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教训与启示

自然灾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教训与启示


2024年3月9日发(作者:)

论坛

自然灾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教训与启示

■ 

和海霞 汤伟干

在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互相作用、相互耦合的多灾种、灾害链事件多发,造成了严

重影响。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背景下,自然灾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等新型灾害风险不断涌现,

给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本文简要介绍国内外自然灾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现状和教训,希望

能对我国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提供有益启示。

30

中国减灾

·

2020

·

12

月上

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界线

模糊、互相作用。地震、台风等自

然灾害事件可能造成管道破裂、化

工厂泄漏等生产安全事故,尾矿库

溃坝等生产安全事故也可能诱发泥

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1992年,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学者在分析

1980—1989年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

事件的基础上,将自然灾害和生产

安全事故互相作用、相互耦合的多

灾种、灾害链事件命名为Natech事

件。Natech事件中,自然灾害诱发

生产安全事故危险性更高,原因有

二:一是自然灾害可能直接或间接

导致多个地区同时发生生产安全事

故;二是自然灾害导致的路毁等不

利情况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救援

受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

化程度不断提高,自然灾害承灾体数

量和暴露度不断增加,自然灾害诱发

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频发,严重破坏和

影响了公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与联合国国际减灾署共同举办了研

讨会,分析欧洲各国自然灾害诱发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管理能力,认为

欧洲各国都意识到了自然灾害诱发

生产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及其不良影

响,但普遍缺乏相关政策法规、行

动计划、深度研究等。

区域机构和多国开展了自然灾

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数据库建设、

软件工具开发、法律法规制定、规

划编制等工作。1996年,日本修订

的《高压气体安全法案》规范了高

压气体的生产、储存、销售、运输

及其他相关处理流程,要求企业采取

必要的措施降低地震和海啸等自然

灾害造成的高压气体生产事故风险。

2011年,欧盟委员会建立了全球

Natech事件数据库。2012年,欧盟

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开发了Natech

风险快速评估工具(RAPID-N),用

以确定自然灾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

易发地区、事故连锁效应、潜在风

险及其对社会和环境安全的影响。

软件工具开发、模型算法研究等具

体工作,但研究深度和广度还不够,

暂时还不能满足不断提升的防灾减

灾救灾新要求。

成因分析

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煤矿、金属

非金属矿山的损坏,也可能造成石

油天然气、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

等物质的生产场所、储存场所、运

输环节和使用环节发生泄漏、起火、

爆炸,还可能造成电力中断、生命

线中断、溃坝以及其他不良影响。

自然灾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成因和

类别复杂。常发灾害事故和典型案

例如下。

一是洪涝灾害可能造成有毒物

质泄漏、溃坝、船舶侧翻等生产安

全事故。洪水可能冲毁管道或漫坝,

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溢出,污染河

流;洪水造成水位升高,导致桥梁

净空减小,可能造成船舶碰撞桥梁

发生侧翻;洪水漫顶可能引发尾矿

库溃坝、煤矿淹井、井工矿透水、

露天矿滑坡等事故。2000年1月30

日,罗马尼亚融雪型洪涝造成一处

金矿污水沉淀池漫坝,10多万升含

有氰化物、铅等重金属的污水汇入

多瑙河,造成河水受污染,80%河鱼

死亡。2002年8月,欧洲易北河、

多瑙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导致捷

克共和国易北河附近化工厂80吨化

学品泄漏,严重污染周围水资源和

农田;德国穆德河一座大坝决堤导

致化工厂被淹,大量的化学物质泄

漏。2002年11月,强降雨导致摩洛

研究现状

全球和区域机构重点研究了自

然灾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及

多国的风险管理现状。1994年,联

合国紧急环境援助中心将自然灾害

诱发生产安全事故分为突发型、缓

发型、螺旋上升型三类。其中,突

发型由台风、地震、飓风、洪涝、

暴雪、雷电、林火等诱发,缓发型

由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资源滥用等诱发,螺旋上升型由缓

发型因素逐渐累积突然触发。2003

年10月,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

2015年6月1日,欧盟正式实施的

塞韦索三号法令明确指出,企业安

全评估报告必须包括地震和洪涝等

自然灾害可能诱发生产安全事故的

情景分析和概率分析等内容。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意外泄漏防治规划》

明确地震期间要开展潜在危险物质

泄漏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

