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处方研究

奥沙利铂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处方研究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驱动精灵限速)

742・ 

山西医药杂志2011年8月第40卷第8期上半月 Shanxi Med J,August 2011,Vo1.40,No.8 the First 

奥沙 利铂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处方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0001) 周 晖 刘 美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邱立鹏 王东凯 

【摘 要】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最佳处方。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包封率为指标,对 

奥沙利铂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最佳处方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优化的最佳处方为单硬脂酸甘油酯(GMS)与中 

链甘油三酸酯(MCT)的质量比为3:2;大豆磷脂(PC)用量为2.0 ;ELP用量为2.0%。结论 此优化处方具 

有较好的粒度和包封率。 

【关键词】正交试验; 药物载体; 处理药物; 包封率 

Study on formulation of Oxaliplatin Loaded nanostuctured lipid carriers ZHOU Hui ,LJU Mei.QIU Li—peng, 

W_ANG Dong—kai. P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hoose the optimum formulation of Oxaliplatin Loaded Nanostuctured Lipid Carriers. 

Methods Orthogonal design was used with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s the index in the experiment.Results The opti— 

mum proportion of GMS and MCT was 3:2;The amount of PC and ELP were 2.0 and 2.0 .Conclusion The opti— 

mum formulation can be good with small particle size and slightly high drug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Key words]Orthogonal test;Drug carriers;Prescriptions drug;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奥沙利铂(oxaliplatin,OP)是一种新型铂类抗 

癌药物,临床一线用于治疗转移性结肠、直肠癌,但 

由于其脂溶性差,妨碍其在脂质给药系统中的包 

裹,因而其临床应用及剂型开发均受到很大限 

制l_】]。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温磁力搅拌器(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超声波清洗器(浙 

江象山县石蒲海天电子仪器厂);旋转蒸发仪ER52—99(中 

国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BS110S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 

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LC一1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 

本岛津公司)。 

carriers,NLC)是从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发展而 

来的新一代纳米粒传输系统,它是以生物相容的脂 

质材料为载体,将药物或其他的生物活性物质溶解 

或包裹于脂质核或者是吸附、附着于纳米粒表面的 

新型载药系统,它的特点是提高药物载药量,改善 

药物吸收,改变药物体内过程,具有缓释、控释、提 

2方法与结果 

2.1 奥沙利铂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备。称取处方量的OP、GMs、MCT 

和PC,加入适量甲醇溶解后,减压旋蒸除去甲醇,于80。C 

下加热搅拌作为油相;称取处方量的ELP加入相同温度的 

水溶液中,作为水相;然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水相滴加到油 

相中制成初乳,最后将初乳通过超声细胞粉碎机超声,冰水 

高药物稳定性、增强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的 

优势[2。]。本实验考虑将奥沙利铂制成纳米结构脂 

浴冷却即得奥沙利铂纳米结构脂质载体(OP—NLC)。 

2.2 OP-NLC的包封率测定 

2.2.1 检测波长的确定:以甲醇为溶剂,将OP配制成适 

量浓度的溶液,以甲醇为空白,于200 ̄400 nm波长范围内 

质载体,以期望得到更高的药物包封率,增强疗效 

和降低毒副作用。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包封率 

为考察指标,对奥沙利铂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原料及 

处方进行优化,取得具有较高包封率的最优处方。 

绘制紫外吸收光谱,结果显示OP在(249.0士2.O)nm波长 

处有最大吸收,故选择250 nm作为检测波长。 

2.2.2色谱条件:色谱柱:ODS C18柱(迪马,4.6 mitt×250 

rilrn,5 m);流动相:甲醇一水(10:90);流速:1.0 mL/min; 

检测波长:250 hill;温度:25℃。 

2.2.3系统适应性试验:量取OP—NLC 1 mL于1O mL容 

1材料与仪器 

奥沙利铂(山东铂源化学有限公司,批号080213);注 

射用大豆磷脂(PC)上海太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60213); 

单硬脂酸甘油酯(GMS,长沙市有机试剂厂批号061102); 

中链甘油三酸酯(MCT,北京凤礼精求商贸责任有限公司 

批号071224,);Cremophor ELP(BASF公司);JY92一II 

量瓶中,加甲醇超声后定容,用0.45“m微孔滤膜过滤,取 

续滤液,即得破乳供试品溶液;同法制得空白NLC破乳供 

试品溶液。分别取上述2种供试品溶液2O L注入液相色 

谱仪,记录色谱图,最终结果显示所用辅料对OP的测定无 

干扰。 

超声细胞粉碎机(宁波新芝科器研究所);9O一2型定时恒 

基金项目: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1091174—1—01) 

