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后预后不良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后预后不良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

402

JBengbuMedColl,March2023,Vol.48,No.3

·护理学·[文章编号]1000鄄2200(2023)03鄄0402鄄04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后

预后不良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艾摇昕

1

,苏摇杰

2

,姚摇美

1

,白摇华

3

,杨摇鹏

4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病人的预后不良发生

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52例HICH病人临床资料,均获得超过12个月随访。根据

术后1年Barthel指数(BI)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BI>60分)98例和预后不良组(BI臆60分)54例。比较2组病人年龄、性

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否发生中线偏移、术前出血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手术时间、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术后颅

内压、血肿清除率、术前合并症进,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神经内镜术后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

0.01),GCS评分和血肿清除率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和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出血量多(OR=

预后良好组术前出血量、发生中线偏移率、手术时机在晚期比例和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均少于预后不良组(P<0.05~P<

1.638)、GCS评分低(OR=0.612)、手术时机晚(OR=2.750)和发生中线偏移(OR=3.677)均为HICH病人神经内镜术后预后

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HICH病人神经内镜术前可通过缩短病人等待时间和减少出血量来提高预

后效果。

[关键词]颅内出血;高血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

[中图法分类号]R651.1摇摇摇[文献标志码]A摇摇摇DOI:10.13898/.1000鄄2200.2023.03.030

Analysisontheincidencerateandrelatedfactorsofpoorprognosisin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hemorrhagepatientsafterneuroendoscopichematomaremoval

(ingRoom,mentofOphthalmology,mentofCardiology,mentofNeurosurgery,

TheAffiliatedHospitalofNorth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ngshanHebei06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incidencerateandrelatedriskfactorsofpoorprognosisin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

neuroendoscopichematomaremoval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ing

bleedingsite,operationtiming,operationtime,cerebrospinalfluidcirculationpatencytime,postoperativeintracranialpressure,hematoma

analysiswasusedtos:Theresultsofsinglefactoranalysis

AIXin

1

,SUJie

2

,YAOMei

1

,BAIHua

3

,YANGPeng

4

(HICH)s:Theclinicaldataof152HICHpatientstreatedwith

totheBarthelindex(BI)at1yearaftersurgery,thepatientsweredividedintothegoodprognosisgroup(98cases,BI>60points)and

badprognosisgroup(54cases,BI臆60points).Theage,gender,Glasgowcomascore(GCS),midlinedeviation,preoperativebloodloss,

clearancerate,andpreoperativecomplicatedwithchronicdiseaseswerecomparedbetweentwogroups,andthelogisticregression

showedthatthepreoperativebloodloss,midlinedeviationrate,proportionofoperationtimeinlatestageandtimeofcerebrospinalfluid

circulationpatencyingoodprognosisgroupwerelowerthanthoseinpoorprognosisgroup(P<0.05toP<0.01),andtheGCSscore

andhematomaclearancerateingoodprognosisgroupwerehigherthanthoseinpoorprognosisgroup(P<0.05andP<0.01).The

resultsof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thehighpreoperativebloodloss(OR=1.638),lowGCSscore(OR=0.612),late

operationtime(OR=2.750)andmidlinedeviation(OR=3.677)weretheindependentriskfactorsofpoorprognosisinHICHpatients

theoutcomethroughshorteningthewaitingtimeandreducingtheamountofbloodloss.

[收稿日期]2020-02-20摇[修回日期]2020-08-18

(MTKJ2018鄄271)

afterneuroendoscopicsurgery(P<0.05toP<0.01).Conclusions:ThepreoperativeneuroendoscopyinHICHpatientscanimprove

摇摇摇摇摇摇摇hematomaremoval

[Keywords]intracranialhemorrhage;hypertension;neuroendoscopy;摇

[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项目(20191134);中国

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研究指导性计划项目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1.手术室,2.眼科,3.心内科,

[作者简介]艾摇昕(1981-),女,主管护师.

4.神经外科,河北唐山063000

[通信作者]杨摇鹏,博士,主任医师.E鄄mail:@

hemorrhage,HICH)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

管出血性疾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致残率和

致死率高等特点

[1]

。对临床确诊的HICH病人,应

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来降低颅内压力,缓解神经组织

摇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3年3月第48卷第3期

压迫,恢复脑脊液循环,减少继发性脑损害,最大程

度挽救受损的神经功能。临床上对于出血量>

50mL且有脑疝表现病人,多采用开颅去骨瓣减压

血肿清除术

[2]

;对于出血量30~50mL的脑出血病

人,其治疗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

[1,3-4]

。其中神经内

403

全依赖。其中玉级和域级认定为预后良好,芋级和

郁级认定为预后不良

[1]

