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MA靶点药物市场前景调研

BCMA靶点药物市场前景调研


2024年4月13日发(作者:)

BCMA

靶点药物市场前景调研

在之前的二十多年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药物选择发生了重大转变,无论是新诊断

还是复发/难治期。新药类别的引入,如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CD38和抗SLAMF7

单克隆抗体,加上自体干细胞移植,使该疾病的五年生存率大约翻了一番。然而,这一积极

的消息因意识到这些措施不能治愈而减弱,患者最终会复发和/或对药物的作用产生抗药性。

因此,有必要发现新的骨髓瘤驱动分子标志物,并开发旨在精确调节这些假定靶点作用的创

新药物。而B细胞成熟抗原(BCMA)几乎只存在于恶性浆细胞的表面,排除了其他细胞类

型,包括其正常对应物,已成为这方面的特定靶标。

目前免疫治疗剂一直处于旨在阻断BCMA活性的研究的最前沿,这些药物的研发进展及

相关信息相信是众多医药科研人员非常关注的,固此笔者借助了药融云-靶点格局数据库(目

前包含7800个靶点)针对BCMA靶点做了全方位的市场调研,包含了BCMA靶点的基本信

息简介、BCMA靶点的新药研发、BCMA靶点适应症分析、BCMA靶点国内外市场分析等四

个方面,具体信息如下。

①BCMA靶点基本信息

BCMA靶点全程B-cell maturation antigen(B细胞成熟抗原),又称TNFRSF17、BCM、BCMA、

CD269、TNFRSF13A、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 17、TNF 受体超家族成员 17,于1990

年代初首次被发现。这种184-氨基酸糖蛋白的表达在B细胞成熟和分化为浆细胞中起主要

作用.在结构上,BCMA由三个主要结构域组成:细胞外(氨基酸1-54,在位置8-21,24-37

和28-41处通过二硫键连接),跨膜(氨基酸55-77)和细胞质(氨基酸78-184)。在正常

人体组织中,BCMA 蛋白和 mRNA 几乎只存在于浆细胞上,并且在浆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

选择性过表达,主要通过激活 NFκB、AKT、磷酸肌醇 3 激酶 (PI3K)、STAT3 和 MAPK 细

胞内信号转导级联来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存活和耐药性。BCMA在细胞系和患者样本的MM

细胞表面的这种一致的升高和几乎唯一的限制使BCMA成为MM药物发现和开发的引人注

目的靶标。此外,一些研究提供了大量证据,指出使用膜结合BCMA测量不仅作为MM诊

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而且作为治疗反应的可能预测指标的价值.此外,发现BCMA在MM

的各个阶段(从先前未治疗到复发)以相似的水平表达,这表明BCMA可能是整个疾病过程

中的有效治疗靶点。

可溶性BCMA(sBCMA)的血液水平,由于γ分泌酶的切割导致BCMA从浆细胞表面脱

落的结果,已被证明在MM患者中升高,并且与较差的临床结果有关。sBCMA由BCMA的

细胞外结构域和一部分跨膜结构域组成,不仅降低了靶抗原的密度,而且还提供了一种可溶

性诱饵,能够限制目前正在开发的抗BCMA药物的功效。这种潜在的障碍刺激了对γ分泌酶

抑制剂的寻找,这些抑制剂已经在寻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一些Notch过度表达癌症的药物

以及增强BCMA定向治疗的结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BCMA新药研发进展

据药融云-靶点格局数据库统计(全球),截至2023年2月14日BCMA靶点药物进入

研发管线的有148种,全球批准上市的BCMA药品有3种,申请上市的药物有2种,Ⅲ期临

床有2种,Ⅱ期临床有21种,Ⅰ期临床有35种,临床有6种,临床前有48种,药物发现

10种,其中批准的三款药品分别为:belantamab mafodotin、idecabtagene vicleucel、teclistamab

图片来源:药融云-靶点格局数据库(BCMA)

这三种批准上市药品的首家研发企业分别为葛兰素史克、蓝鸟生物、强生,从企业角度

分析研发管线数量排名TOP9分别为:百时美施贵宝、安进、新基、Sana Biotechnology Inc、

ProMab Biotechnology Inc、TeneoBio Inc、Poseida Therapeutics Inc、Affimed NV、诺华.

