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国文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SSCI(2003—2007年度)数据

我国外国文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SSCI(2003—2007年度)数据


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

我国外国文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 

基于CSSCI(2003—2007年度)数据 

钱爱兵 

[摘要】以CSSCI(2003—2007年度)数据为样本,通过引文分析法,利用外国文学期刊与其他学科期刊及外文期 

刊引用与被引的相关数据,分析外国文学研究的某些特征以及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CSSCI;引用分析;文献计量学;外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G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1)O1—o232—0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海量信息分析的科技评价方法、技术研究与应用”(2006BAH03B05—04)阶段 

性成果。 

作者简介:钱爱兵(1978一),男,安徽天长人,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医药卫生科学评 

价、网络舆情信息处理。江苏南京210046 

引言 

有原始文献本身的错讹,也有数据加工过程中产 

通常,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不可能在完全 

生的谬误。 

孤立和封闭的状态下完成,只要该学科存在,必 

笔者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包 

将影响其它学科,或者受其它学科影响,换言之, 

括:(1)同一本期刊在不同时期的名称不一致,例 

影响是绝对的,影响力度是相对的。为了揭示外 

如: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 

国文学与其它学科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与彼此 

学报(哲社版);(2)期刊全称和缩写并存,例如: 

影响,以及关联强度和影响力大小,揭示外国文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简称为NYTBR; 

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期刊引用关系网络,从而为 

Australian Book Review,简称为ABR;American 

该学科的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笔者以中文社会 

Novel Quarterly,简称为ANQ。(3)原始数据本身 

科学引文索引(以下简称CSSCI)收录的外国文 

错误,例如:Critical Inquiry被误标注为Critical In— 

学来源期刊为突破口,基于该学科期刊所刊载论 

quire等。上述问题造成期刊被引数据的大量重 

文的引用与被引用数据,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分 

复。 

析: 

为了保证分析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我们 

(1)外国文学期刊引用概括分析; 

对原始数据逐一进行查证合并,希望能够最大程 

(2)外国文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 

度地修正其中的异常数据。 

(3)外国文学期刊与其它学科期刊引用网络 

外国文学期刊引用概况 

分析; . 

期刊引用次数、被引次数是评价期刊学术影 

(4)外国文学期刊引用国外期刊分析。 

响力的基本指标,能够直接反映科研工作者使用 

2003—2007年度外国文学CSSCI来源期刊 

期刊被引用的情况,可用来衡量期刊在学术交流 

先后发布3套目录,分别为:2003、2004—2005、 

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为了考察外国文学 

2006—2007,笔者将2003—2007年度均人选 期刊的引用与被引用情况,笔者统计了2003— 

CSSCI的4种来源期刊作为数据分析样本。由于 

2007年均人选CSSCI的4种外国文学期刊引用和 

CSSCI的数据是按年度组织,数据量异常庞大, 被引数据,并将5年的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按降 

在著录格式和规范上难免有些差错。这当中既 

序排列,具体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2003—2007年外国文学CSSCI来源期刊引文统 

计(单位:篇次) 

序号 刊名 2oo3 2Oo4 2oo5 2oo6 2oo7 平均 归一化 

1 外国文学评论 899 924 1058 l11O 1252 lO48.6 1 

2 外国文学 720 1OO5 1054 894 1056 945.8 0.9019 

3 国外文学 772 799 1125 954 730 876 0.8354 

4 当代外国文学 665 651 853 903 1136 841.6 0.8026 

表2 2003—2007年外国文学CSSCI来源期刊被引统计 

(单位:篇次) 

