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发(作者:荣耀10青春版怎么样)
(最新)智能⼿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
(最新)智能⼿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录
第⼀章智能⼿机概述 .................................... 1 1.1何为智能⼿
机 ..................................................................... .. (1)
1.2智能⼿机与普通⼿机的区
别 ..................................................................... (1)
1.3主要的智能⼿机操作系
统 ..................................................................... . (1)
1.3.1 iOS (1)
1.3.2 Android (1)
1.3.3 Symbian OS (1)
1.3.4 Windows Mobile (2)
第⼆章发展历程 ........................................... 3 2.1智能⼿机的发展历
程 ..................................................................... (3)
第三章智能⼿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特点 .......................... 4 3.1 硬
件...................................................................... . (4)
3.1.1 屏幕 (4)
3.1.2 CPU (6)
3.1.3 RAM和ROM: (8)
3.2 操作系
统 ..................................................................... (8)
3.2.1 Android 与 iOS 系统架构对⽐ (8)
3.3 市场竞争...................................................................... (12)
总结智能⼿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 12 附录:专业英语 ........................................... 15 What Makes a Smartphone
Smart? ................................................................. . (15)
中⽂释义:是什么使智能⼿机如此智
能, (16)
内容摘要
本⽂主要分析的是智能⼿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以及对未来的预测。纵观智能⼿机的发展历程,和软硬件的发特点和。展趋势
分析智能⼿机的市场现状和技术特点以及各⼤操作系统的架构,其中着重对Android和ios的系统架构做了对⽐和
分析最后对两种的市场占有做了对⽐和预测。最后对智能⼿机的软硬件发展趋势进⾏了展望。
关键词: iOS Android 系统架构发展趋势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mart Phone
land mark break though of cell phone. After that, other cell phone manufacturers. Such that
Samsung HTC and Motorola at etc.
Key words: iOS Android System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第⼀章智能⼿机概述
