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
2015
年
3
月
第
3
期
(
总
138
期
)
()
文章编号
:
103-0065-03
ProtectionForestScienceandTechnolo
gy
防
护
林
科
技
,
Mar.2015
(
S
)
No.3umNo.138
试论哈尔滨市开展造林树种固碳能力研究的意义
王臣
()
哈尔滨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9
经济
、
生态三大效益
,
固碳树种的培育与推广关系到未来低碳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
文章介绍了哈尔滨市固碳树种
地区碳汇林的培植发展提供帮助
。
关键词
树种
;
引种
;
固碳能力
:/
中图分类号
:
A doi10.13601S718.5
文献标识码
:
.issn.1005-5215.2015.03.024
j
摘
要
环境保护背景下
,
优良固碳树种引种培育可丰富树种资源
、
提高绿化水平
、
促进碳汇交易发展
,
有着社会
、
研究的背景
,
分析了研究区的自然条件
、
树种来源
、
技术路线
,
并对树种引进结果与意义进行了评价
,
希望能为东北
尤其是当
森林碳汇是长久以来各国研究热点
,
前全球温室效应背景下
,
森林碳汇能力关系到全球
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
。
自碳汇交易开启以来
,
各国
都积极加强林木碳汇能力的研究
,
黑龙江省作为国
有重点林区
,
在碳汇研究和实践方面承担着重要责
任
。
研究哈尔滨市造林树种固碳能力对于筛选适合
栽培的优良固碳树种
、
丰富树种资源
、
促进碳汇林发
展
、
提高绿化水平有积极意义
。
驯化
、
改良方面的突出成绩
,
我国加强林业碳汇研究
也成为必然
。
哈尔滨市作为东北三省重要工业基
地
,
研究造林树种固碳能力对于发展低碳经济
、
共建
低碳城市
、
践行低碳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可筛选出适
合哈尔滨地区栽培的优良固碳树种
,
丰富树种资源
,
促进哈尔滨市碳汇林的发展
,
提高哈尔滨市城乡绿
化水平
。
1
背景
2
概况
哈尔滨市属中温带季风气候
,
四季分明
,
年平均
低碳时代意味着林业发展面临着新机遇
,
在全
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重大环境问题的今天
,
环境安
全与平衡关系到人类文明形态与当今国际秩序
,
解
决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全球问题
。
森林调控气候的作
用与森林的固碳能力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
,
森林的
经营管理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
。
目前
,
发展低碳经
济
、
倡导低碳生活
、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已经成为突
破资源和环境约束
,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我国处在经济政治的重要转型发展期
,
如何处
理好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是影响经济全局
的严峻问题
。
我国作为当前世界最大的工业国
,
承
担着极为重要的碳排放责任
,
尤其是雾霾等污染问
“
题的加重
,
环境保护问题被提上首位
,
的
APEC
蓝
”
出现更是意味着当前刻不容缓的环境压力
。
林业在
我国生态建设中发挥首要地位
,
承担着大力发展生
物质能源林和碳汇林项目
、
减少固碳排放等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地位
,
对比美日欧在固碳品种植物引种
、
收稿日期
:
2014-12-18
,
王臣
(
男
,
辽宁建平人
,
研究生
,
高级
作者简介
:
1963-
)
工程师
,
现从事林业科研工作
.
。
哈尔滨市主
气温
2.
无霜期
15~4.0℃
,
10~150d
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
,
多山及丘陵地
。
中部有松花江通过
,
山势不高
,
河流纵横
,
平原辽阔
,
土层深厚
,
土质肥沃
,
是重要农业地区
。
由于受地
形
、
气候
、
植被等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影响
,
全市
土壤类型较多
,
其中黑土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
营养丰
富
,
适宜作物栽培耕种
,
适宜发展草场和栽植薪炭
林
。
水文方面
,
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松花
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
,
自产水偏少
,
过境水较丰
,
时
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
6569.1mm
,
0%
。
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
,
哈尔滨市是林业大市
,
全
空分布不均
,
表征为东富西贫
,
全年平均降水量
市国土面积
5
林地面积
2
占全
31
万
hm
2
,
38
万
hm
2
,
市国土面积的
4
其中市属国有和集体林地面
4.8%
,
,
积
9
全市辖
9
区
9
县
(
市
)
分别设有林业
9
万
hm
2
,
