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win10配置要求)
德国和日本同样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德国对历史的反思是深刻的,而今天日本的右翼
份子活动越来越活跃,两国反应为什么这么大?
一、战胜国对德日的占领方式不同决定了对两国法西斯清算的彻底性不同
德国,二战后初期由苏美法英四国分区占领。由于战后初期四国充分合作,对德国法
西斯的惩处是比较彻底的。首先,对德国战犯的审判是彻底的。其次是战争赔款问题。50
年代初德国就开始实施战争赔偿。日本,二战后由美国单独占领。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
逐步改变了对日占领政策,极力扶植日本的右翼势力。在战争赔偿方面,由于复杂的国际
背景和美国的操纵,战后多数亚洲国家放弃了对日本的索赔要求。
二、战后两国建立的政权基础不同
在德国,由于纳粹主义和纳粹分子受到了较彻底的清除,所以战后的德国联邦政府都
是反纳粹的,对战争的反省也是认真和诚恳的。而在日本方面,战后建立的政治基础是不
利于认真反省侵略战争的。首先,它保留了天皇制。其次,由于美国的包庇、扶持,一大
批战犯摇身一变成了日本政坛要人。正是由于战后朝野右翼势力的存在、发展,使日本反
省历史缺乏必要的政治基础。
三、两国的宗教文化传统不同
从历史上看,欧洲存在着带有“原罪”忏悔意识的基督教文化,这是战后德国反思战
争罪责的精神基础,使他们能诚恳地对自己或自己的国家曾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深刻的反
思和忏悔,以求得世人的宽恕和自己心灵的净化。
日本传统文化(武士文化)中有所谓“耻感”观念,这种“耻感”依附于一定的价值
观念和“忠诚意识”上。有些日本政客曾扬言,如果承认侵略战争,就是给日本的历史“沾
上污点”,就是对不起当年“为国捐躯者”。
四、在有关侵略战争的社会教育方面,两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德国政府一直坚持如实地将希特勒的野蛮残暴行径公之于众,并对纳粹分子的活动采
取坚决打击的方针。。
而日本政府却长期向国民灌输错误的历史观,只是强调日本“受害”意识,而忽略其
“加害”意识。
五、两国战后所处的地缘政治因素不同
深受德国侵害的苏联、法国、英国、以色列等国,战后经济、国力强大,在严惩德国
法西斯方面态度也一直十分强硬,即使德国已经深刻反省了战争罪责也是如此。
而在亚洲,深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在战后很长一段时期,都还处在相对落后状态。
而且,这些国家在二战后国内政局很不稳定,如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抗法、抗美战
争等。此外,为了冷战的需要,美国战后一直在扶持日本。
综上所述,德国和日本在反省战争罪责问题上的态度如此不同,不是偶然的,有着十
分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
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反感程度超过中国国名对日本的反感程度,为什么中国作为二战的
受害国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日本国民厌华情绪高涨的原因还是政治和历史问题
在日本国内,持“中国威胁论”的人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很多政客在看到中国经济
迅猛发展时,还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因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现代化程度、人均GDP
不如他们,但经济总量却能超过他们。因而在进行政治活动(如选举)时,在没有研判两
国关系真相的情况下采取错误的外交政策。这样,偏右的政坛不免也影响了日本民间比较
激进的右翼分子,因而民间反华的声音很大。
尤其是钓鱼岛事件发生后,摩擦进一步使得两国国民的信任度进一步下降。最重要的
原因还是两国政治关系,这对于两国民众对立情绪的产生影响很大。日本国内从来都有民
族主义存在,但只是一小部分人。但现在受日媒非理性报道的影响,民族主义情绪有增强
的倾向。比如,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就是一个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排外主义的典型
代表。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3148169a219239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