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发(作者:如何找回浏览器)
《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阅读题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以下的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材料一:
在对全国100多万份调查问巷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后,《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
告》(以卞简称《报告》)近口发布。本次调研显示出,当前公民个人信息遭受侵害的程度,
触目惊心。
《报告》技露:超过七成的人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多选81%的人牧到过对方知 道
自己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被 某娄广
告持续骚扰:在租房、购房、购车、考试和升学等个人信息泄露后,受到营销骚扰或 诈骗的高
迭36%o
两成人曾受电信诈骗恐吓。《报告》显示,有26%的人每天收到2个以上的垃圾短信,
20%的人近一个月来每天收到两个以上骚扰电话。即便最少的数据比例,即"个人隐私信息 被网
站公布""购买机票后收到航班异常的电话或短信诈骗信息"也选9%。
60%受访者不知如何雏权。《报告》显示:有高速55%的人将证件复印给相关机构时, 从不
注明用途:47%的人经常将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直接扔掉而不加处理;超过27%的人 在停用、
注销手机号的时候,甚至不去银行、支付宝、网站等变更绑定的手机号。在被问到 发现个人信
息泄露套采取什么行动的问题时,71%的参与调研者选择了掐断电话或不予理睬, 选择拉黑及拒
接的比例为63%;仅有20%左右的参与调研者选择了举报、投诉、报警等积极 应对措施。
量刑过轻震慑力有限。《报告》认为,尽管目前我国针对个人信息保护存在诸多法律规
定,但基本都分散在效力层次不一的各种法律法规乃至规范性文件。因此建议,应尽快通过 一
部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对相应法律进行系统化梳理和整合。
摘编自余瀛波《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发布八成人曾遇"陌生来电"半数放弃 维
权》,《法制日报》2016年口月23日)
材料二:
图1
:
全国电信骚扰地区排行
图2
:
个人信息及隐私被侵犯后未能维权原因
(摘自《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2016年□月)
材料三:
记者从四川省公安厅了解到,从6月1 口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 《网
络安全法》)将正式施行。这部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 性法律,
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打击公民个人信息数据被非法获取、泄露或者非法使用 的犯罪行为。
在《网络安全法》施行前夕,《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就此釆访了四川省 公安厅网安总队相
关人士。总队相关人士介绍,《网络安全法》是一部基础性法律,而在之 前这方面的规范都是一
些规章制度,上升为法律后,就为更好的开展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法 律保障。
《网络安全法》正式通过后,针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最高法、最高检作出了办理 侵
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明确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除了姓名、身份证号 码、
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以外,行踪轨迹等也纳入这一范畴。司 法解释
明确,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逢径发布公民个人信 息的.应当
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不仅是买卖公民个人信息违法,房产中 介之间交换公
民个人信息也已经构成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对于刑法相关规定中"情 节严重"的认定标
准,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八罪10种情形,包括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 踪轨迹信息、通信内
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住宿信 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
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 500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
或提供前两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5000条以上的,违 法所得5000元以上等。
四川警方为严厉打击网络攻击违法犯罪活动,2017年组织开展了打击整治黑客攻击破 坏和
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截至目前,收集挖掘教授黑客技术、提供黑客工 具类犯罪
线索521条:收集挖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线索485条,抓获行业"内鬼"18人。 同时清理相关违
法有害信息1.2万余条、关停网站栏目5家、封停即时通讯号码1800余个。
(摘编自李逢春、钟晓璐《明天起卖个人信息可入罪,将有效保护公民信息安全》,《华 西
都市报封面新闻》2017年5月31 口)
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A. 大陆地区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骚扰程度,与所在地经济发展程度基本成正比。
B. 从参与调查人群对电信骚扰的反馈情况来看,收到最少骚扰电话与最少垃圾短信的 地区
一致。
C. 调查数据显示,在明确自身遭遇个人信息泄露并面临侵害时,相当一部分人不清楚 维权
的方式。
D. 相当一部分参与调研者维权意识不强,因个人利益未受损、程序繁琐、成本高昂而 放弃
维权。
8. 下列刘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扌舌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证件复印注明用途、处理好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和手机变更后的相关事宜,信息 就不
会泄露。
B. 至今,我国针对个人信息保护仍然存在量刑过轻震慑力有限、没有统一的较全面的 法规
的问题。
C. 《网络安全法》主要用于打击公民的个人信息数据被非法获取、泄露或者非法使用 的犯
罪行为。
D. 未经他人合法授权,无论以哪种途径获取或发布他人行踪轨迹,均违反了《网络安 全法》。
9. 针对公民个人信息遭受侵害这一现状,应采取哪些措施?请根据材料,从公民个人、 信
息使用者、政府相关部门三个方面简要概括说明。
试题答案:【答案】7.B 8.D
9.公民个人,要清楚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树立和增强维权意识并加强防范;信息使 用者,
必须依法获取、使用与保护:政府相关部门,完善法律、加强宣传,简化维权程序降 低成本,加
大打击信息犯罪力度。
【解析】
【7题解答】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 握,
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 一个重点,
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扌舌,注意结合语境。B项,"收到最少骚扰电 话与最少垃圾短
信的地区一致"错误。从图表"全国电信骚扰地区排行”可看出"收到最少骚扰 电话与最少垃圾短
信的地区"不一致。故选Bo
【8题解答】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 此题
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 上有一定
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 符合题干的选
项。A项,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信息就不会泄露"说法绝对。B项,从材料 三可以看出我国已
经有《网络安全法》,结合“这部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管理方 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
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打击公民个人信息数据被非法获取、泄露 或者非法使用的犯罪行为"
分析可知,"主要用于打击公民的个人信息数据被非法获取、泄露 或者非法使用的犯罪行为"分析
不准确。C项,原文为“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并非“主要"方面。 故选D。
【9题解答】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 解的
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 有材料的
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 内涵、联系社
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题干要求"从公民个人、信息使用 者、政府相关部门三
个方面简要概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概扌舌。结合"有高达55%的人将证 件复印给相关机构时仅
有20%左右的参与调研者选择了举报、投诉、报瞥等积极应对措 施”分析可知,公民个人,要清
楚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树立和增强维权意识并加强防范: 结合“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逢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 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
息不仅是买卖公民个人信息违法,房产中介之间 交换公民个人信息也已经构成了侵犯公民个人信
息的行为"分析可知,信息使用者,必须依 法获取、使用与保护;结合"尽管目前我国针对个人信
息保护存在诸多法律规定,但基本都 分散在效力层次不一的各种法律法规乃至规范性文件。因此
建议,应尽快通过一部统一的个 人信息保护法规,对相应法律进行系统化梳理和整合",材料二的
图二内容及"司法解释明确 规定了八罪10种情形......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等"分析可知,政府
相关部门,完善法律、加 强宣传,简化维权程序降低成本,加大打击信息犯罪力度。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 注意
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 括各段
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 开头,结
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1丨,确保准确 答题。题
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 审题时注意:是
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 陈述主体),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 应好。最后是
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回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 中提炼)旭选择
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 答(高考阅卷
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 关键词,短语答
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阅读题及答案由高中语文题库()进行考点归类细化 整
理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4639241a248592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