序号 刊名 2o03 2Oo4 2oo5 2oo6 2o07 平均 归一化 

l 外国文学评论 65 102 97 118 13l 1O2.6 1 

2 外国文学 28 40 55 73 107 6O.6 0.59O6 

3 国外文学 19 26 38 57 48 37.6 0.3665 

4 当代外国文学 15 20 23 52 66 35.2 0.3431 

根据表1数据,从年度增减趋势角度分析, 

除了《外国文学》2006年、《国外文学》2006和 

2007年的引文数量略有下降外,总体均呈逐年 

上升趋势,反映外国文学领域的研究人员越来 

越注重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学术规范再不断 

加强。对比表1和表2的数据,两项指标下4 

本期刊的排列顺序完全一致,而实际上这两项 

指标是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之问的关系,结果 

的趋同充分反应了4本期刊在外国文学领域的 

影响力。 

分析表2数据,根据外国文学期刊5年总被 

引次数,我们将4本期刊划分为2个层次。第一 

层次为《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国外文 

学》和《当代外国文学》则隶属第二层次,两个层 

次之问的差距较为明显。排在第一位的是《外国 

文学评论》,被引次数高达513,占4本期刊5年 

总被引的43.47%,充分说明了该刊在外国文学 

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影响力。《外国文学》排在 

第二位,被引次数也较高,达到303次,占4本期 

刊5年总被引的25.68%,反映该刊的学术影响 

也较高,颇受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国外文学》、 

《当代外国文学》分列第三、第四位,被引次数、5 

年被引合计占比相差不大,但与前两位期刊的差 

距较为明显。 

针对表2数据,从年度增长趋势角度分析, 

除了个别年份(表2斜体加粗)以外,4本期刊 

的被引次数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4本期刊年 

度被引合计也是逐年增长,由2003年的127次 

上升为2007年的352次,增长了近2.8倍,展 

现了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持续动力和强劲势 

头。 

学术影响力 233 

二、外国文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 

为了揭示4本外国文学期刊之间的引用网络 

结构、特点和彼此关系,笔者按年度构造二维表 

格,其中行标题表示来源期刊,列标题表示被引期 

刊,对角线数据为期刊自引数据,如表3、表4、表 

5、表6、表7所示。 

表3 2003年外国文学CSSCI来源期刊引用网络(单位:篇次) 

刊 

刊名 

\ 

外国文 

学评论 外国文学 国外文学 

当代外国 

文学 

外国文学评论 9 3 4 1 

外国文学 6 8 2 O 

国外文学 6 0 2 l 

当代外国文学 12 3 3 8 

表4 2004年外国文学CSSCI来源期刊引用网络(单位:篇次) 

刊 

刊名 

\\ 学评论 

外国文 

外国文学 国外文学 

当代外国 

文学 

外国文学评论 7 l 3 1 

外围文学 j 7 2 1 2 

国外文学 ‘2 O 5 O 

当代外国文学 6 2 O 2 

表5 2005年外国文学CSSCI来源期刊引用网络(单位:篇次) 

刊 

刊名 

\ 

外国文 

学评论 外国文学 国外文学 

当代外国 

文学 

外国文学评论 8 0 2 O 

外国文学 7 10 l 3 

国外文学 3 1 4 1 

当代外国文学 10 6 4 6 

表6 2006年外国文学CSSCI来源期刊引用网络(单位:篇次) 

\刊名 外国文 

外国文学 国外文学 当代外 

刊 \ 学评论 国文学 

外国文学评论 9 7 7 5 

外国文学 7 3 l 2 

国外文学 14 3 3 O 

当代外国文学 7 9 4 20 

表7 2007年外国文学CSSCI来源期刊引用网络(单位:篇次) 

\\ 名 外国文 

外国文学 国外文学 当代外 

刊名、\ 学评论 国文学 

外国文学评论 13 7 2 1 

外国文学 7 8 2 6 

国外文学 7 0 O 2 

当代外国文学 10 7 6 31 

根据表3、表4、表5、表6、表7的数据,我们可 

以相应构造5张有向网络图,其中4本期刊对应 

图中的4个结点,来源期刊对应起始结点,被引期 

刊对应目标结点。如果图中4个结点完全连通, 

除去对角线的自引,一共有12条边,则网络图的 

疏密程度可以直观反映出4本期刊相互关系的强 

弱。综合分析外国文学期刊5年的引用网络数 

据,2003年的连通度为10,2004年为9,2005年为 

10,2006年为11,2007年为1O,可见这4本期刊的 

23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关系非常密切。 两个学科,外国文学从中国文学吸收的东西最多。 

