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发(作者:)
表情包背后的故事300字
第一个表情符号诞生
那是1982年9月19日,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法尔曼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输出这样一串字符::-) 。随后,为了区分正儿八经的消息和善意的玩笑,他又添加了:-(用以区别。
这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表情,也是笑脸符号的由来。自那以后,凡是在支持 ASCII 系统的电脑上,人们都可以用:-)、 : -o、: -b等符号来表达某种情绪。
不过,法拉曼教授却认为,“这在当时看来没什么大不了。”
36年,表情包出位史
我们熟悉的小黄脸,则来自于另一套符号系统。
1995年,日本运营商NTT推出了一款新传呼机,可以在发简讯的同时配带不同的面部表情符号,比如爱心等。这款新机型刚上市便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占据近40%的市场份额。
而后,NTT才意识到:让年轻人如此着迷的,就是这些表情符号。
他们干脆放手一搏,在平台上开发出最早的 emoji。其负责人表示,这些12×12像素的表情包,要将人类所有的表情都包含在内。
36年,表情包出位史
emoji赶了个好时候。
得益于带宽提速和计算机性能的提升,表情达意更为直观的“小表情”开始替代简单的标点符号表情,在OICQ、Yahoo!Messenger等平台迅速流行起来,并吸引来一大批“跟风者”。
其中,就包括QQ小黄脸。据说,小黄脸出自一名早已离职的传奇设计师“灰灰菜”,他临摹的原型就是在ICQ、AOL Messagener等平台流行的emoji——这也难怪,我们会用日语“絵文字”的拉丁字符emoji作为表情符号的统称,它才是“表情社交”的鼻祖。
36年,表情包出位史
智能手机推波助澜,表情符号走向世界
到了2007年,iPhone一代横空出世,智能手机星火燎原。苹果和谷歌都觉得:要想打进亚洲市场,emoji是道迈不过去的坎儿。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4491628a135436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