1.1何为智能⼿机
判定⼀款⼿机是否为智能⼿机,并不是看其是否⽀持MP3、是否⽀持HTML页
⾯浏览、是否⽀持外插存储卡等功能,⽽是看其是否是⼀款具有操作系统的⼿
机。也就是说,要看操作系统的程序扩展性,看其是否可以⽀持第三⽅软件安装、应⽤。
1.2智能⼿机与普通⼿机的区别
“智能⼿机(Smart Phone)”这个说法主要是针对“功能⼿机(Feature phone)”⽽来的,本⾝并不意味着这个⼿机有多“智能(Smart)”;从
另⼀个⾓度来讲,所谓的“智能⼿机(Smart Phon e)”就是⼀台可以随意安装和卸载应⽤软件的⼿机(就像电脑那样)。“功能⼿机
(Feature phone)”是不能随意安装卸载软件的,JAVA的出现使后来的“功能⼿机(Feature phone)”具备了安装 JAVA 应⽤程序的功
能,但是 JAVA 程序的操作友好性,运⾏效率及对系统资源的操作都⽐“智能⼿机(Smart Phone)”差很多。
智能⼿机有别普通带触摸屏的⼿机。⼀般普通带触摸屏的⼿机都使⽤的是⽣产⼚商⾃⾏开发的封闭式操作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
⾮常有限。
1.3主要的智能⼿机操作系统
智能⼿机的操作系统有别于PC机的操作系统,在PC机的操作系统中微软的Windows 7 有着不可撼动的霸主的地位。但是在智能
⼿机市场却是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
⽬前市场上智能⼿机系统有:苹果公司的iOS、Google 的 Android、Samsung 的 bada OS、Maemo、Palm OS 及其代替品
WebOS、Windows Mobile、Symbian OS,RIM 的 BlackBerry。
下⾯就较为主流的操作系统作简要分析:
1.3.1 iOS
iOS系统是苹果公司⾃主开发的⼿持设备操作系统。苹果公司最早于2007年1⽉9⽇的Macworld⼤会上公布了这个系统,最初设计
是为iPhone使⽤的,后来陆续套⽤到iPod touch 和iPad等移动⼿持设备。iOS与苹果的Mac OS X操作系统
⼀样,也是以Darwin为基础的。数据显⽰iOS也成为世界第⼀的智能⼿机系统,已经占据了全球30%的市场份额,在美国占有率为
43%。
1.3.2 Android
Android是Google公司基于Linux核⼼开发的软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前Android成为了iOS最强劲的竞争对⼿之⼀。Android的特点
是开源,他的SDK是开放给任何开发商,所有开发商都可以随意更改界⾯。例如HTC的HTC
Sense,Samsungde的Touchwiz等等。2008年开始,⾕歌就不断更新Android的版本,分别推出1.5Cupcake,1.6 Donut,2.0~2.1
éclair,2.2 Froyo,2.3~2.4 Gingerbread。
1.3.3 Symbian OS
谈到智能⼿机的操作系统就不得不提到Symbian,从某种意义上讲Symbian有着智能⼿机始祖的重⼤意义。Symbian OS 是塞班公
司专门为⼿机设计的操作系
1
统。Symbian OS家喻户晓但是塞班公司却鲜为⼈知,它的前⾝是英国的Psion 公司,在1998年同爱⽴信、诺基亚、摩托罗拉共同
合作成⽴了塞班公司。陆续为后者们推出了⼿机操作系统。真正让塞班⾛向世界的是诺基亚,也是两个公司共同创造出来的业
绩。在2006年Symbian OS⼿机⽤户达到⼀亿部。2008年诺基亚收购塞班公司使其成为诺基亚的独占系统。
2010年末随着苹果的iPhone 4和Google的Android的空前⽕爆,诺基亚和份额已被Android超越。即便如此Symbian OS⾛到了尽
头,此时塞班的市场。
Symbian OS的划时代意义也不容忽视。
1.3.4 Windows Mobile
Windows Mobile 是微软公司针对移动设备⽽开发的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的
设计初衷是尽量接近于桌⾯版本的Windows,微软按照电脑操作系统的模式来设计WM(Windows Mobile),以便能使得WM与电脑
操作系统⼀模⼀样,不需要重新适应和学习。
