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论文范文3篇

生物学论文范文3篇


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

生物学论文范文3篇

杨梅生物学论文

1方法

1.1杨梅雌雄花序内外部特征观察2021年3月1至4月20日,隔2d采集1次杨梅

的雌雄花序,体视显微镜下解剖其结构,并观察其内外部特征。

1.2杨梅雌雄花序内部微观结构研究隔2d采集1次杨梅的雌雄花序,甲醛-乙醇-醋酸

混合固定液(FAA)固定,之后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及曙红染色。

1.3杨梅花粉萌发活力测定采用荧光染色法(FCR,fluorochromereaction),参照

Sato等的方法略有改进。从即将散粉的花药中收集花粉,隔24h测定1次花粉活力,花

粉活力测定过程中,设置3个重复,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统计花粉活力。

2结果与分析

2.1杨梅雄花生物学特征

2.1.1杨梅雄花序特征杨梅雄花序为柔荑花序,长1~3cm(图1-1),小花着生在主

穗轴上,无花冠和花萼,小花主要由8~20枚花药组成,花药外面有2~3个苞片包裹(图

1-2~4)。雄花序从花药形成到成熟散粉期间,其花药颜色依次经历暗红色、黄红色、鲜

红色的变化。花药变成鲜红色后(图1-5),花丝伸长,花药进一步散开外露,开始散粉,

通常是位于花序中下部位的小花先散粉(图1-6),随后其他部位的小花散粉。散粉过程中,

花药二叉开裂,花粉较多(图1-7~8),散粉后的花药干枯脱落。

2.1.2杨梅雄花序显微结构及发育杨梅花药具有4个花粉囊,中部具有药隔(图2-1),

花粉囊壁具有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3层(图2-2)。3月上旬,花药中的多数花粉母细胞

