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8日发(作者:)
第38卷 第5期2019年9月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enanInstituteofEducation(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ol.38 No.5Sep.2019文章编号:1006-2920(2019)05-0101-08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19.05.019万卷楼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插图楹联的文学批评乔光辉 游思平 摘要:插图楹联作为明清时期常见的一种插图题赞形式ꎬ其大规模出现始自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金陵万卷楼刊行的«三国志通俗演义»ꎮ万卷楼本插图楹联呈现出较强的情感倾向与道德评判色彩ꎬ可以视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形式ꎮ“语-图”双重视域下ꎬ插图楹联不仅具有强烈的文本干涉功能ꎬ而且作为附载在小说插图上的“题画诗”ꎬ也是对基于文本的插图图像的精确引导ꎮ以韵文形式出现的插图楹联ꎬ渊源于“论诗诗”的传统批评类型ꎮ落实到具体文本上ꎬ万卷楼刊本插图楹联在意象选择、技法运用与批评主旨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批评价值ꎮ关键词:万卷楼本«三国志通俗演义»ꎻ插图楹联ꎻ文学批评 作者简介:乔光辉ꎬ文学博士ꎬ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ꎻ游思平ꎬ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ꎮ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明清小说戏曲插图的文学批评”(15BZW047)ꎮ 插图楹联属于传统插图的“题赞”范畴ꎮ题赞即插图中的文字部分ꎬ“题”主要指叙事性的图题ꎬ“赞”指楹联、图赞、像赞等带有褒贬色彩的评语ꎮ«三国演义»的插图题赞形式多样ꎬ其中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周曰校万卷楼刊本的楹联式题赞尤为特殊ꎬ其对句整饬工稳ꎬ常将典故、诗歌融入其中ꎬ典雅而有人文厚度ꎮ在各刊本«三国演义»插图本之中ꎬ万卷楼刊本的韵文形式题赞格外引人瞩目ꎮ当时刊行量较大的小说戏曲插图本ꎬ有万历间«西厢记»刘龙田乔山堂刊本及熊龙峰忠正堂刊本ꎮ熊本刊刻时间为1592年ꎬ晚于万卷楼刊本的刊行时间ꎻ刘本刊刻时间不明ꎬ据蒋星煜在«中国戏曲钩沉»中的推测ꎬ刘本系熊本演变而来[1]107ꎬ也应晚于万卷楼刊本ꎮ另外ꎬ风月锦囊本«琵琶记»刊刻时间为1553年ꎬ虽早于万卷楼刊本ꎬ然而该本中只有二十幅插图与楹联ꎬ楹联字数为七言ꎬ其规格与字数均不及万卷楼刊本插图楹联ꎮ因此ꎬ以插图题赞发展史考察ꎬ大规模地刊行与运用楹联式题赞ꎬ毫无疑问始于金陵万卷楼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ꎮ插图楹联或化用文本中的赞诗或借题发挥ꎬ句式雅化、诗化ꎬ在作品主旨、表述效果等方面都具有较浓厚的批评意味ꎬ是传统“诗文评”在小说戏曲文本中的变相延续ꎮ本文对万卷楼刊本插图楹联的批评效果进行考察ꎬ通过其与“题画诗”“论诗诗”的联系与比较来界定插图楹联的批评类型ꎬ阐述其批评意义的合理性ꎬ并结合具体文本ꎬ就取材、技法运用及批评主旨等方面论述插图楹联的批评功能ꎮ一、“语-图”双重视域下的楹联批评万卷楼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共12卷ꎬ每卷20节ꎬ每节节首标一回目ꎬ共240回目ꎮ每节附一插图ꎬ插图配楹联于左右ꎬ共有插图240幅、楹联240副ꎮ对此ꎬ书坊主曾颇为骄傲地在书前识语中言此本“节目有全像”ꎮ有学者指出:“明代中晚期对联盛行的流行格式ꎬ从中似乎显示出行业竞争中不惜工本、力求新颖突出的姿态ꎮ”[2]55楹联式题赞颇费匠心ꎬ对仗工整ꎬ的确“新颖突出”ꎬ如此用心ꎬ其刻本自能在出版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ꎮ从形式上看ꎬ楹联字数固定ꎬ十一言为一联ꎬ断句大致为“4字+7字”的模式ꎬ如“刘玄德斩寇立功”一节楹联为“寇斩黄巾/羽骑扬威花外转ꎬ功成赤手/霓旌带彩日边回”(图1)ꎮ对于万卷楼刊本插图楹联的性质ꎬ李小龙在«试论中国古典小说回目与图题之关系»一文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aochengxu/1687945271a59485.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