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发(作者:)
“三 农” 论 坛
DOI:10.16815/.11-5436/s.2023.10.006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年4月刊
福建屏南县粮食安生生产现状、问题及建议
张宜锋
(福建省屏南县屏城乡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福建 宁德 352300)
摘要:为提高屏南县粮食安全生产综合能力,该文分析了屏
南县粮食安全生产的现状与特点,分析了粮食生产中存在的
问题,提出撂荒耕地管理与经营、招商引资促发展、开展“一
亩田”社会认筹活动、提高耕地利用率、改善农田基础条件、
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贯彻执行种粮补贴政策等
建议,以期排除屏南县粮食安全生产隐患,稳步推进乡村振
兴发展。
关键词: 粮食安全;撂荒耕地;招商引资;社会认筹;基础设施
建设;屏南县
张宜锋. 福建屏南县粮食安生生产现状、问题及建议[J]. 农业工程技
术,2023,43(10):12~13.
种植马铃薯不算人工,每亩纯收入450元,算上人工成本每亩纯
收仅50元。由于粮食种植经济效益较低,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种
粮积极性,部分改种经济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部分外出经商、
打工,造成粮田抛荒问题;还有部分粮田盖起养猪场进行牲畜养
殖,粮食种植面积大大减少。
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屏南县85%以上耕地属于山区丘垅田,无灌溉设施,靠天
吃饭,抵御自然能力差,雨季经常发生田埂垮塌、泥石流、滑坡
等自然灾害,造成耕地流失;同时农民种植不科学,破坏农田生
态环境,耕地生产能力下降。此外,农田交通基础设施薄弱,
45%以上耕地未通机耕路,耕地落差大,地块小,无法进行大型
机械化耕作。
4、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不足
经过多次乡镇机构改革,现基层乡镇将农业推广服务人员并
入乡(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由乡政府统一调配,从事农业推
广工作的干部由原来的本职工作变为兼职
[3]
。同时,人员编制及
高级岗位职数偏少,受到晋升职称岗位名额限制,从事农业推广
的中青年干部晋级难度较大,个别有条件晋级的干部受基层单位
本身的限制,也难作出可顺利通过评审的业绩,造成人员工作缺
乏积极性。
5、国家粮食补贴政策未发挥应有作用
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开始实施种粮补贴政策,但是政策兑现
存在普惠性,对实际种粮户起到的激励作用不大。目前粮食补贴
种类繁多,补贴标准偏低,发放广泛,手续复杂,时间紧,监管
困难。同时,国家实际种粮补贴发放时间基本全省一致,但屏南
县气候寒冷,水稻种植插秧较晚,会推迟1个月左右,造成水稻
秧苗还没插上就要求发放实际种粮补贴的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流,屏
南县粮食安全生产局势不容乐观。本文对屏南县粮食生产现状、
特点、生产能力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为保障和提
高屏南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出建议
[1]
。
一、屏南县粮食安全生产的现状与特点
屏南县地处鹫峰山脉中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山区丘
陵地貌为主,水田垂直分布明显,海拔250~1160 m,2/3处
于海拔800 m以上,年平均气温13~18℃,无霜期263天,
降水量1700~2400 mm。当地大部分地区只能种植一季中稻,
部分地区如长桥镇东部及南部、代溪镇中部、寿山乡南部及东部
等地海拔在600 m以下,种植水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全县
下辖5镇,6乡,153个行政村,人口近20万,耕地29.92万亩,
人均耕地面积1.49亩,粮食生产主要以单季水稻为主,甘薯、
玉米、马铃薯为辅。
二、屏南县粮食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耕地数量逐渐减少
耕地是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2020年以前,屏南县
耕地面积29.92万亩,年产粮食14.5万吨,基本保障全县近20
万人民粮食供给平衡,且略有剩余。近2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外流,耕地摞荒严重,全县耕地逐年减少,粮食总产
量逐年跳跃式下降,现每年需调入粮食8万吨,严重影响屏南县
的粮食安全。
2、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近20年来,虽然粮食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但化肥、农药等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种植水稻收益不算人工,每亩
纯收入只有约400元,算上人工成本基本持平;种植玉米不算人
工,每亩纯收入只有500元,算上人工成本每亩纯收入仅100元;
[2]
三、屏南县粮食安全生产建议
1、撂荒耕地的管理与经营
由于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流、种植粮食收入较低等原因,造
成良田长期荒废。要解决该问题,可把小而分散的撂荒耕地集中
流转回村委员进行管理,有条件的村可尝试实行农民耕地有偿退
出机制,乡(镇)尝试设立耕地收储中心,大力实行“小田并大
田”,有效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引进企业、合作社进行集中连
片开发经营。该项政策已在屏城乡南湾村、厦地村得到实践,使