处于减数第1次分裂前期(图2-2),3月中旬,则处于四分体发育时期,大部分四分体以

四面体型存在(图2-3,淡色箭头所示),少数排列在一个平面上以十字交叉型存在(图

2-3黑色箭头所示),故杨梅花粉母细胞胞质分裂主要以同时型为主,少量为连续型。3月

中旬到4月初,由四分体分离出来的小孢子经过一系列的发育过程发育成熟,成熟花粉粒

具有2个细胞核和3个萌发孔(图2-4)。

2.1.3杨梅花粉活力荧光染料本身不产生荧光,无极性,可以自由地透过完整的原生质

膜,进入原生质后,与原生质内的酯酶作用形成一种能产生荧光的极性物质,荧光越强,

表明花粉活力越强[20]。荧光染色结果表明:刚散粉的杨梅花粉染色活力非常强,在90%

以上(图2-5),室温条件下放置24h后,对其活力影响不大,48h之后,其花粉活力急

剧下降,仅有约69%的花粉具有染色活力,72h之后,约52%的花粉具有染色活力,96h

之后,花粉荧光非常弱,几乎不具有染色活力。

2.2杨梅雌花生物学特征

2.2.1杨梅雌花序特征及发育杨梅雌花与雄花类似,为柔荑花序,长0.5~1.5cm(图

3-1),小花着生在同一花序轴上,主要由柱头、花柱和子房3个主要部分组成,花柱极短,

柱头两裂,呈“Y”状,小花外面有2~4个苞片包被(图3-7~10)。3月初,杨梅的雌花

仍由苞片包被,整个雌花序成绿色(图3-2)。3月中下旬,杨梅雌花苞片展开,柱头开始

外露,通常位于花序中上部的小花柱头最先显现(图3-3),随后,其他部位的柱头陆续外

露展开,外露的柱头呈“Y”状张开不断向外生长,最后完全展开(图3-4~9)。与雄花序

相类似,杨梅雌花序在发育过程中,其柱头颜色依次经历着淡红色—鲜红色—红色—深红

色的变化过程,外部的苞片也经历着嫩绿色—黄绿色—中间绿色边缘微红色—绿色等不同

程度的颜色变化过程。

2.2.2杨梅雌花内部微观结构杨梅子房为单心皮,1室,其底部与花托相连,其余部分

均独立,属于上位子房(图4-1),胚珠各方向生长速度均匀一致,珠孔、合点和珠柄三者

在一条直线上,在胚珠类型上属于直生胚珠,单珠被(图4-2~4)。珠被在发育过程中并

非把珠心全部包住,而在珠心顶部留1个小孔,即珠孔(图4-5)。杨梅大孢子母细胞形成

时,在大孢子母细胞外层有4~5层细胞包裹,因此在珠心类型上,杨梅属于厚珠心型(图

4-6)。

3小结与讨论

根据植物花粉传播媒介的不同,可以将植物分为风媒植物和虫媒植物,风媒植物通常

雌雄异花或异株,花被小甚至无花被,无香味,浅色泽,花序密集成穗状或柔荑状,花粉

小、量大、质量轻,含水量少。杨梅开花时雌花序与雄花序均为上中部先开放,然后从花

序顶端向基部渐次开放,雌花序基部发育差。本研究结果表明:杨梅的雌、雄花均为柔荑

花序,无花冠和花萼,雄花无香味和蜜腺,具有数枚花药(每朵小花中有8~20枚花药)

这与李三玉等[16]的研究结果相似,同时花粉量十分充足,这种结构特征表明,在传粉

生物学上杨梅属于典型的风媒花。植物雌雄蕊开放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特征与植物的育性是

密切相关的,是植物长期适应生态环境变化,保障其自身在自然条件下繁育成功的进化结

果。通过对花芽分化和形成及结构特征的研究,掌握其生长特性和规律,对指导杨梅高效

栽培管理,促进其优质高产,解决大小年结果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杨梅雌雄异株。雄花

序单独或数条丛生于叶腋,有锥形、棒形、塔形和圆柱形等4类[23],通常不分枝呈单

穗状,每苞片腋内生1雄花。雄花具2~4枚卵形小苞片及4~6枚雄蕊;花药椭圆形,暗

红色,无毛。雌花序常单生于叶腋,较雄花序短且细瘦,苞片和雄花的苞片相似,密接而

成覆瓦状排列,每苞片腋内生1雌花。子房卵形,光滑且极小,顶端有短花柱及2个鲜红

色的细长柱头,其内侧为具乳头状凸起的柱头面。杨梅雌雄花的开放动态结果表明,3月

下旬到4月初,杨梅花粉粒发育成熟,此时杨梅雌花的柱头大部分已经外露等待授粉,杨

梅虽为雌雄异株植物,但其雌雄花发育进程非常一致,并不像一些植物存在雌雄异熟现象

[24]。另外,散粉期杨梅花丝伸长,花药松弛外露,成熟的柱头呈“Y”状充分展开,且

花柱表面具有大量类似糖类物质的粘性物存在,雌雄花的这种结构特征对于杨梅有效传粉

十分有利。同时花粉活力测定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杨梅花粉可保持3~4d的活力,集中

散粉期很短,约4~6d。因此,我们认为在繁育系统中,杨梅雌雄花序在结构及发育进程

上的协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杨梅花粉寿命较短的不足,这应该是其提高繁殖能力

的一种生存策略。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分裂有连续型和同时型2种主

要类型。连续型分裂所形成的四分体排列在同一个平面上,成十字交叉形状,例如水稻

Oryzasativa,小麦Triticumaestivum,玉米Zeamays及孝顺竹Bambusamultiplex等

的四分体。细胞质同时型分裂所形成的四分体呈四面体型,例如油菜Brassicacampestris,

烟草Nicotianadebneyi,花生Arachishypogaea和蚕豆Viciageminiflora等植物的四分

体。本研究结果表明:杨梅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分裂以同时型分裂为主,2

种类型的四分体同时存在,以四面体型四分体居多,这种表现形式与迪勃纳氏烟草类似。

杨梅雌花的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杨梅为单心皮,1室,子房上位,直生胚珠,单珠被,

厚珠心。在进化顺序上,一般认为双珠被比单珠被原始,厚珠心比薄珠心原始,倒生胚珠

比直生胚珠原始。根据杨梅胚珠结构的综合表现,我们推测杨梅该物种可能处于相对进化

的位置。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0701318a180209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