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详解
层级 | 名称 | PDU单位 | 核心功能 | 典型协议/技术 | 网络设备 |
---|---|---|---|---|---|
1 | 物理层 | 比特流 | 物理介质传输 | RJ45, 光纤, 802.11 Wi-Fi | 集线器、中继器 |
2 | 数据链路层 | 帧 | 物理寻址、差错校验 | Ethernet, VLAN, PPP | 交换机、网桥 |
3 | 网络层 | 数据包 | 逻辑寻址、路由选择 | IP, ICMP, OSPF, BGP | 路由器 |
4 | 传输层 | 段/数据报 | 端到端传输、流量控制 | TCP, UDP | 防火墙(部分功能) |
5 | 会话层 | 数据 | 会话管理、连接控制 | NetBIOS, RPC, SIP | |
6 | 表示层 | 数据 | 数据格式化、加解密 | SSL/TLS, JPEG, ASCII | |
7 | 应用层 | 数据/消息 | 用户接口,网络服务 | HTTP, FTP, SMTP, DNS | 网关、代理服务器 |
逐层深度解析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核心功能: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比特流(0/1信号)
- 补充细节:
- 传输介质:双绞线(Cat5/6)、光纤(单模/多模)、无线电波(Wi-Fi)、红外线
- 信号类型:电信号(铜缆)、光信号(光纤)、电磁波(无线)
- 典型设备:中继器(信号放大)、集线器(多端口中继器,已淘汰)
- 关键术语:带宽(Hz)、波特率、调制技术(如QAM)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核心功能:成帧、物理寻址(MAC)、差错控制(CRC)、流量控制
- 补充细节:
- 子层划分:
- MAC子层:控制多设备共享介质(CSMA/CD以太网冲突检测)
- LLC子层:提供逻辑接口,处理流量控制和差错恢复
- 典型技术:
- 以太网(IEEE 802.3)、Wi-Fi(IEEE 802.11)
- VLAN(虚拟局域网,基于802.1Q标签隔离广播域)
- 设备:交换机(基于MAC地址转发帧)、网桥(连接不同物理层网络)
- 子层划分:
网络层(Network Layer)
- 核心功能:逻辑寻址(IP)、路由选择、拥塞控制
- 补充细节:
- 路由协议:
- 内部网关协议(IGP):OSPF(链路状态)、RIP(距离矢量)
- 外部网关协议(EGP):BGP(互联网核心路由协议)
- 关键协议:
- ARP(IPv4地址解析)、ICMP(ping/traceroute)、IPsec(VPN加密)
- NAT技术:实现私有IP与公有IP转换
- 路由协议: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 核心功能:端到端连接管理、分段重组、可靠传输
- TCP vs UDP对比:
特性 | TCP(面向连接) | UDP(无连接) |
---|---|---|
可靠性 | 三次握手、重传、确认机制 | 无确认,可能丢包 |
流量控制 | 滑动窗口机制 | 无 |
应用场景 | 网页(HTTP)、邮件(SMTP) | 视频流(RTP)、DNS查询 |
- 端口号:0-65535(知名端口如80/HTTP、443/HTTPS)
会话层(Session Layer)
- 核心功能:建立/维护/终止会话、同步对话
- 典型应用:
- 远程过程调用(RPC):跨网络调用函数
- NetBIOS:Windows文件共享会话管理
- SIP协议:VoIP电话会话控制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 核心功能:数据格式转换、加密压缩
- 典型技术:
- 加密:SSL/TLS(HTTPS)、SSH
- 压缩:ZIP、GZIP(网页内容压缩)
- 编码:ASCII/Unicode文本、JPEG/PNG图像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核心功能:直接为用户应用提供网络服务
- 协议示例:
- HTTP/HTTPS:网页传输
- SMTP/POP3:邮件收发
- DNS:域名解析
- MQTT:物联网设备通信
数据封装流程示例
代码语言:bash复制用户数据 → 应用层(HTTP头) → 表示层(加密) → 会话层(会话ID)
→ 传输层(TCP头+端口) → 网络层(IP头+地址)
→ 数据链路层(帧头+MAC) → 物理层(比特流)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48079916a472744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