2.2.4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OP对照品50 mg,置 

山西医药杂志2011年8月第4O卷第8期上半月 Shanxi Med J,August 2011,Vo1.40,No.8 the First 

25 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2 mg/mI 的 

溶液,分别精密吸取0.25、0.5、1.0、1.5、2.0、2.5、3.0 mL 

置于1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照上述色谱条件测 

定,以浓度(#g/mL)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 

曲线,方程为:A一16 540 C+2 714,R=0.999 9。 

2.2.5精密度试验:取OP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 

量稀释制成每1 mL中约含0.4 mg的溶液,精密量取2O 

L注入液相色谱仪,连续进样5次,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 

积和RSD值,结果表明仪器的精密度符合要求。 

2.2.6 回收率试验:取OP约2O mg,共6份,精密称定,置 

50 mL量瓶中,加人2 mL空白NLC,按“2.2.3”项下制成 

供试品溶液,照“2.2.2”项下的方法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 

回收率良好,辅料无干扰。 

2.2.7包封率的测定:包封率采用超滤离心法测定。精密 

量取OP-NLC 1 mL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超声后定 

容,用0.45Ⅱ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以高效液相色谱 

法(HPLC)测定药物总量w 。将NLC加入超滤杯中,密 

闭后氮气加压超滤,搅拌一段时间后接续滤液,过0.45 ffm 

微孔滤膜,以HPLC法测定水相中药物的量w7k。药物包 

封率ER( )一(w —W )/W 。以上述最优处方制得三 

批OP-NLC,测得平均包封率为77.4 。 

2.3 OP—NLC处方优化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及参考文献[4,5]资料,选用 

ELP和PC为表面活性剂,GMS为固体脂质,MCT为液态 

脂质。以包封率(ER )为评价指标,选择GMS与MCT 

的质量比(GMS/MCT)(A)、PC用量(B)、ELP用量(C)3 

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对OP—NLC的处方进行优化。每 

个因素选3个水平,按正交设计的原理进行实验,结果详见 

表1~3。 

表1正交设计的因素水平 

1.0 

1.0 

1.5 2.o 

2.0 3.0 

1.0 2.0 

1.5 

3.0 

2.0 

1.0 

1.0 3.0 

1.5 

1.o 

2.0 

2.o 

0 60.0o 65.00 

7 65.66 

66.00 

0 71.oo 

65.67 

0 11.00 1.00 

表3变量分析 

由表2可知,以包封率为衡量指标进行直观分析,由极 

差R确定主次因素顺序:A>B>C。其中,A因素:K >Kz 

>K1;B因素:K3>K2>K1;C因素:K2>K3>K1。因此, 

确定A3B3C2为较优处方,即GMS与MCT的质量比为 

3:2;PC用量为2.0 ;ELP量为2.0% 

由表3可知,GMS/MCT(A)、PC的用量(B)对药物的包 

封率均有显著影响,ELP的用量(c)对药物包封率影响较小。 

3讨 论 

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固体脂质、液体脂质、表面活 

性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制备温度和超声次数等影响 

因素。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大豆油等形成的NLC 

放置较短时间有药物析出,稳定性较差,可能是由于 

奥沙利铂在其溶解度小的原因。表面活性剂若采用 

文献[6]报道的F68,经过实验结果表明虽然超声后 

可以得到较好的NLC混悬液,但是放置一段时间后 

逐渐浑浊,可能是因为F68易形成胶束,增大了药物 

在水中的溶解度,使粒子相互碰撞机会增加,最后粒 

子聚合甚至胶凝。本实验选用GMS、MCT和PC, 

取得较好效果。固体脂质与液体脂质的比例对制剂 

影响很大,当液体脂质比例较高时,制剂包封率较 

低,且放置易有药物析出,可能由于过量液体脂质的 

存在阻碍了固体脂质冷却时形成较好的纳米粒子。 

本实验加入了大豆磷脂,由于磷脂可以在液滴 

表面形成稳定的界面膜,并提供负电荷屏障,因此制 

备得到的OP-NLC包封率较高,放置更稳定。此外, 

实验采用了ELP,聚氧乙烯蓖麻油类是一个性能非 

常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增溶能力 

和乳化能力,能解决大多数难溶性药物的低溶解度 

问题。试验结果也证明采用ELP作为表面活性剂, 

可以使药物包封率稍有提高。由于OP为一脂水难 

溶性药物,因此实验制备OP-NLC的包封率不很高, 

但与临床用量相比,其载药量达到了比较理想的量, 

方面是因为NLC提高了OP的载药量;另外可能 

是ELP和大豆磷脂结合了一些奥沙利铂。纳米制 

剂药物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很多,本实验曾考虑选用 

超速离心法测包封率,然而在50 000 r/min,离心2 

h的条件下,制剂基本不分层,无法得到准确的结 

果。最终选用超滤法进行包封率的测定,操作简单, 

耗时短,制剂分层比较理想。 

参考文献 

・744・ 山哆匿药 志2011年8月第4o卷第8期上半月 Shanxi Med J,August 2011,Vo1.40,No.8 the First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3):236—241. 

