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7日发(作者:)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年10月第6卷第5期CI】in J 豫 s(日ec扭Ⅸ c Edid∞). 娃 2913.Vd 6.№5 ・79・ ・病例报告・ 10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临床特点分析 An ̄ysis on climcal ̄atures of 108 cases of human infection 、)l,ith influenza A(H7N9)virus in China 赵凤德孙伟许靖 韩明锋冉献贵 【关键词】H7N9禽流感,人感染;流行病学;临床特点 中图法分类号:R511.7 国家和各省市卫生部门及国家媒体网站等收集 2013年4月23日18:00之前通报确诊的108例人感 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并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 108例患者均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 站,以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北京、河南和山东卫 计委/卫生厅网站公布,并经国家和各发病省市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呈 阳性或恢复期与急性期相比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呈 4倍以上升高,并经相应的专家组/专家委员会会诊 确诊的H7N9型禽流感病例 。收集项目主要包 括发病地区、性别、年龄、职业、禽类接触史、发病时 间、就诊时间、病情加重时间、死亡时间、确诊时间、 临床表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与结果和密切接 触者留观等情况。 二、研究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总结分析H7N9型禽流 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 结 果 一、性别比例 性别信息齐全的103例中,男71例,女32例, 男女之比为2.22:1。 二、年龄分析 年龄信息齐全的103例中,年龄最小者4岁,最 大者91岁,平均60.25岁。其中0~10岁2例, 11~20岁0例,21~30岁5例,31—40岁12例, DOI:10.3877/ema.j.issn.1674.69O2.2013.05.025 作者单位:236015阜阳,安徽医科大学阜阳传染病 临床学院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科 通讯作者:孙伟,Emil: ̄sun9288@sina.tom 文献标识码:A 41~50岁9例,5l~60岁20例,61~70岁23例, 71~8O岁21例,8O岁以上者11例。年龄>50岁 者75例,占69.44%;>60岁者55例,占50.93%; ≥65岁者46例,占42.59%。 三、地区分布 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和浙江三 省市。4月中上旬内陆省份河南和北京出现了零星 病例,共4例。截至目前,病例分布于上海等七省 市,其中上海33例、浙江42例、江苏24例、安徽 4例、河南3例、北京1例、山东1例。 四、职业分布 退休人员35例,务农/农民l7例,商贩9例,厨 师3例,儿童3例,自由职业或待业人员10例,工人 2例,教师1例,干部1例,司机1例,公司职员1例, 不明职业者25例。 五、禽类接触史 从目前得到的数据来看,约60%患者有明确的 禽类接触史,而近40%的患者无明确的禽类接触 史 。 六、临床表现 从互联网通报的包含临床表现的108例患者 中,发热108例,咳嗽98例,咳痰98例,全身肌肉酸 痛76例,乏力76例,咽痛65例,头晕3例,畏寒 3例,胸闷、气喘、胸痛、流涕、气促、全身不适和腹泻 各1例。随着病情的进展,部分患者出现胸闷气喘 和呼吸困难。发病至住院时间平均3.57 d,重症病 例发病至病情加重平均6.63 d。在近1周内由于患 者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重视,从就诊住院到确诊 信息发布最短者为1.5 d,平均4.28 d。 七、临床分型 依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 第2版)》的诊断标准,有信息可查的104例患者中 重症8l例(占78%,其中危重症57例),轻症 23例 。此外,北京防疫部门在主动开展病原学 监测筛查过程中,发现了1例4岁男童H7N9禽流
・80・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szff- ̄)2113年10月第6卷第5期Chin J hlr】gDis(ElectrniocEdition),(L.tober 2013,Vol 6,No.5 感病毒核酸阳性,该童在被检测前及此后的医学观 察期均未出现过任何临床症状,系发现首例病原携 带者[11]。 八、密切接触者 目前有据可查的与84例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 共计1601例,经医学观察仅2例出现了发热、咽痛 症状,后实验室检查排除了H7N9禽流感的诊断。 九、治疗措施与结果 轻症患者以早期抗病毒和对症治疗措施为主, 重症患者除早期抗病毒以外,还要保护重要脏器功 能、防治继发细菌感染和加强营养支持等,并发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和呼吸衰竭者应及早给予呼吸支持治疗。 有资料表明,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均有 效,但在发病48 h内使用疗效最好。北京姚姓患儿 在发病后15 h即用奥司他韦治疗,用药15 h后体温 降至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部湿罗音消失_l 。 