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不用充值的打电话软件)
日俄领土争端
一. 争端焦点: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
北方四岛是指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国后、择捉、齿舞和色丹四个岛屿,
俄罗斯称这四个岛屿为南千岛群岛 (southern kuriles),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 (northern
islands / northern territories)。
二. 争端起因:千岛群岛战役
1875年,日俄签署条约,千岛群岛全归日本。随着二战接近尾声,苏美在194
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达成默契:千岛群岛归属苏联。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发起远东战役。千岛群岛战役是远东战役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1945年8月18日,苏军开始攻击千岛群岛。日本在该群岛驻军多达8万,并修
建有9座机场(可容纳600架飞机),其中6座都在群岛最北端防御最为坚固的占守、幌
筵两岛上;这两岛还建有两个设施完善的海军基地——片岗和柏原。但由于此时日本的海
空力量已消耗殆尽,部署在千岛方向的海空军仅配备数艘小艇和8架飞机。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距堪察加半岛最近的岛屿——占守岛。它是苏军向南进攻的跳板,
也是日军设防的重点,由地道和交通壕相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和土木质火炮机枪工事遍布全
岛,日本守军约8000人,配备64辆坦克。
18日2时35分,苏军岸炮从12公里外的堪察加半岛轰击占守,以“基洛夫”号
巡洋舰为首的苏军驱逐舰队掩护登陆部队上岸。4时30分,苏军先遣支队在片港海军基
地附近狭窄地段抢滩,但由于缺乏重武器,未能向纵深进展。清晨,苏军主力分两个梯队
登陆时,遭日军的猛烈轰击,多艘登陆舰艇被炮火击沉击伤,一度相当被动。
随后,战斗重心向岛内转移,双方反复争夺两个高地。苏军以反坦克枪、冲锋枪、机
枪和集束手榴弹混合火力,击退了日军坦克的多次反扑,海军中士维尔科夫用身体堵住了
日军主要火力点的射击孔。到傍晚20时,苏军最终控制了两制高点。19日,得知裕仁
天皇投降诏书的日军一面主动提出停战,一面仍积极备战。苏军继续向纵深进展,但很快
陷入更加艰苦的攻坚战。幸亏此时驻千岛日军接到了无条件投降的命令,至23日午后,
占守岛守军全部投降。
苏军立即向南进攻,此后的一系列登陆基本未遭抵抗,进行得非常顺利。至8月31
日22时,苏军结束千岛群岛北部的战斗,同时开始进驻南千岛。8月28日凌晨,苏军
在择捉岛登陆,1.35万日本守军不战而降。9月1日,苏军占领国后和色丹,苏军远
东总司令部宣布“千岛登陆作战”完毕。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直到5日,苏军
才结束了占领齿舞的最后行动。
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战役中,日军伤亡1018人,被俘6万多人。苏军伤亡1567
人。双方的伤亡几乎都集中在占守岛争夺战中。此后,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一直实际控制
着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大大改善了其在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环境。日
方多次要求归还“北方四岛”,均未成功。
三. 争端的历史
从1760年代开始俄罗斯渔船比起以前更加频繁地去千岛群岛。不久后,得抚岛和择
捉岛上的居民──虾夷族,都加入了俄罗斯国籍。1770年代鄂霍次克港口行政当局指示商
人舍巴林,劝说千岛群岛南部居民加入俄罗斯国籍;并且同他们做生意。俄罗斯航海家和
实业家就这样占领了千岛群岛,绘制了这些岛屿的地图,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过冬地点和
落脚处,诱使虾夷族加入俄罗斯国籍。虾夷族向俄罗斯人学会了使用火器、繁殖牲畜及种
植某些蔬菜。很多虾夷人接受了洗礼,甚至学习了俄罗斯文化。公元1779年,根据当时
俄罗斯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诏令,千岛群岛上凡是未经过圣彼得堡许可的实物税及其
