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发(作者:)
“奥斯市检核表技法”教学案例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 黄建通
教学目的
1.了解“奥斯本检核表”的作用和意义。
2.学会用“奥斯本检核表”的方法进行创新。
3.用适量的范例来加深学生对“奥斯本检核表”的理解。
4.用师生对话的形式进行发散和收敛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掌握该发
明技法。
教学重点
利用“奥斯本检核表”进行创新。
教学难点
如何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可行的方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
一个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
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意味着问题
解决了一大半。如何通过提问题来达到发明创造的目的,这便有个方法和技巧的间题。由
于心理习惯驱使,人们很难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思考,这就给“广思”造
成障碍。巧妙的设问可以启发想象,开阔思路激发人们的思维热情和创造才能。中.料技
欣育才杯z了J
检核表技法的创始人奥斯本认为:“针对一项任务或一个新的产品,应事先制定很多提
问要点,通过这些要点逐个核对讨论就可以全面、系统考虑各种解决办法的可能性,从中
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设想,进而选定改进及创新的方向。”检核表实际上是一张人
为制定的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启迪思路的分类提问表,对各个不同的创造对象及不同的创
造目标,都可以列出解决间题应思考的方方面面,以便于按拟定的问题来开展全面、周密、
多方位的思考,从而完善地解决问题。检核表技法采用顺膝摸瓜式的自问自答,比起海阔
天空式的随机遐想,使创造性设想的方向性更强、目的性更明确、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检
核表灵活地运用了强制性的一面,十分有效地促进概念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我
们的思维,并相应提高了思维的效率,是帮助人们提高思维灵活性和概括性能力的最简捷、
最直接、最易懂的一种方法。检核表几乎适用于一切领域里的创造活动,应用检验表技法
取得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以致人们常把检核表法称为“创造技法之母”。
检核表技法至今已有几十种,本节课将要学习检核表技法中的第一种类型―奥斯本检核
表法。
板书:奥斯本检核表法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463514a245139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