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GIS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用

浅谈GIS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用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最新油价调整最新消息2020时间表)

浅谈GIS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8-15T01:40:57.859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7期 作者: 张雅茜

[导读] 本文以2019年底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为背景,结合GIS技术,简要介绍了GIS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用。

张雅茜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 本文以2019年底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为背景,结合GIS技术,简要介绍了GIS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用。包括疫情

可视化显示和查询、疫情时空特征研究、疫情风险评估、疫情管理与防控。

关键词 新冠肺炎 GIS 疫情防控

中国分类号:P95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19年底,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而来,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

全球大流行。其易传染、易变异、速度快、覆盖广、危害大的特征,给全球的疾病治疗方案研究与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且艰难的考验。我

国面对当前新冠疫情形势,坚决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从

2020年初,我国湖北武汉第一次新冠疫情大爆发至今,我们同新冠疫情病毒的抗战已持续两年半。战线的不断拉长,以及对新冠肺炎病毒

的恐惧心理逐渐减低,很多群众出现了防疫松懈的情况,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会间断性的爆发。从新疆、河北、黑龙江到江苏、福

建、内蒙古、浙江、陕西;2022年出现了全国多地反弹,其中以吉林、上海等地为集中爆发点,其感染人数甚至远远超过了疫情出现初期

的感染人数。因此,除了群众的疫情防控意识不能松懈外,对于疫情防控方法方案的研究也不能停止。而GIS这一信息技术在我国甚至全球

的疫情防控研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1.1 疫情信息可视化与查询

在疫情爆发初期,政府以及群众对疫情每天的发展趋势都相当关注,通过官网发布的数据来了解全国各地新冠肺炎病例的确诊数量、

疑似病例数量、无症状数量、死亡病例数量、治愈数量以及病例分布等信息。在这些信息的显示上GIS的数据采集、统计、显示功能发挥着

重要作用,在GIS平台基础上发布全部疫情地图、设计了附近疫情查询小程序等。疫情地图可以实时显示和更新全世界、全国、各省以及各

市的新冠肺炎病例数据,以便群众了解疫情发展态势。附近疫情查询小程序可根据自身地理位置查询周边新冠肺炎病例所在位置,以便群

众了解周边疫情发展情况。

1.2 疫情时空特征研究

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各领域专家学者们对新冠肺炎病毒及疫情发展形势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包括针对病毒的特征研究、病理分析、治

疗方法等,也包括了针对疫情发展趋势的传播影响因子、疫情分布时空特征等。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背景在疫情发展趋势的研究中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吕振华等采用GIS软件,对我国此次疫情重灾区湖北省2020年1月25日至4月8日期间新冠疫情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复盘分

析,揭露了疫情发展的时空规律,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及世界其它国家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3]。朱洪平等通过GIS技术对2020 年

广州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特征以及影响疫情传播的空间风险因子进行了研究,为广州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一

定的理论支撑[4]。贾艳红等利用GIS 技术对温州市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变化、分布及扩散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疫情

的防控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5]。金亚亚等基于中国 31 个省(市、区)经济、人口等数据和卫健委官方网站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疫情数据,运用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空间回归模型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状况展开时空分析研究[6]。

1.3 疫情风险评估

除了研究各地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相关性,GIS技术还可用于研究区域人口流动模式,预判疫情传播态势,对区域疫情进行风险

评估。刘勇等使用河南省1243例新冠肺炎的病例数据,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在区县尺度上探究了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的时空扩散过

程,进一步基于人口流动评估了各个区县春节过后疫情风险[7]。方云皓等基于行政区划、定点医院、疫情小区以及道路交通等多元数据,

在宏观层面提出并构建全国地理空间疫情风险性评估,对疫情风险分布探讨的同时进行评估效果验证,并根据构建指标揭示影响风险的因

素及其机理,在宏观层面为城市管理中重大疫情的空间资源分配以及区域空间的联防联控策略提供了相应的依据[8]。张浩彬等基于人口出

行大数据对城市人口的空间流动规律进行研究,对一定场景下新冠肺炎疫情潜在传播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支撑城市防控类似新冠肺炎疫情

的发生[9]。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利用GIS技术完善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新冠疫情的时空特征、风险态势进行研究之外,GIS平台的二次开发功能也为各种新冠疫情管理和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便利。宁波市疾控中心联合宁波市规划与地理信息中心72小时开发建设了宁波市新冠肺炎疫情管理系统,该

系统是基于GIS二次开发功能实现的,可以直观显示宁波市的新冠肺炎病例分布,有助于全面掌握宁波市新冠肺炎疫情动态,并且简化了

“五色图”的制作,为全市防控策略的制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徐贵阳等通过数据获取、整合建库、综合分析和平台展示的方式,开展了

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地图移动平台设计和实现,为政府单位发布信息和社会公众了解疫情状况提供平台支撑[10]。彭飞宇等第一次将Web

GIS平台独立性、平衡高效计算负载、操作简单等优点应用到新冠疫情防控上,为企业构建起“一企一档”、“一人一档”动态信息库,创新了

基层治理方式,构筑起基层社会治理的全流程科技闭环[11]。胡盼等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重点介绍了移动 GIS 技术在疫情监测与分

析、助力感染者识别和隔离中的应用[12]。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项目组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云环境实现了疫情数据采编和GIS系统研发,

建立起了疫情 GIS 系统,验证了居家办公场景下的疫情 GIS 系统建设的可行性[13]。

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在疫情分布的时空特征研究、疫情风险评估、疫情信息可视化、疫情管理与防控中GIS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

出了其地理空间分析能力的独特优势,为新冠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支持。今后GIS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3S 等

技术,将会发挥出更具有创造性的作用。不仅可以应用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分析与防控中,对其他流行性疾病也将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春泉,张光伟.疫情下的GIS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测绘.2020(43):16-18.

[2]张良,郑高峰,李宁,董红军,许国章.GIS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J].中国数字医学.2020(15):99-101.

[3]吕振华,程绍文.基于Crystal Ball和GIS的湖北省新冠疫情时空特征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20(54):1059-1071.

[4]朱洪平,孙满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的时空特征及空间风险因子———以广州市为例[J].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2020(41):275-283.

[5]贾艳红,刘广清,谭新秀,郝立新.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扩散时空特征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1-5.

[6]金亚亚,毛晓蒙,王霞,宋頔,刘明.新冠疫情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病例数据的动态分析[J].陇东学院学报.2021(32):16-23.

[7]刘勇,杨东阳,董冠鹏,张航,苗长虹.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时空扩散特征与人口流动风险评估——基于1 243例病例报告的分析[J].经济地

理.2020(40):24-32.

[8]方云皓,顾康康.基于多元数据的中国地理空间疫情风险评估探索——以2020年1月1日至4月11日COVID-19疫情数据为例[J].地球信息学

科.2021(23):284-296.

[9]张浩彬,赵自力.基于居民出行的新冠病毒传播风险评估[J].城乡建设.2020(22):30-32.

[10]徐贵阳,邵恒,王楠溢.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地图移动平台设计与实现[J].现代测绘.2020(43):30-33.

[11]彭飞宇,吴东.莫干山高新区智慧管理之新冠防疫监测一张图[J].北京测绘.2020(34):741-745.

[12]胡盼,何艺,刘韬,黄铁军,何超.移动 GIS 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应用———以COVID-19为例[J].测绘通报.2020(7):50-52.

[13]李寅超,姜波,韩妍娇,曹天驰.居家办公场景下的疫情 GIS 系统建设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6-8.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5410205a261392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