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ipad充不进去电是怎么回事)
《西游记》知识要点归纳
1.孙悟空“闹龙宫”、“闯冥府”、“闹天宫”,桀骜不驯、敢作敢当,令人
钦佩。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各用一句话概括这三个故事。
闹龙宫:抢夺龙王的定海神针作为自己的兵器;闯冥府:勾掉生死簿以求
长生不老;
闹天宫:与玉皇大帝争夺宝座;
2.请简单介绍孙悟空取经前的一件事。
美猴王大闹龙宫,逼龙王兑现诺言,交出定海神针;美猴王勇闯冥司闹事,
将生死簿上猴类名单一笔勾销;美猴王大闹天宫,杀得十万天兵天将望风
而逃;
3.请你写出《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优点和缺点各一个,并分别简要叙述
相关的一个情节。
示例:优点,勤劳(能吃苦)。过八百里荆棘岭时,猪八戒不辞劳苦,拨开
丛生的荆棘,保证大家顺利通过;缺点,爱耍小聪明。猪八戒巡平顶山时,
先是钻到草丛中睡觉,后来又编瞎话骗人,被孙悟空惩罚。
4.请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经过一座高山,山中的妖精“白骨夫人”想吃唐僧肉,
又惧惮唐僧身边的徒弟,因此她先后三次变幻成斋僧的村姑、寻找女儿的
老婆婆及老公公来欺骗唐僧,伺机下手,可每次都被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识
破。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前两次被她逃脱了真身,第三次在土地山神
的帮助下终于打杀了这个妖怪,让她现出了原形。
5.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
他才被降伏的?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入炼丹炉内烧了四十九日,以为他已
1
化为灰烬。老君开炉取丹时,孙悟空竟跳出丹炉往外就跑。众神打他不
过,请如来佛祖帮忙,最后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6.简述其相关故事情节。
①发现“水帘洞”:有一天,群猴在水边洗澡,顺流而上发现一股瀑布。
石猴率先跃入瀑布中,发现瀑布后有个天然的大石洞,他就率领群猴入
住其中……
②获取“金箍棒”:石猴想要一件合适的兵器,就去找东海龙王。试用
了几件兵器都不满意,最后他看中了龙宫的定海神珍铁,便取来做他的
兵器……
③炼就“火眼金睛”:美猴王大闹天宫被抓,太上老君将他关到八卦炉
中。他在炉中被煅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没想到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炼成
了“火眼金睛”……
④“偷吃人生果”:唐僧师徒借宿五庄观猪八戒听到镇元大仙的弟子在
谈论唐僧不肯吃人参果的事情,便央求孙悟空去偷人参果来尝尝孙悟空
偷来人参果,他和沙僧细细品尝,而猪八戒心急,回圈吞咽,竟没尝出
滋味。
⑤“收服红孩儿”:红孩儿掳走唐僧孙悟空敌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
请来观音菩萨帮忙观音设计让红孩儿坐上莲花台,后又给他套上金箍儿,
勒得他疼痛难忍红孩儿愿人法门受戒,被观音收为善财童子。
7.《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
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
“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猴王又为什么要“有意
说亲由”?
“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
“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
母子分离,所以她要“为子怀仇恨泼猴”。孙悟空对罗刹女“虽然生狠怒”,
但还是“有意说亲由”,是因为他要借罗刹女的芭蕉扇去扇灭火焰山之火。
8.孙大圣本领再大,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对这个故事你是怎么看的?
【参考示例一】:尽管孙大圣没能跳出如来佛的手心,但是孙大圣却在
如来佛的手指间撒了一泡猴尿,留下一股臊气。我认为,小说给佛祖开了
个大玩笑,渲染了孙大圣对主宰天地万物的如来佛的轻慢,孙大圣的桀骜
不驯正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意识。
【参考示例二】:孙大圣虽然本领高强,但是最终还是受制于如来佛。
我认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实生活中人们确实有很多难以摆脱的困
境,本领再大的人也难以幸免。这故事其实正是当时人们对某些社会现实
无可奈何的反映。
9.《西游记》中有诗云:“只因路阻鹰愁涧,龙子归真化马形。”请概述与
此相关的情节。 唐僧师徒行至鹰愁涧时,唐僧的马被龙太子吃了。孙
悟空前往讨要,与龙太子搏斗,龙太子抵挡不住逃回海底。后经菩萨点化,
龙太子化作白龙马,随同取经。
10.简要概括沙僧由“天将”成为取经人的过程;有人认为沙僧在取经途
中是一位多余的人物,你不赞同这种看法,理由是什么?
①卷帘大将因打破玻璃盏(玉盏或琉璃盏等)被贬,在流沙河为妖;后经
菩萨劝化,成为唐僧的三徒弟;②他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配角。他调解师
徒(师兄)之间矛盾,陪伴、保护师父,为取经成功同样立下汗马功劳。
11.《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尸
魔”就是“白骨夫人”,她是如何“三戏唐三藏”的?在这个故事中表现了
2
孙悟空和唐僧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首先变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来山上送饭还愿;接着变成一个老妇
人前来寻找女儿;最后变成一个老公公前来寻看女儿和妻子。
②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机智、勇敢;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
立场不坚定;
12.简述《西游记》中“四圣试禅心”的情节。
为试探师徒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
化身母女,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
一心跟随师父,八戒却动了凡心。四圣用“撞天婚”戏耍八戒,最后八
戒被四圣设计用珍珠篏锦汗衫捆住,吊在树上。
13.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受制紧箍咒的过程。
孙悟空因打死六个强盗之事离开唐僧。观音送唐僧一件衣帽和紧箍咒,
悟空回来后,出于好奇藏上帽子,帽子变成金箍,唐僧一念紧箍咒,悟
空就头痛难忍,从此他就受制于唐僧的紧箍咒,跟随唐僧取经。
14.“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
①罗刹女为什么一听到“孙悟空”三个字就怒上心头?
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降服了罗刹女的儿子红孩儿。
②罗刹女不愿借扇给孙悟空,于是引发了一场恶斗,她是怎样退敌的?
孙悟空又是用什么办法来应对罗刹女的?罗刹女用芭蕉扇把孙悟空扇
得无影无踪(扇到几万里之外);孙悟空从灵吉菩萨那里借来“定风丹”。
15.取经队伍中还有一位称唐僧为师父的“徒弟”。
①请概括出这位“徒弟”成为取经队伍成员的过程。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3308335a222327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