在2010年10⽉微软宣布推出⼿机市场并停⽌对WM的所有技术⽀持。进⽽推
出Windows Phone系列⼿机操作系统,同时将⾕歌的Android和苹果的IOS列为主要竞争对⼿。2011年2⽉,诺基亚与微软达成全
球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共同研
发。2012年3⽉21⽇,Windows Phone 7.5登陆中国,这也是第⼀个正式登陆中国的
Windows Phone 8将采⽤和Windows 8相同的内核。 Windows Phone系统。
2
第⼆章发展历程
2.1智能⼿机的发展历程
说到智能⼿机的兴起需要追溯到上个世纪末。摩托罗拉推出了⼀款名为天拓
A6188的⼿机。A6188集两⼤纪录于⼀⾝:它是全球第⼀部具有触摸屏的⼿机,它同时也是第⼀部中⽂⼿写识别输⼊的⼿机。
A6188采⽤了摩托罗拉公司⾃主研发
的龙珠 (Dragon ball EZ)16MHz CPU,⽀持WAP1.1⽆线上⽹,采⽤了
PPSM(Personal Portable Systems Manager)操作系统。时隔⼀年之后,来⾃北欧的爱⽴信推出了R380sc⼿机。R380sc采⽤基于
Symbian平台的EPOC操作系统,同样⽀持WAP上⽹,⽀持⼿写识别输⼊。 R380sc作为世界上第⼀款采⽤Symbian OS的⼿机⾃
然名垂青史。随着诺基亚的加⼊智能⼿机市场的战团,在2001年1⽉,那时诺基亚第⼀款PDA⼿机9110呱呱坠地了,诺基亚9110
采⽤了正在⾼速发展的AMD公司所出品的内嵌式CPU,操作系统代号GEOS,内置8M存储空间。它的出现⼀度让整个⼿机业界瞠
⽬结⾆,原来⼿机也可以具备这么多的功能。
2004年上市的多款智能⼿机宣布了智能⼿机的崛起,摩托罗拉、爱⽴信和诺基亚
开创了⼿机在智能⽅⾯应⽤的先河,好得出奇的市场反应让众多⼿机研发商蠢蠢
欲动。于是⼀个争先恐后推出⾃⼰旗下智能⼿机的时代来临了。摩托罗拉再接再厉,推出了号称⼀代机王的A388。 2002年8⽉,
来⾃台湾的⼿机商多普达正式
推出了dopod 686,它以看电影为卖点,采⽤了性能强劲的英特尔strong ARM 206MHz作为 CPU,操作系统是微软研发的
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for Pocket PC2002 phone edition。英特尔和微软这两位PC世界巨⼈的携⼿注定了多普
达686的成功。多普达686强⼤的功能和4096⾊TFT⼤屏幕使它抢得了市场上
不少的眼球。多普达686的上市表明了智能⼿机已经逐渐成熟,开始准备对⼿机
⾼端市场发动总攻了。 2002年10⽉,世界上⾸部2.5G基于 Symbian OS操作系统的智能⼿机在芬兰诞⽣了,它就是诺基亚7650。
7650采⽤了4096⾊TFT屏幕,内置当时极为罕见的蓝⽛传输功能,同时它也是第⼀部内置数码相机功能的⼿机。直到今天,⼈们
仍对这款开创多个第⼀的智能⼿机津津乐道。从此之后,
智能⼿机的推出便⼀发⽽不可收拾,操作系统的能⼒、CPU的速度、内存的容量
这些参数的纪录都在不停地被刷新,智能⼿机迎来了⼀个百花齐放的时代。但是在那个时代智能⼿机的主要功能还仅仅局限在打
电话、发短信等最基本功能。⼈们还没有太多的关注⼿机的多媒体和互联⽹功能。但是到了2005年⼈们关注⼿机已经
不仅仅仅局限于打电话和发短信了,⼈们开始注重⼿机的其他功能,如多媒体功能和移动蜂窝数据功能,即便如此,⼈们对智能
⼿机也没有确切的概念,对⼿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程序没没有过多的接触。2006年诺基亚的Symbian系列的⼿机风靡
全球成为全世界的焦点,也是世界市场份额最⾼的品牌。它以其⾥程碑式的操作体验和强⼤的功能吸引了很多⼈的⽬光,同年诺
基亚的销售量在全球达到了⼀亿部,在那个⼿刚刚普及的年代,这绝对是⼀个可以载⼊史册的成就。 2007年,由于诺
基亚的⽕爆使得⼀些IT业巨头们也把⽬光转向了智能⼿机这块市场。于是,同年
苹果推出了⼀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Iphone⼿机,使其成为后来智能⼿机的新标杆。虽然Iphone⼀代那时并不被⼈看好,加之那时