。预后不良发生率=预后

不良病例数/纳入总病例数伊100%。

比较2组病人年龄、性别比例、格拉斯哥昏迷评

分(GCS)、是否发生中线偏移、术前出血量、出血部

位、手术时机、手术时间、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术后

1d颅内压、血肿清除率、术前合并症(糖尿病、高血

脂、冠心病、脑卒中)等指标。

其中手术时机划分为超早期、早期和晚期

[8]

超早期:发病至手术时间臆6h;早期:发病至手术时

间6~24h;晚期:发病至手术时间>24h。

血肿清除率:分别于术前、术后1d行头颅CT

扫描,获取颅内血肿量;血肿清除率=(术前血肿

量-术后血肿量)/术前血肿量伊100%

[4]

1.4摇统计学方法摇采用t检验、字

2

检验、Kruskal鄄

Wallis秩和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摇结果

2.1摇HICH病人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摇所有病

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时间12~19个月。

152例HICH病人中98例评定为预后良好,54例病

人评定为预后不良,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5.5%(54/

152)。2组病人年龄、性别比例、手术时间、出血部

位、术后颅内压及是否有合并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预后良好组术前出血量、发生中线偏

移率、手术时机在晚期比例和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

均少于预后不良组(P<0.05~P<0.01),GCS评分

和血肿清除率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和P<

0.01)(见表1)。

2.2摇HICH病人预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析摇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

关指标作为自变量,HICH预后作为因变量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出血量多、GCS评

分低、手术时机晚和发生中线偏移均为HICH病人神

经内镜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P<0.01)(见表2)。

3摇讨论

镜下血肿清除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具有创伤小、

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和疗效确切等优

[1,3-5]

。而HICH病人即便得到及时手术治疗,死

亡率仍高达31.9%

[6]

,术后预后不良病人比例更

高,但查阅相关文献,未发现相关的临床数据。因

此,我们对在我院接受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的

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预后不良发生率

及影响HICH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现作报道。

1摇资料与方法

1.1摇一般资料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

年9月在我院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HICH病人

237例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52例获得超过12个月

随访病人纳入研究。其中男95例,女57例;年龄

33~75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51例,脑室46例,

额、枕、颞叶55例。根据术后1年时病人Barthel指

数(BI)分为预后良好组(BI>60分)和预后不良组

(BI臆60分)。此研究获得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病人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

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关于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

中HICH的诊断标准

[7]

;(2)有高血压病史;(3)出

血量30~60mL,无脑疝发生;(4)获得随访时间>

12个月。排除标准:(1)因脑外伤、颅内动脉瘤及血

管畸形破裂导致的脑出血;(2)颅内多发出血;(3)

凝血功能障碍者;(4)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

不能耐受手术。

1.2摇手术方法摇病人全麻后取仰卧位,根据CT定

位血肿并确定皮肤切口,切开显露颅骨皮质,钻取

直径1.5cm骨孔,并根据情况适当扩大至2.0~

3.0cm,十字形切开硬脑膜,向靶点方向导入穿刺

针,轻旋导入脑牵开器,拔除管芯置入神经内镜与吸

引器,采用0毅和30毅内镜及其成像系统,清除脑室内

血肿,电凝活动性出血,止血材料覆盖于腔壁,缝合

硬脑膜及头皮。

1.3摇观察指标摇术后1年时采用BI指数评估病人

日常生活功能状态。玉级(100分):生活可自理,不

需要照顾;域级(61~99分):轻度功能障碍,生活基

本自理;芋级(41~60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

帮助;郁级(臆40分):重度功能障碍,生活明显/完

摇摇HICH的发生与血管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有

关。首先,颅内的穿支动脉多直接由大动脉垂直发

出,因此,血管壁承受的压力较大;其次,在血压升高

这一内在因素的作用下,小动脉的血管博易发生玻

璃样变或纤维样变性,这样会增加穿支血管的脆性

并降低其弹性,待血压因情绪和劳累升高后诱发血

管破裂出血

[9]

。HICH的致病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404

JBengbuMedColl,March2023,Vol.48,No.3

摇摇神经内镜技术是“微创神经外科冶理念的典型

代表,其最大优势的视野清晰和创伤小,近年来该技

术在治疗HICH方面已趋于成熟。国内外文

[1,4-5]

报道,在“压力梯度冶作用下,神经内镜对血

肿的清除率要优于钻孔引流术和去骨瓣减压术,因

此术后疗效更佳。即便如此,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

现神经内镜术后部分病人的预后并不理想,部分仍

达不到生活自理的能力。导致HICH术后预后不良

的相关因素目前仍不清楚。钱章林等

[10]

