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发(作者:)
维生素C药片中Vc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直接碘量法测定Vc的原理及其操作。
2、 掌握碘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3、 掌握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碘量法
碘量法是以I
2
的氧化性和I的还原性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用
碘离子来还原,定量的析出碘单质,然后用Na
2
S
2
O
3
标准溶液来滴定析出的I
2
。这种
方法叫做间接碘量法。本实验采用间接碘量法测碘的浓度。以淀粉为指示剂,Na
2
S
2
O
3
标
准溶液来滴定析出的I
2
,以蓝色消失为终点,即可算出碘的浓度。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Vc,分子式C
6
H
8
O
6
。Vc具有还原性,可被I
2
定量氧化,因而
可用I
2
标准溶液直接测定。其滴定反应式:
-
O
HO
O
OH
C
H
OH
CH
2
OH
+
I
2
HOAcO
O
O
OH
C
H
O
CH
2
OH
+
2HI
(二)碘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I
2
微溶于水而易溶于KI溶液,但在稀的KI溶液中溶解得很慢,所以配制I
2
溶液时
不能过早加水稀释,应先将I
2
和KI混合,用少量水充分研磨,溶解完全后再加水稀释。
I
2
溶液的标定可以用As
2
O
3
或Na
2
S
2
O
3
标定,因为As
2
O
3
是剧毒物质,我们用Na
2
S
2
O
3
来标定。
(三)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Na
2
S
2
O
3
一般含有少量杂质,在PH=9-10间稳定,所以在Na
2
S
2
O
3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Na
2
CO
3
,Na
2
S
2
O
3
见光易分解可用棕色瓶储于暗处,经一周后,用K
2
C
2
O
7
做基准物间接碘量
法标定Na
2
S
2
O
3
溶液的浓度。根据K
2
C
2
O
7
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滴定消耗的体积,就
可计算出溶液中Na
2
S
2
O
3
的浓度。
其过程为:K
2
C
2
O
7
与KI先反应析出I
2
:析出的I
2
再用标准的Na
2
S
2
O
3
溶液滴定:从而
求得Na
2
S
2
O
3
的浓度。这个标定Na
2
S
2
O
3
的方法为间接碘量法。
碘量法的基本反应式:2S
2
O
3
+I
2
=S
4
O
6
+2I
标定Na
2
S
2
O
3
溶液时有:
6I+Cr
2
O
7
+14H=2Cr+3I
2
+7H
2
O 2S
2
O
3
+I
2
=S
4
O
6
+2I
Na
2
S
2
O
3
标定时有:n(K
2
C
2
O
7
): n(Na
2
S
2
O
3
)=1:6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实验药品和试剂:
-2-+3+2-2--
2-2--
I
2
分析纯 KI溶液100g·L Na
2
S
2
O
3
·5H
2
O溶液 0.0170
2
C
2
O
7
溶液 淀粉
-1 -1
指示剂5 g·L Na
2
CO
3
固体 HCl溶液 6 mol.L 冰醋酸 维生素C药片
主要仪器:
分析天平、天平、量筒、烧杯、酸式碱式滴定管、表面皿、容量瓶(250mL)、锥形瓶
(250mL)、碘量瓶(250mL)、移液管(25mL)、洗瓶等常规分析仪器
四、实验步骤
(一)、Na
2
S
2
O
3
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1、配制0.10mol/L Na
2
S
2
O
3
溶液500mL 称取13gNa
2
S
2
O
3
·5H
2
O,溶于500mL新煮沸的蒸
馏水中,加入0.1gNa
2
CO
3
,保存于棕色瓶中,放置一周后进行标定。
2、Na
2
S
2
O
3
溶液的标定。移取25.00mL标准 K
2
Cr
2
O
7
