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发(作者:两台电脑之间如何共享文件)
]
艺术
]
传统鬼怪文化
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
——以中国、日本、韩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
]
陈林侠
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东亚文化圈里,鬼
神文化在构成本民族身份与想象方面曾起到重要作
用。众所周知,源于祖先崇拜的鬼神文化以严密的
系统、逻辑,不仅给原始初民们打上了明晰的地域性
烙印,更以缺席而在场的方式为深陷困境的人们许
下了一个因果善报的伦理诺言,有效地约束了社会
人群的道德规范。法国学者格罗特说:“在中国人那
里……似乎死人的鬼魂与活人保持着最密切的接触
……当然,在活人与死人之间是划着分界线的,但这
个分界线非常模糊………鬼魂实际上支配着活人的命
(1)
运。”所谓“最密切的接触”、“支配”,透露出在敬畏
能龟缩在藏污纳垢的民间,这在相当程度上致使鬼
神类型电影的发挥空间日益狭窄;以批判迷信弘扬
文明为己任的启蒙思潮彻底解构了鬼神的精神意
义,同时也导致传统文化的面目日益模糊。这种情
形在当下大陆的鬼神片中比比皆是。
一、中国鬼怪的尴尬:何处是家园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陆鬼怪类型片是
缺席的。个中原因在于,鬼怪文化在中国现代社会
中难以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即便在目前的接受情境
中,唯物论也仍成了鬼怪电影的创作障碍。鬼怪在
失去了传统文化所造就的精神家园后,只能是一种
无处告白的尴尬;国内鬼怪片摇摆于诸多类型,在凶
杀、吸毒、枪战、情色等等类型元素中,鬼怪总是退居
次席,仅是刺激感官的视听元素,而与深层次的文化
传统无关。如上所说,鬼怪类型片之所以如此,关键
在于在当代社会中分崩离析的鬼怪文化已经失去了
精神崇拜的意义。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
命,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被斥之封建迷信的鬼神文
化遭受了多次打击。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播撒了
民主与科学,在知识分子群体广泛驱除了作为文化
存在的鬼神阴影(在以科学破迷信的启蒙中,国民性
批判与鬼神批判始终联系在一起),从知识产生与传
播的层面上,截断了鬼神文化承续扩散的可能;那
97
基础上的人鬼相亲。
从现代的人性观来说,以鬼怪片为代表的非理
性类型电影,在用超越现实的艺术想象映照现实人
性缺陷这一方面上有着显著的优点。对此,胡克归
结得好:“如果没有非现实电影类型的开拓,至少还
会造成几方面的不足。首先是对于人性的理解会造
成偏差,难以充分展示人性恶的方面。其次难以表
现人的深层欲望,反文化因素也就缺少更多的表现
机会。再有就是在艺术形式方面难以更大地冲破视
觉禁忌,造成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在精神上和艺术上
(2)
更多地获得解放。”在目前国内电影创作中,这三
方面都是匮乏的。确切地说,由于鬼神文化与现代
文明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传统鬼神因广泛的崇拜基
础而具备较为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到了今天却只
2006・6・文艺争鸣・艺术
么,文化大革命极端粗暴的非学理形式则在观念形
态划上了一条巨大的伤痕,严重亵渎了具有精神崇
拜意味的鬼神文化,继而影响到当下社会的集体心
理。当人们每每赞美高扬西方式的民主与科学的五
四新文化运动,或者沉痛控诉给民族带来巨大灾难
的文化大革命,往往疏漏了标志民族身份的文化传
统被迫散落到民间角落的事实。然而很快,鬼怪们
寄身的民间这一文化空间又遭致商业文化的鲸吞蚕
食。伴随着
90
年代市场经济迅猛兴起,西方快餐式
的大众文化进一步争夺瓜分文化市场,这导致本已
独木难支的民间文化空间雪上加霜,毋庸讳言,同质
化的全球想象严重威胁到传统鬼怪本已日渐窘迫的
存身之地。
在这种情况下,大陆鬼怪类型片呈现的文化症
候是复杂的。国内鬼怪类型片处于幼稚不成熟状
态,这不能简单归因于电影审查的体制问题。近年