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学密 

此外,从期刊自引数据角度分析,外国文学来 

源期刊在2003—2007年的平均自引率为 

13.39%,自引率最高的是《当代外国文学》,达到 

38.07%,如此高的期刊自引率应该引起办刊者的 

思考。其次是《外国文学》,自引率也超过了 

切相关,无论是理论基础和使用的研究方法均存 

在高度的一致性。 

我们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离开语言,文 

学便无以存在。例如,外国文学理论研究要以语 

言为中心,以语言学为基本研究模型…。因此,语 

言学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影响是天然的,二者密不 

10%,最低的是《国外文学》,只有7.45%。《外国 

文学评论》的自引率也较低,只有8.97%。 

三、外国文学期刊与其他学科期刊引用网络 

可分。这与表8中语言学期刊论文被外国文学期 

刊较多引用的情况相一致。在我国,外国文学作 

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并不长,而且发展道路遇 

到多重波折,但也慢慢形成了现在的主要研究领 

以学科为单位,通过分析期刊间的引用与被引 

用关系,可以反映期刊所对应的学科之间的密切程 

度,进而发现学科交叉点。为了考察外国文学期刊 

域:外国文学的理论、历史和现状,外国文艺理论、 

思潮、流派、重要作家与作品,重要国家和地区的 

与其他学科期刊之间的关系,笔者采集了外国文学 

4种期刊引用各学科期刊的数据以及各学科期刊引 

用外国文学期刊的数据,并进行了处理和统计。需 

要说明的是:CSSCI将综合性社科期刊、高校综合性 

社科学报作为单独的期刊类别,这样的分类主要是 

考虑这些期刊通常会刊载多个学科的论文,因而无 

文学史,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等,因 

此,外国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必然借鉴语言学的 

理论和方法。 

文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J:有时存 

在明晰的界线,双方彼此独立,不存在共有部分, 

法将其归属于某一门学科。为了讨论的直观和简 

洁,笔者删除了这两类期刊的数据。 

(一)外国文学期刊引用其它学科期刊 

基于CSSCI来源期刊的隶属学科,笔者统计 

出外国文学期刊引用其它期刊的数据。共涉及9 

个学科,其中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最大影响的三 

个学科分别是:中国文学、语言学、艺术学,引用次 

数均在30及以上,如表8所示。 

表8 2003—2007年外国文学引用主要相关学科期刊分析 

\\学科 

2003 

2OO4 

2005 

例如,我们常说“文艺界”、“文艺工作者”等;有时 

又表现为包含关系,例如,我们可以讲“文学是艺 

术”。外国文学隶属文学门类,因此,外国文学与 

艺术学的关系同样十分密切,这从表8的数据可 

以得到很好的验证:艺术学对外国文学的影响仅 

次于中国文学和语言学,位列第三。 

除了表8所列学科,外国文学期刊引用的其 

他学科期刊还有:政治学(8次)、历史学(6次)、 

马克思主义(6次)、民族学(5次)、新闻学与传播 

学(4次)、哲学(4次)等,表明外国文学研究也部 

分借鉴了这些学科的思想或方法。 

(二)其它学科期刊引用外国文学期刊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外国文学与中国 

文学、语言学以及艺术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它的理 

论和方法也必然会被这些学科应用。为了进一步 

验证该结论,笔者统计出其它学科引用外国文学 

中国文学 

6 

4 

6 

语言学 

4 

4 

4 

’艺术学 

2 

1 

3 

劈\ 种数 次数 种数 次数 种数 次数 

8 

4 

22 

5 

6 

12 

5 

1 

11 

2oo6 8 17 9 18 2 3 

20o7 7 l5 4 5 3 1O 

合计 3l 66 25 46 l1 30 

从表8可以看出,除了学科自引以外,外国文 

学期刊引用最多的是中国文学期刊的论文,在种 

数和被引次数上均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学科, 

这恰好说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是融合度很高的 

期刊论文的数据,其中5年引用次数不少于16次 

的学科引用数据如表9所示。 

表9 2003—2007年其他学科期刊引用外国文学期刊分析 

年 

20o3 

2oo4 

2o05 

学科 中国文学 

种数 

2 

7 

6 

语言学 

种数 

2 

3 

5 

艺术学 

种数 

2 

4 

4 

民族学 

种数 

2 

1 

2 

政治学 

种数 

2 

2 

1 

哲学 

种数 

0 

l 

1 

次数 

5 

15 

18 

次数 

3 

6 

5 

次数 

3 

lO 