积在
2.6
万
hm
2
左右
。
,
局
(
科
)
全市国有林场
7
全市年度造林绿化面
5
处
,
3
筛选优良固碳树种的原则
应遵循因地制宜
、
因时制宜
、
乡土化且易成活的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66
防
护
林
科
技
2015
年
会效益
。
4.2
经济效益
林木除木材效益外还有生态环境效益
,
但是生
态环境效益不能够交易
,
而森林固定的
CO
2
却能够
通过京都市场或非京都市场进行碳交易
,
获取的收
益可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
我国正在积极地投入
人力物力加强森林碳汇的研究
,
制定可行的交易方
案和标准
,
建立完善的碳汇交易市场
,
碳汇林交易预
期十分可观
。
假如使用高固碳林木品种
,
按每
hm
2
森林比传统林木品种每天多固碳
1%~2%
,
那么每
,
年的生长季节按
1
就可多固碳
1~2t
按
00d
计算
,
-1
元
t
计算
,
可多获得
2
提
60.9~521.8
元人民币
,
原则
,
尽量选择当地绿化树种
,
合理引进一些外埠适
应本地的优良树种
。
首先考虑现有的优良固碳树
种
,
积极引进外来优良固碳树种作为次要树种
,
与优
良固碳树种混交
,
营造以优良固碳树种为主
,
外来树
种为辅的园林绿化混交林
。
优良树种评价原则为该
树种对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应性最强
,
具有较强的抗
逆性
,
造林比较容易成功
;
对引进树种进行驯化
,
以
适应当地的生长条件
;
选择育苗技术简单
、
生产费用
1
]
。
低的树种进行引种驯化
,
减少造林负担
[
对国内外适合本地区生长的低碳树种进行引
种
、
筛选和繁育技术的研究
,
结合前期研究资料分
析
,
选择本地区或同纬度地区生长量大的品种进行
引种驯化栽培试验
,
经过生物学特性
、
生态学特性
、
适应性
、
驯化选择
、
扩繁技术
、
栽培技术和区域化试
验等的研究
,
筛选出适合我市栽培的优良树种
。
树
种选择上主要以光合作用强
,
生物质合成多
(
年生长
,
量大
)
经济价值或生态效益较高的
,
初步具备本地
区生长条件的树种进行引进
,
对野生的优质品种则
可进行栽培驯化
。
优良固碳树种植物资源的引种
、
驯化与繁育
。
引种
:
根据植物生长特点
,
按照造林目的不同选择几
组适合本地区气候的固碳能力强的树种进行引种栽
培实验
,
引种地调查与野外实地踏查
,
优良种子与插
穗的采集
,
野生苗木的挖取
。
繁育
:
实生苗培育技
术
,
扦插
、
嫁接技术
,
组织培养技术
。
固碳树种繁育
基地建设方面
,
繁育基地规划
,
繁育基地技术人员培
训
。
研究固碳树种应用技术
:
固碳树种造林绿化适
地适树技术
;
固碳树种造林绿化树种配置技术
。
目前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的价格
260.9
高了林农的收益
,
促进群众造林和经营管护森林的
积极性
。
4.3
生态效益
森林具有净化空气
、
涵养水源
、
保持水土
、
调控
雨水等生态功能
,
还可促进
CO
2
与
O
2
的吸收与释
放
,
特别是优良的固碳树种生态功能出众
。
优良固
碳树木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
,
生物质合成量大
,
能
够很好地改善生态环境
。
经过驯化的绿化大苗
,
其
叶面积总和可比其占地面积大
2
而灌木和
0~75
倍
,
吸收二氧化碳
、
制造氧气的功能是草坪的
5
倍
,
吸尘
草本植物仅为
5~1
高固碳树种
0
倍
。
据科学测定
、
量是草坪的
3
倍
,
因此优良固碳树种可以提高景观
绿地单位面积的生态效益
;
可给下层的植物提供较
好的水湿及庇荫条件
,
一块乔
、
灌
、
草科学配植
、
结构
合理的绿地
,
空气湿度可增加
5
有利于中下层
4%
;
]
3
。
挥单位土地面积的生态效益
[
4
造林树种固碳效益分析评价
次景观植物的发育
,
提高叶面积指数
,
最大限度地发
哈尔滨市除本地区乡土树种外
,
引进的耐高寒
树种美国白皮松与新西伯利亚银白杨优良固碳造林
树种能够很好地在本地区生长
,
抗逆性强
,
生物质合
成比本地品种大
,
固碳能力强
,
易于人工栽培
,
好管
树种固碳研究
、
推广工作
,
有利于发挥社会
、
经济
、
生
态三方面的效益
。
4.1
社会效益
树木具有固碳作用
,
在造林
、
绿化过程中可以选
择优良固碳植物
,
通过高固碳植物的栽培利用
,
提高
了森林
、
绿地的生态环境调控作用
,
减少恶劣气候和
自然灾害的发生
,
营造良好的生活
、
工作环境
,
有利
于人们健康生活
,
有利于社会稳定
,
有利于社会的稳
步发展
。
优良固碳植物的引种驯化就是一项积极
的
、
有效的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项目
,
具有明显的社
2
]
。
开展哈尔滨市造林
理
,
经营费用低
、
经济价值高
[
5
结论与讨论
森林本身具有储碳功能
,
可维持碳氧平衡
,
植树
造林和森林管理等作为一种成本低
、
潜力大
,
效益
好
、
见效较快
、
技术简单
、
易操作的增加碳汇手段
,
发
展前景广阔
,
因此森林培育不仅意味着生态效益与
经济效益的双赢
,
还意味着林业发展前进的崭新方
向
。
森林固碳能力研究中引种培育要选择经济价值
高
、
固碳能力强且适合本地区经营的高碳树种
,
做好
引种与驯化工作
,
推广新的造林树种和绿化树种
,
为
实现双赢目标服务
。
优良固碳树种引种驯化会促进哈尔滨市碳汇林
的建设
。
哈尔滨市作为林业大市
,
林地资源比较丰
富
,
可造碳汇林的林地比较多
,
不过因造林效益低
、
见效慢
,
所以积极性不高
,
如果能够引进
、
驯化出固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3
期
王臣
试论哈尔滨市开展造林树种固碳能力研究的意义