的触摸屏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使IPhone⼀代没有引来过多的关注,⽽诺基亚在中低端市场继续着霸主的地位。IPhone⼀代虽然没有
引来过多的关注,⽽且没有现在强⼤的软件⽀持,但是却成为了⽇后智能⼿机发展的标杆。在IPhone发布的⼀年以后Google公司
3
研发团队开发的⼩机器⼈Android悄然问世了。良好的开放性和⽤户体验性的设计,让Android很快地打⼊了智能⼿机的市场。但
是起初Android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强烈的市场反响,智能⼿机⾏业还是呈现着诺基亚独霸江湖的局⾯,⽽IPhone和Android ⼿机只
能⽠分那⾮常⼩的市场空间。但是让诺基亚公司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曾经和微软合作的⼚商现在都已经开始投向Android的阵营
了,有了强⼤的品牌和技术⽀持,2008年Google发布了第⼀款Android⼿机——HTC G1。这款搭载Android 1.0系统的智能⼿机开
始也不被⼈们看好,觉得触摸屏不会成为主流。2009年诺基亚继续着⾃⼰的霸主地位,但同时Android和IPhone已经在悄悄地成
长起来了,已经拥有⼀定数量的⽤户群体了,⽽且市场份额也在⼀点⼀点的上涨,这并没有引起诺基亚⾜够的重视,他们还是认
为⾃⼰的智能⼿机才是当今最好的,以致于没有在操作系统上作⼤变化,但是由苹果和⾕歌引领的智能⼿机⾰新的浪潮使全触屏
⼿机逐渐地被⼈们所接受,⽽诺基亚的⽼牌塞班让⼈们觉得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虽然⽇后发布的⼏款旗舰机让⼈眼前⼀
亮如N97和N8等,但是由于价格较⾼性价⽐不⾜没有在市场上取得好的成绩,相反Android 却以超⾼的性价⽐和良好的操作体验
在市场上赢得了好的⼝碑。同时苹果也发布了iPhone3GS 但是由于超⾼价格使其只能成为⼤众谈论的对象,⽽不是购买的对象。
这时Android已经即将跃居智能⼿机的第⼀把交椅了。2010年苹果发布了iPhone 4,这绝对是智能⼿机历史上的旷世之作,它有着
时尚的外观和超乎想象的屏幕分辨
率,以及强⼤的软件⽀持。使其⼀度成为当时最⽕热的智能⼿机。到了2011年安卓已超过诺基亚成为世界占有率最⾼的智能⼿机
系统,同年诺基亚也宣布放弃Symbian系列品牌,下⼀版本操作系统将更名为Belle。如今智能⼿机市场呈现群雄割据的局⾯,⽽
且各项技术指标也趋于统⼀化和标准化。使得现在⼈们选购⼿机时除了挑选品牌和外观之外还格外地注重各项参数,和挑选电脑
的硬件相似。
第三章智能⼿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特点
3.1 硬件
随着智能⼿机的发展,智能⼿机的硬件也在迅猛的发展。在2010年以前⼈们买⼿机只关注品牌和外观和操作等可以感知的因素。
如今⼈们挑选⼿机已经开始像选购电脑⼀样注重硬件和配置等内部因素。下⾯就智能⼿机的硬件作简要的分析。
3.1.1 屏幕
现在的智能⼿机⼏乎全部都是⼤屏触控设计,⼏乎90%的操作都是在屏幕上完成,可以说⼿机的屏幕⼏乎就全部承载了⼈机交互
功能。⽽屏幕这⾥⾯的学问就⽐较多了。⼿机屏幕有以下⼏个主要的参数:
发⾊数:⼿机屏幕发展到今天,可谓琳琅满⽬。单⾊屏幕⼀般只针对低端⼿机,所以就不在此赘述了。下⾯主要针对的是彩屏。⽬
前彩屏⼿机的⾊阶指数从低到⾼可分三个层次,最低单⾊(即指单⼀颜⾊,如红⾊)其次是256⾊、4096⾊、65536⾊; 26万⾊,最
⾼为1600万⾊256=2的8次⽅,即8位彩⾊,依次律推,65536⾊=2的16次⽅,即通常所说的16位真彩⾊,26万=2的18次⽅,也就
是18位真彩。其实65536⾊已基本可满⾜⾁眼的识别需求。现在市⾯上普遍见到的⼀般有三种颜⾊质量:65536⾊、26万⾊和1600
万⾊。不同颜⾊质量的显⽰效果不同。显⽰分成三类:普通⽂字、简单图像(类似卡通这样的图像,主要是选
4
单图表和绘制的待机画⾯)和照⽚图像。⾄于对照⽚质量要求较⾼的⽤户,26万⾊或是1600万⾊当然是较好选择。当然,除了这
些,彩屏⾥显⽰效果最好的当然是夏普屏幕了。
材质: ⾸先从最根本上来说屏幕分为LED和OLED屏幕,所有的屏幕都是从这两个⼤类区分开来的。LED与OLED区别在于LED需