农民得到长期荒废耕地的租金收入,同时引进合作社规模化种植,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双赢。
2、招商引资促发展
屏南县海拔落差大,屏城乡的南湾村、长桥镇的柏洋村、熙
12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年4月刊
岭乡的四坪村等都具有开发“千亩梯田”“生态水田”的条件,
可通过大面积种植生态水稻,把种植与文创旅游相结合,为乡村
带来新业态。
3、开展“一亩田”社会认筹活动
屏南县农业农村部门主导,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广,结合电商
平台开展“认筹农田共享收成,一亩田虚位待耕”的社会认筹活
动。该项活动在屏城乡前汾溪村成功实践,由屏城科技特派团、
前汾溪村党支部、村委会、汾溪农场向认筹人提供“生态水稻认
筹种植承诺书”,认领1亩田每年2500元,水稻成熟后可保底
收成大米250 kg或红米150 kg或黑米150 kg。认筹“田主”
拥有对稻田水稻成长的决定权,稻田不使用有害农药、除草剂、
激素等,用实际行动支持粮食安全。
4、提高耕地利用率
上凤溪村种植球盖菇50亩试验成功,水稻收获后进行球盖
菇,每亩田可产鲜菇2500 kg,同时提高土壤肥力。应扩大水稻
与秋盖菇循环种植工作,根据屏南县气候特点,合理安排时间提
前种植一季马铃薯,收后种植水稻,水旱轮作,不仅提高了耕地
的利用率,提高土壤肥力,也保障了粮食的安全生产。
5、改善农田基础条件
利用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各项优惠政策,
做到提前规划设计,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对修筑沟渠、机
耕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对耕地进行大面积的开发平整及土壤改良,
使屏南县山区丘陵耕地实现微机耕作,减少农民成本投入,提高
参考文献
水稻种植效益。
6、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三 农” 论 坛
落实和提高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政治和福利待遇,科学设
岗、以岗定人、竞聘上岗,采取能进能出的人才管理模式,健
全考核评价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制,打破职称评聘名额限制。
以年度考核优秀作为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激发农业科技人员
的工作热情。
7、贯彻执行种粮补贴政策
贯彻执行各项粮食补贴政策,优化手续复杂,加大种粮农
民的补贴力度,做到精准施补,把粮食补贴资金真正发放到种
粮农民的手中。
四、结语
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屏南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
需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加强基础建设,切实提高耕地利用率,
确保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1] 许 宁,赵 霞,王 蕊,等. 国内外粮食生产科技现状及发展
趋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33):158~164.
[2] 刘木子云,刘 辉. 粮食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机制及演化逻辑[J].
农业经济,2022(10):9~11.
[3] 方 振,李谷成,廖文梅. 粮食主产区政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
影响[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43(5):790~802.
(上接第11页)
培训内容包括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等多方面,
开展形式包括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网络学习等,不断拓宽工
作思路和方法。同时,加强对流转当事人的培训,普及流转知识,
讲解流转程序,减少流转矛盾,确保流转和谐
[3]
。可以深入乡村,
面对面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措施,提高流转知晓率和满
意度。
加强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各项资源,优化服务环境,提
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可以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搭建流转信息
交流平台,制定流转标准合同文本,为流转双方提供优质便捷的
服务。
[2] 李学科.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性
及措施[J]. 中国集体经济,2021(24):15~16.
[3] 李 爽,罗予彤.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纠纷调解仲裁暨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培训班[J]. 云南农业,
2021(8):93.
三、结语
农村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走出符合本
地实际的农村土地流转之路。
参考文献
[1] 庄家玉. 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做法探讨[J]. 农
家参谋,2023(10):95~97.
1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3567821a227474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