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黄痔疮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及水肿的临床观察

四黄痔疮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及水肿的临床观察


2024年4月30日发(作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临床研究 

140・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Clinical research 

四黄痔疮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及水肿的临床观察 

徐进李琼芬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 目的:观察四黄痔疮膏对混合痔术后止痛及消除切口水肿作用的疗效。方法:6o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治疗 

组3O例给予四黄痔疮膏,对照组3O例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照观察两组术后第1—3d平均疼痛积分及术后第7d两组术后水肿病例消 

失时间。结果:治疗组1—3d平均疼痛积分分别为1.4±0.5分、0.93±0.31分及1.6-sO.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7d后水肿病例 

消失时间为5.12±0.84d,优于对照组(P<O.05)。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70%和52%(P<O.05)。结论:四黄痔疮膏治疗混合痔 

术后疼痛及水肿起效快,疗效显著。 

【关键词】 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四黄痔疮膏;f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24—0140—02 

外剥内扎术是一种经典的手术方式,目前仍然是治疗 

用x 检验,应用spssl2.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 

混合痔最常见的手术方法,但术后出现肛门局部疼痛和水 

2结果 

肿,是困扰肛肠科医师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患者惧怕手 术后疼痛程度比较(见表2)术后第1,2,3d治疗组的 

术的主要原因。为减轻患者痛苦,我们以四黄痔疮膏用于 

平均疼痛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O.05)。 

混合痔术后换药,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笔者观察的6O例 

临床病例疗效报道如下。 

表2两组术后平均疼痛积分比较 

1资料与方法 

组别术后第1天(分)术后第2天(分)术后第3天(分) 

1.1 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为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住院患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并实施的《中医病 

证诊断疗效标准》…,6o例患者均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且具 

有手术指征,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 

注:两组间经)( 检验,P<O.0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男11例,女l9例;年龄25—64岁,平均36.8岁。病程最 

短2年,最长21年。对照组30例,男1O例,女2O例;年 

两组水肿病例消失时间比较(见表3)治疗组水肿病例 

龄23~64岁,平均35.9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20年。 

平均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 

有可比性。 

表3两组术后水肿病例消失时间比较 

1.2水肿与疼痛评分标准根据混合痔手术后肛缘水肿与 

疼痛的程度,按四级评分法进行评分,见表l。 

表1 混合痔手术后肛缘水肿疼痛评分标准 

与对照组比较 P<O.0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4)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疗效评价标准在用药第1,2,3d和第7d对上述指 

表4两组疗效比较(例。%) 

标进行评分,并根据疗效指数评估疗效。疗效指数=治疗 

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疗效指 

数>75%,有效:疗效指数40—75%之间,无效:疗效指 

数<40%。 

1.4治疗方法两组混合痔手术均采用局麻下外剥内扎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5 

术,切口l一4个。治疗组术后创面1处者2例,2处者6 

例,3处者7例,4处者15例,对照组术后创面1处者2 

3讨论 

例,2处者7例,3处者7例,4处者14例。两组间经x2 

肛门部神经、血管丰富,因手术导致血管破损、神经 

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从术后第1天起, 纤维暴露、淋巴回流受阻,加之括约肌的收缩压迫,使局 

局部创面予1%碘伏棉球清洁。治疗组用四黄痔疮膏(云 

部充血、炎性渗出和疼痛,疼痛反射引起括约肌痉挛,加 

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制剂中心生产,批准文号:滇药 

重血液与淋巴液的回流障碍,使疼痛加剧,形成“疼痛一 

制字0705A02570),外敷创面及水肿处。对照组用马应龙 

括约肌痉挛一血液及淋巴液回流障碍一渗出液瘀积一疼痛” 

麝香痔疮膏(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公司生产)敷于创 

的恶性循环,这是痔术后并发肛缘水肿、疼痛且难以消除 

面及水肿处,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7d。每天于便后 

的根本原因。 

换药1次,停用止痛药物。 

祖国医学认为,肛肠病术后局部水肿、疼痛是经络阻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 

滞,气血凝滞,湿热下注所致。故治疗多以清热利湿、消 

临床研究 

Clinical l ̄search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141・ 

经络搭桥术治疗与腰椎椎间盘突出有关的腰腿痛127例 

马传礼余波 

南京210001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京市中医院),江苏

【关键词】 经络;搭桥;穴位罐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 1)24-0141-01 