要背光板反射光源⽽OLED则是⾃⼰发光显⽰,因此LED屏幕成本低、良品率⾼但是⽐较厚,⽽OLED屏幕对⽐度⾼⽐较薄但是良
品率⽐较低。随着电容屏的普及电阻屏已经逐渐被淘汰。电容屏和电阻屏相⽐灵敏度更⾼,不需要压⼒触控,⽽且⽀持多点触。
现在电容屏种类主要有SLCD、SUPER AMOLED、AMOLED、IPS和ASV五种。他们都有各⾃的特点,
如:SUPER AMOLED在阳光下最清楚,75%的光都来⾃屏幕⾃⾝,避免了阳光直射带来的⿇烦。和AMOLED可以提供更
好的视⾓,SLCD拥有更好的书评可视范围,AMOLED有着更⼤的垂直可视范围。但是他们的⾊彩上差别⽐较明显,SLCD的⾊彩
偏冷但更接近真实,⽽AMOLED有着更强的对⽐度⾊彩更加艳丽。3IPS有着更低的功耗,因为它和SLCD发光原理不同不需要背
光源,⾃带⼆极管。⽇常能够碰到的TFT、IPS屏幕都属于LED屏幕,其中TFT屏幕⼏乎是最常见的屏幕,这种屏幕成本低、效果
好,属于最为⼤众的产品。剩下的IPS屏幕主要为iPhone所⽤,他的响应速度⽐较的快,在⼿机上使⽤也⽐较的普遍。⽽OLED阵
营的代表就是AMOLED屏幕了,由三星发扬光⼤。AMOLED屏幕最⼤的特点就是对⽐度⽐较的⾼,
同时⾊彩鲜艳,当然AMOLED屏幕的缺点在于Pentile排列,以低分辨率来模拟⾼分辨率,因此实际效果有所折扣。因此在随后⼏
个版本当中三星推出了Super AMOLED Plus屏幕,采⽤正规的RGB排列,显⽰效果⽴刻就上了⼀个台阶。前⾯已经说到了OLED
屏幕的主要特点就是⾃发光,⾼亮度,同时兼具响应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同时由于取消了背光⾯板,因此整个屏幕的厚度也
有了⼤幅度的降低。OLED⾯板现在⼜分为PMOLED和AMOLED,其中PMOLED主要应⽤在⼤型显⽰上,在这⾥不做详细说明。
下⾯主要分析AMOLED的成像原理 :
5
AMOLED的中⽂名称是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极体⾯板,AMOLED屏幕的最⼤特点就是具备⾃发光特性,每个像素都可以⾃⼰发光
(⿊⾊就是不发光),同时由于取消了背光板,因此AMOLED还具备⼴视⾓和⾼对⽐度。AMOLED屏幕包含了AMOLED显⽰技术
+触控层(Touch Panel)+玻璃基板,在阳光下的表现并不好。AMOLED屏幕由于⾃发光特性因此在显⽰⿊⾊的时候最为省电,因为
像素点根本不发光,不过也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常年使⽤的话各个像素点⽼化的程度不同。
分辨率:⼿机屏幕分辨率是⼿机的重要参数之⼀,其实所有的画⾯都是由⼀个个的⼩点组成的,这⼀个个的⼩点就称之为像素。⼀
块⽅形的屏幕横向有多少个点,竖向有多少个点,相乘之后的数值就是这块屏幕的像素(数码相机的像素也是这么乘积出来的)。但
是为了⽅便表⽰屏幕的⼤⼩,通常⽤横向像素×竖向像素的⽅式来表⽰,例如电脑屏幕中很常见的1024×768像素,以及⼿机屏幕
中很常见的
240×320像素,到后来的HV GA480×320和800×480,,再到iPhone 4的
960×640 IPS Retina 屏幕,和现在的720P(1280×720)⾼清屏。
3.1.2 CPU
处理器可以看成是智能⼿机的⼼脏,它主要负责智能⼿机所有的运算操作,⼏乎所有的体验都需要CPU⽅⾯直接参与。因此处理
器部分也成为本次评测主要部分。和电脑⼀样⼿机的CPU现在也成为⼈们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CPU是决定⼀台电脑性能的最重
要的参数,智能⼿机也不例外,但是⼿机的CPU发展的速度要快得多。⽬前主流的⼿机CPU可以分为单核(Cortex-A8)和双核
(Cortex-A9),在同⼀⼯艺和主频下,双核CPU的性能⼀般均⽐单核的强,同时在多任务⽅⾯的性能也是单核CPU所不能达到的。
6
⼿机的CPU和GPU⼤都集成在⼀块芯⽚上,但是CPU的架构基本上都相同,普遍采⽤ARM11或ARM Cortex核⼼,主频达到
1GHZ或以上,多核⼼配置成为主流。
CPU⽣产⼚商介绍:
传统的桌⾯处理器领域只有Intel和AMD两⼤巨头,⽽在⼿机处理器领域则有多家⼚商相互竞争,其中以⾼通、德州仪器、nVIDIA
三家的规模和影响⼒最⼤。