8 

次数 

2 

3 

3 

次数 

2 

5 

2 

次数 

O 

1 

l 

20o6 6 I5 8 l8 3 5 3 6 2 2 4 7 

学术影响力 235 

2oo7 

6 5 6 3 8 3 7 

合计 

从表9看出,中国文学是引用外国文学期刊 

论文最多的学科,再一次表明了该学科与外国文 

分析表l0数据可以看出,有2种期刊五年总 

被引数不低于20,其中Critical Inquiry被引次数最 

学之问的交叉和渗透;其次,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 

密切也可以通过语言学期刊的引用反映出来,说 

明语言学在许多研究领域与外国文学关系紧密。 

多,五年总被引22次,其次是Critique,五年被引总 

次数达到20,其余l2种外文期刊的被引次数相差 

不大。排在最后的Australian Literary Studies,总被 

引数仅有10次。 

再次,艺术学、民族学、政治学和哲学借鉴外国文 

学的力度不容忽视,引用次数分别位列第三、第 

如果按年度分析,14种期刊被引次数的年度 

四、第五和第六。 

其他学科引用外国文学期刊的次数和种数相 

对较少,说明外国文学对其他学科的渗透不多,影 

响相对较弱。 

除了表9所列学科,引用外国文学期刊的其 

他学科还有:教育学(8次)、图书情报(6次)、新 

闻传播(5次)、马克思主义(3次)、法学(2次)、历 

史学(2次)、体育学(2次)等,表明外国文学研究 

成果或多或少也被应用到了这些学科的研究中。 

从以上外国文学期刊引用和被引的统计数据 

可以看出,外国文学期刊引用和被引排在前三位 

的学科完全相同,充分说明了这三个学科与外国 

文学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 

四、外国文学期刊引用外文期刊的分析 

外国文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研究人 

员必然会特别关注和了解国外最新的研究动态, 

而国外期刊是我们获取学术信息的最有效的途径 

之一。因此,笔者选取了2003—2007年外国文学 

来源期刊引用次数不低于lO的14种外文期刊, 

具体数据如表10所示。 

表lO 20o3—2007年外国文学期刊引用外文期刊的统计表 

序号 被引外文期刊名称 2003 2004 2o05 2o06 2007 总计 

l Critical Inquirr 2 4 6 2 8 22 

2 Critique 4 2 l 5 8 20 

3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l 3 l 4 8 17 

4 PMLA l 2 6 0 9 18 

5 Narrative 6 5 2 2 0 15 

6 New York Time8 Book Review 2 3 3 2 4 14 

7 Stlie O 2 2 7 3 14 

8 Poetics Toady O 1 O 6 7 14 

9 Modern Fiction Studies 3 1 l 2 6 l3 

10 New Literary History 2 l 3 2 5 l3 

ll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l l 2 5 4 l3 

l2 Australian Book Review 3 0 0 2 6 l1 

13 Studies i11 Short Fiction 0 2 3 3 3 11 

14 Australian Literary Studies O 1 5 O 4 10 

合计 25 28 35 42 75 205 

合计呈持续增长趋势,由2003年的25次增长为 

207年的75次,翻了三番。外文期刊近年来的大 

量被引并且被引数量持续增加,反映了我国外国 

文学研究者对外文期刊的关注度在增加,学术研 

究中更加紧密地关注国际学术前沿动态,和国际 

接轨的程度在提高。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外国文学期刊总被引次数呈逐年上升趋 

势,说明我国外国文学研究正进入快速发展的轨 

道。 

(2)外国文学期刊与中国文学、语言学和艺术 

学的期刊存在较多的引用和被引用的关系,表明 

了外国文学与这三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 

尤其是中国文学期刊,其引用与被引次数均远高 

于其他学科,显示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学科融 

合度和交叉性均较高。 

(3)外文期刊被引数量的持续增加,反映了我 

国外国文学研究和国际接轨的程度在提高,这是 

由外国文学的学科特点决定的。 

参考文献: 

[1]王一川.语言的胜境——外国文学与语言学[M].海口: 

海南出版社,1993:l一3 0_ . 

[2]刘承华.从艺术与文学的关系谈艺术学门类学科的设置 

[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1):3—5. 

收稿日期:2010—1I一09责任编辑吴俊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1420840a190307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