他一切苛捐杂税一律废除。
18世纪起,日本也在千岛群岛进行开发,直到1855年,日俄两国签署日俄和亲通好
条约,瓜分了千岛群岛,两国约定以择捉岛与得抚岛之间的海峡为界,海峡以南称为南千
岛群岛,归日本所有,日本在南千岛群岛设置行政区划。明治维新后,日本北海道开拓使
次官黑田清隆主张放弃遥远的桦太岛(俄罗斯人称为萨哈林岛,中国人称为库页岛),加快
开发北海道,于是在1875年,日俄在当时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签署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
条约,日本放弃桦太(库页岛)的主权予俄罗斯,以换取整个千岛群岛的主权,自此北千岛
群岛也并入日本版图,令日本的版图向北扩展至与堪察加半岛只有11公里距离的占守岛。
日本拥有整个千岛群岛主权,至二次大战结束为止。
1941年11月,日本海军把其核心海上力量集结在择捉岛的单冠湾,然后从这里出发
偷袭了美国海军据点──夏威夷珍珠港。
在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当中,美英承诺苏联在战后得以取得南库页岛(日俄战争中
俄罗斯战败后,将库页岛南部割让予日本),以及千岛群岛全部主权,并且签订雅尔塔协定。
在日本投降后,苏联即依据雅尔塔协定宣布拥有该地主权。
1945年7月17日,美英苏三国最高领导人在德国波茨坦会晤,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
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布。当时苏联受《苏日中立
条约》约束,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波茨坦公告》。《公告》第八条为“开罗宣
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
小岛之内。” 即从法理上明定了战后日本领土范围由反法西斯同盟国决定。同年8月,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解除武装。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日本领土
的安排,苏联占领了南千岛群岛。
在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和约第二章“领土”中,约定日本放弃对1905年《朴茨茅
斯和约》后所取得领土之所有权利与请求权,当中包括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
Japan renounces all right, title and claim to the Kurile Islands, and to that
portion of Sakhalin and the islands adjacent to it over which Japan acquired
sovereignty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Treaty of Portsmouth of 5 September 1905.
条文中没有约定千岛群岛的范围,在签约当时,日本国会所通过的放弃范围包括国后
岛和择捉岛,然而苏联当时没有签署这份和约。
1956年,苏联和日本两国签署《苏日共同宣言》,由于当时两国对南千岛群岛的主权
问题无法达成共识,日本国会在1956年2月取消了放弃国后岛和择捉岛的决议,不放弃
南千岛群岛的主权;因此最后签约时,苏联与日本没有对领土争议达成任何协定,宣言中
没有任何相关内容。
南千岛群岛一直被历代苏联和俄罗斯领导人视为“四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斯大林曾
经表示:“它们是无数苏联军人用鲜血换来的战利品,谁也无权把它们夺走。”
此后,2004年俄罗斯决定归还较小的齿舞和色丹岛(占争议地区领土面积的6%),
但被日本拒绝。
2006年8月16日,俄罗斯巡逻艇向接近争议地区的日本渔船鸣枪示警,并且击中了
一个渔民的头部致死,成为了此争议地区的第一个牺牲者,日本舆论群情汹涌。
2009年7月3日,日本参议院三日一致通过《促进北方领土问题解决特别法》修正
案,明确记载“北方领土为我国固有领土”。这是日本首度在法案中将北方领土明定为日
本“固有领土”,明确赋予日本拥有南千岛群岛主权的法源依据。俄罗斯外交部批评法案
内容不当,要求撤回,并拒绝承认日本的一切声明。