⾼通(Qualcomm)公司以住给⼈的印象是在专利⽅⾯⽐较出名,但是随着智能⼿机的不断发展,其⼿机硬件产品也逐渐成为市场的
焦点。⾼通公司旗下有著名的芯⽚组解决⽅案--Snapdragon,该⽅案结合了业内领先的3G/4G移动宽带技术与⾼通公司⾃有的基
于ARM的微处理器内核、强⼤的多媒体功能、3D图形功能和GPS 引擎。⽽Snapdragon众多芯⽚组中MSM7227、MSM7230、
QSD8250、MSM8255等产品应⽤在许多的热门⼿机上,详细内容会在后⾯介绍。
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简称T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为现实世界的信号处理提供创新的数字信号处理(DSP)及模拟
器件技术。除半导体业务外,还提供包括传感与控制、教育产品和数字光源处理解决⽅案。德州仪器推出不少著名的⼿机处理
器,其中以OMAP 3430和3630最为⼈熟悉。
nVIDIA(官⽅中⽂名称:英伟达),是⼀家以设计显⽰芯⽚和主板芯⽚组为主的半导体公司。nVIDIA亦会设计游戏机内核,例如Xbox
和 PlayStation 3。nVIDIA 最出名的产品线是为游戏⽽设的GeForce显⽰卡系列,为专业⼯作站⽽设的Quadro显卡系列,和⽤于计
算机主板的nForce芯⽚组系列。近年来nVIDIA开始移动终端领域的研发,其中最为在熟悉的产品就是Tegra 2双核处理器。
上⾯介绍的三家⼿机CPU⼚商并没有⾃⼰的⼿机品牌,其CPU产品均提供给各⼤⼿机⽣产商,⽽三星和苹果也有⽣产CPU,不过
产品主要是供应给⾃⼰的⼿机使⽤。
⾼通Snapdragon核⼼的代表产品便是QSD8X50系列,⽽今天介绍的就是
QSD8250,它采⽤65nm⼯艺,主频最⾼能够达到 1GHz,运算处理能⼒较强,基本上不⽤担⼼在浏览⽹页等⽅⾯的流畅度问题。
图形性能⽅⾯集成了adreno 200 GPU,在3D加速性能上,并不算如何出⾊。但是,由于⾼通芯⽚的使⽤率⽐较⾼,所以游戏⼚家
基本上都会针对⾼通的这款⽅案进⾏优化。视频播放上 QSD8250集成了QSDP6000视频⼦系统,最⾼能够⽀持720P视频硬解码
和480P软解,在视频
性能上⽐较的弱,不推荐爱好视频播放的朋友采购使⽤此款⽅案的产品。QSD8250属于第⼀批达到1GHz主频的⼿机处理器,⽽
采⽤该CPU的机器也从早期的东芝
7
TG01、HTC HD2到现在依然流⾏的HTC Desire(G7)、索尼爱⽴信X10等。尽管该CPU已经上年纪了,但依然搭配在现时不少中
低机型上,继续为⼿机⾏业发光发热。虽然上述CPU属于不同型号和品牌,但是其核⼼架构却⼤同⼩异,⽆论是⾼通或是德州仪
器等,其实⽤的架构都是ARM11,所以众多⼿机的CPU可以说是出⾃同⼀品牌。
3.1.3 RAM和ROM:
有了处理器还不能够带动机器,还必须要要有存储介质配合才⾏。处理器的处理出来的数据需要在⼀个容积⾥⾯进⾏暂存。这个
就是平常所有的ROM和RAM,对于智能⼿机来说,这两个参数也同样是需要关注的地⽅。
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导体存储器。RAM是随机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会丢失,RAM⽤来存取各种动态的输⼊输出数据、中间计算
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和暂存数据。设备断电后,RAM中存储的数据就会丢失。⽬前来看RAM的⼤⼩决定应⽤开启的
数量以及流畅程度,1GB RAM⽬前已经成为⾼端机必备项⽬,⽽2GB RAM相信也会在今年出现。
ROM通常⽤来固化存储⼀些⽣产⼚家写⼊的程序或数据,⽤于启动电脑和控制电脑的⼯作⽅式,因此ROM部分是只读状态不能更
改。当然现在对于动辄⼏G ROM 的⼿机来说⼚家会分成两部分,⼀部分是只读的ROM部分,⼀部分可以当做外部存储,就⽬前来
说1GB RAM就已经⾮常的不错。⽽ROM则没有太⼤的限定,主要还是根据⼿机系统的⼤⼩进⾏划分。
3.2 操作系统
就⽬前市场上关注度最⾼的两款系统(Android & iOS)作分析和对⽐。⾃iPhone在07年初次登台将智能⼿机直接带向移动互联时代
后,⼀⽅⾯智能⼿机普及率直线上升,另⼀⽅⾯整个市场⽬前呈现了iPhone与Android⼿机两强争霸的局⾯。