椎间盘突出是中老年人腰椎退变的一个病理变化与病 

理过程,在所有腰椎退变人群中约有1/5的人出现临床症 

状,表现为腰腿疼痛、不适,累及一侧或双侧下肢,严重 

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南京市中医院经络搭桥专病诊 

室自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该病127例,疗效满 

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好转:疼痛等症状显著减轻。 

无效:症状无改善。 

经络搭桥术治疗与腰椎病有关的腰腿痛127例疗效分析 

本组病例均经CT及磁共振确诊为:腰椎退变,腰椎间 

男 

女 

38 

34 

23 

22 

5 

92.1% 

5 

盘突出,膨出,滑脱。其中,男性66例,女性61例;年 

龄36~78岁,平均57岁;病程1—20年。 

2治疗方法 

本组经络搭桥治疗共治愈72例,好转45例,无效 

10例。 

4讨论 

嘱患者取坐位,用多功能穴位罐(专利号: 

922137285)吸附在其印堂穴及双侧合谷穴上3分钟,以起 

到类似针麻样作用。取下穴位罐,令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 

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局部常规消毒后覆盖洞巾。以循行后 

正中线的督脉经为主,以循行督脉经两旁的左右膀胱经为 

辅,在三条经络上选取相关穴位。以两条膀胱经上相对应 

的左右穴位为起点及终点沿皮肤与督脉呈9O度横向切开, 

以连接上述穴位与经络。将多功能穴位罐2—4枚吸附在施 

经络搭桥术取自古代民间一种未经命名的疗法。经过作 

者长期整理创新,使该疗法对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等临床 

症候群的治疗具有效果明确、显著、持久的特点,其特点还 

在于,治疗是针对两条以上的经络以及附着在各经络上的多 

个穴位,而且,实实在在地将它们之间进行贯通起来,是现 

行其它各疗法中不曾有过的一种继承与创新。但对比患者治 

术处约2~5min,取下穴位罐,局部消毒,覆盖敷料。 

3疗效分析 

3.1收治标准:腰部长期疼痛(半年以上,久治不愈), 

不适,活动受限,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CT、磁共振 

确诊腰椎退变。 

3.2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一年以上不发作。 

疗前后的影像资料我们发现,其腰椎间盘的病理改变并没有 

因为接受经络搭桥的治疗而有所改变。但大量病例临床症状 

的明显改善或长久消失让我们产生联想与推论:腰椎的退行 

性改变不是产生临床症状的直接病因,更不是唯一病因。对 

于这个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收稿日期:2Ol1.09.02) 

肿止痛、活血祛瘀为要。四黄痔疮膏是我院的院内制剂, 

应用于临床数十年,其组方由黄连、黄柏、黄芩、生大黄、 

生三七、千里光、冰片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 

肿的功效,在缓解疼痛,消除红肿,止血生肌等方面效果 

明显。方中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四味药性味苦寒,具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攻积祛癖的作用。三七味甘、微 

苦,性温,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的功能。千里光味苦、 

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之功效。冰片其味辛芳香走窜, 

的人参二醇皂苷有确切的镇痛作用。对多种疼痛模型有镇 

痛作用。对多种炎性介质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具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蛋清、甲醛、右旋糖酐、5一羟色胺、 

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巴豆油和二甲苯所致的小 

鼠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通过60例临床 

病例观察,四黄痔疮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及水肿均有较 

好疗效,术后1—3d的疼痛积分均值下降及术后7d水肿病 

载药直达病所,性苦寒而清热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 

利湿解毒、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消肿止痛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能抗炎止血,增强自细胞的 

例的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疗效判定、显效率优于对照组。 

应用四黄膏换药,能明显降低混合痔术后切口疼痛的程度, 

减小创缘水肿面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换药方法。 

参考文献 

吞噬活动能力 ,促进肛周炎症渗出物早期吸收而起到散 

癖消肿止痛作用。黄芩、黄连、黄柏含黄芩甙、小蘖碱。 

黄芩甙能对抗由局部炎症反应所产生的5~羟色胺等炎性 

介质,从而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改善局部血循环而使水 

肿消退。小蘖碱是抗炎的最好成分,对多种细菌均有较强 

的抗菌作用。能松弛平滑肌,解除微循环的痉挛。三七中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 

版社.1994:l31—132. 

[2]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70—371,299—311,1427,934—935. 

(收稿日期:2011.10.0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479804a245457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