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barely)
ES
美国“重返月球”政策的预期分析论月球基地的条件与选址
xpectation Analysis of America's "Return to the Moon" Policy ite Selection of the Lunar Base
论月球基地的条件与选址
+
刘进军(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 郭建成 蒋峥
月球基地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先进的系统
工程。
月球基地建设必须全面了解月球的起
源、结构、宇宙射线、磁场、亮度、重力、
地理、地貌、地质、气候、温度、水源、环
境、月壤结构、月壤特性、月球矿藏、月壤
气体、元素含量和分布、月球地热资源、科
学技术、人体工程学等 。
这些将为规划、设计和建设月球基地提
供科学依据和最佳方案。
他富氢聚合物,而不是铝来建造。水也有助
于屏蔽宇宙射线。
2.撞击坑
月球表面的一大地质特征是密布的撞击
坑,又称“陨石坑”,它们是小行星、彗星
与月球表面碰撞而形成的。撞击会形成高出
月面的环形山。据估计,在月球正面就有大
约30万个直径超过1千米的陨石坑。
这些陨石坑的结构特点是多个隆起环形
山,直径在几千米、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之
间。由于缺乏大气、天气和地质作用,许多
月球环境
1.宇宙射线
宇宙射线是高能质子和原子核。它们或
源于太阳,或来自太阳系之外的星系,以及
更遥远的星系,几乎以光速穿越太空。
宇宙射线的来源包括:超新星、活动
星系核、类星体和伽马射线爆发。太阳发射
的高能粒子,主要是质子,发生在太阳爆发
时。宇宙射线的原子核约90%是氢(质子),
9%是氦(α粒子),重元素只占1%。
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保护下,地球较少
受到宇宙射线的辐射和破坏。
宇宙射线会对电子通信设备,航天器和
生命造成破坏,直接损害DNA,以及细胞和
组织的生物化学变化。伽马射线轰击可能会
导致癌症、基因突变、白内障,认知和记忆
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疾病等,严
重威胁宇航员的健康。
地球磁层、大气层、屏蔽材料、厚实的
泥土可以有效地抵御宇宙射线。航天器可以
用富含氢的塑料,以及聚乙烯或聚乙烯等其
060
《卫星与网络》2021年11月
月球地貌:陨石坑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 星空灿烂
陨石坑保存完好。在陨石坑里,蕴藏着大量
的水冰。这为建设月球基地和人类生活提供
了条件。
3.风化层
月壳表面覆盖着一层高度粉碎的表面
层,称为风化层。这是由撞击过程形成的,
大块的基岩破碎成越来越小的颗粒。风化层
分为:表土、较老表土和巨表土。表土很
细,富含二氧化硅,具有类似于雪的质地和
类似于废火药的气味。较老的表土通常比较
新、比较厚:在高地地区,厚度为10千米~20
千米;在平原地区,厚度为3~5千米。在细碎
的表土层下面是巨表土,是许多上千米厚的
高度断裂的基岩层。
4.月球水
月球上的水主要来自撞击月球的彗星。
液态水在月球表面不能持久存在。当暴露在
太阳辐射下时,水通过一种称为光解的过程
迅速分解,并消失在太空中。
自1960年代以来,美国通过登月和分析月
球标本认为:月球干燥无水。科学家们一直
假设:月球应该有水冰。水冰可能是彗星撞
击月球而沉积的,也可能是由富含氧气的月
球岩石和太阳风中的氢反应而产生的。在月
球两极留有水的痕迹,水冰存在于寒冷、永
久阴影的陨石坑中。
2008年11月14日,印度“月船-1”号的
撞击器坠入沙克尔顿陨石坑,首次发现和确
认存在水冰。2009年9月24日,“月船-1”号
上的月球矿物学制图仪探测到月球表面2.8-
3.0μm的吸收特征,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
0.1%的水(按重量计),推翻了40年来月球
干燥无水的假设。“月船-1”号探测到水蒸
气,发现水蒸气随纬度变化,最高温度约为
60℃~70℃;可能是由于风化层中的水冰升华
而产生的。2010年3月,“月船-1”号上的合
成孔径雷达发现:月球北极存在大量的冰。
据估计,北极至少有6亿吨冰,由几米厚的相
对纯净的冰层组成。
2018年8月,美国航宇局确认:月球两极
表面存在水冰。2020年10月26日,美国宇航局
确认:月球阳光照射的表面也存在水。2020年
10月,天文学家报告,根据红外天文平流层天
文台(SOFIA)探测:在月球太阳光下探测到
水分子,估计丰度约为100 ppm~400 ppm,分
布在小纬度范围内,而不是全球性的现象。
美国“月球勘测轨道器”的数据表明:
月球极地的巨大而永久的阴影区域外,还有
许多未探测的冷阱,大大增加了冰可能积聚
的区域,总面积约为4万平方千米,其中约
60%位于南部。由于永久阴影,大部分水冰冷
阱位于纬度>80°处。
近些年,各国探测器均证实:月球上确
实分布和存在水。在月球两极寒冷、永久遮
蔽的陨石坑中发现了水冰。水分子也存在于
极薄的月球大气中。计算机模拟表明:31059
平方千米的月表处于永久阴影中,富含水
冰。月球上的水将为未来登陆、移民月球的
人们提供生活、工程用水,也可被分解为氢
和氧,为火箭提供燃料。
5.月球的磁场
40亿年前,月球的磁场强度很可能接近
今天的地球磁场强度。这个早期的月球磁场
大约于10亿年前,在月球核心完全凝固之后,
慢慢消失。现在,月球磁场只有地球磁场的
十万分之一。