iOS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持设备操作系统。最初是设计给iPhone使⽤的,后来陆续套⽤到iPod touch、iPad以及Apple TV等苹果
产品上。它也是以Darwin 为基础的,因此同样属于类Unix的商业操作系统。
Android是⼀种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主要使⽤于便携设备。。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最初主要
⽀持⼿机。2005年由Google收购注资,并拉拢多家制造商组成开放⼿机联盟开发改良,逐渐扩展到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
⽬前为⽌,android跃居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机平台。
3.2.1Android 与 iOS 系统架构对⽐
Android系统架构:
Android系统架构为四层结构,从上层到下层分别是应⽤程序层、应⽤程序框架层、系统运⾏库层以及Linux内核层,见图2.1分别
介绍如下:
8
1)应⽤程序层
Android平台不仅仅是操作系统,也包含了许多应⽤程序,诸如SMS短信客户端程序、电话拨号程序、图⽚浏览器、Web浏览器等
应⽤程序。这些应⽤程序都是⽤Java语⾔编写的,并且这些应⽤程序都是可以被开发⼈员开发的其他应⽤程序所替换,这点不同
于其他⼿机操作系统固化在系统内部的系统软件,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2)应⽤程序框架层
应⽤程序框架层是从事Android开发的基础,很多核⼼应⽤程序也是通过这⼀层来实现其核⼼功能的,该层简化了组件的重⽤,开
发⼈员可以直接使⽤其提供的组件来进⾏快速的应⽤程序开发,也可以通过继承⽽实现个性化的拓展。
3)系统运⾏库层
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运⾏库层可以分成两部分,分别是系统库和Android运⾏时,分别介绍如下:
a) 系统库
系统库是应⽤程序框架的⽀撑,是连接应⽤程序框架层与Linux内核层的重要纽带。其主要分为如下⼏个:
Surface Manager:
执⾏多个应⽤程序时候,负责管理显⽰与存取操作间的互动,另外也负责2D
绘图与3D绘图进⾏显⽰合成。
Media Framework:
多媒体库,基于PacketVideo OpenCore;⽀持多种常⽤的⾳频、视频格式录制和回放,编码格式包括MPEG4、MP3、H.264、
AAC、ARM。
b)Android运⾏时
Android应⽤程序采⽤Java语⾔编写,程序在Android运⾏时中执⾏,其运⾏时分为核⼼库和Dalvik虚拟机两部分。
核⼼库:
核⼼库提供了Java语⾔API中的⼤多数功能,同时也包含了Android的⼀些核⼼API,如、
/doc/ 、等等。
Dalvik虚拟机:
9
Android程序不同于J2me程序,每个Android应⽤程序都有⼀个专有的进程,并且不是多个程序运⾏在⼀个虚拟机中,⽽是每个
Android程序都有⼀个Dalivik 虚拟机的实例,并在该实例中执⾏。Dalvik虚拟机是⼀种基于寄存器的Java虚拟机,⽽不是传统的基
于栈的虚拟机,并进⾏了内存资源使⽤的优化以及⽀持多个虚拟机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Android程序在虚拟机中执⾏的并⾮编
译后的字节码,⽽是通过转换⼯具dx将Java字节码转成dex格式的中间码。
4)Linux内核层
Android是基于Linux2.6内核,其核⼼系统服务如安全性、内存管理、进程管理、⽹路协议以及驱动模型都依赖于Linux内核。
iOS系统架构
iOS的系统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核⼼操作系统层(core OS layer)、核⼼服务层(Core Service layer)、媒体层(Media layer)和可触摸层
(Cocoa Touch layer),见图2.2.
