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teenage)
洞穴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以广西为例
2012自然地理 何 文
1.洞穴沉积的概念
洞穴沉积物(cave deposit)又称洞穴堆积物(cave accumulation)。通常是指石灰
岩洞穴中的沉积物。它是由洞穴中重力堆积的角砾、地下水机械沉积的泥沙和化学沉积的
石钟乳、石灰华等组成,有时还有地下河沉积的砂砾和地下湖沉积的粘土。有的洞穴保存
有人类和动物化石、石器和文化层。洞穴沉积物的规模和厚度不等,大者厚度可达五六十
米,能划分出不规则的层次。中国重要的洞穴沉积物地点有北京周口店、重庆万州盐井沟、
湖北长阳龙洞、广西柳城巨猿洞、柳江通天岩、广东曲江马坝、云南富民河上洞、浙江杭
州留下洞等。在海岸、湖岸洞穴中,有时也充填有砂砾石,与此处所称的洞穴沉积物不同。
2.洞穴沉积物的类型
地下洞穴空间形成之后,即被各种成因的沉积物所充填。广西岩溶洞穴中主要有以下
几种沉积物。
2.1流水沉积
包括砾石、砂和粘土等不同粒级的碎屑沉积物,系由地下河、地下湖或地面洪水、裂
隙中的渗流水等所携带而在洞内沉积下来。砾石层主要分布在峰丛地区的古地下河型洞穴
1
和现代地下河河道中,其物质来源于非碳酸盐岩组成的中低山区。洞穴粘土主要发育于峰
林平原区的洞穴中,出现在不同高度,其分布规律大致有以下特点:垂向上看,高层洞穴
粘土往往年代较早,呈红色;相对高度在10-15米范围内的洞穴粘土多为灰褐色至黄褐色;
低层或现代地下河河床的粘土多为灰色、灰褐色。从水平分布看,粘土的沉积厚度在峰林
平原边缘部分的洞穴中较薄,有时不足一米,而在峰林平原中部的洞穴中厚度可达15米
以上,如桂林市穿山岩。在多数洞穴内,粘土为单一结构的连续沉积,在部分洞穴中,粘
土含有钙华夹层或是粘土与钙华互层。 如桂林市区的芙蓉岩洞穴沉积剖面厚为1.8米,除
顶层钙板外,有钙华、团块状钙质粘土及铁锰层各一层。
2.2崩塌堆积
为块石至巨砾,常见于洞口附近和跨度大的洞穴内,如阳朔县罗田大岩、桂林市芦笛
岩等。崩塌岩块除来自洞顶外,还由于石峰坡面平行后退作用而使边坡崩塌物堆积于洞口。
有时洞口崩塌堆积物的高度可达40米以上。
2.3生物堆积和文化层堆积
广西的洞穴中保存有大量的古人类、古脊椎动物化石。从区域分布看,北自桂林,南
到六万大山的灵山,西到右江河谷的田东,皆有动物化石发现。除举世闻名的巨猿化石外,
仅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化石遗址和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即已发现数十处,哺乳动物化石至少
有七目五十二种。从洞穴内部堆积物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灰黄色堆积物中含有
剑齿象、中国犀、真象、最后鬣狗等较多的绝灭种的洞穴,时代往往较早,如柳江人洞出
土的柳江人化石,其时代大约距今四、五万年。另一种是洞穴堆积物中不含“大熊猫—剑
齿象”动物群中绝灭种动物化石,常常伴生较多的螺蛳、蚌壳等软体动物化石,这类洞穴
生物堆积时代较晚,如来宾麒麟山人洞和桂林甑皮岩内的堆积。洞穴生物粪便堆积中,最
2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2536105a207692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