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AI智能体?

作者|Barry Zhang, Anthropic地址|出品|码个蛋(ID:codeegg)整理|陈宇明最近看到了 Anthropic 那篇著名的《Building effective agents》作者之一 Barry Zhang 在 2

如何打造高效AI智能体?

作者|Barry Zhang, Anthropic

地址|

出品|码个蛋(ID:codeegg)

整理|陈宇明

最近看到了 Anthropic 那篇著名的《Building effective agents》作者之一 Barry Zhang 在 2 月底的演讲《How We Build Effective Agents》,看完之后非常有收获,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三个核心观点:

  1. 别啥都用智能体
  2. 越简单越好
  3. 像智能体一样思考

几年前大家刚开始玩AI时,做的都是基础功能——比如总结、分类、提取信息,这些当时觉得超神奇,现在已成标配。后来产品成熟了,我们开始搞更复杂的操作:一个模型搞不定?那就串连多个模型按固定流程跑(这叫"工作流"),用更多计算换更好效果。这算是智能体的雏形。

现在模型更强了,各种专用智能体开始落地。和工作流不同,智能体能自己决定下一步干啥,根据环境反馈自主行动——这也是今天讨论的重点。至于未来?可能智能体会更全能,或者多个智能体协作干活。总之它们越自主,就越有用,但成本、延迟和出错风险也越高。

第一点:别啥都用智能体智能体适合处理复杂高价值的任务,不是万能升级方案。啥时候该用智能体?看这 checklist:

  1. 任务复杂度:如果问题模糊难界定(比如从设计文档直接生成代码),智能体很擅长;但如果能轻松列出所有可能性,直接写死流程更省钱可控。
  2. 任务价值:智能体探索会烧很多算力,得值回票价。比如客服系统如果每次对话预算只有10美分(约3-5万token),用工作流处理常见情况就够了。
  3. 关键能力验证:比如写代码的智能体,至少要能写、能debug、能改错。如果有明显短板,就缩小任务范围。
  4. 错误成本:如果出错后果严重(比如删数据库),就得加限制(比如只读模式/人工审核),但这会影响扩展性。

举个正面例子——写代码为什么适合智能体?

  1. 从设计文档到PR提交本身就是复杂模糊的过程
  2. 好代码价值高
  3. 现有模型(如Claude)已具备基础能力
  4. 代码可通过测试验证,风险可控

第二点:越简单越好智能体本质就三部分:

  1. 环境:它操作的系统
  2. 工具:它能用的功能(比如搜索、写代码)
  3. 系统提示词:告诉它目标、限制和理想行为

别一开始搞太复杂!先搭好这三大件快速迭代,行为稳定了再优化。比如:

  • 编码场景:缓存中间结果降成本
  • 搜索场景:并行调工具降延迟
  • 所有场景:展示进度条建立用户信任

第三点:像智能体一样思考我们常以人类视角设计智能体,结果被它的"迷惑行为"整懵。其实智能体每一步只能看到有限的上下文(那1-2万token),试着把自己代入:

想象你是电脑操作智能体,每次只能看到一张截图+简陋描述(比如:"你是电脑助手,现在要完成XX任务")。

你闭着眼点鼠标,等3-5秒才能看新截图——可能点对了,也可能把电脑关机了!这种"操作盲区"会循环发生。

通过这种代入,你会发现智能体真正需要什么:

  • 屏幕分辨率信息(才能精准点击)
  • 推荐操作提示(减少无效尝试)
  • 操作限制说明(避免危险动作)

小技巧:直接问模型!

把提示词/工具描述丢给Claude问:"这指令清楚吗?你能执行吗?" 甚至把整个操作记录给它分析:"我当时为啥这么决策?怎样能更好?"

个人脑洞时间:

  1. 成本控制:急需让智能体明确预算(时间/金钱/token),否则难落地
  2. 自我进化工具:让智能体自己设计/优化工具,变得更通用
  3. 多智能体协作:关键问题是怎么让它们高效沟通(现在都是固定问答模式)

总结:AI智能体要用对场景、简单起步、理解它的局限。

  1. 智能体不是万金油,找准高价值复杂场景
  2. 先做减法,核心三件套跑通再优化
  3. 换位思考,理解智能体的局限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原始发表:2025-04-2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 删除系统优化工具模型设计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47561883a4653912.html

相关推荐

  • 如何打造高效AI智能体?

    作者|Barry Zhang, Anthropic地址|出品|码个蛋(ID:codeegg)整理|陈宇明最近看到了 Anthropic 那篇著名的《Building effective agents》作者之一 Barry Zhang 在 2

    4小时前
    10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