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wifi万能钥匙官网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第三次科技革命
摘 要:战备和军事需求是科技开发的重要动力之一。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准备和进展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酝酿发端
紧密相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酝酿准备时期,也是人类在科
学理论和技术革新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为未来新科技革命
的发端准备条件的时刻;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大刺激了与军事
有关的尖端技术飞速发展,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火箭技术
三大尖端成果的发明使用,直接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来
临;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使美国成勾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
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科学历史的一次重要转折。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
技术;科技革命
第二次世界火战前,人类经历了以蒸汽机和电动机为标
志的两次科技革命。二战后期和嵌后初期,又开始了以原子
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战备
和军事需求是科技开发的重要动力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准备、进程和结局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酝酿、发端与兴起有
着紧密的联系。二次大战在客观上加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来临。
一、二次大战的酝酿与新科技革命的准备
1
20世纪20、30年代,特别是30年代,是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酝酿准备时期,也是人类在科学理论和技术革新方面取
得一系列进展,为未来新科技革命的发端准备条件的时刻。
20和30年代,人类在科学理论方面的重大突破是量子
力学的形成。它是由德国人海森伯和奥地利人薛定谔创建
的。这是继爱因斯坦相列论之后科学理论的又一重大进展。
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出发,揭示出人类有可能从原
子核内部获得巨大能量,从而为人类利用原子能奠定了理论
基础。量子力学则解决了原子结构以及原子中电子运动的问
题,从而使人类在如何使原子核释放巨大能量方面前进了一
火步。量子力学同狭义相对论结合形成原子核物理学,从而
为制造原子弹、氢弹和建立核电站奠定了理论基础。30年代,
原子物理学继续发展。1934年10月,意大利科学家恩里科
费米发现用中予轰击重元素铀可以造成铀的核裂变。在此前
后,居里夫妇用铀的a粒子轰击铝制造出放射性同位素。
1938年3月,奥地利犹太女科学家莉泽梅特纳在德国同奥
托哈恩、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合作,在实验室里完成了用中
子轰击铀的实验,获得了重大进展。大约与此同时,丹麦科
学家尼尔斯博尔、英国剑桥的查德威克都已达到核子裂变研
究的临界线,正在努力突破。1939年初,梅特纳和弗里茨
的实验结果证明,他们分裂的原子放出2亿伏特电,如能把
铀控制利用,其爆炸力会等于TNT(三硝基甲苯)炸药的
2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1609907a193142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