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ciousness-raising与英语语法教学

Consciousness-raising与英语语法教学


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联想笔记本电脑系列分类)

Consciousness-raising与英语语法教学

□ 吴俊秋

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 要] 意识唤起法(Consciousness-raising)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教学形式,多年来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研究

热点。本文首先解释了什么是C-R,然后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阐述了它的的理论依据,并且着重讨论了意识唤起法

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促进作用,指出意识唤起法是通过帮助学习者集中选择性注意力(selective attention),从而促

进第二语言学习。

[关键词] 意识唤起法;第二语言学习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167(2012)11-0083-02

1

C-R的定义和内涵

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获得。即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中

(1)意识提升法的涵义

(社会背景下)通过别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慢

据鲁特福特和谢尔吾得

斯密斯(1985)的研究,

C-R

慢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者才是进行信息加工的主

就是“有意识地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目的语的形式

要活动者。学习者是通过主动建构意义,而不是被动地

特征上”。与传统的语言教学不同的是,

C-R

通过让学习

接收教师等的外部刺激(郑银芳,2005)。学习,在建构

者对语言材料进行理性思考,从而认识到语言系统的规

主义的理解下变成了主动的行为;而人的大脑也是在学

律,进而解决语言问题。与此同时,

C-R

强调对语法进行

习的过程中自主地考虑并且接收和记录着外部的刺激信

有意义的解释,关注学习者的母语与第二语言存在的结

息,从而积极主动地建构起了对意义的理解和对结论的

构型的差别之处,因此也是一种语法教学。教师通过外

归纳、总结。不难看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以人为

在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于这些差异之上,从而促进

本,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求学生从长期的被动听课中

学习者对两者进行比较,进而促进二语习得。

变主动加工信息、构建知识意义的主体,同时要求老师

(2)意识提升法与第二语言习得

自身改变过去知识灌输者和刺激释放者的身份,变成配

C-R

ELF

教学领域内有着多种不同的定义,娅里

合、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协助者、促进者。这

斯多克(1987)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相互影响、

里有三种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任务

相互作用的。在与语言的交流、交际中隐性知识得以发

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和情景式教学。简单来说,四个因

展;而在相互作用中又因为“功能实际运用”(

Functional

素构成了建构主义的教学形式,他们是:学生、教师、

Practicing

)这一策略的影响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隐

任务和环境。

性知识不同的是,显性知识与语言代码(

Language Code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学理念这方面与

C-R

论符合

密切相关。当学习者在正规的练习(

Formal Practicing

度很高,因此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分析

C-R

对二语习得

中集中注意力于语言代码上的时候,这一过程实际上是

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和富有意义。

他们在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尝试将学到的显

性知识无意识化。而这个过程又促进了显性知识的变化。

3

C-R与我国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由此我们知道,正规的语法练习可以使显性知识在学习

我们必须明白,

C-R

教学也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

者的无意识中转变成隐形知识。

有的课程都适用。例如,视听说课程,虽然视频和音频

鲁特福特和谢尔吾得

斯密斯都曾经对

C-R

和普遍语

的多种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而后紧跟的

法(

Universal Grammar

)进行过详细地对比分析,他们认

口语练习,也使得他们领悟到英语结构的一些规律。但

C-R

对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能力有着

是总的来说,意识提升法在听说的教学中仍然具有很大

正面积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对两种语言(母语与目

的局限性。而在高校英语语法的教学中,它却发挥了非

标语)的语法结构的对比分析,决定了学习者的第二语

常大的作用和能量。我们接下来就对传统语法教学法及

言学习是否能进步。而

C-R

恰恰能够使得学习者将注意

C-R

教学法进行一项对比。

力集中在目标语的语法结构特征上,从而促进了学习者

传统的语法教学通常是两部曲:

Presentation

(讲

对语法差异进行比较,便于其对第二语言加以理解和学

解)

Practice

(训练)。长期以来,学习者普遍反映传统

习。也就是基于这一点,

C-R

成为教学范畴内的一个重要

的语法教学单调、枯燥、缺乏时效性,从而使得学习者

部分。它在学习者对目标的掌握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对语法的学习产生了相当大的厌烦情绪。与之相反,意

2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C-R

识唤醒法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丰富有趣的语言素材和实

际例子,通过引导学习者自我领悟和归纳语法规律,来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整个建构

提升学习者二语习得的能力。从这个层面上来讲,

C-R

主义的源头。“发生认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论的进化和

高了学生对整个语言系统的感知和理解。而大学生又因

发展。这一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

为其更好的自我学习能力而尤其适用于这种学习方式。

知规律,包括学习是如何产生的,概念如何建构起来,

C-R

不是对语法教学的泯灭,而是换种方式来更好地强

最后如何形成及最佳的学习环境所包含的种种因素等等。

调并发展了语法的教学,使得现在的大学语法教学更上

与以往的认知不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的

一层楼。

教授而获得;而强调人类在学习、认知的过程中不是被

正是因为这些优点,使得

C-R

近年来广泛地运用于

作者简介:吴俊秋,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收稿日期:2012-9-11

第11期 (总第023期)

2012年11月

广

·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5776417a266995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