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一、教学目标

1.

2.

3.

能够认识和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符号含义;

能够辨别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不同;

能够在比较数字大小中合理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二、教学内容

1.

2.

3.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符号解释;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辨别;

数字大小的比较。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2.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符号含义;

教学难点:数字大小的比较。

四、教学准备

1.

2.

3.

讲台;

小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数字卡片、三角板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两张数字小卡片,其中一张上写有“5”,另一张上写有“8”。

然后,老师询问学生们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 呈现(10分钟)

老师拿出表现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卡片,依次向学生展示:“大于号”、“小于号”

的卡片。

老师告诉学生小于号的横着的那一头就像是一个嘴巴,表示小于的数比另一个

数低;大于号则相反,是一个张着嘴巴的图形,表示大于的数比另一个数高。

3. 认识(15分钟)

老师示范举起一个数字卡片,让学生们用大于号和小于号中的一个符号比较出

不同数字的大小关系。

然后,老师要求学生模仿,集体完成4个数字卡片的大小比较。

4. 认识和巩固(15分钟)

老师把8、7、4、2四个数字卡片放于黑板上,要求学生用小于号或大于号把

它们连起来成为“8 > 7 > 4 > 2”的大小关系。并让十个学生随机挑选五张数字卡片,

要求他们站起来,大声念出数值后,用符号连接成一个联式。

5. 实践(15分钟)

老师拿出多个数字卡片,例如“1, 2, 3, 4, 5, 6, 7, 8 ,9, 10”,让学生抽取五张随机

卡片,再随机选择另一个数字,要求学生以小于号或大于号来表示这两个数的大小

关系。学生完成后,老师要求不同的同学举起卡片来念出其结果。

6. 总结(5分钟)

老师邀请孩子总结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符号含义及其应用。可以简单总结一下所

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六、教学延伸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和使用这些知识,例如:

1. 排序比赛:老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设计一些数字排序的游戏,让

学生动手参与,带动他们的兴趣,从而深入记住大于号和小于号;

2. 数字比较: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在不同的场景下,比较数字大小,

例如在公交车上,比较站数;在商场里,比较价格等等。

七、教学评价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可以优秀地完成教学任务,理解和使用大于号和

小于号的符号意义,加强数字大小比较的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3232804a220859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