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意义、做法与特色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意义、做法与特色


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

第4期 

2Ol1年12月 

评价与管理 

Vo1.9 No.4 

Dec.2O1l 

Evaluation&Management 

【l】国学术期干U评价硇意义、做法与特色 

邱均平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1~2O12)》是 

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与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国 

(2)建立评价指标。评价学术期刊的6个指标 

分别是: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web即 

科教评价网一起专门成立的有6O多人参加的“中国 

学术期刊评价课题组”,在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 

研究所、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华中师 

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美国汤森路透科技集团等合作 

单位的支持下,自2010年3月开始展开为期一年集 

中研究的成果。 

这里主要围绕《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 

(2Oll" ̄2012)》就四个方面向大家做以介绍。 

1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意义 

学术期刊评价的意义表现为:(1)为大学评价与 

科研管理提供定量参考I(2)为政府部门期刊管理提 

供决策依据;(3)为文献单位订购期刊提供选择标 

准;(4)为各种期刊竞争发展提供定位信息;(5)为所 

有作者选刊投稿提供快速通道;为广大读者重点阅 

读提供参考指南。 

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原则与具体做法 

在评价中,贯彻的总原则是:分类评价、分级管 

理。评价的总标准是:期刊的质量、水平和学术影响 

力。 

具体做法是: 

(1)确定评价对象、划分期刊学科。评价对象 

为一大陆出版的中文学术期刊。选刊的依据是:期 

刊的主办单位、期刊设置的栏目、发表文章的内容、 

针对的读者群体、学术论文的数量。采用了国家标 

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以下简 

称《国标》)中的62个一级学科作为学术期刊学科分 

类的依据,同时,考虑到期刊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 

又增加了以下3个综合类目:自然科学综合、医学综 

合和社会科学综合。这次被评价的学术期刊总数为 

6400种,其中专业期刊4886种,占总数的77.34 ; 

高校学报1514种,占22.66 9,6。 

年下载率、二次文献转载或收录、专家评审。 

(3)期刊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①基金论文比、 

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这4个评价 

指标的数据主要来同方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 

引证报告》以及万方发布的《中国期刊引证报告》。 

②期刊评审的专家来源于三个领域:一为学科专家, 

二为评价专家,三为图书馆的期刊管理专家、学科馆 

员。③社会科学期刊被二次文献(《新华文摘》、《中 

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3家二次文 

献转载以及SSCI&AHCI数据库的转载情况的收 

录时段取自2OO8—2009年各期刊被收录的论文数。 

自然科学期刊被国外重要的11个数据库收录的情 

况,按照高质量、高权威性、覆盖各学科领域的原则, 

根据数据库权威性的不同,下载数据库2008、2009 

年收录的中国期刊列表,并对权威工具收录和核心 

工具收录赋予不同权重。 

(4)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的计算步骤。计算步骤 

分别是;按5个定量指标导人系统计算得分并排序、 

取前30%的期刊分别送给有关专家进行定性评审、 

将定量评价得分与专家打分集成并得出各刊的综合 

得分、分一级学科按得分进行排序并按比例划分为 

A+、A、A一、B+、B、C六个等级,得出最后的期刊 

评价结果。 

3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结果及分析 

我们将所有学术期刊(含专业期刊与高校学报) 

分65个学科(含3个学科综合)进行排序和分为6 

个等级,得出评价结果如下:A+:312种,占总数的 

4.88 ,A:961种,占15 ,A一:653种,占10.2 , 

B+:1291种,占20.17 ,B:1903种,占29.74 , 

C:1279种,占2O ,共计进入核心区的A+和A的 

优秀期刊为1273种,占学术期刊总数的1 9.89 。 

(下转第17页) 

・ 

15 ・ 

肖 宏:办刊人的最高追求:质量效益的最大化 

流的内容,才有一流的产业效益。所以面对市场,我 

开。 

们应更加关注内容质量和出版质量的匹配效果,关 第三,人才战略。一流的刊物要有一流的人才, 

注社会影响和经济收益的平衡。转企改制后,质量 质量把关与效益创造的是一流的头脑。 

标准和质量成本更应提高,对出版经营能力的要求 第四,市场战略。要努力实现学术路线与经营 

更应提高,内容质量和出版质量建设要花更大力气, 

路线的质效双赢、被动传播与主动引领的需求相结 

才能实现期刊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要避免一流的 

合,短期效益与历史传承的需求相结合的发展路线。 

追求目标,二流的论文质量,三流的传播效果,四流 

我的报告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倾听也希望有 

的期刊品牌。 

机会在会场上能和大家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这里,我跟大家最后阐述下使质量效益最大化 

谢谓 ! 

的方法: 

(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 

第一,品牌战略。不能在固守“酒香也怕巷子 

深”的传统思维,各期刊要勇敢的走出去,想方设法 

作者简介 

推广自己的期刊品牌。 

肖 宏,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 

第二,质量战略。前面已展开论述,这里不再展 

(上接第15页) 

此外,大陆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不参与中文学术期 

刊的评价,但在评价报告中按照其国际学术影响力 

4《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的主要特色 

进行了分类排序,提供了以下3个附录表供查询: (1)评价对象明确限定为:大陆出版的中文学术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按影响因子的大小排序);E1 

期刊;(2)首次同时遴选“权威期刊”、“核心期刊”; 

收录的中国期刊(含港、澳、台英文学术期刊,按刊名 

(3)评价目的“评价管理导向与信息服务导向”相结 

英文字母排序);中国出版的其他英文学术期刊(按 合;(4)评价结果采用“得分排序与等级划分结合” 

刊名的英文字母排序)。 

的方法;(5)编排合理、内容全面系统、实用性强。 

通过对学术期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体来看, 

(经作者允许,本文有删节) 

我国学术期刊具有以下几年特点:(1)核心期刊的学 

科分布不平衡;(2)我国学术期刊和核心期刊的地区 

作者简介 

分布极不平衡;(3)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大多被国外 

邱均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 

重要数据库收录;(4)核心期刊率的高低说明各地区 

心主任 

的期刊质量的分布差异;(5)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具有 

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但地区分布不均衡。 

・ 

17 ・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0729594a180543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