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7日发(作者:)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针对网上有人发表侮辱英烈的言论而受到法律的严惩的事件,网络论坛上有人说“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惩罚发表言论者则侵犯了公民权利”。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任何自由权利都应规范于在法律范围内
B.英烈为社会所尊崇,生前就享有特殊权利,侮辱英烈自然会受到严惩
C.公民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
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要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2.王某发现自己多年前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王某被侵犯的权利有( )
①受教育权 ①姓名权 ①名誉权 ①生命健康权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3.“您放心,您反映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追踪的,有什么问题我们及时沟通。”近年来,桂林市“创建文明城为民办实事”金点子活动共收到市民“金点子”近8000条,办结率90%以上。“创城金点子”活动( )
①体现行政机关民主立法、科学立法②有利于建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③体现桂林市民城市主人翁的责任感④有利于监察机关认真履职,依法行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花盆从天而降,各种垃圾随意抛出窗外.....高空抛物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遇到高空抛物,受害者可以( )
A.积极行使权利,依法制裁高空抛物者
C.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依法裁决
B.采用合法方式,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D.通过申请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漫画《法律亮剑不“微哑”》警示我们( )
①公民可以采用诉讼方式维权①公民应该增强义务意识①公民应该积极行使依法纳税的权利①公
民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6.2022年3月 15日下午,央视新闻发布了一条微博,根据税收监管中的线索,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经税收大数据进一步分析,演员邓伦涉嫌偷逃税款。有关部门对邓伦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06亿元。自事件被曝光之后,该艺人已被面封杀。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邓伦没有做到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
B.一线明星违法,要受到比普通人更重的处罚
C.依法纳税是成年人的事情,与中学生无关
D.只要违反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教育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基,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下列体现公民依法行使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是( )
A.小鹏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总是违反课堂纪律
B.小京借助搜题神器,抄写作业
C.小晨拨打政府便民服务热线,反映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
D.初中生小萱儿经常到学校图书馆读书学习,提升自我
8.进入夏天,夜市、餐馆生意火爆,猜拳声、喧闹声不绝于耳,常常延续到凌晨,让附近的居民夜不能寐,苦不堪言。对此,居民可以( )
①与商家沟通协调,寻求解决方案①拨打市长热线电话,表达自身诉求
①去政府门前拉横幅,请求政府出面干预①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寻求法律保护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9.下列案例中,与被侵害的权利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案例
看到同学放在桌子上的日记,小陈偷偷翻阅
小刚的同学给他起了侮辱性的绰号
班级宣传栏中的人物照片被人故意涂划、损毁
小王捡到同学的钱包,却以捡拾而得为由,拒绝归还
被侵害权利
隐私权
荣誉权
姓名权
财产权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0.围绕稳就业保就业主题,2020年6月23日、24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分别举行两场新闻发布会。据了解,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省委、省政府坚持人民至上,坚决扛起稳就业保就
业重大政治责任,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就业增收工作,稳住就业“基本盘”。各相关单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决策部署,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稳就业保就业体现我国公民享有( )
A.人身自由 B.劳动权 C.财产权 D.物质帮助权
11.短视频营销、直播带货已经成为各大商家的必争之地,还催生了不少专业的营销策划机构,帮助商家涨粉、提升销售额。但是一些直播带货的主播,无视国家法律,偷逃税款。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经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网络主播黄某涉嫌偷逃税款,在相关税务机关协作配合下,依法对其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税务检查,最终黄某被追缴税款并罚款、加收滞纳金合计13.41亿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
①一些直播带货的主播法治观念淡薄 ①加强对网络直播带货的监管刻不容缓
①不行使依法纳税的权利是违法行为①网络不利于经济发展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12.“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①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①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①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13.16岁的中学生小张,在校期间多次采取暴力、语言威胁等方式,抢劫其他未成年人的财物,后被公安机关抓获。经人民法院审理,小张的行为构成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①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①不能违法,否则就会受到刑罚处罚①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①要自觉学法,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14.社区工作的刘阿姨在日记本上记录下她一天的工作,其中涉及政治权利的一组是( )
上午:①挨户通知社区居民打新冠疫苗
下午:②参加社区“两委”选举③参加公益植树活动
晚上:④参加大数据培训⑤和家人谈论中美关系
A.①②⑤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15.2021年4月1日,烈士王伟牺牲20周年。3月31日,人民日报微博发布视频回顾王伟生前事迹:20年前,在遭受美机撞击后,王伟驾驶的战斗机开始翻滚坠落,但是他的报告声依然
冷静而坚定。英雄从未远去,:我们不会忘记!81192我们等你回家!“英雄从未远去,我们不会忘记”从今天我们纪念王伟可以看出( )
