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媒体对台湾2012选举辩论会报道之研究

大陆媒体对台湾2012选举辩论会报道之研究


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手机看电视剧免费大全)

大陆媒体对台湾2012选举辩论会报道之研究

摘 要:2012年台湾进行了备受两岸三地关注的地区选举,对于

大陆来说,此次台湾的民主直选更带有深层次的意味。本研究选取

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台湾选举辩论会相关报道为研究样本,主

要运用议程设置理论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得出由于《人

民日报海外版》的本身性质决定,难免一定的政治倾向,但在涉及

敏感性或争议性议题时态度较为审慎。

关键词:2012台湾选举;人民日报海外版;政治倾向;议程设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21-0265-02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创刊于1948

年6月15日。以中央政府为依托的人民日报无疑是中国第一大报,

也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作为中共中央机

关报,被认为直接传达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声音,而倍受海内外读者

关注及外国政府和外国机构的高度重视,是官方媒体的代表。而相

较于《人民日报》重点关注国内和国际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

因面向的读者群体主要为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新闻报道的

辐射地相应也更倾向于这些地区,它设有“台港澳”专版,专门发

布台港澳地区新闻,并传达中央的政策,因此采用议程设置的理论,

选取《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台港澳”专版作为研究的对象。

一、报道议程设置的选择:报道的倾向性

《人民日报海外版》周一至周四以及周六每日8个版面,周五

16版,周日无报,其中周一至周四才有“台港澳”版面,周五及周

六没有相关版面。2012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立委法委选举首场辩

论于2011年12月3日开始,对人民日报的研究便选取2011年12

月3日开始,截止到选举结果出来的2012年1月14日止。其中横

贯7个星期,除去礼拜五至礼拜日,共有23期。着23期报纸的“台

港澳”版共有190则报道,其中关于台湾的占116则,而在这116

则新闻中,关于2012选举的报道有21则,仅占台湾新闻的18%,

总数的11%。

同一时间段的其他新闻媒体,比如网易、凤凰网或者腾讯网都

对台湾2012大选进行了整版的专题报道,24小时的全程跟踪,滚

动的新闻播报,力求与台湾本土同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跨越1

个多月中对台湾选举仅仅只有21则报道,显然和其他的媒体在报

道量不处于同一个量级上。但是《人民日报海外版》仅有8个版面,

而且其将港澳台新闻共置一版,这样的设定必然要兼顾其他方面的

新闻报道,自然比不上专题的报道量。而其中有关选举的报道能占

其中11%,从中可以看出《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台湾大选还是保持

了相当的关注度。当然,在与其他全程直播的媒体相比,消息量的

巨大差异,也不难得出海外版是有选择性地加以报道台湾大选的结

论,这就进行的新闻报道就免不了带有倾向性。

二、《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议题设置的处理

(一)《海外版》版面设计

在报道过程中《海外版》对新闻进行选择因此在报道对象上必

然会有所权衡,详观21则报道中,除了中间立场之外,皆是民进

党的反面报道,这样的报道立场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大选

时如出一辙。《人民日报海外版》基本上日发行8版,而台湾方面

的消息主要集中在3版“台港澳”中,相比于其他媒体,特别是网

络媒体24小时不断更新的台湾消息,在这42天的大选进程中,《海

外版》的“要闻”版中也没有提及2012大选,便可以看出《海外

版》仅是将2012大选当做常规的地方性事务进行报道,并没有给

予特别的突出或是强化。《海外版》的出版规律使得其无法达到时

效性的述求,就必须宁辟蹊径始终保持权威性,因此作为最机关报

纸,为了达到组织传播效果的同时,又不想让读者认为其带有政治

偏向,导致报道的失事,在涉及“立委选举”和“总统选举”等敏

感性议题时,《海外版》常常是消息公布式的官方口吻带过,用语

平淡,不带有感情色彩,以免引发舆论,触及两岸政治“高压”和

外界“神经”。

(二)借用他人之口表达立场

在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的这21则新闻中有一部分标题感情倾向强

烈,用评论代替陈述的报道像 “大刀向谁的头上砍去”、“扁儿媳

要进军政坛”、“政治不能演‘变脸’”之类的文章,态度鲜明的表

明了对民进党的指责和讽刺则基本采用的是台湾本土精英的文章。

上文说到《海外版》对新闻进行选择性的报道,必定有政治倾向,

但是作为官方的报纸,必须要顾及官方媒体权威性和公正性的本

质,大陆一向被批评过于倾向国民党,因此在报道的过程中更多的

是用官方生硬的语气来陈述事件的发展,也尽量保持中立的态度。