出现的如《闪灵凶猛》《凶宅幽灵》、《七夜》、《午夜惊、
魂》等鬼怪片在恐怖气氛、血腥场面的营造上,并不
逊色于亚洲其他国家的鬼怪片,但是难以叙述一个
具备文化意义的鬼故事,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鬼
怪类型片作为一种文化工业产品,所面对标准化的
观众群体(
themass
),在性别意识、知识结构、道德观
念等等,与鬼神文化所寄身的民间俗众(
thefolk
)已
有较大的区别。与热衷传统鬼怪的香港恐怖片相
比,大陆的鬼怪片显然有所不同。专门研究恐怖片
的阿甘曾这样说:“我是一个神秘主义者,相信有不
可以科学解释的事,但我不喜欢缺乏根据的幻想,比
如转世投胎的事,这太玄了,超出了广大观众的生活
(3)
范围和理解范围。”而事实上,鬼怪、幽灵、凶杀、报
自然空间,以时间停止流动保存了传统文化中鬼怪
出没的合理性,如《闪灵凶猛》中探险者盘桓的古寨;
或者以“现代人闯入旧家庭”的叙事模式,如《七夜》
新婚回来的古宅,但如此绝缘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假
想空间难以引起观众的切身感触。
国内鬼怪片始终立足于阐释现代文明与传统
2
、
迷信的启蒙主题,这导致影片内部存在着呈现鬼怪
却又否定鬼怪的矛盾。现代性启蒙是五四新文化运
动以来不断出现的社会意识,否定鬼怪存在的观念
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加之主流意识对鬼怪存
在的否认,也使得鬼怪难以真正地扎根于当代社会。
因此,国内鬼怪片主体部分虽然充斥着令人惊悚的
鬼怪形象与声响,结尾却又回归到现代社会的现实
逻辑上来,从根本上消解了整部影片重点渲染的鬼
怪,如《闪灵凶猛》最后归结到保护自然生态的问题,
而《七夜》中的鬼怪,既不是古代上吊的三姨太太,也
不是源自现代冤死的妹妹云袖,这些只不过是虚张
声势的装神弄鬼,影片所归结的制毒、贩毒、凶杀等
现实社会问题严重羁绊了鬼怪片超现实的想象力,
与《午夜惊魂》非常类似。这种否认鬼怪的存在,在
一部鬼怪片中可能会用惊悚的视听效果遮掩了负面
影响,但很不利于整个鬼怪类型电影形成特有的叙
事逻辑。
3
、笃信启蒙理性的当下中国以科学为发展大
旗,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类终极关怀的兴趣。如果
说提炼、契合当下社会心理的热点、难题是类型电影
叙事的根本,那么,我们不能不说,科学促使物质财
富剧增的同时,也加剧了迷恋现世的享乐主义以及
对死亡的恐惧,由此导致肤浅地理解鬼怪。鬼怪与
死亡的联系,古已有之,《礼记・祭法》云:“人死曰
鬼。”这也是当下国内鬼怪类型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
方式,鬼怪把死亡、恐怖钩连起来,但又由于鬼怪存
在遭到根本否认,死亡与恐怖也失去了表达的力度。
更值得注意的是,以鬼怪表达恐怖绝非传统文化的
特征,人鬼相通、相亲同样可能形成最富魅力的文化
亮点。《尔雅・释训》云:“鬼之为言归也。”郭璞注引
《尸子》云:“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可见鬼怪绝非现代
人想象得那么可怖。正如应锦囊先生所说:“中国早
期关于鬼怪的叙述文体,虽是以志怪为主,但简单朴
质,没有产生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当它们沿着唐
代传奇发展成为很完美的小说时,更不以恐怖为审
美感情……恐怖必然会破坏那含情脉脉的使人深思
98
应甚至情色等内容恰恰是鬼怪文化的必要构成因
素。正如此,困惑于怎样运用传统文化(甚至有些是
糟粕的部分)参与现代的文化消费,当下的鬼怪电影
难以建立起富有传统文化气质的鬼神叙事逻辑,出
现了文化身份的混乱,具体表现为:
目前国内的鬼怪片一大难题就是寻找一个鬼
1
、
怪出没的合理性空间。实际上,这是传统基于血缘
相承的家庭向现代横向小家庭转换的结果。在传统
观念中,“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鲁迅
语),神秘的血缘关系在生死的衔接、容纳鬼怪上存
在着广阔空间;而基于现代文明建立起的非血缘关
系的小家庭从根本上缺少容纳鬼神的余地。因此,
大多鬼怪片或者简单地设置一个偏离现代的边缘的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3860171a233286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