①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①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匹夫有责 ①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16.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下列对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相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B.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和限制
C.某公司以不正当理由拒绝录用求职者,这侵犯了公民的劳动权
D.河南省为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和高龄补贴维护了公民的物质帮助权
17.公民的基本义务也称宪法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基本责任。下列行为属于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适龄青年参军保家卫国
C.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
18.下列公民权利属于包含关系的有( )
①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②政治权利和监督权③劳动权和财产权④文化权利和受教育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B.积极参加保护滇池志愿者活动
D.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
19.“国无防不立,立国必须固防;民无兵不安,安民必当强兵”“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懂得依法服兵役是( )
A.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B.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C.道德要求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D.自觉自愿行为,可做也可不做
20.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
①政治自由②监督权③人身自由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1.2020年5月1日起,某市新修改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规定:个人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将被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对市民来说,垃圾分类投放( )
A.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C.是基本权利
22.下列关于继承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继子女不是亲生的,因此没有继承权
②公民可以将自己的遗产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B.是道德义务
D.是法定义务
③在我国现阶段,多数继承采用的是法定继承
④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下列内容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有( )
①爱护公共财物①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①遵守宪法法律①参加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24.刘某在商场用近千元钱购买了意见名牌服装,穿了几天后才发现是假冒产品,遂到商场要求退换并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商场拒不承认服装是假冒产品,并以服装穿过为由拒绝了刘某的要求。对此事看法正确的有( )
①商场侵犯了刘某的公平交易权、知情权和依法求偿权
②商场违背了经济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③刘某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下一步可以到消费者协会投诉,并请求调解
④假冒名牌产品是生产厂家的责任,与商场无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5.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权利的基本保障是( )
A.生命健康权
二、解答题
26.文明养犬,让城市更美好。
【养犬须依法】
2021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正式施行。遛狗拴绳被正式写入法律,文明养犬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法第三十条规定: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劳动权
(1)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三十条规定,对漫画中养犬人的言行进行分析。
【宣传有我在】
为引领文明“养宠”新风尚,某地决定开展“文明养犬在行动”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征集并发布《文明养犬公约》。
(2)就社区文明养犬,请你为《文明养犬公约》拟写一条准则。
27.线上宣传“高大上”,线下制餐“脏乱差”。这是目前网络订餐平台最让消费者担忧的问题。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调查发现,网上未公示《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仍然存在,销售食品更是乱象横生。群众投诉举报频繁,反映主要问题仍然为平台外卖餐食存在不干净、不卫生、有异物等问题,甚至部分群众出现食物中毒现象。
(1)发生食物中毒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
(2)我国多地连续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且有多名受害人猝死或自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电信诈骗引发国人对个人隐私权的担忧。请问,我国公民隐私权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28.材料一 报警风波
刘某:是小孟欠我钱不还,我才谎称他偷的。
警察:报假警是违法的。
材料二 北京某校八年级学生王某用手机拍摄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并上传至警方微信公众号,此举引来车上4名成年人指责,斥他为“书呆子”。警方专程到王某所在学校,对他自觉监督非法占道的行为进行表彰。
此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众多网友纷纷为这名学生点赞:这孩子做得好!全社会都应该养成这种“随手拍”的习惯,让不文明的行为越来越少!
(1)材料一中“欠钱不还”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哪项权利?“报假警”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2)请分析材料二中王某得到警方表彰和网友点赞的理由。
(3)结合上述材料,从权利、义务角度,谈谈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
29.材料
小云的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小云的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他们开始了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云和爷爷奶奶都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2)小云的妈妈享有哪些权利?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还包括哪些内容?
