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出土铜奔马铸造工艺初探

甘肃武威出土铜奔马铸造工艺初探


2024年5月3日发(作者:一键ghost制作镜像)

33

卷第

2

2021

4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

Vol.33

,

No.2

Apr

,

2021

文章编号

1005

-1538

(

2021

)

02-0030-06

DOE

10.

16334/.

cn31

-

1652/k.

2

甘肃武威出土铜奔马铸造工艺初探

王琦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

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是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罕见的杰作

是中国众多文物中的代

中华

的一种象征

°

甘肃

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检测及

铜质马

分析发现

:

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都

是陶范铸造法铸造而成

而是

法铸造的

;

铜奔马铸造

铸了

芯骨

强马

的强

铜马仪仗队中

马和刻有

铜奔马及

人提供了新的材料

关键词

铜奔马

;

铸造工艺

;

检测

;

研究

,

是铸造工艺不同的两批制品

°

发现一步研究

中图分类号

K876.4

文献标识码

A

0

I

铜奔马

优美

铸造精美,工艺高

与铜奔马一起出土的还有一支阵容庞大的铜车

马仪

38

铜马

1

1

4

3

3

2

1

17

代青铜艺术品中罕见的杰作

现收藏于

铜奔马高

34.

5

cm

44.

5

cm

的飞

1

甘肃

的武士

28

组成

这是

现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

大,铸造精

10

cm

7.15

kg

马的造型呈

速奔

示出汉代

铜雕的杰出成就

一只

飞翔

铜奔马

1969

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

50

集中于

飞鸟的一足之上

,即表现

多学者对铜奔马的发现

年代

造及其命名

了马奔跑中的

开的

示出了马的

速度

再利

了深入探讨

发表了大量研究

恰好起到了平衡支撑作用

十分准

了力学原理

1

°

个作品集造型

、速

对铜奔马铸造工艺

的研究相对较少

1974

2

学报

武威雷台汉墓

%

发掘报告⑴

学原理于一体

非常

曾提到其铸造工艺是范铸法制造的

但是后来有学

是用青铜

铸造工艺制作而成

[

2

]

°而马

两块铁锈斑

则被

法铸造

铜奔马时

下的铜液

口和排气孔

法铸造而成

也解说为中国古代

1

研究对

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9

甘肃

一步研究铜奔马

马的铸造工艺

及铜车马仪仗队中

石化重装金属

检测试验中

甘肃

研究

1

东汉铜奔马

Fig.1

Eastern

Han

Dynasty

Bronze

Gallopiny

Horse

修复中心

利现代科学仪器

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中的

马分别

了检测分析

收稿

:

2020

-

03

-

23

回日

:

2020-09-04

作者简介:王琦

1962#

研究馆员,

研究方向为丝

之路历史文化及文物研究

,

E-mail

****************

2

王琦:甘肃武威出土铜奔马铸造工艺初探

531

1.2

研究方法

电子直线加速器

DZ

-9

/

30000

X

射线探

型号:

Yxlon

Smart

Eva

300D

,

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中的

属射线探伤,通过探伤造影图像分

析其铸造工艺

另外利用便携式

X

射线荧光光谱仪

Therm/

scientific

NITON

xL3t

XRF

Analyzes

检测条

模式

电压

40

kV

,

电流为自动调节,一般为

5

$

A

检测铜奔马

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2.1.1

金属

X

射线探伤

利用驻波电子直线加速

器对铜奔马

属射线探伤

通过造

2

分析

在马

腿相

到有颜色深浅不同的铸接痕迹

显示出其铸造工艺

范铸接法

系先铸造马

身躯

分铸腿足

铸接一体

、雄

巴分别另铸

的洞孔里

腹下一

形口

新发现马右后腿踝关节内有一深

分呈

形,

顶端在马腿跟与马身的

孔卯樺形

或半

节下边一段呈半圆弧孔形,下端与

呈圆孔

或为半

芯因铜质

外表

可见露出

的铁芯

推测是“

形芯穿过

通到底端

。也就

是铸造腿

铜液铸

铜腿

再与马身铸一体

了强化腿部强度和支撑力而专门制作的

在其三

可看到呈深

前蹄下

外露铁芯分析

推测是铜腿内部的

加强筋

°

C

a

整体

2

驻波电子直线加速

探伤扫描铜奔马

铸造痕迹造影图

Fig.

2

Imaye

of

segmented

castiny

traco

of

the

Bronze

Gallopiny

Horse

scanned

by

standiny

wave

electron

linear

acceleratoo

2.1.2

表面观察在铜奔马外观及马蹄底部仔细

表铜

范铸

铜锈均匀

覆盖

铸接痕

清晰

只马腿根内

可见铸接痕迹

3

,

有直

J

0.6

c

m

的锈

4

,

后下

中部

有一个直

0.3

cm

被绿锈

可见锈

5

土锈

覆盖

况不清

3

铜奔马右

腿根内侧的铸接痕迹

Fig.