通过临床

分析发现,年龄、术前血糖、血肿量、脑室积血、二次

手术、肺部感染等是影响病人短期(1个月)预后的

P

>0.05

面:首先,颅内血肿会直接压迫脑组织及脑神经,导

致脑脊液循环和脑代谢发生障碍

[1]

;其次,血凝块

可以释放凝血酶和红细胞代谢产物,不仅引发脑组

织代谢紊乱,还可作用到脑细胞可导致神经细胞坏

死或凋亡;再次,脑室内的出血会导致第三、四脑室

梗阻,严重者会因脑脊液循环通路急性梗阻而出现

中心型脑疝

[3]

。因此,治疗HICH的首要方案是及

时有效地清除颅内血肿,解除脑组织压迫,挽救濒临

缺失的神经功能

[8]

表1摇HICH病人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x依s)

因素

年龄/岁

性别

摇男

摇女

术前出血量/mL

GCS评分/分

手术时机

摇超早期

摇早期

摇晚期

32(32.65)

55(56.13)

11(11.22)

37(37.76)

28(28.57)

33(33.67)

34(34.69)

64(65.31)

86.8依6.1

4.5依0.7

26.7依4.5

35(35.71)

2

预后良好组

52.6依17.1

62(63.27)

36(36.63)

34.8依4.3

7.5依1.2

(n=98)

预后不良组

53.7依18.0

33(61.11)

21(38.89)

39.5依5.1

7.1依1.0

(n=54)

t

0.37

独立因素。李毅钊等

[11]

则认为,年龄、GCS评分和

手术方式与预后无明显关系,而血肿量、中线移位超

过10mm、血肿破入脑室和手术时机与病人预后密

切相关。

笔者认为,术后短期(1个月)效果尚不能代表

最终预后,病人还可通过康复锻炼获得更好恢复,而

李毅钊等

[11]

研究中并未给出预后好坏的分界点就

得出上述结论,其结果有待商榷。故在本研究中,笔

者在病人接受神经内镜术后1年时,充分参考

Barthel指数

[1]

分级标准后对病人预后进行划分,将

玉级、域级作为预后良好组,芋级、郁级作为预后不

良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组间相关因素的比较。单因

素分析发现,2组出血量、GCS评分、手术时机、出现

中线偏移、血肿清除率及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

前出血量、GCS评分、手术时机、出现中线偏移均为

0.07

*

>0.05

6.03

2.08

0.93

<0.01

<0.05

>0.05手术时间/min87.2依14.489.5依14.9

15(27.78)

19(35.19)

21(38.89)

14(25.93)

18(33.33)

22(40.74)

28(51.85)

26(48.15)

82.2依5.6

4.8依0.9

28.2依4.9

18(33.33)

36(66.67)

2.55

<0.05

出血部位

摇基底节区

摇脑室

摇额/枕/颞叶

中线偏移

摇是

摇否

血肿清除率/%

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h

颅内压/cmH

2

O

摇有

摇摇*示字

值;吟示u

c

摇无

术前合并慢性病

2.19

*

>0.05

4.25

*

<0.05

4.58

2.28

1.91

<0.01

<0.05

>0.05

HICH病人术后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1-2,4-5,8]

。出血量越大,其占

位效应也越大,可使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轻

者出现脑水肿,重者可出现中线偏移甚至脑疝形

[5]

。有文献

[12]

报道,脑组织移位越大,所受的机

钱章林等

[10]

研究证实,病人入院时颅内出血量每增

加1mL,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5.1倍。脑出血量和

中线偏移看似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存在紧密联

系,是对血肿大小的直接和间接反映。李毅钊等

[11]

认为中线移位超过10mm则预示者病人预后不良,

因为中线结构移位同样代表着脑组织受压严重,会

影响局部脑脊液循环并导致脑代谢障碍。血肿清除

率被诸多文献

[1-2,4-5,11-12]

认为是影响病人预后的

独立因素,但在本研究中,统计分析结果并未将其最

终判定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神经内

械损伤和缺血缺氧可能性越大,病人死亡率越高。

在有关HICH的诸多研究中,出血量是被认为

63(64.29)

0.09

*

>0.05

表2摇HICH病人预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指标

术前出血量/mL

GCS评分/分

手术时机

中线偏移

血肿清除率/%

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h

B

1.506

-2.121

1.056

0.973

-2.587

1.432

SE

0.771

1.059

0.407

0.556

1.421

1.673

Wald字

2

8.622

5.465

3.431

4.029

3.738

0.812

POR95%CI

<0.011.6380.030~0.430

<0.050.6120.256~0.937

<0.052.7501.126~3.558

<0.053.6771.362~6.889

>0.050.0690.032~3.781

>0.054.5733.286~7.99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3年3月第48卷第3期

镜对血肿的清除率较高(82.2%~86.8%)有关,少

量残存的血肿对脑组织不再形成持续的损害,且随

着时间的推移,血肿会逐步得到吸收。

GCS评分一直是急性脑外伤病情评估的一项重

e14123.