2010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于当天上午登上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这
是自21世纪以来,俄罗斯国家元首首次视察南千岛群岛,此事件引起日本震撼, 首相菅直
人表示遗憾, 外务大臣前原诚司更召见俄罗斯驻日大使别雷表示抗议。11月2日,俄罗斯
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于奥斯陆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还打算前往千岛
群岛的其它岛屿。
[1]
2011年2月7日, 日本举行北方领土大会, 首相菅直人谴责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登
上南千岛群岛的举动是不可原谅的行为, 令日俄关系冰封.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
夫指责菅直人的举动是外交失礼。
2012年3月,新当选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表示俄罗斯愿意归还北方四岛中的齿舞
群岛和色丹岛,日本首相野田佳彦3月8日在众院预算委员会上就此表示:“这不是四岛
归还一半就可以的问题。这两个岛的面积仅占(北方四岛总面积的)7%,其余93%不归还就
谈不上公平。”
[2]
2012年7月3日, 梅德韦杰夫以俄罗斯总理身份再度登上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视察。
引起日本政府不满, 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指“俄罗斯政要前往北方领土与日本的立场相
左。这一点,俄方应非常清楚。”而外务省事务次官佐佐江贤一郎更召见俄罗斯驻日大使
阿方纳席耶夫表示抗议。8月25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发言人25日宣布,已经派遣一艘大
型登陆舰和一艘拖船开往北方领土中的国后岛和择捉岛。此举是为纪念二战中苏联军队从
日本手中解放的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
四. 关于争端的几个论点
俄罗斯
强化群岛驻军
2012年10月22日,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表示,俄未来两年内将拨款近70
亿卢布(约合2.25亿美元)用于建设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驻军设施。
谢尔久科夫在当天举行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会议上说:“两年前,俄总统责成改变
驻南千岛群岛部队的结构并更新其装备。我们已经完成了更新武器和军事装备的部分工作。
计划投入这项工作的资金约为70亿卢布。我们将在未来两年内获得这笔资金,并彻底重
装我们的部队——第18机枪炮兵师。”
驻扎在择捉岛和国后岛的第18机枪炮兵师是俄部署在南千岛群岛的唯一常备部队。
它装备了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箭炮,以及防空和反坦克武器。
[3]
日本
主权论点
根据1855年签订的日俄和亲通好条约,日本和俄罗斯在千岛群岛上的边界应该在于
得抚岛,因此得抚岛以南的国后岛、泽捉岛、齿舞群岛和色丹岛是日本的领土。
根据1875年的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两国当时交换库页岛和千岛群岛时,千岛
群岛指的是得抚岛以北的区域,因此作为千岛群岛。因此国后岛、泽捉岛、齿舞群岛和色
丹岛并不算是千岛群岛。
日苏中立条约原本应于1946年4月到期,这段时间日本并未对苏俄发动攻击,而是
苏联单方面破坏约定占领当时的日本领土,为严重破坏约定的行为。而日本原也已于1945
年8月14日宣布投降,但苏联仍然于8月28日至9月5日的期间占领日本领土,为单
方面侵略的行为。
日本虽然签署了旧金山和约,但条文中指的千岛群岛并不应包括南千岛群岛。且苏联
并未签署这份和约,表示两国之间领土并未达成协议。
无主权论点
在苏联进军日本前,就已向日本驻苏联大使表明终止日苏中立条约。
苏联占领千岛群岛是二战的结果,而日本无法改变二战的结果。
根据雅尔塔协定美英已同意将千岛群岛的主权让予苏联,而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无法改
变此一结果。
旧金山和约中,日本表示放弃千岛群岛,而日本过去的行政区划千岛国包括了国后岛、
泽捉岛和色丹岛,且日本习惯上所谓的“千岛”也包括了国后岛。