溶液于250mL锥形瓶,加3mL6mol/L
的HCl, 5mLKI,盖上表面皿,以防止I
2
因挥发而损失,摇匀后置于暗处5分钟,使反
应完全,加50ml蒸馏水稀释,用Na
2
S
2
O
3
溶液(碱氏)滴定到溶液呈浅绿黄色时,加2ml
3+
淀粉溶液。继续滴入Na
2
S
2
O
3
溶液,直至蓝色刚刚消失而溶液呈亮绿色(Cr)出现为止。
记下消耗Na
2
S
2
O
3
溶液的体积,平行滴定三次。计算Na
2
S
2
O
3
溶液的浓度。
(二)、标准碘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1、配制0.050mol/L I
2
溶液300 mL 称取4.0gI
2
放入小烧杯中,放入8gKI,加水少许,
用玻璃棒搅拌至I
2
全部溶解后,转入500 mL烧杯,加水稀释至300mL。摇匀,贮存于棕
色瓶。
2、I
2
溶液的标定 用移液管取25.00mL I
2
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水,用Na
2
S
2
O
3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加入2 mL淀粉指示剂,继续用Na
2
S
2
O标准溶液滴定
至蓝色恰好消失,即为终点。平行滴定三次,计算标准溶液浓度。
(三)、Vc含量的测定
1、配制2mol/L醋酸溶液。量取6mL冰醋酸稀释至50mL
2、维生素C的提取。取10片药剂,准确称量其质量。研成细粉末并混均匀,准确称取
粉末约0.6g(三份)。置于锥形瓶中,操作一定要快,加50mL蒸馏水稀释,马上进行
下一步滴定。(若颜色太深可加蒸馏水稀释)
3、维生素C的测定。向锥形瓶中加入10mL2mol/LHAc溶液,2mL淀粉溶液,立即用标准
碘液(酸式滴定管)进行滴定至溶液刚好呈现蓝色,30s内不褪色即为终点.记下体积,
平行滴定三次,,计算Vc的含量。
五、原始数据记录
表一:Na
2
S
2
O
3
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序号
数据
项目
V ( K
2
Cr
2
O
7
) /mL
V ( Na
2
S
2
O
3
) 初读
数/ mL
V ( Na
2
S
2
O
3
) 终读
数/ mL
V ( Na
2
S
2
O
3
) / mL
1
2
3
-1-1
c (Na
2
S
2
O
3
)= C(K
2
Cr
2
O
7
)×25.00×6/V(Na
2
S
2
O
3
)
表二:标准碘液的配制及标定
序号
项目
数据
V(I
2
) / mL
V ( Na
2
S
2
O
3
) 初读
数/ mL
V ( Na
2
S
2
O
3
) 终读
数/ mL
V ( Na
2
S
2
O
3
) / mL
1
c (I
2
)=0.5×C(Na
2
S
2
O
3
)×25.00/V(I
2
)
表三:维生素C药片Vc含量的测定
项目
序号
数据
m(药片)/ g
1
C%
M(药片)=176.13g/mol
六、注意事项
1、 实验中所用指示剂为淀粉溶液。I
2
与淀粉形成蓝色的加合物,灵敏度很高。温度升
高,灵敏度反而下降。淀粉指示剂要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2、 用心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否则Na
2
S
2
O
3
因氧气和二氧化碳和微生物的作用而分
解,使滴定时消耗Na
2
S
2
O
3
溶液的体积偏大。
七、思考题
2
3
2
3
V ( I
2
) 初读数/ mL
V ( I
2
) 终读数/ mL
V ( I
2
) / mL
C
I
2
M
C
6
H
8
O
6
W
药片
V
I
2
1000
100
%
1、 测定维生素C的溶液中为什么要加稀HAC?
2、 溶样时为什么要用新煮过的并冷却的蒸馏水?
3、 为减少误差一次溶解三片好,还是滴定完后在溶解下一片好?
八、参考文献
1、 《分析化学实验》 第三版 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
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碘量法测维生素C含量》 豆丁网。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5857789a268254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