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网页翻译软件)
日韩恐怖电影的分析
日韩恐怖电影的分析
日韩的恐怖电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它是日韩电影业的一个重要
支柱。没有人会怀疑日韩恐怖片的实力。只要是喜爱恐怖片的人无一
不对它痴迷。但是人们也在惊奇日韩的恐怖电影为什么能拍得如此恐
怖。相比于西方的恐怖电影,日韩的恐怖片更多的有东方独特的神秘
感。
自从日本的《午夜凶铃》以来,日韩的恐怖片迅速在世界的影坛
崛起,因而《午夜凶铃》也成了日韩恐怖片中最为经典的作品,同时
它也开创了日韩恐怖片的一个全新的时代。从《午夜凶铃》中几乎可
以看到日韩恐怖片所有的元素,虽然这部片子并不恐怖,但恐怖的元
素几乎被渲染到了极致。
日韩的恐怖片从主题上讲,几乎都是以复仇为主,怨念是日韩恐
怖片一个永恒的主题,而且这个怨念的缘由都是源于主人公不被世人
理解或者遭受排斥最后含冤而死。《午夜凶铃》中贞子的怨念就是源
于她的拥有特殊的能力而被别人视为怪物,所以便不容于当时的社会,
即便她没有害人之心,但她那可以凭借念力杀人的能力也足以使人胆
寒。所以她的死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更为悲剧的是将她亲手打下古
井的竟然是她的养父,也是他在世上唯一的亲人。这股怨念就是这部
片子的基础,同时他也奠定了日韩恐怖片一个基本的主题。也是日韩
恐怖片中最为恐怖的一种主题。之后出现的《笔仙》和《鬼来电》系
列都对此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笔仙》中的主人公也是个身体不同于
常人的怪人,因为她眼睛的怪异,所以常常遭受同学的欺侮,最后因
为同学玩笑开大了,不小心将她蒙着头活活烧死,而同时她母亲也在
村子里被村民放火烧死在家中,原因是他们是外地搬来这个村子的而
且生活怪异。同样,他们并没有去影响别人的生活,更不用说去加害
他人,但仍然无法安然地生活在村子里,就仅仅因为生活得怪异,人
性在这一刻就变得如此无聊而残忍,因此他们就必然要为此付出应有
的代价,恐怖的基础也就形成了。这种主题下的恐怖片,主人公通常
是死得比较冤枉的。但这个主题的集大成者《咒怨》却有些改变,
《咒怨.》的开篇便写道:
“咒怨”指的是含怨而死的人所下的诅咒,在死者生前的居所积
聚冲天怨气,凡触碰者必死,并产生新“咒怨”,将恐怖死亡不断蔓
延,而“咒怨”就永远死守凶宅,诅咒每一个来客……
此时的怨念似乎已经没有了方向,而且每个人的怨念也会积累产
生更大的怨念,恐怖的元素依弥漫到电影的每一个角落。这种主题也
被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咒怨在恐怖元素上是至今日韩恐怖电影的登
峰造极之作,但是他是一部纯粹营造恐怖气氛的电影,因而在思想上
有所欠缺。
其次日韩恐怖片中还有两个经典的形象,就是女鬼和小孩。先说
女鬼,几乎每一部女鬼的装扮都大同小异,在所有的女鬼装扮中最为
人称道的就是贞子的形象,那一袭白衣,一头遮脸的长发几乎奠定了
日韩恐怖片中女鬼最基本的形象,还有贞子因全身骨头断裂而奇怪的
走路的方式都让人不寒而栗。而韩国的《传说的故乡》更是还原了这
一经典的形象,同时他将那白衣女鬼穿上两三米长的白衣凌空而起,
又突然折成两段更增了恐怖元素。但为什么日韩恐怖电影中的鬼都是
女性的形象,在中国容易变成鬼的也都是女性。对女性的恐惧感到底
在哪?
首先我认为女性是一个弱势群体,特别是妇女,经常被等同于儿
童来看待,所以他们是一个比较无助的群体,往往会死得莫名其妙或
是作为某些事的牺牲品,因而比较容易产生怨念,而且他们死前往往
会有一个统一的口号:我就是变成厉鬼也不会放过你(们)!这句口
号听多了人们也渐渐相信她们真可以变成厉鬼。因而女性在这一刻变
得恐怖起来。
其次,女性天生给人一种阴郁的感觉,让人无法捉摸。这种神秘
感本身就会产生恐惧,如果加上一些奇怪的举动就会有恐怖的效果。
而《午夜凶铃》、《笔仙》、《鬼来电》中的主人
公也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让人感到恐惧和厌恶最后含冤而死。所以
女性天生的心理状态就会给人一种恐惧感。
至于小孩,他在荧幕上的形象往往比女性更为恐怖,因为小孩够
天真够淳朴,在一般人的眼里小孩总是一副可爱的形象,但一旦他被
异化,就会产生一种扭曲的恐怖。将美好的东西行进异化扭曲往往是
很难让人接受的,她并没有去重塑一个恐怖的形象,而是直接将你内
心的美好形象进行扭曲,这样会使观众无法在内心找到一个安详的栖
息地,变得无处藏身,终极的恐怖也就随之而来。在韩国的《鬼铃》
中,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因为被母亲的情敌所附身,行为变得与成人无
异,一个小孩的身体,一张时刻露出成人表情的面孔足以产生一种莫
名的恐惧,她时刻在与母亲争夺着父亲,其间表现出的那种对母亲的