签订旧金山合约的时期,1950年3月8日政务局长岛津久大在日本众议院外交委员
会中表明“千岛包括了南千岛”,同样的1951年10月19日的众议院特别委员会中,条
约局长西村熊雄以及同年11月6日的参议院特别委员会中外交政务次官草叶隆圆,都表
示过同样的讯息,但后两人也表示齿舞、色丹并不是千岛群岛
五. 双方僵持的原因(意义重大,谁都输不起)
俄方
1.地理位置:北方四岛地处远东地区边缘、太平洋西北隅,是整个千岛群岛的南冀及
岛链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其岛间海峡又是直接进出太平洋的理想水道,战略地位极其重
要,是俄罗斯自由出入海洋所剩无几的重要通道。在西部,虽有波罗的海通道,但由于立
陶宛、拉脱维亚,特别是爱沙尼亚的独立,俄罗斯只剩下芬兰湾一隅的出海口,其出入波
罗的海的一切行动都在芬兰湾沿岸国家的监视之下;在南部,虽有黑海、土耳其海峡通道,
但海峡掌握在北约成员的土耳其手中,再加上黑海沿岸乌克兰等国的独立,这一通道的战
略意义大大下降;在北部,俄罗斯可从摩尔曼斯克进入巴伦支海和大西洋、通过白令海峡
通道进入太平洋,但白令海峡的一侧为美国阿拉斯加,出口处横着圣劳伦斯岛与阿留申群
岛,因此俄罗斯从北极地区进入太平洋并不自由;在东部,俄罗斯有经日本海出对马海峡
的南下通道,有堪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出海口,有出入太平洋的千岛群岛等通
道。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出海口虽然直接面对太平洋,可以不受制约,但由于地处俄远东
地区的东南端,加之堪察加半岛的而千岛群岛的情况则大为不同,这里海峡多,受地理和
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存在一些可以全年通航的天然良港,相比较而言,俄罗斯从这里
进出海洋还是相当自由的。因此,对俄罗斯而言,北方四岛通道更具战略意义:第一,距
西伯利亚铁路最近,便于补给;第二,离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重地理条件
复杂,交通不便,因此限制很多。
要的交通枢纽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威和哈巴罗夫斯克两大城市最近,离俄罗斯远东地
区的重要战略基地萨哈林岛也最近;第三,距日本海最近,是千岛群岛上不冻港的主要集
中地。
2.军事战略地位:北方四岛有得天独厚的隐蔽性,能够实现彻底的通讯管制。在日本
历史上,北方四岛曾起过特殊的作用。1941年11月,日本海军把其核心海上力量集结在
择捉岛的单冠湾,然后从这里出发偷袭了美国海军据点──夏威夷珍珠港。在冷战时期,苏
联在北方四岛建立了空军基地,美国也把“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和攻击型核潜艇调向北方。
美苏在北方四岛附近的激烈抗争是与北方四岛的军事价值分不开的。
现在,北方四岛和千岛群岛一起构成了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重要门户。俄罗斯在太平
洋基地甚少,丧失北方四岛将使俄海军太平洋舰队失去出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使千岛群
岛防御链条断裂,影响堪察加半岛的战略导弹潜艇的安全。俄军方始终将择捉岛和国后岛
作为这一岛链上的重要海军基地,并驻有个空军基地,此外,北方四岛还是俄太平洋舰队
由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军港东出太平洋的捷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失去了黑海和波
罗的海的诸多港口,可以说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实际上是被封锁住的,俄罗斯能够进
入世界大洋的只有太平洋舰队及北方舰队。而太平洋舰队进入大洋,又不可能走朝鲜海峡,
因为在朝鲜海峡两岸拥有釜山、佐世保等海军基地的美军,40分钟就可以用水雷封锁该海
峡。所以俄罗斯只有走千岛群岛这一航线最为实际。
3.政治地位:北方四岛还是俄罗斯牵制远东地区的战略要点。首先,北方四岛在地理
上与萨哈林岛的南端遥相呼应,同时,北方四岛与哈巴罗夫斯克的滨海区形成椅角之势,
可以完全封闭日本进入鄂霍次克海的各条通道。俄罗斯据有北方四岛,相当于给日本上了
一道“紧箍咒”,能够满足俄罗斯在远东牵制日本战略要求。其次,若俄罗斯失去北方四
岛,美日极有可能在岛上驻军,这不仅使俄千岛群岛防御屏障洞开,还可能成为美日封锁
俄太平洋舰队乃至整个俄远东地区的前沿基地。最后,北方四岛是俄在远东地区最有效的