(3)公民应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
ACD:有人发表侮辱英烈的言论而受到法律的严惩,说明我们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任何自由权利都应规范于在法律范围内;公民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要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故ACD正确;B:英烈无特殊权利,故B错误;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
2.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公民的权利。
①①:题文中他人冒用王某的姓名侵犯了王某的姓名权,顶替王某去上学侵犯了王某的受教育权,①①说法正确;
①①:公民依法享有名誉权和生命健康权,但题文中没有体现,①①说法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A。
3.C
解析:本题考查监督权的相关知识。分析题文信息,桂林市“创城金点子活动”有利于有利于建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民众积极参与体现了桂林市民主人翁的责任感,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行政机关没有立法权,①说法错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④说法错误。故选C。
4.B
解析:本题考查维权方式和途径。
B:遇到高空抛物,受害者可以采用合法方式,依法维护自身权利,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A:公民不能制裁高空抛物者,A错误;
C: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不符合题意;
D: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题干表述的内容不属于合同纠纷,也不属于财产权争议。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C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履行义务。
①①:漫画反映的是网络薇娅偷税逃税受到法律处罚,这警示我们,公民应该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还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违反法律的事坚决不做。①①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①:题干没有体现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①:错误,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排除;故本题选C。
6.A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纳税。
A:根据所学,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据此,题文内容说明邓伦没有做到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所以A正确;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错误;
C: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C错误;
D:违反法定义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错误;
故本题选A。
7.D
解析:本题考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A:这是不珍惜受教育的权利的表现,A说法错误;
B:这是不认真对待学习的表现,故B说法错误;
C:这是积极行使监督权的表现,故C与题意不符;
D:这是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表现,故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8.A
解析:本题考查权利的相关知识。
①①:题文中,居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居民可以与商家沟通协调,寻求解决方案,可以拨打市长热线电话,表达自身诉求,①①正确;
①:去政府门前拉横幅,请求政府出面干预属于违法行为,不可取,①错误;
①: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①错误;
故本题选A。
9.D
解析:本题考查对公民权利的认识和把握。
①:偷偷翻阅同学的日记,这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故①说法正确;
②:小刚的同学给他起了侮辱性的绰号,这侵犯了同学的名誉权,故②说法错误;
③:班级宣传栏中的人物照片被人故意涂划、损毁,这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故③说法错误;
④:小王捡到同学的钱包,却以捡拾而得为由,拒绝归还,这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故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10.B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
B:分析材料,山西省政府稳就业保就业体现我国公民享有劳动权,故B说法符合题意;
ACD:人身自由、财产权、物质帮助权,与材料山西省政府稳就业保就业无关,故ACD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
11.A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纳税。
①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法定义务,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责任,案例说明一些直播带货的主播法治观念淡薄,加强对网络直播带货的监管刻不容缓,所以①①正确;
①:不行使依法纳税的义务是违法行为,所以①排除;
①:网络有利于经济发展,所以①排除;
故本题选A。
12.C
解析: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①①:分析“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说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故①①①说法符合题意;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但权利不是义务,义务不是权利,故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3.C
解析:本题考查忠实履行义务。
①①①:依据题文描述,中学生小张因为抢劫等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没有履行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警示我们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要自觉学法,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等,故①①①说法正确;
①: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触犯刑法才会受到刑罚处罚,故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4.D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政治权利。
①:通知社区居民打疫苗,不属于政治权利,故排除①;
②⑤:参加社区“两委”选举,行使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家人谈论中美关系属于言论自由,都属于政治权利,故②⑤符合题意;
③:参加义务植树属于道德义务,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参加大数据培训属于文化权利,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5.A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
①①①:王伟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我们今天纪念王伟、怀念英雄,说明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匹夫有责,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故①①①正确;
①:材料未涉及国家统一,故排除①;故本题选A。
16.B
解析:该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正确,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不符合题意;
B:错误,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不受非法侵犯和非法限制,符合题意;
C:正确,某公司以不正当理由拒绝录用求职者,这侵犯了公民的劳动权,不符合题意;
D:正确,河南省为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和高龄补贴维护了公民的物质帮助权,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7.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公民的基本义务。
A:适龄青年参军保家卫国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A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积极参加保护滇池志愿者活动履行的是道德义务,B选项不符合题意;
C: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履行的是道德义务,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在行使监督权;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8.C
解析:本题考查对公民权利的认识。