碳能力强优良品种
,
增加碳汇量
,
碳汇收益会逐步提
高
,
碳汇市场形成后
,
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
,
解除
短时间内得不到收益的后顾之忧
,
促进碳汇林的建
设
。
优良固碳树种引种驯化会加快城市绿化低碳树
种的应用
。
面对城市地区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
,
城
市绿化工作中要求使用固碳能力强的树种
。
哈尔滨
市受寒温带气候影响
,
地形复杂多样
,
绿化植物资源
丰富
,
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优良固碳植物资源
,
对北方
有发展前途的绿化树种和野生观赏植物进行引种驯
化与繁育有益于建设固碳示范园区
、
形成良好的产
业链结构
,
解决固碳能力较强的绿化品种匮乏和数
量紧缺问题
。
哈尔滨市开展优良固碳树种引种驯化研究
,
可
弥补国内在固碳树种研究与繁育方面的空白
,
不仅
是一项生态工程
,
也是一项社会工程
,
不仅有利于提
供更多更好的优良固碳种苗
,
为改善生态环境发挥
作用
,
同时服务国家经济建设
,
为国家实现低碳经济
的发展目标做贡献
,
具有可行性
,
并兼顾社会
、
经济
、
生态三大效益
。
哈尔滨市年度造林绿化任务面积较大
,
在固碳
(
上接第
43
页
)
参考文献
:
67
树种的选择方面
,
可以为栽植碳汇林提供经验
,
缓解
当前低碳减排大环境发展需求
,
尤其是在解决
“
三
农
”
中新农村建设的村屯绿化较差
、
荒山荒地及坡耕
地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上
,
通过引种驯化培育出的
优良固碳树种
,
不仅增强了固碳能力
,
同时也兼顾了
经济效益高和绿化效益
,
满足经济与环境双方面的
要求
,
发展前景广阔
,
值得开发推广
。
哈尔滨市除本
地区乡土树种外
,
引进的耐高寒树种美国白皮松与
新西伯利亚银白杨固碳树种引种培育也将加快优良
固碳造林绿化植物品种向市场的推广
,
逐步形成较
大的规模效益
,
为我国碳汇交易发展营造良好的环
境与交易平台
。
[]
王春梅
,
邵彬
,
王汝南
.
东北地区两种主要造林树种生态系统固
1
[]
王臣
.
——
哈尔滨市
22010
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寒地区珍贵绿化树种引种与驯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王
]():
臣
[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
J.201119119
,
135
():
讯
,
231-23420125
]():
碳潜力
[
生态学报
,
J.201071764-1772
[]
周晓楠
,]
胡宇
.
珍贵树种繁育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
农业科技通
3J.
3
结果与讨论
的插穗扦插到容器中的基质为
:
红壤土
∶cm
(
M
4
)
珍珠岩
∶
粉沙
=1∶1∶1
(
中时
,
扦插生根率最
N
1
)
高
,
平均生根率达到
9
本试验所
1.8%
。
综上论述
,
探索出的
E
4
N
1
D
3
M
4
组合及一系列抚育管理技术
,
可以在林业及园林行业规模化枫香容器扦插育苗生
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
[]
成铁龙
,]
林业科技开
施季森
.
中国枫香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
1J.
[]
陈建光
,]
和宏益
,
和国源
,
等
.
枫香的育苗技术
[
林业科技开
2J.
[]
方乐金
,]
林
施季森
,
李力
,
等
.
枫香子代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3J.
[]
黄勇来
.
]
福建林业科技
,
枫香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
2006
,
334J.
[]
刘德朝
.
]
福建林业科技
,
直杆大叶相思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
5J.
():
2004272-74
():
133-35
():
业科学
,
2003
,
393148-152
():
发
,
2001
,
15151-52
():
发
,
2003
,
17136-37
基质对扦插生根影响试验
3.1
生根促进剂浓度
、
从双因素试验数据观测
、
调查
、
统计及方差分析
的结果可以得出
,
采用不同浓度的生根促进剂
、
不同
扦插基质对枫香容器扦插育苗生根率具有极显著影
ABT-1
#
生根促进剂浓度用
700×10
-6
+
扦插基质
用
:
红壤土
∶
珍珠岩
∶
粉沙
=1∶1∶1
组合时
,
能使
枫香容器扦插苗平均生根率达到
87.2%
。
响
。
双因素各水平中
,
生根率最高组合为
E
即
4
N
1
,
3.2
插穗长度及母株剪取插穗部位对扦插生根的
影响试验
根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插穗长度及母株剪取
插穗部位对枫香容器扦插的影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
(
来处理采穗圃母株下部
(
所采的长度为
1ED7
4
)
3
)
水平
。
使用
ABT-1
#
生根促进剂浓度
700×10
-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2078735a200166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