这些图像显示了月球背面的一个非常年轻的陨石坑。这是印度“月船-1”号月球矿
物学制图仪拍摄的水源。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061
Satellite
& Network
ES
美国“重返月球”政策的预期分析论月球基地的条件与选址
xpectation Analysis of America's "Return to the Moon" Policy ite Selection of the Lunar Base
6.月球的重力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1.625米/秒
2
,
约为地球表面的16.6%或0.166ɡ。在整个月球
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变化约为0.0253米/秒
2
,
重力加速度的1.6%。由于重量直接取决于重力
加速度,月球上的物体重量仅为在地球上重
量的16.6%,约为六分之一。
月球重力不仅关系到航天器的起降、人
类的生活和居住,也关系到建设月球基地。
在月球上起降航天器、建筑房屋、建设基
地,比在地球上要轻松很多。
7.大气层
过去,月球拥有较厚的大气。2017年10
月,美国宇航局位于休斯顿的马歇尔太空飞
行中心和月球与行星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
根据“阿波罗”任务检索到的月球岩浆样本
研究发现,在30亿~40亿年前的7000万年时间
里,月球曾经拥有相对较厚的大气层。这种
大气来源于月球火山喷发喷出的气体,厚度
是现今火星的两倍。古老的月球大气层最终
被太阳风剥离,并消散到太空中。
现在月球的大气层非常稀薄,几乎是真
空,总质量不到10吨。这个小质量的表面压力
,大约0.3帕斯卡
大约为3×10
15
标准大气(atm)
(nPa)。它随月球日而变化,包括逸出和溅射。
这是太阳风离子轰击月球土壤的产物。
月球已检测到的元素包括溅射产生的钠
和钾;太阳风产生的氦-4和氖;以及氩-40、
氡-222和钋-210。由于月壳和月幔中的放
射性衰变而产生的气体逸出,不知道风化层
中是否存在氧、氮、碳、氢和镁等中性物质
(原子或分子)。
印度“月船-1”号探测到水蒸气和气
体。这些气体要么由于月球的引力而返回风
化层,要么由于太阳辐射压力而消失在太空
中,或者如果它们被电离,则被太阳风的磁
场卷走。
月球大气每立方厘米的总原子数约为
80000个,略高于假定存在于水星大气中的原
子数,而这大大超过了太阳风的密度。太阳
风的密度通常只有每立方厘米几个质子,与
地球大气层相比,它实际上是一个真空。月
062
《卫星与网络》2021年11月
美国“圣杯”号探测器测绘的月球重力图。
月球表面的径向重力异常(加速度)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
2
。左边是月球正面,右边是月球背面。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 星空灿烂
球也可能有一个由静电悬浮尘埃组成的稀薄
的“大气层”。
目前,人类已知存在于月球大气中的元
素在白天的平均丰度,如表1所示,单位为每
立方厘米原子数。
8.温度
月球,冰火两重天。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
层,真空环境,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
热率又很低,所以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
在赤道地区,白天,在阳光照射的地方温度最
高116℃;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73℃。普通的
温度计在这里根本无法使用。
那些“永恒黑暗的陨石坑”非常寒冷。
“月球勘测”轨道器测量到南极陨石坑的夏
季最低温度为-238℃;接近北极的埃尔米特
陨石坑的冬至,温度仅为-247℃。这是探测
器测量到的太阳系中最冷的温度,甚至比冥
王星的表面还要冷。据报道,月球表面不同
区域的温度有很大差异。这取决于它们是在
阳光下,还是在阴影下。
9.季节
月球相对于黄道的轴向倾斜仅为
1.5424°,远小于地球的23.44°。正因为如
此,月球的太阳光照随季节的变化要小得
多。地形的变化在季节性影响中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从“克莱门廷”探测器1994年拍摄的图
像来看:月球北极皮尔里陨石坑边缘的4个山
区似乎在整个月球日都保持着光照,创造永
恒之光的顶峰。南极不存在这样的地区。同
样,在许多极地陨石坑的底部,也有一些地
方仍然处于永久的阴影中。
月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自转,自转周
期27.32天,公转周期也大约为27.32天。由于
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所以看不
见月球背面。由于月球自转周期27天多,所
以从地球上看14天左右是白天,14天左右是夜
晚。
10.太阳能
太阳能是未来建设月球基地的可用能
11.优越性
大气成分
(每立方厘米
原子总数)
大气表面压力
氩
氦
氖
纳
钾
氢
氡
表1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0076843a169633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