图片来源:药融云-靶点格局数据库(BCMA)

③BCMA靶点适应症分析

目前BCMA靶点药物适应症的开发还是以MM为主,其中通过药物批准的适应症有多

发性骨髓癌、AL型淀粉样变性、血液肿瘤。其中还处于研发阶段的有癌症、非霍奇金淋巴

瘤、B淋巴细胞瘤、实体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终末期肾病、白血

病等

④BCMA靶点国内外市场前景

截至目前国内进入BCMA靶点药物管线有51个,其中批准上市只有葛兰素史克

belantamab mafodotin 1个,根据我国MM的发病率(1/10万)与病例数(2016年为1.65万)

可以推算出其市场份额;而欧美国家发病率要高于我国,它们MM发病率为43/100万,2020

年病例数超3万例;据药融云数据库模型算法预测到2026年全球BCMA靶向药物治疗市场

将超过40亿美金。

⑤BCMA总结与展望

MM的可用治疗方式的武器库,以前仅限于烷化剂和皮质类固醇,在过去二十年中,随

着通过蛋白酶体抑制,免疫调节和CD38阻断等新机制起作用的药物的引入,已经发生了巨

大变化。集体效应是该病五年生存率的显著提高。然而,这种成功被最终出现的几乎不变的

复发和治疗难治所冲淡。这激发了对通过新药发现工作进行控制的创新靶点的不断追求,特

别是在复发/难治性环境中。其中一个靶点是BCMA,其几乎完全局限于恶性浆细胞,作为

基于骨髓瘤的新药开发的免疫治疗攻击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方面,有理由感到乐观。

支持这一积极前景的是BCMA靶向ADC belantamab mafodotin(GSK2857916),这是最

近启动的两项III期试验的主题,其中该药物与泊马度胺或daratumumab加硼替佐米联合使

用。这些和其他未来试验的结果将有助于确定ADC在基于骨髓瘤的治疗中的最终作用。除

了相对简单的制造和随之而来的成本节约效益外,与其他BCMA靶向免疫疗法相比,该ADC

的一个显着优势是它几乎没有潜在致命CRS的风险。

尽管已经开发了几种靶向BCMA的T细胞结合双特异性抗体用于治疗MM,但迄今为止,

除了早期试验之外,骨髓瘤研究中尚未纳入任何抗体。该组中最先进的成员BiTE构建AMG

420已显示出一些令人鼓舞的疗效,但尽管正在研究间歇给药,但仍需要连续静脉输注.相关

的BiTE产品AMG 701具有延长的半衰期和每周一次给药的潜力,可能为该药物类别的未来

大规模开发提供更合适的替代方案.最近,另外几种具有类似有利药代动力学的T细胞参与

产品已进入RRMM试验。

目前对RRMM免疫治疗前景的大部分兴趣在于CAR T细胞技术。自2017年成功推出两

种靶向CD19的CAR T细胞产品用于某些B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以来,已经有一系列活动旨

在开发针对BCMA的类似类型结构。现在,每年仍有一批此类产品继续进入管道,流量没有

减弱的迹象。随着该领域的不断成熟,工程和制造技术朝着优化方向发展,并为这些产品的

未来试验做准备,如果CAR T细胞技术要在可用于治疗MM的公认方案中占据一席之地,

不仅在复发/难治期,而且可能最终在疾病的早期治疗中,就需要解决严峻的挑战。旨在告

知剂量水平与最大化反应深度和持久性相适应,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尤其是CRS)的研究仍

在快速进行。此外,对其他疗效决定因素的研究,如杀伤开关设计和应用以及淋巴细胞耗竭

的作用、模式和机制,将继续确定CAR T细胞疗法在RRMM中的效用。在背景中隐约可见

一个问题,即如何使该过程适用于具有现成优势的同种异体产品,即使一些开发此类产品的

尝试已经开始出现在现场。未来的挑战是艰巨的,但目前基于骨髓瘤的CAR T细胞治疗领域

的活动水平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BCMA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概念化新药设计

和开发的高度有吸引力的目标,以及这种无情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3013170a216661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