图2.2
1. Core OS:
是⽤FreeBSD和Mach所改写的Darwin, 是开源、符合POSIX标准的⼀个Unix 核⼼。这⼀层包含或者说是提供了整个iPhone OS的
⼀些基础功能,⽐如:硬件驱动, 内存管理,程序管理,线程管理(POSIX),⽂件系统,⽹络(BSD Socket),以及标准输⼊输出等等,
所有这些功能都会通过C语⾔的API来提供。另外,值得⼀题的是,这⼀层最具有UNIX⾊彩,如果你需要把 UNIX上所开发的程序
移植到iPhone上,多半都会使⽤到Core OS的API.
核⼼OS层的驱动也提供了硬件和系统框架之间的接⼝。然⽽,由于安全的考虑,只有有限的系统框架类能访问内核和驱动。
2. Core Services:
Core Services在Core OS基础上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功能,它包含了ork和Core ork, 之所以
叫Foundation ,就是因为它提供了⼀系列处理字串,排列,组合,⽇历,时间等等的基本功能。Foundation是属于Objective-C的
API,Core Fundation是属于C的API。另外Core servieces还提供了其他的功能,⽐如:
Security, Core Location, SQLite, 和Address Book. 其中Security是⽤来处理认证,密码管理,按安全性管理的; Core Location是⽤
来处理GPS定位
的;SQLLite是轻量级的数据库,⽽AddressBook则⽤来处理电话薄资料的。
3. Media
Media层提供了图⽚,⾳乐,影⽚等多媒体功能。图像分为2D图像和3D图像,前者由Quartz2D来⽀持,后者则是⽤OpenglES.与
⾳乐对应的模组是Core
10
Audio和OpenAL, Media Player 实现了影⽚的播放,⽽最后还提供了Core Animation来对强⼤动画的⽀持。
4. Cocoa Touch
最上⾯⼀层是Cocoa Touch,它是Objective-C的API, 其中最核⼼的部分是ork,应⽤程序界⾯上的各种组件,全是由
它来提供呈现的,除此⽹页的显⽰,相机之外它还负责处理屏幕上的多点触摸事件,⽂字的输出,图⽚,
或⽂件的存取,以及加速感应的部分等。
2.3 Android与iOS在系统架构上的对⽐:
Android采⽤的是Java技术,所有应⽤在Dalvik虚拟机中运⾏,Dalvik是Google专门为移动设备优化的Java虚拟机。因此Android
具有成熟,存在⼤量可重⽤代码的优点,也有占内存⼤,运⾏速度略低的缺点。
⽽Apple iOS的体系架构相对较为传统,但运⾏效率⾼,对硬件的要求低,成本优势⼤,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下,应⽤运⾏具有最好
的顺畅感,也更加省电。系统架构朴实⽆华,但⼲净清晰,是⽬前最有效率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
⽤户体验对⽐:
1 动画及灵敏度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585004a101156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