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研究生全国统考计算机试题——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试题解析

2023年研究生全国统考计算机试题——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试题解析


2024年4月27日发(作者:)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对顺序存储的有序表(长度为n)实现给定操作的算法中平均时间

复杂度为O(1)的是( )。

A、查找包含指定值元素的值

B、插入包含指定值元素的算法

C、删除第i(1≤i≤n)个元素的算法

D、获取第i(1≤i≤n)个值的算法

2、现有非空双向链表L,其结点结构为,prev是

指向直接前驱结点的指针,next是指向直接后继结点的指针。若要在L中指针p

所指向的结点(非尾结点)之后插入指针s指向的新结点,则在执行了语句序列:

“s->next=p->next;p->next=s;”,后,还要执行( )。

A、s->next->prev=p;s->prev=p;

B、p->next->prev=s;s->prev=p;

C、s->prev=s->next->prev; s->next->prev=s;

D、p->next->prev=s->prev;s->next->prev=p;

3、若采用三元组表存储结构存储稀疏矩阵M,则除三元组外,下列数据中还

需要保存的是( )。

I. M的行数;II.M中包含非零元素的行数;III.M的列数;IV.M中包含非

零元素的列数。

A、仅I、III

B、仅I、II

C、仅III、IV

D、I、II、III、IV

4、在由6个字符组成的字符集S中,各个字符出现的频次分别为3,4,5,

6,8,10,为S构造的哈夫曼树的加权平均长度为( )。

A、2.4

B、2.5

C、2.67

D、2.75

注:

每个关键字的查找长度为:

图片

加权平均长度为 :

(3×3+3×4+3×5+3×6+2×8+2×10)/(3+4+5+6+8+10)=2.5。

如果不考虑权重,会错误计算为

(3+3+3+3+2+2)/6≈2.67,从而误选C。

5、已知一棵二叉树的树形如下图所示,若其后序遍历为fdbeca,则其先序

列为( )。

A、aedfbc

B、acebdf

C、cabefd

D、dfebac

6、已知无向连通图G中各边的权值均为1,下列算法中一定能够求出图G中

从某顶点到其余各个顶点最短路径的是( )。

I.普利姆算法;II.克鲁斯卡尔算法;III.图的广度优先搜索

A、仅III

B、仅I、II

C、仅I、III

D、I、II、III

注:无向连通图 G 中各边的权值均为 1 ,G 可以视为无权图,可用广度优

先搜索求单源最短路径,在求无权图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中,广度优先搜索比

Dijkstra算法更加高效。III正确。I 和 II 是最小生成树算法,也可直接排

除。

7、下列关于非空B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I.插入操作可能增加树的高度;II.删除操作一定会导致叶结点的变化;III.

查找某关键字一定是要查找到叶结点;IV.插入的新关键字最终位于叶结点中。

A、仅I

B、仅I、II

C、仅III、IV

D、仅I、II、IV

解答:I. 插入操作可能会导致关键字上溢,关键字上溢到根结点,树的高

度加一。I 正确。

II. 如果删除的关键字位于叶结点,则该B树叶结点一定发生变化。如果删

除的关键字位于非叶结点,叶结点也会发生变化。II 正确。

III. B树中所有结点均可以存储关键字,若查找的关键字位于非叶结点,

则不需要查找到叶结点。III错误。

IV. 插入新的关键字,插入后进行调整,新插入的关键字不一定位于叶结点

中。

8、对含有600个元素的有序顺序表进行折半查找,关键字之间的比较次数

最多是( )。

A、9

B、10

C、30

D、300

注:二叉树搜索高度:

9、现有长度为5,初始为空的散列表HT,散列表函数H(K)=(k+4)%5,用线

性探查再散列法解决冲突。若将关键字序列2022,12,25依次插入HT中,然后

删除关键字25,则HT中查找失败的平均查找长度( )。

A、1

B、1.6

C、1.8

D、2.2

注:经过上述操作后,散列表为:

如果查找的关键字散列函数值为0,查找1次失败。

如果是1,查找3次才能判断失败。

如果是2,查找2次才能判断失败。

如果是3,查找1次才能判断失败。

如果是4,查找2次才能判断失败。

所以,失败的平均查找长度为:(1+3+2+1+2)/5 = 1.8

10. 下列排序算法中,不稳定的是( )。

I. 希尔排序;II. 归并排序;III. 快速排序;IV. 堆排序;V. 基数排序

A. 仅 I 和 II

B. 仅 II 和 V

C. 仅 I、III 和 IV

D. 仅 III 、 IV 和 V

注:稳定的排序有: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

不稳定的排序有:选择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

11. 使用快速排序算法对数据进行升序排序, 若经过一次划分后得到的数

据序列是 68, 11, 70, 23, 80, 77, 48, 81, 93, 88,则该次划分的轴枢是

( )。

A. 11

B. 70

C. 80

D. 81

23. 与宏内核操作系统相比,下列特征中微内核操作系统具有的是( )。

Ⅰ. 较好的性能;Ⅱ. 较高的可靠性;Ⅲ. 较高的安全性;Ⅳ. 较强的可扩

展性

A. Ⅱ、Ⅳ

B. Ⅰ、Ⅱ、Ⅲ

C. Ⅰ、Ⅲ、Ⅳ

D. Ⅱ、Ⅲ、Ⅳ

24. 在操作系统内核中,中断向量表适合采用的数据结构是( )。

A. 数组

B. 队列

C. 单向链表

D. 双向链表

25. 某系统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用位图管理空闲页框。若页大小为4 KB,

物理内存大小为16GB,则位图所占空间的大小是( )。

A. 128 B

B. 128 KB

C. 512 KB

D. 4 MB

注:16GB/4KB = 4M。

4Mbit/8 = 512KB.

26. 下列操作完成时,导致CPU从内核态转为用户态的是( )。

A. 阻塞过程

B. 执行 CPU 调度

C. 唤醒进程

D. 执行系统调用

注:A错误。阻塞过程完成时,会去调用进程调度程序。

B错误。执行CPU调度完成时,要进行上下文切换。

C错误。唤醒进程后有可能引起进程调度。

D正确。系统调用执行完后回到用户态执行。

27. 下列由当前线程引起的事件或执行的操作中,可能导致该线程由执行态

变为就绪态的是( )。

A. 键盘输入

B. 缺页异常

C. 主动出让CPU

D. 执行信号量的wait()操作

28. 对于采用虚拟内存管理方式的系统,下列关于进程虚拟地址空间的叙述

中,错误的是( )。

A.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

B. C语言中malloc( )函数返回的是虚拟地址

C. 进程对数据段和代码段可以有不同的访问权限

D. 虚拟地址的大小由主存和硬盘的大小决定

注:C语言中malloc()函数用于动态内存分配,返回的是一个指向分配内存

的虚拟地址。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183734a239779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