①④:结合教材知识,人格尊严权包含名誉权、荣誉权等,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受教育权,①④正确;②③:政治权利和监督权都属于政治权利和自由,财产权和劳动权都属于社会经济权利,是并列关系,②③错误;故本题选C。
19.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民义务的相关知识。
B:依法服兵役是我国公民的法定义务,我们应该积极履行,坚持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
去做,故B选项说法正确;
A:依法服兵役是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履行的法定义务,属于法律要求做的,不属于法律禁止做的,故A选项不合题意;
C:依法服兵役是法定义务,和道德要求无关,故C选项不合题意;
D:依法服兵役是公民法定义务,不是自觉自愿行为,我们要依法履行,而不是可做可不做,故D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0.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平等权、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公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等,其中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包括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所以题中选项均符合题意,本题选择C。
21.D
解析:本题考查法定义务。
A:垃圾分类投放是义务,故A说法错误;
BCD:依据教材知识,某市新修改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所以对市民来说,垃圾分类投放是法定义务,故B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22.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继承权的实现方式的理解与认识。继子女虽非亲生,但享有同婚生子女同样的权利,①说法错误。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而不是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④说法错误。②③说法正确。故选B。
23.D
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的认识和把握。
①①:依据所学知识,遵守宪法法律,包括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务等;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故①①说法正确;
①①: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体现;参加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是公民行使文化教育权的体现,①①说法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4.D
解析:试题分析:商场出售假冒名牌商品,违背了经济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侵犯了消费
者的合法权益,④不正确,应排除。故选D。
25.C
解析:本题考查人身自由。
C:根据教材知识,人身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物质性的生命健康权和精神性的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是公民参加社会活动,享有其他权利的基本保障。故C正确;
A: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社会活动,享有其他权利的基础,故排除A;
BD:受教育权、劳动权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D;
故本题选C。
二、解答题
26.(1)①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③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④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要依法履行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⑤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文明养犬,人人有责;遛狗须拴绳,高峰不出行;粪便及时清理掉,养犬公约要记牢。等。
解析:考点考查:依法行使权利、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1)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我饲养什么犬,怎样饲养都是我的自由,法律管不着。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
正误判断:错误。
论据①:行使权利应界限。
论据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论据③: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论据④: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本题要求为《文明养犬公约》拟写一条准则,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7.(1)①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或者误食化学物品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喝大量结晶水以稀释毒素,用筷子或手指伸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后壁、舌根进行催吐,并及时就医。
②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
③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2)私人生活安宁权、个人信息保密权、个人通信秘密权、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自我保护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结合材料中食物中毒的现象,表明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作为消费者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所以从及时就医,向相关部门举报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隐私权的内容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根据教材知识,公民的隐私权包括个人私生活,个人信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
28.(1)财产权。行政违法行为。
(2)因为他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3)①材料一中刘某在财产权被侵犯后采取“报假警”的错误方式,这警示我们,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②材料二启示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
(1)本题考查对“欠钱不还”的行为和“报假警”行为的分析,通过运用财产权和行政违法行为的知识来回答。
(2)本题考查王某得到警方表彰和网友点赞的理由,运用法律作用和树立法治意识的知识来回答。
(3)本题考查如何依法维权、自觉履行义务,运用教材知识来回答。
第二步:审材料。
(1)有效信息:欠钱不还→财产权;报假警,扰乱了社会秩序,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行政违法行为
(2)有效信息:王某用手机拍摄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并上传至警方微信公众号,依法行使监督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3)注意限定词,从权利、义务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得分点:财产权+行政违法行为
(2)得分点:法律作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3)得分点: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29.(1)小云:受教育权;小云的爷爷奶奶:物质帮助权、生命健康权。
(2)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此外,公民的政治权利还包括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3)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解析:(1)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结合相关公民权利的知识,可以看出,小云依法享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小云的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享有了物质帮助的权利,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这是在享有生命健康权。
(2)小云的妈妈上班,享有了劳动权;妈妈还选为县人大代表,这是享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政治权利还包括政治自由和监督权。据此作答即可。
(3)本问考查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认识和把握。根据所学知识,从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等方面进行说明。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7267390a148712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