无礼与霸道都使这个小孩的恐怖气氛越来越重。同时在《红色高跟鞋》
中那个与母亲争夺那双诡异的红色高跟鞋的小女孩,其表现出来的成
熟与妩媚同样是与其年龄极不符合的,当她穿着高跟鞋站在阳台上遥
指前方时,翻着白眼是一种何其诡异的画面。
其间还藏着日韩恐怖片常用的人物形象,就是单手遥指前方,披
头散发,翻着白眼,那个小女孩就是。同时在《午夜凶铃》中也有同
样的形象,虽然贞子没有做过,但那盘由贞子怨念生成的录影带中却
有个男子头盖白布在遥指前方,这个形像有两种寓意:一种是在召唤
着亡灵,另一种是指着她怨恨的人,通常他会说一句:你会死!在
《鬼来电》中那个小男孩就经常干这种事,因为他生前就有这种能力,
因而当有人欺负他,他就会用那种形象指着别人,说出那句看似玩笑,
却致命的诅咒。
这三种人物形象在日韩经典的恐怖片中几乎处处可见,没有一部
恐怖片可以完全摆脱这三种形象,这也是东方心理恐怖片的一种最基
本的元素。
第三,日韩的恐怖片在拍摄手法上都是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将原本
并不是很恐怖的场景变得异常恐怖。
在处理恐怖的镜头上,声音和音乐的运用的最为重要的,恐怖的
镜头也往往会和分贝比较高的恐怖声音同时出现,而且在出现恐怖镜
头时总会有一段很长的很安静的时刻,人在此刻会有两种心理:第一
种是完全地放松,几乎近于睡眠的状态,此时人的心理是最脆弱的,
恐怖的镜头在此时出现是最具有恐怖的效果的。第二种就是观众已经
预料到将会出现恐怖的镜头,导演会去刻意得渲染这种恐怖的气氛,
为恐怖镜头的出现做一个铺垫,此时恐怖的元素并不是最后的恐怖镜
头,因为往往最后并没有出现什么恐怖镜头,而是前期的渲染。这两
种恐怖营造是恐怖片中经常运用的。如在《四人餐桌》中有一段很沉
闷的镜头,镜头拍的是主人公晚上睡觉的房间,长时间没有声音,安
静得出奇,突然桌上的布娃娃瞬间转过身来,露出一张狰狞的面孔,
同时若音响效果好的话会听到一声巨响,绝对是不错的兴奋剂。至于
第二种恐怖,在《鬼来电》中有两个女生半夜三更在家中谈论“鬼来
电”这个故事,突然间那个熟悉的铃声就响起来了,他们没有人敢接,
但铃声不止,最后一个比较勇敢的小心翼翼地接了电话,原来是个朋
友打来的。这里没有任何的恐怖镜头,只有气氛,这也是东方恐怖片
最大的特点。
音乐的运用也是增加恐怖气氛的一种重要的道具,最常见的是纯
音乐和童谣。纯音乐通常是比较低沉舒缓,同时又比较诡异。如《声
音》当中,一曲《杨柳》贯穿整部影片,曲子凄凉而优美,却时时在
空中回荡。整部影片的基调也和曲子配合得相当吻合,所以曲子在这
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至于童谣,往往比纯音乐更加恐怖,因为
他总是和小孩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也是对人内心美好事物地异化。
比如在《恐怖童谣》当中,有一系列童谣也贯穿整部电影,其中有一
首写道:
妹妹背着洋娃娃,走到花园来看花。
娃娃哭了叫妈妈,树上小鸟笑哈哈。
仔细看一下,是谁在哭,鸟儿为什么笑,因为………
这首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分析一下会令人毛骨悚然,因为
他记述了一个很灵异的事件(具体我就不说了,老师你自己悟吧),
对于日本的童谣我们并不是很熟悉,但他们却很熟悉,而恐怖是源于
未知。当我们发现最熟悉的东西原来是未知的,那才是真正的恐怖。
在表现画面上,日韩的恐怖片没有西方好莱坞电影那种对于技术
的依赖,没有庞大华丽的画面。他通常以原始的电影语言用东方独有
的沉稳和冷静来描述一个简单的鬼故事,他注重的是对意境的营造,
来层层铺垫悬念,来达到终极的恐怖。
这是东方文化一种极为内敛的力量,常常表现出一种令人动容的
沉静,这种精神和中国水墨画的某种意念、气质是非常相近的。寓动
于静几乎是日韩恐怖电影的一种本性,在经典的《午夜凶铃》中,我
们并没有看到特别恐怖的镜头,整部电影初看之下,并不像一部恐怖
片,缓慢的节奏,平淡的对白,令人非常沉闷。但那种古朴宁静的画
面通过剧情的发展慢慢展现出一种异样的恐怖。
在日韩恐怖片中总是很难见到鬼的真面目,即使最后鬼真的出现
了,也可能只是一个抽象的图形。如《富江》系列中那个女鬼,总是
若隐若现,虽然看不到女鬼的真面目,但在虚虚实实的观察过程中,
观众的期待心理愈加浓厚,恐怖感水涨船高、愈演愈烈。而《鬼娃娃
花子》中的鬼竟是一个玩偶,就更显得抽象了。
所以,日韩的恐怖片靠的是想象,想象力有多大,就会有多恐怖。
因此他具有很大的弹性,这也是东方文化中一种意境的表现。
日韩恐怖电影作为世界影坛的一枝奇葩,向全世界展现了东方文
化的魅力。
以上是我对于日韩电影的解读。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3176063a219783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