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春偶像剧的发展现状

我国青春偶像剧的发展现状


2024年5月12日发(作者:一键还原精灵装机版怎么用)

我国青春偶像剧的发展现状

在泛娱乐化时代,国内的青春偶像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

视:如人物形象塑造过于类型化;主题表达方式过于单调;叙事方式过于程式化;

故事结局缺乏新意;慢镜头、特写运用较多;篇幅冗长、剧情繁琐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此现象制作者、受众都要提高娱乐素养,净化娱乐空间,提供娱乐精品,共

同打造优秀青春偶像剧,提高传播效果,满足受众需求,发挥娱情悦性的功能。

标签:偶像剧;存在问题;人物;主题;叙事;镜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春偶像剧对广大青少年

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不可动摇。青春偶像剧所塑造

的“青春”“阳光”“帅气”“美丽”等高大上的人物形象,成为青少年众相追逐的对象,

衍生出一股“追星”热潮。由于受到剧情的浪漫唯美,虚构太过于夸大,有些青少

年亦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在追星的同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我性、冲动性的

特征。而如今电视剧的传播已经超越了地域的限制,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那样,

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地球村。网络、手机等终端的普及与发展,拓宽了传播渠道。

各个国家电视剧的制作者可以相互学习、受众选择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促使目前

我国青春偶像剧不仅在量上有了提高,同时在质上也有了飞跃。与此同时不容乐

观的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传播者、受众都是值得深思的。对其存在的问题作

以下分析:

我们可以将青春偶像剧描述为:由偶像明星或是具有偶像明星潜质的演员加

盟主演,以爱情为线索和叙事动力,着力展开青年人恋爱、生活、事业面貌,讲

述现代青年青春故事的电视连续剧。青春偶像剧是一种典型的大众化形式。

1人物塑造——过于类型化

目前来看我国的青春偶像剧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过于类型化。所谓类型化是

指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他以追求和表现事物性质的普遍性观念为目的,并

以观念直接呈现为手段,排斥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单一化,概念化。在剧中的

男主通常都是外冷内热、才华横溢型的高富帅;女主一般都为心地善良、勇敢正

直、执着顽强的灰姑娘形象;女二多为颇有心机、尖酸刻薄和男主门当户对的白

富美;男二号一般为默默守候、支持、呵护在女主身边的暖男形象。如《夏至未

至》有较高绘画天赋、性格内敛的傅小司;学习努力家里贫困的立夏;陽光帅气,

在背后用心保护立夏的陆之昂;家庭富裕,却心存妒忌,插足破坏闺蜜情感的程

七七;《浪花一朵朵》中游泳巨匠,高大帅气的张一白;活泼开朗,其貌不扬的

菜鸟记者云朵;聪明漂亮不择手段的程美;被人称为黄金操盘手的股神林梓;还

有《一起来看流星雨》的慕容云海,坚强的楚雨荨,《遇见爱情的利先生》、《星

梦缘》、《红苹果乐园》等等。这些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几乎类似,使得受众一

看便知剧情走向和人物设置。单凭帅气的偶像形象,故事情节未免显得单薄无力、

缺乏新意。

2主题表达方式——过于单调、空洞

纵观青春偶像剧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一般都为:“青春”“梦想”“爱情”为主,过

于单调。在剧中人物所拥有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严重脱节,较为空洞。虽然

通过偶像的力量传播正能量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但是对于剧中人物追求梦想

的艰辛历程表达方式上略显苍白和单薄。因为单靠借助人物之间的对白和寥寥镜

头的反复来向观众强调追梦的艰辛与不易,以博取观众的同情和共鸣,不得不说

在量上略显苍白和单薄。这样的主题表达方式就会使得观众产生一种假大空的的

感受,难以增加故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共鸣性。相对的多利用镜头语言+画面

语言的烘托方能充实剧情,增加夢想的重量,丰富人物情感,有力展现主人公追

梦的实体过程,增加故事的感染力与主题表达效果。如《浪花一朵朵》在剧中唐

一白的梦想:“成为世界上游的最快的男人”这句话却被云朵和小不点多次重复说

明,这种重复性带来的剧情效果,反而给观众空洞之感。

3叙事方式——过于程式化

以偶像剧的叙事方式来看,过于程式化。所谓程式化是指在长期的过程中形

成了自己固有的模式。众多的偶像剧剧情中惯用的桥段:女二破坏主人公感情时

的伎俩,一般偶像剧中有以下几种:抢闺蜜男朋友、出车祸假装失忆、撒谎怀孕

博取主人公同情等;男主人公的身份转换一般是家财万贯——被人陷害沦为普通

人(或失忆)——在女主的鼓励陪伴下——最后(恢复记忆)东山再起,逆袭成

功。地位平凡的女主在剧情开始时与男主意外相遇(碰撞等)——发生摩擦——

两人矛盾重重相互讨厌成为冤家——在相处的过程中男主被女主的善良、勇敢、

执着等的某些精神品质所吸引——家庭反对——最后被女主的真诚所感化——

成为恋人。这种典型的桥段甚至都已经成为偶像剧固有的范本。如《一起又看流

星雨》、《爱情睡醒了》等剧中的男主角都因车祸失忆后,在女主的陪伴下拾忆等。

不论是校园类型,还是都市偶像剧,这似乎都已经成为它叙事的一个突出特征。

故事建构缺乏新意、剧情老套,过于通俗,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偶像剧难成经典

的原因。

4故事结局——多以开放性的喜剧结局为主

大多的偶像剧几乎都是喜剧性的结局,人们总是对美好的事物充满了向往。

电视剧结局的如此安排不仅迎合了广大受众的心理诉求,同时也是提高收视率,

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盈利方式。如果说喜剧能培养情趣,使人的智慧得以保护和

加强,那么悲剧更能陶冶情操,使人的情感更加真挚。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

说过:“悲剧是对于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摹仿方式是借人物

的动作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如由安徽卫视首播的《克拉恋人》,唐嫣(饰米朵)、罗晋(饰男二雷奕明)、Rain

(饰萧亮)这部爱情偶像剧剧本最初的结局是男女主人公美好的在一起了。但是

因为在剧情当中男二为米朵付出的更多,对她的爱更加真挚感人,原来的结局在

网友的呼声下,改成了女一和男二在一起。这种结局纵然满足了大多受众的要求,

但是如果结局遵守初衷,该剧的悲剧性力量会相对增加,会使观众产生遗憾、惋

惜之感。反而此剧在观众心中的印象较于喜剧而言更具有深刻性、期待性。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5458090a262135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