E5]周华锋,马全红,丁艺,等.咪喹莫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可控 

制备及表征.工程学报,2006,6(4):598—602. 

[1]杨美燕,李煜蒙,梅兴国.奥沙利铂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包封率 

测定及体外释放考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7,31(5):57. 

E2l Pardeike J,Hommoss A,Miiller RH.Lipid nanoparticles(SLN. 

NLC)in cosmetic and pharmaceutical dermal products.Im J Phar, 

2009,366:170—184. 

E6]杨平,孙进,刘凯,等.多西他赛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性质 

考察.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3):174—177. 

[3]Mailer RH,Radtke M,Wissing SA.Solid lipid nanopanides 

(SLN)an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NLC)in cosmetic and 

(收稿日期:2011-05—07) 

作者简介:周晖:女,1969年3月生,副主任药师,中国医科大 

dermatological preparations.Adv Drug Deliv Rev,2002,54 SupN 

1:131—155. 

学附属第一医院,110001 

[43刘凯,孙进,何仲贵.新型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 

・I临床护理・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442001)袁秀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 

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60%~9O ,如果遇到 

外伤与感染极易发生溃疡,不易愈合,从而导致截肢,使患者 

李国秀 

康教育,使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充分认识,同时多沟通、 

交流,使患者解除忧虑,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4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腱反射正常或基本 

致残,给患者带来严重生活不便。自2007--2010年,笔者采 

用西医常规配合中药足浴的方法及护理治疗糖尿病周围神 

经病变6O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6O例住院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0) 

正常,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明显 

减轻,腱反射有所改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不同程度改 

善;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腱反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 

无改善。显效+有效为总有效。 

2治疗结果 

确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符合以下条件:①有明显的 

肢体感觉异常,出现末端疼痛、麻木、蚁行感、发凉或伴有无 

力等症状;②神经系统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深浅感觉障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碍,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③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障碍; 

④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分为2组,治疗 

组3O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4~68岁,糖尿病病 

程2~2O年,DPN病程1~8年;对照组30例,男性2O例,女 

性10例,年龄30 ̄70岁,糖尿病病程1~18年,DPN病程 

3讨 论 

1~7年。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OS)。 

1.2治疗方法:2组均严格控制饮食、血糖、血压及血脂。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用中药熏洗双足,主要药物组成:独活、 

DPN多见足部麻木、疼痛,或伴发凉感,属中医“痹证” 

范畴,中医辨证病机为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气机,经寒不 

利,瘀血痹阻,故治疗多以活血化瘀、温经活络为法。中药泡 

足方中以独活、威灵仙祛风活络、止痹痛,独活引药下行,使 

药直达病所;艾叶、桂枝、JII椒温经通络散寒,荆芥辛温疏散 

风邪,川芎活血止痛,共同达到温经通络,散寒止痛之效,改 

艾叶、荆芥、威灵仙、桂枝各30 g,川1芎20 g,川椒8 g,由我院 

制剂室研磨粉碎至细粉末状并分袋包装。用法:将上药溶入 

全自动足浴机内约2 000 mL温水中,调节温控装置38~42 

℃,并保持温度恒定,浸泡双足,设定时间30 min。对照组: 

给予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 

善微循环功能。经笔者临床观察,通过中药外用,既可扩张 

局部血管,又借水温热力使血流增快,药物经肌肤腠理直达 

1.3护理措施:操作前向患者讲解中药足浴的基本知识,使 

其能较快接受并配合治疗。调试洗液温度,以38~42℃为 

宜,温度过高会烫伤皮肤,过低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治 

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保持药液恒温。做好足部 

检查,检查趾间、趾甲、足底皮肤有无水肿、鸡眼、红肿、甲沟 

炎、溃疡、坏死等。注意足部保暖,选择合适的鞋袜,鞋子轻 

巧柔软、前头宽大,袜子以弹性好,透气及散热性好的棉毛质 

地为佳,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勤换鞋袜。对患者进行健 

病所,药力较专,患者自觉症状如疼痛、麻木、发凉感等改善 

较明显,肢端感觉较前更灵敏。中药浸泡双足是局部外用的 

方法,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此疗法患者依从性好,可作为临 

床治疗DPN有效的手段。 

(收稿日期:2011-03—02) 

作者简介:袁秀红,女,1968年5月生,主管护师,湖北医药学 

院附属东风总医院,442001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0203905a171844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