南京报告了1例在门诊按普通感冒治疗4 d后痊愈 的患者。 108例患者中,已经康复出院14例,死亡22 例,病死率为20.37%,但是尚有部分危重病例仍在 抢救中。余72例正在治疗中。 讨 论 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传染病。从 目前国内报告的资料来看,重症病例较多,对患者的 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资料表明年龄>65岁的老年人等5类人群在 患甲型H1N1流感后易发展成为重症病例 。本 组患者中,>65岁者占46例,占42.59%。(46/ 108),老年重症病例占73.91%(34/46)。进一步表 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不仅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 感染的高发人群,同时也是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3名儿童在患病后很快康复,提示儿童患病后发展 成重症病例比例较小 。 研究者已经从上海的鸽子、杭州的鹌鹑和合肥 的鸭子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表明传染源可能 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中国农业科学院 4月23日发布的消息显示,该院最新研究表明,在 中国导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流感病毒与同一时期 存在于活禽市场上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 证明导致人感染和致死的H7N9流感病毒可能来源 于同一时期家禽中的H7N9禽流感病毒,目前推测 禽类为传染源的可能性较大。本组病例呈高度散 发,而且观察1601名与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者密 切接触者未见有发病者,说明人传人的可能性较小。 此外,上海出现的夫妻两人先后患病的个案,流行病 学专家正在研究其相关性,结论仍不明确。北京 4岁男童病毒携带者的发现提示人群中存在隐性感 染者 加 。 本次疾病的病原为流感病毒的亚型,以及最主 要侵袭的部位为呼吸道和肺组织,呼吸道传播可能 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然而由于病例的高度散发和 密切接触者的不发病,呼吸道传播作为唯一传播途 径的可能性已经受到了质疑。本组病例中涉禽人员 和厨师达12例,提示密切接触传播具有存在的可能 性。患者在处理病死禽的过程中,手接触了含有病 毒的血液或分泌物并被污染,受污染的手在挖鼻、擤 鼻过程中将病毒传送到呼吸道而发生感染。因此接 触禽类、禽卵、禽类分泌物和排泄物后注意手卫生是 非常重要的。 H7N9型禽流感重症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为 ARDS并发呼吸衰竭,进而引发全身多脏器功能衰 竭,重症H7N9型禽流感患者的治疗原则应采取呼 吸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在有效机械通气 治疗的同时,应早期积极抗病毒、小剂量短程糖皮质 激素激素抗炎、抗纤维化、丙种球蛋白免疫调节、保 护心肌、防治消化道出血、防治继发细菌感染、脱水 降颅压、加强营养支持、保持内环境平衡和对症治疗 等综合措施。 提高诊断警惕性和及时识别出重症病例的早期 临床征象是降低H7N9型禽流感病死率的关键环 节。从有关资料可以看出:多数病例是在发病5~ 10 d后才被考虑为疑似病例,而且是直至病情明显 加重后才人住有救治条件的医院,这样不仅错过了 抗病毒治疗的最佳应用时机,而且部分病例甚至出 现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致使病死率居高不下。 因此必须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H7N9的诊断警惕 性,及早发现人禽流感疑似病例。对于有救治条件 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应能及早识别出重症病例的早 期临床征象,提高对病程进展的预见性,以便及早采 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我院2005年曾成功救治一名危重症H5N1型 禽流感患者,其恢复期血清亦成功救治广东一位禽 流感患者,故借鉴H5N1型禽流感治疗的经验,条件 许可下应用H7N9康复患者恢复期血清治疗,也可 能会起到重要作用;另外H7N9禽流感疫苗的研发 也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疫情信息.http:// WWW.mob.gov.cn/wsb/pyqxx/list.shtm1. (下转第82页)
・82・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年l0月第6卷第5期Oxin JhlngDis(1qect ̄mic FAiifoa),October 2013 Vol6,No.5 力有缺欠可辅助诊断 。近年来,肺放射性气溶胶 黏膜清除(pulmonary radioaerosol mucociliary 不困难,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支气管扩张患者, 应考虑KS可能,注意有无鼻窦炎、内脏转位,以期 及早诊断及治疗,延缓肺结构的改变,改善患者的预 后。 (本文图1~4见光盘) clearance,PRMC)试验对诊断PCD有良好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 J。电镜下观察鼻或气道黏膜纤毛超微 结构异常(纤毛数目异常、动力臂缺失、中央微管缺 失、微管移位、辐轮缺陷)可确诊 4。。金贝贝等 报道四例PCD患者,行支气管黏膜活检,电镜下均 见到纤毛动力臂缺失。基因诊断可作为一种新的确 诊技术。