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在“互联网+政务”中的应用

微信小程序在“互联网+政务”中的应用

2023年7月2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微信小程序在“互联网+政务”中的应用

作者:李亦珂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年第18期

摘要: 基于微信超级用户量和强大流量的微信小程序崭露头角以来,在诸多领域发展势头良好。本文探讨了小程序应用在“互联网+政务”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介绍了微信小程序的架构、组件、API及简要的开发过程,为小程序和政务服务相结合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微信小程序 互联网+ 政务服务

1 微信小程序

根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

在诸多移动端APP中,微信以10亿日活跃用户量、34%的用户总数据流量独占鳌头。2017年1月,微信小程序横空出世,依托微信庞大的用户量和超强的用户粘性,迅速形成与原生APP、H5分庭抗礼之势。

对于开发者而言,微信小程序将移动端跨平台技术与微信APP进行深度集合,使研发成本更低,开发效率更高,产品迭代更快,流量获取更容易。对于用户而言,微信小程序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搜即可打开应用;也无需担心应用安装过多的问题,微信小程序在云端部署,不用安装,体量轻便,不占内存,又无处不在,随时可用,用完即走,无需卸载。

2 互联网+政务

2015年以来,李克强总理数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政务”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政务微信,占领了移动化的高地,为公众提供无所不在的掌上政务移动服务。政务微信的主要服务形式有微信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以及方兴未艾的微信小程序。

不同于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明显的媒体属性,小程序更突出其工具属性、功能属性和服务属性,这恰恰与“互联网+政务”公共服务普惠化的理念不谋而合,小程序可以帮助政府更高效地服务民众,帮助民众更便利地解决实际问题。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aochengxu/1688278483a11235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