施,以最大程度减轻有害物质对公

众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综上,政府和科研界高度重视

自然灾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管理政

策制定和科学研究工作,开展了风

险防范和应急处置的法律法规制定、

12

月上

·

2020

·

中国减灾

31

论坛

哥一处炼油厂废油抬升,发生泄漏

后与炼油设备的高温部件接触,引

发爆炸。

二是地震可能造成化学品生产、

使用和储存场地发生火灾、爆炸、

核泄漏等生产安全事故。1999年8核泄漏等生产安全事故。

月17日,土耳其7.4级强烈地震

导致腈纶生产厂发生丙烯腈泄漏,

渗入土壤和蓄水层,造成周围200

米半径范围内的动物和植物死亡,

生态环境和农产品遭到严重破坏。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

9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造成炼油厂

结构破坏,含有硫黄、沥青和汽油

的储罐被引燃形成有毒气体,致使

设施周围2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居民

紧急疏散;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导

致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爆

炸和核泄漏事故。2008年汶川地震

造成四川什邡市的蓥峰实业有限公

司和宏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液氨

和硫酸发生泄漏;青川县的凯歌肉

联厂的液氨发生泄漏;绵竹市汉旺

镇丰磷化工有限公司垮塌造成设备

内的黄磷暴露燃烧。

三是台风、飓风、龙卷风等强

风可能引发炼油厂漏油、电力中断、

有害物质泄漏、充气式游乐设施被

吹翻、塔吊倒塌等事故。2003年9吹翻、塔吊倒塌等事故。

月28日,强风和雷击导致法国通往

意大利的高压输电线路中断,造成

意大利电网瘫痪,引发大面积停电,

全国90%的人生活受到影响,铁路、

民航等交通运输中断,3万多乘客滞

留车站。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

风导致美国炼油厂发生泄漏事故,

导致居民区周围监测到高浓度的致

癌物质。2013年11月8日,台风“海

燕”导致一艘停泊在菲律宾伊洛伊

洛省南部的动力驳船松动后撞到海

岸线,导致石油泄漏,污染了数公

里的海岸线。2017年8月,飓风“哈

维”造成油气行业重镇休斯顿被洪

水包围数日,大量炼油厂关闭,地

面及空中交通瘫痪。2019年“海贝思”

台风造成福岛核电厂辐射去污作业

后产生的核污染垃圾被冲入河内,

台风带来的强降雨造成福岛县阿布

库玛河泛滥,淹没了化工厂储药罐,

造成剧毒物质氰化钠泄漏。2019年

3月31日,河南虞城县龙卷风将一

游乐蹦蹦床刮飞,造成2名儿童死亡,

16名儿童和2名成人受伤。2019年

5月2日,河北省涞源县龙卷风将一

充气城堡掀翻,造成2名儿童死亡,

8名儿童受伤。

四是高温、雷击、强对流天气

等灾害可能引发气体泄漏、火灾、

爆炸、电气设备损坏、露天作业人

员遭雷击、水上生产安全事故等。

2000年10月30日,雷击造成英国

一家废物回收公司发生火灾。2005

年,高温导致美国密苏里州一家公

司露天存放的丙稀气体钢瓶内部压

力升高,钢瓶阀门被打开,丙烯泄

漏燃烧,火灾迅速席卷整个储藏区,

引发爆炸。2015年6月1日,重庆

东方轮船公司“东方之星”号客轮

航行至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长江大

马洲水道时翻沉,造成442人死亡。

经国务院“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

事件调查组调查认定,“东方之星”

客轮翻沉事件是一起由突发罕见的

强对流天气(飑线伴有下击暴流)

在全球大多数国家,自然灾害

和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工作由不同机

构负责,机构之间不具有从属关系,

难以实现统筹协调,自然灾害诱发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主体不清、责任

不明,导致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之

间存在较大鸿沟。过去,我国自然

带来的强风暴雨袭击导致的特别重

大灾难性事件。

启示

32

中国减灾

·

2020

·

12

月上

灾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管理也存在

类似问题。2018年4月16日应急管

理部正式挂牌成立后,自然灾害管

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由同一

机构管理,自然灾害诱发生产安全

事故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认知水平

明显提升。

为更充分发挥我国现有的应急

管理机构优势,减轻自然灾害诱发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和影响,建议下

一步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进一

步提升自然灾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

风险防范意识、风险认知水平、风

险管理能力,为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提供支撑。二是依托我国自然灾害

灾情管理系统,建立自然灾害诱发

生产安全事故数据库,更好地搜集、

记录、统计和分析自然灾害诱发生

产安全事件,支撑防灾减灾救灾策

略制定。三是加强自然灾害诱发生

产安全事故风险识别、影响分析、

综合评估、预案制定、风险管理等

方面的科学研究,充分发挥互联网、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

能等新兴技术优势,提升决策支撑

水平。四是在总结自然灾害诱发生

产安全事故教训的基础上,建立自

然灾害诱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

和响应计划。

(本文系“移动基站数据与

遥感时空协同的洪涝房屋倒损

动态评估研究”〔项目编号:

NDRCCPICC202001〕成果;作者

和海霞系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

研究员,作者汤伟干系南京信息工程

大学硕士研究生)

12

月上

·

2020

·

中国减灾

3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9957654a167654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