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发(作者:)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8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
2、通过列表枚举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经历列表,尝
试和持续调整的过程;
3、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到“鸡兔同笼”问
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调整的过程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一只鸡两条腿,一只兔四条腿;两只呢?……
一只鸡一只兔共有几条腿?两只鸡两只兔共有几条腿?
一只鸡比一只兔少几条腿?一只兔比一只鸡多几条腿?两只鸡
和两只兔相差几条腿?
现有鸡兔同一笼,共4个头,猜猜几只鸡,几只兔?若有14条腿
呢?
头/个
鸡/只
兔/只
腿/条
通过完成表格,根据学生的观察发现:头数不变,增加一只鸡,
减少一只兔,就会减少两条腿。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深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
1、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根据
上面的发现,完成表格:
头/个
鸡/只
兔/只
腿/条
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因为鸡和兔的只数是固定的,每增
加一只兔减少一只鸡,腿的总条数就增加2。) 像这样列表叫做逐
一列表法。
【设计意图:在问题情境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充足的
空间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猜想—验证—调整—再验证—再
调整的过程,从而得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策略。通过学生的发
现,教师的顺势利导,为跳跃列表埋下了伏笔,倡导用多种方法解决
问题。】
2、引导学生发现逐一列表法有它的局限性,有没有更简单的方
法?从而引出跳跃列表法。(板书:跳跃列表法)追问:你们觉得这
种方法怎么样?
3、通过上面的两种列表法,我们能够看出结果在10只鸡,10
只兔和15只鸡,5只兔之间,那能够先假设鸡兔各一半,先缩小范
围在实行调整。 ( 板书:取中列表法.)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要想做到又快又准确,你们认为应该选
择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发现,教师的顺势利导,解决了跳跃列
表、取中列表法,倡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三、巩固新知
1、同学们有信心使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吗?
鸡兔同笼,有17个头,42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2、储蓄罐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小华的储蓄罐中有1元和5元共10张,总价值38 元。1元、5
元各有多少张?
3、校园活动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校园冬季乒乓球比赛,12张乒乓球台上同时有34 人正实行单打
和双打比赛, 单打和双打的球台各有多少张?
【设计意图:学数学用数学,引导学生抓住数学的本质,学习鸡
兔同笼问题并非单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分析两道生活中的鸡兔同笼
问题,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类似鸡兔同笼问题的数量关系,为解决问
题垫定基础。】
四、提升升华,总结全课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数学名题之一。它出自于我国唐代
的一部算书《孙子算经》。书中的题目是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
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当然,生活中的鸡兔
同笼问题随处可见,同学们只要擅长发现,留意观察,我们身边的数
学问题很多。
【设计意图:希望同学们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价
值。】
五、生活拓展
作业:编一道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思路: 猜想 验证 调整
方法: 逐一列表法
跳跃列表法
取中列表法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605917a247914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