情报阵地。由于北方四岛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是监视日本海空自卫队和美国太平洋舰队
战机及舰船活动的最理想地点。
日方
1.丰富的资源:1867吨的黄金,9284吨的白银,同时还是制造飞机发动机的重要
材料——重金属铼的重要产地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海洋生物。对日本
这样一个严重缺乏资源的岛国来讲 ,获得南千岛群岛,这些都是可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资
源。
2.日本获得南千岛群岛是为了洗刷二战失败的一个“污点”,另一个“污点”是美军基
地。日本政府想向国人灌输这样一种认识,即日本没有战败。教科书和学校里早就存在着这
种思想,日本人早就被强行灌输日本不是战败而是结束了战争这种观点。因此,这些“污点”
会凸显日本的失败和所受到的惩罚,这也是决定日本南千岛群岛立场的一个动因。
六.争端前景
北方领土问题的解决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政治前景不容乐观。
首先,问题的难解之处在于,尽管俄罗斯目前急需日本的经济援助,但北方四岛的战
略位置对俄更为重要。从地图上看,“千岛群岛”使俄罗斯在远东获得了巨大的战略屏障,
它的几个大的岛屿,如勘察加、库页岛均被千岛群岛所屏护。勘察加半岛是俄罗斯的核武
器试验场,库页岛是俄的战略导弹基地,而“千岛群岛”就屏护在这些战略要地的外围,
极像一个栅栏。如果归还给日本,在《日美安保条约》的大背景下,意味着俄罗斯远东舰
队出入太平洋的咽喉上被美国人勒上一道长索,长远看,这对雄心犹存的俄罗斯来说,未
必不是一种灾难。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俄罗斯不会轻易松口。况且,100多年前,俄罗
斯作家契诃夫就曾经警告过俄罗斯民族,不要为了经济利益出卖祖先经营多年的“樱桃园”。
其次,北方四岛是俄罗斯对日关系中的一张王牌。普京同意与小泉就领土问题进行谈
判,最主要的动机不过是为了改善同日本的关系,争取日本的经济合作与援助。政治上普
京不愿意把领土交还日本,经济上又继续日本的经济援助,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普京只
能在战略上给日本人下饵,引诱日本只有加强经济合作,日俄两国才能建立起“友谊大厦”。
否则,日本现在就领土问题进行谈判确实有些为时过早。1991年,日俄双边贸易额只有5
亿美元;1998年,日本在俄的直接投资排在外国投资者的第16位。所以,俄方认为,在
如此不正常的贸易和投资中作长期打算和搞好投资环境,是双方迫切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再次,当前俄罗斯深陷恐怖袭击的漩涡当中,2010年9月初的别斯兰人质事件更是
使俄举国悲哀。造成俄国内恐怖袭击连绵不断的一个主要根源就是车臣分离主义运动。小
泉此时在北方领土问题上咄咄逼人,难免不会刺激俄罗斯人维护领土完整与国家安全的敏
感神经,给人以乘人之危的嫌疑。况且长期以来,俄罗斯国民反对归还北方四岛的声音一
直持续不减,政府的态度也一直比较强硬。
总的来说,在今后较长一时间内,日本政府的北方领土外交不会有大突破,受领土问
题的制约,日俄关系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领土问题优先同时辅以经济合作,仍将是日
本今后对俄政策主轴。
七.日俄领土争端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领土争端大部分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占领国多年的经营
使得一次性完全收回争端领土变得不可能,也不现实。尤其是敏感地带的争端领土。为此,
要想解决领土争端就得有所牺牲,不要指望一次性完全收回,可以采取一部分一部分收回
的方法,毕竟收回部分总比一点都收不回强。
第二、在对待争议领土问题上,不能以硬对硬,要采取灵活的外交手段,不要逼迫占
有国对争端领土采取强硬的姿态公开宣誓主权,而是要让占领国仍然认同此领土属于争议
领土,为以后的收回创造条件,争取时间。
第三、对待很难收回的争议领土,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避免第
三国的介入,以免争议领土问题复杂化。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0111416a170234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