⾝偶然测光、曝光的不稳定,画⾯还是会有闪烁,

和专业处理过的⽚段还是有差距。这样的精细处理对于算法来说理论上并不难,相信在未来的不久就会

被攻克。

华为⼿机的延时摄影界⾯

Mate9拍摄,延时拍摄之前所拍

放慢时间的慢动作

和延时摄影的降格处理相对应的就是放慢时间,升格拍摄的慢动作。从mate30系列开始,依靠电影摄像

头。华为⼿机⽀持从4x放慢(120FPS,分辨率为1080P)到256x7680FPS,此时分辨率为720P)放

慢的超级慢动作。这样的参数从规格上来说已经超过了绝⼤多数的专业摄影机。虽然256x放慢的情况

下,720P的画质应⽤在专业⽤途还是略有不⾜。但是能⽤⼿机清晰的记录下蜜蜂翅膀的震颤这件事本⾝

还是已经相当惊艳了,在256倍放慢的世界,你会发现我们平常习以为常的路灯其实是在规则的闪烁,

定格在阳光中的⽔珠其实折射出了彩⾊。

在视频的录制和剪辑过程当中,除了叙事的节奏和剪辑的节奏以外,通过升格拍摄和降格拍摄去控制⽚

段本⾝的节奏,可以让整个视频表达更加多元化和错落有致。

参考⽂献

Capel D, Zisserman A. Super-resolutionenhancement of text image sequences[C]//Proceedings 15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Pattern Recognition.

Chen Y, Tai Y, Liu X, et al. Fsrnet: End-to-endlearning face super-resolution with facial

priors[C]//Proceedings of the IEEE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hen C, Chen Q, Xu J, et al. Learning to see inthe dark[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Recognition.

Liu S, Ou X, Qian R, et al. Makeup like asuperstar: Deep localized makeup transfer network[J].

learning[J]. IEEE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Xiao L, Heide F, O'Toole M, et al. Defocusdeblurring and superresolution for time-of-flight depth

cameras[C]//Proceedings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798112a102695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