3

Castiny

traco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right

front

lea

root

of

the

Bronze

Gallopiny

Horse

532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33

5

铜奔马飞鸟腹底中部的柱状凸起铁芯

Fig.

5

Columnar

raised

iron

core

in

the

middle

of

the

bird

'

s

beSp

马臀上一左一右有两块

1

cm

X

1

cm

左右的

4

铜奔马右前蹄底残留的锈蚀铁芯

Fng.4

5

Residual

rusty

iron

core

at

the

right

front

hoof

bottom

6

)

o

看出并非是铜液

O

锈蚀严重

,

呈规

形(图

of

the

Bronze

Galloping

Horse

(a)

左右两块

(

b)

6

马臀部左

右两块铁质垫片

(

c)

Fig.

6

Two

iron

spacers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horse

buttock

2.1.3

成分检测

明确了铜奔马铸造工艺后

,

为了解

保护中心

利用便携式

X

射线荧光光谱仪

对铜奔马进

铜奔马所含金属成分

在甘肃

研究

了金属成分含量无损检测分析

1

所示

1

便携式

X

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铜奔马合金元素含量表

Tabe

1

Alloy

element

contents

of

the

Bronze

Galloping

Horse

detected

using

portable

X

-

ray

Ouorescenco

spectrometer

(

%

)

部位

模式

Cu

Sn

Pb

Fe

其他

0.43

颈部

右前腿蹄底铁芯

68.12

8.04

22.04

0.06

1.37

99.51

0.22

72.48

1.33

1.45

5.35

0.21

2.04

右后腿

8.04

1.42

0.55

2.03

12.09

96.01

94.67

右后蹄下飞鸟底部柱状凸起

马臀左侧铁垫片

马臀右侧铁垫片

0.13

2.75

1.24

3.20

0.17

1.5293.53

2.2

甲型马和乙型马

探伤分析

马中各选取一件样

21121

X

2.2.1

X

射线扫描分析武威雷台汉墓与铜奔马

铜马的

i

一起出土的铜车马仪仗队

同造分

(

8

)

范铸

的铜

同的铸接痕迹

4

马和乙型马

其中

30

8

匹(

7

)

甘肃

研究

修复中心

X

射线探伤机(

与马

有一条颜色深

的铸接痕迹清晰可见

Yion

Smart

Eve

300D

)

可见一深

芯骨

铸造工艺为先范

2

王琦:甘肃武威出土铜奔马铸造工艺初探

33

铸马头

身躯

分铸腿足

铸一体

马尾另

铸后

相应的孔

实心

下有一椭圆形口

7

铜车马仪仗

Fig.

7

Boone;Chaoiotand

Hoos;Guaod

otHonoo

b

马后

前腿内深色阴影及疑似铜腿内铁芯造影图

8

X

射线扫描编号

21121

甲型马分段铸造痕迹造影图

Fig.

8

Imaye

of

segmented

castiny

traco

of

No.

21121

A-typehoosescanned

usin/X-oay

编号

21119

乙型铜马正面和背面的

X

射线扫

描图像上

可见马颈两

分布多个

1cmi

1cm

的方形黑块

范铸

跟身

之间有

铸接痕迹

身跟后

身中间有一道

铸接痕迹

的铸接痕迹

9a

,

中马腿上

铸夹的锈

9b

o

其铸造工艺为先铸马

分铸

铸接一体

铜腿内铸

腹下一形口

9

X

射线扫描编号

21119

乙型铜马分段铸造

痕造

Fig.

9

Imaye

of

segmented

castiny

tracc

of

No.

21119

B

-

type

horse

scanned

usiny

X

-

ray

2.2.2

外表观察分析对甲型马的外观仔细观察,

范铸

与腿足交

铸接痕迹清晰可见

是分件铸造

一体

,

最后打磨修饰

4

个马

有夹铸

的锈

可看出为截面

0.4

cm

i

0.4

cm

的方筋

10

o

马的外

看铜质相对粗糙

较多

有铸接痕迹

可以清楚看到铜

铸的直

0.3

cm

3

覆盖有范土而无法看清内

部痕迹

11

34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33

10

编号

21121

甲型铜马

Fig.

10

NC.21121

A-typeboCneehCose

3

结论

关于铜奔马及

马的铸造工艺

过现代科学仪器

属探伤分析

表铸造

的铁芯

再结

属成分检测

结果

有下

1

)

先可

铜奔马是

代传

统的青铜陶范铸造法分段铸造铸接而成

而是之

前有

是采用春秋战

后的

法铸造

2

)

通过

分析

铸造铜奔马时

匠在马的右后腿

铸了

芯骨

强马

腿的强

这是铜奔马铸造工艺的新发

铁器大约是春秋中晚期大规模出现的

具有比

青铜器更加坚硬结实的质地和性能

青铜的熔

1

084.