《海外版》标题多为高度概括化的新闻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

避免了报道倾向性的问题,当涉及富有争议、尚未定论的新闻事件

时便往往是通过台湾岛内的知识精英群体来“呐喊”,让他们扮演

“意见领袖”,借他们之口来构建强势话语。巧妙地通过选择性的

刊登台湾本土立场鲜明,感情色彩激烈的报道婉转的表明自己的立

场与倾向。

(三)报道用词僵硬,降低关注度

僵硬的语气,简单地流于对相关内容概要式的播报带来的负面

效果,便是新闻趣味性的丧失,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人民日报海

外版》,用词语汇也显得四平八稳。由于民主制度的相对完善,台

湾的选举民众参与程度很高,在自由的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台湾政

治选举变得娱乐化,比如2004年12月11日的“立委选举”中,

平时和“立委”专业形象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不管形象是正面还

是负面,只要有些许知名度的人,竞相投入选战。像抗议大王柯赐

海、综艺娱乐天王吴宗宪、跆拳道银牌得主黄志雄及搞笑话题人物

许纯美等。自由的政治氛围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选举文化,台湾本土

新闻中充斥着如候选人拜托投票的“拜票”,乘坐宣传车沿街宣传

的“扫街”,主要候选人拉抬气势帮助本党其他候选人共同过关,

则被形象地称为“母鸡带小鸡”。选举中在基层为选举人固票的是

为“桩脚”,知名人士到场为候选人的造势活动助威称为“站台”,

涉及不公平竞争的坏招数称为“奥步”,而惯用的手法又有“抹红”

(亲共)、“抹黑”(弊案)和“抹黄”(性丑闻)等等生动有趣的词汇。

但是由于两岸文化交流层面上的隔阂,在大陆的媒体,特别是像《海

外版》这样的官方媒体上这一类型的文字被替换成生硬的书面词

汇,既不生动也不引人入胜。读者在看到此类新闻报道,又是离我

们日常生活相距甚远的台湾政治活动,就像看着乏味的政府书面报

告,更别提带入性,相对的也降低了对《海外版》报道台湾大选的

关注度。

三、党报的本质属性

《海外版》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由其自

身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大陆的政治统治仍是处于威权时代,“党

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以《海外版》为代表的官方放媒体的根本属

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大陆的新闻事业有着特殊的作用和任务,决

定了其作为舆论领袖的角色,自建国以来就一直比较重视媒介的舆

论引导的功能。而党报的主要作用和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政策,

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因此,大陆媒体

在此次台湾大选报道所表达的立场表现出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的

一致,无法像其他的盈利性媒体那样立足于市场,一味报道符合读

者意趣的新闻,做到巨大的包容性。

目前为止大陆对台湾的了解并不多,大陆民众只能通过媒体来

了解台湾,官方媒体的大选报道除了重点关注立委选举外,便是对

执政当局为政以及大选中政党爆出的各类事件的强力报道,不免给

人留下台湾民主选举黑暗与混乱不堪的印象。大陆媒体似乎更注重

于强调台湾大选辩论过程中的口水骂战、互相揭短、负面议题的操

作、党内矛盾的激化、执政当局私生活的泛滥,渲染的是岛内“民

主政治”已经沦为娱民的把戏。这样的刻意为之在近几年随着两岸

交往的增多较往年相比已经减少了许多,但是在涉及到政治这样敏

感的话题时,关于台湾大选的正面报道仍是没有。实际上,大陆媒

体对台湾选举的报道是由选择和倾向的,大陆媒体更喜欢刊登与

“统一”事业挂钩的政治事件,一题的设置更是刻意的突出“九二

共识”的重要性,报道的着眼点并不是完全基于对台湾民主选举实

际进程的全息报道,以及这一进程对于民主政治进步所带来的意义

上,而是选择特定的报道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述求,稳固政党的统治

地位。这样的就会避免选举所代表的民主政治的深层报道,更多的

时候报道也仅是停留在表面,走马观花一般一扫而过。

四、结语

在以往的几次大选过程中,特别是2000与2004年台湾选举进

行的过程中,大陆曾一味的强调“统一”,强硬的表示坚决打击独

立,这样的强势表态结果引起台湾选情反弹,被支持独立的民进党

阵营用来争取选票,甚至引发了两党间关于“统”与“独”的公开

辩论,反而帮助了民进党获选。在吸取了以往的教训,近几年来,

大陆对台湾的政治局面的报道都慎之又慎,保持了平和与平静,不

刺激岛内民众的心理,以防落人口实。综上述原因,此次《海外版》

篇幅稀少,尽量采取官方不温不火的表达方式,刊登台湾本土文章

的低调处理也正是以此为前提,在涉及台湾大选报道时自然也表现

出相当的审慎和克制。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2月.

[2]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2011年12月3日至2012年1月

14日.

[3]费思佳.大陆、香港媒体对2008年台湾大选议题设置研究—

以《人民日报海外版》、《大公报》为例.中国知网,2008年.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5723498a266187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