405

[2]摇胡海成,黄好峰,李习珍,等.不同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

血的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4):458.

[3]摇魏建辉,田亚楠,赵旺淼,等.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脑

室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9,35(4):347.

[4]摇叶建忠,张宏伟,王守利,等.神经内镜下与开颅血肿清除术

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

血管病杂志,2019,21(7):733.

[5]摇裴云龙,王宏利.神经内镜微创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

2019,25(4):37.

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

要指标,反映病人的意识状态,为临床判断能否实施

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亦是评估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

标。管诚等

[13]

认为,GCS评分逸8分的脑出血病人

适于行神经内镜手术,当GCS评分臆7分时病人更

适合开颅手术。蒋文荣

[6]

发现,GCS评分臆7分的

病人死亡率明显增加。国外研究

[14]

证实,如果不考

虑出血部位,GCS评分是急性脑出血预后最强有力

的预测因子。本研究与上述文献结论相同,GCS评

分是病人意识状态的量化指标,发病后意识状态和

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较低的GCS评分与不良预

后相关。对于确诊为HICH的病人,除外手术禁忌

情况下尽快行清除血肿已成为神经外科医生的共

识。刘双江

[8]

根据发病至手的时间对病人进行分

组比较,发现超早期组(臆6h)的预后优良率最高

2%),早期组优良率居中(67.9%)。作为影响预后

的一项指标,及时有效地清除颅内血肿可以迅速缓

解脑组织压迫,减轻炎症反应,最终使病人获得更佳

的预后效果。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目前HICH预后的

评价标准尚未统一,因此采用BI指数对预后效果进

行划分存在数据的偏倚;其次,由于神经内镜独有的

特点,常规手术中有意义的指标容易被剔除,因此还

需要在多种术式比较下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参考文献]

[1]摇SUNG,LIX,CHENX,isonofkeyholeendoscopy

andcraniotomyfor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hypertensive

cerebralhemorrhage[J].Medicine(Baltimore),2019,98(2):

[6]摇蒋文荣.21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J].

海南医学,2014,25(23):3521.

[7]摇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

2019,52(12):994.

病学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J].中华神经科杂志,

[8]摇刘双江.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

[9]摇石爽,张彪,杨刚,等.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研

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1):51.

[10]摇钱章林,郑勇,吴永刚,等.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短期

2016,10(7):919.

[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8):1042.

(87.5%),延迟组(>24h)的优良率最低(56.

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11]摇李毅钊,钟志坚,孙海鹰,等.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

显微外科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

外科学杂志,2016,43(1):12.

[12]摇AKPINARE,G譈RB譈ZMS,saffecting

prognosisinpatientswithspontaneoussupratentorialintracerebral

Surg,2019,30(7):e667.

hemorrhageundermedicalandsurgicaltreatment[J].JCraniofac

[13]摇管诚,管义祥,陆正,等.脑出血治疗中神经内镜使用对术后

恢复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8,41

(2):166.

[14]摇CAMPS鄄RENOMP,M魪NDEZJ,GRANELLE,ranial

DuplexSonographyPredictsOutcomefollowingan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AJNRAmJNeuroradiol,2017,38(8):1543.

(本文编辑摇卢玉清)

(上接第401页)

[6]摇周丽英.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

用[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6,23(1):29.

[7]摇朱小瑞.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普外科年轻护士综合素质中的效

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2):20.

[8]摇覃丽锦,黄丽群,韦永鲜.绩效考核与FOCUS鄄PDCA程序化

结合在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

(1):68.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5):103.

[12]摇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3]摇于婷.PDCA循环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青岛医

药卫生,2018,50(6):472.

[14]摇ngabetterresearchnursecoordinator

orientationprogram[J].NursManage,2016,47(4):16.

2006:2.

[9]摇何小欢,杨希.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研究进展[J].卫生

职业教育,2018,36(1):147.

[10]摇江颖,肖明朝.我国临床护士医嘱识别能力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4):32.

[11]摇曾锦霞,韦素惠,廖林英.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的研究进展[J].

[15]摇徐长龙,郭晓敏,张连杰,等.FOCUSPDCA程序在护理管理

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7,31(1):15.

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护理,2014,6(6):530.

[16]摇蒋凤梅,王晓丽.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记录质量管理

(本文编辑摇卢玉清)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2030743a199358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