62

°C

而铁的熔点为

1

539

°C

马踏飞燕的

制作者在设计之初

虑到了

一条青铜

地的马腿

其强

期支撑一

飞鸟

重量超过

7

kg

的奔马

于是

地利用青

铜和铁两种熔点不同的金属

将当最坚硬的金属

(a)

整体

(b)

马颈部和腿根部的分段铸接痕迹

(c)

马左前蹄内铁芯痕迹

11

21119

铜马

Fig.

11

No.21119

B-typebooneehoose

支撑作用的青铜右后腿内及其他腿内

做成坚固的

铜腿

铜制

铸金属条

做加强筋的铸造工艺

马出土的青铜

仙鹤等长腿禽

腿内曾经发现过

(

青铜条

做芯骨加强腿部支撑的工艺

[

3

]

)

O

次铸造铜奔

马时

,

工匠利

种传统工艺

在铜奔马的右后支

腿内

计制作了

作加强

腿根

踝关节

专门做了樺

殊处理

使铜奔马得到了最佳强

支撑效

铜奔马一

飞燕之

2

000

伫立

3

)

铜马仪仗队中

马铸造工艺

不同:虽然都是先铸马头

分铸马腿

再铸接成

一体

铜腿内铸

芯骨

马铜质纯净

铸工

;

而乙型马铜

铸工粗糙

垫片

清晰可见

大矫健

耳较

立向上

做形

皆形体肥壮

,

耳较短而前倾

扁平弯曲

马匀称

另外

马刻有铭文

马不是同一

2

王琦:甘肃武威出土铜奔马铸造工艺初探

35

模型和工艺制作的

30

匹甲型马

是一批制品

参考文献

[

1

]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雷台汉墓

J

]

.考古学报

,

1974

(

2

)

87

-

109.

刻有铭文的

8

匹乙型马则是另外一批制品

0

这次金属

X

射线探伤结果中有两点未解之谜

:

一是为

在铜奔马和甲型马的探伤造影图中

,

马身

The

Kansu

Provincial

Museum.

The

Han

tomb

at

Leital

in

Wuwei

County

,

Kansu

Province

]

J

]

.

Acta

Archaeolo/ica

Sinica

,

1974

(

2

)

上看不到范铸铜质垫片痕迹

二是为何铜奔马制作

如此精致

却在马臀上使用两块铁质垫片而不用铜

87

-109.

[

2

]

苗长兴.东汉的铜奔马

J

]

.金

属世界

,

1995

(

1

)

25.

MIAO

Chanyxin/.

Bronze

Gallopin/

Horse

in

the

Eastern

Han

质垫片

这些未解之谜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研

°

Dynasty]

J]

.

Metal

World

,

1995

(1)

25.

这匹飞翔的青铜奔马不仅是古代工

的杰出之

作,而且也成为了中国众多文物的代表

成为古老中

华文明的一种象征

°

[

3

]

武丽娜

•秦始皇陵新出土

铜鹤的制作工艺

J

]

•广西民族大学

(

自然

科学版

),

2009

(增刊

2

)

43

-45.

WU

Lina.

Production

technolo/y

of

newly

unearthed

bronze

cranes

at

the

tomb

of

Qin

Shihuan/

]

J

]

.

Journal

of

Guanyxl

University

fos

Nationalities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9(

Suppl

2)

43

-

45.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casting

process

of

the

Bronze

Galloping

Horse

unearthed

in

Wuwei

,

Gansu

Province

WANG

Qi

(

Gansu

Provincial

Museum

,

Lanzhou

730050

,

China

)

Abstraci

:

The

Bonze

Gallopiny

Horse

and

the

Bonze

Chari/i

and

Horse

Guard

of

Hon/o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

unearthed

in

Wuwei

,

Gansu

Provinca

,

arc

rare

masterpieces

of

ancient

bonze

artworks

in

China.

They

arc

representatives

of

cultural

relic

s

in

China

and

symbols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Recontiy

,

Gansu

Provincial

Museum

found

,

usiny

modern

scientific

testiny

instruments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es

,

that

the

Bronze

Gallopiny

Horse

and

the

Bonze

Chari/i

and

Horse

Guard

of

Hon/o

were

net

cast

with

wax

lost

method

,

but

,

rathao

,

the

potteo

model

castiny

method.

The

Bonze

Gallopiny

Horse

has

leas

which

were

inlaid

with

ion

tenon

coo

bones

ft

a

ston/er

support.

Amon/

the

Bonze

Chari/i

and

Horse

Guard

of

Hon/o

,

bonze

horses

of

type

A

and

those

of

type

B

(

with

inscriptions)

arc

twe

batches

produced

with

diSeoni

castiny

processes.

These

findin/s

provide

new

materials

ft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Bonze

Gallopiny

Horse

and

the

tomb

owns.

Key

words

:

Bonze

Gallopiny

Horse

Castiny

technique

;

Testiny

Research

(

责任编辑

张存祖

;

校对

马江丽

)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4702270a249873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