目前已证实DNAI1、DNAI2、DNAH5、 参考文献 1 Gupta S,Handa KK,Kasliwal RR,et a1.A case of Kaytagener S syndrome:Importance of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Indian J Hum Genet,2012,18(2):263-267 PMID:23162311 DNAH1 1、RPGR、TXNDC3等6个基因与PCD有关。 Hornef等 对109个PCD家系进行分析,53%的患 2杨海娟,刘建博,孙志佳,等.第99例——Kanagcner综合征一 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10):793-794 3李华,施蓉萍.Kartagener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 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2,5(6):575-576. 者存在DNAH5基因突变。有报道DNAI1、DNAH5 突变造成纤毛外动力臂缺陷,约占PCD患者的 50%,是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 。因技术条件限 4金贝贝,田欣伦,郑姝颖,等.原发性不动纤毛综合征四例并 文献复习[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3):197-201 5 Marthin JK.Nasal nitric oxide and pulmonary radioaerosol mueociliary clearance as supplementary tools in diagnosis of primary ciliary 制,本例未行支气管黏膜纤毛超微结构病理检查及 基因突变分析,属临床诊断。 KS主要给予抗感染,促进分泌物排出,增强机 体免疫力等治疗。可接种流感、肺炎球菌疫苗,以预 防呼吸道感染 。外科治疗包括鼓膜置管、内窥 镜鼻窦手术,可减少鼻窦反复感染和传导性听力丧 失,改善呼吸道症状 1 ;也有认为手术效果不理想, 而推荐局部保守治疗 J。支气管扩张患者不推荐 肺叶、肺段切除术 J。该病症预后较好,但反复感 染可损害肺功能,导致呼吸功能不全,肺源性心脏病 等。本例随访2.5年,患者仍有咳嗽、咳痰、流涕等 症状,但无胸闷、喘憋表现。Ks临床罕见,但诊断并 dyskinesia[J].Dan Med Bull,2010,57(8):B4174 PMID: 20682136 6 Hornef N,Olbrieh H,Horvath J,et a1.DNAH5 mutations are a common cause of 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 with outer dynein arm defect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6,174(2):120—126. PMID:16627867 7 Escudier E,Duquesnoy P,Papon JF,et a1.Ciliary defects and genetics of 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J].Paediatr Respir Rev, 2009,10(2):51-54 PMID:19410201 (收稿日期:2013-07-23) (本文编辑:黄红稷) 丁雁启,李合友,张志国,等.Kartagener综合征1例报告[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6(5):480-482 (上接第80页) 2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新闻.http://wsj.sh.gov. cn/website/category/wsxw.shtm1. gaik.aspx 9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health/20130417/cl15426711.htm _3江苏省卫生厅.卫生要闻.http://www.jswst.gov.cn/gb/jsswst/ index.htm1. 10 http://www.moh.gov.en/mohyzs/s3586/201304/826cal ̄ecdfa46a70.shtml f41ab9e8938 4浙江省卫生厅.疫情通报.http://www.zjwst.gov.cn/col/co1362/ index.htm1. 11 http://news.youth.cn/gn/201304/t20130416-3104055.htm 12 http://news.xinhuanet.corn/local/2013-04/13/c124576955.htm 5安徽省卫生厅.工作动态.http://www.ahwst.gov.err/chn21xIg09 ̄ 1718343/. 13钟南山,李兰娟,王辰.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 行版第三版)….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5):3173-3175. 6北京市卫生信息网.卫生新闻.http://www.bjhb.gov.en/wsxw/. 7 河南省卫生厅.卫生信息.http://www.hnwst.gov.en/cms/ showsubpage.jsp?columnld=7. (收稿日期:2013-05-28) (本文编辑:张大春) 8 山东省卫生厅.卫生信息.http://www.sdws.gov.cn/Default/list— 赵凤德,孙6(5):477-479. 伟,许靖,等.10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临床特点分析[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7257891a148651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