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形式逻辑》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316)《形式逻辑》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2023年7月19日发(作者:)

[0316]《形式逻辑》

第一次作业

[单选题]“中国位于亚洲”这句话中的“中国”与“亚洲” 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参考答案:D

[单选题]“成年人”和“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外延间的关系是:()

A:真包含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同一关系

D:交叉关系

参考答案:D

[单选题]a方形,b方桌,c桌子,这三词项的外延关系是()

A:c全包含于b,b全包含于a

B:a与b是交叉关系,b与c是交叉关系,a与c全异

C:a全包含于b,c与它们交叉

D:b全包含于c,a与它们是全异关系

参考答案:D

[单选题]a"犯罪团伙”、b"盗窃团伙”、 c"盗窃团伙首犯” 这三个词项之间的关系用欧拉图表示为()

A:c全包含于b,b全包含于a

B:a与b是交叉关系,b与c是交叉关系,a与c全异

C:b全包含于a,c与它们是全异关系

D:b全包含于a,c与它们是交叉关系

- 1 - 参考答案:C

[单选题]“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的外延间的关系是:()

A:真包含关系

B:同一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参考答案:B

[单选题]“这个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他们都是考试入学的。” 在这句话中两次出现的词项“这个班的学生”是()

A:都是集合词项

B:都是非集合词项

C:前者是集合词项,后者是非集合词项

D:前者是非集合词项,后者是集合词项

参考答案:C

[单选题]矛盾律要求相互否定的两个命题不能同()

A:指一个事物

B:真

C:假

D:可靠

参考答案:B

[单选题]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

A:指一个事物

B:真

C:假

D:可靠

参考答案:C

- 2 - [单选题]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模棱两可

B:混淆词项

C:模棱两不可

D:自相矛盾

参考答案:D

[多选题]同一律要求人们在使用词项时,必须保持词项的( )和( )的同一。()A:指称

B:外延

C:所指

D:内涵

参考答案:BD

[多选题]“文学作品”可以概括或限制为()

A:作品

B:文章

C:小说

D:论文

参考答案:AC

[多选题]下列连续限制中不正确的()

A:人民法院 ______ 高级人民法院 ________ 中级人民法院

B: 国家 _______ 发展中国家 ________ 发展中国家经济

C:大学 _______ 师范大学 ________ 法律系

D:诗歌 _______ 诗人 _______ 中国诗人

E:市场 _______ 中国市场 _______ 农村市场

参考答案:ABCDE

第二次作业

- 3 -

[单选题]主项、谓项和量项相同,而联项不同的两个直言命题之间有()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差等关系

D:反对关系或下反对关系

参考答案:D

[单选题]“没有什么人是无所畏惧的”,该命题中的主项是()

A:人

B:无所畏惧

C:是

D:没有什么人

参考答案:A

[单选题]当主项 S 与谓项 P 之间有交叉关系时,则()

A:A命题真,E命题假

B:A命题真,I命题真

C:I命题真,O命题假

D:O命题真,E命题假

参考答案:D

[单选题]由 A 、E、I、O 四种命题在前提和结论中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形式是()

A:三段论的格

B:三段论的式

C:三段论的规则

D:三段论的有效形式

参考答案:B

[多选题]直言命题的组成部分中属于逻辑常项的有()

A:主项

B:量项

- 4 - C:联项

D:谓项

参考答案:BC

[多选题]如果主项S和谓项P之间是S包含于P的关系,那么下列各式逻辑值为真的是()

A:SAP

B:SEP

C:SIP

D:SOP

E:SE~P

参考答案:ACE

[多选题]根据直言命题的量项不同,可以把直言命题分为()

A:肯定命题

B:否定命题

C:全称命题

D:特称命题

参考答案:CD

[多选题]“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的”,该命题属于()

A:简单命题

B:关系命题

C:性质命题

D:直言命题

参考答案:ACD

[多选题]以命题"凡不劳动者不得食”为前提,可以推出如下哪些结论?

A:“得食的都是劳动者”

B:“凡不得食的都不是劳动者。”

C:“有些劳动者是得食的。”

- 5 - D:“并非有的得食的不是劳动者”

参考答案:ACD

[多选题]设"这个厂有的工人是职高毕业生”是真的,则()是真的

A:“这个厂所有的工人都是职高毕业生”

B:“有的职高毕业生是这个厂的工人”

C:“这个厂的工人都不是职高毕业生”

D:“这个厂有的工人不是非职高毕业生”

参考答案:BD

第三次作业

[论述题]

3.有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大项在前提中周延在结论中不周延,请问它是哪一格的什么式?

参考答案:

答案:大项在结论中不周延,则结论只能是肯定命题,因为大项是结论的谓项,只有肯定命题谓项不周延。

结论是肯定的则大前提一定也是肯定的,因为三段论规则5规定:有一前提否定,结论必否定,由结论肯定可推知两个前提都必肯定。大项在大前提中周延,则它一定是主项,因为肯定命题谓项不周延。主项周延的命题是全称命题,因此大前提是全称肯定命题PAM。

当大前提是PAM时,中项M是不周延的,根据规则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因此M必须在小前提中周延。由于小前提是肯定的,M就只能是小前提的主项,因此小前提一定是全称肯定命题MAS。

当小前提是MAS是,小项S是不周延的,根据规则3:前提中不周延的命题结论中不得周延,则S在结论中不周延。小项S是结论的主项,主项不周延的命题是特称命题,因此结论是特称肯定命题SIP。

所以,该三段论是AAI-4

[论述题]

2.所有优秀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李明是教师。所以李明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参考答案:

答案:可看出:"李明”是小项,为S,"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大项,为P,"优秀教师”,"教师”在这儿做了中项,所以犯"四词项”错误

- 6 - 其推理形式为:MAP

SAM

SAP

所以,是AAA-1的无效式。

[论述题]

1、证明: 一个有效三段论如果大前提是特称命题, 则小前提必须是A命题。

参考答案:

答案:用反证法。如果小前提是特称命题,即I命题或O命题,则会两个特称前提的不出结论,就不是有效三段论。

如果小前提是E命题时,大前提一定是I命题。因为连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这是大项P不周延。而结论一定是O命题,大项周延。会犯"大项扩大”的错误。

所以只能是A命题。

第四次作业

[单选题]既断定p∧q为真,又断定p∧~q为真,则()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规律

参考答案:B

[单选题]当p为真、q为假时,下列命题公式为真的是( )

A:p∧q

B:Øp∨q

C:p→q

D:p∧ Øq

参考答案:D

[多选题]下列复合命题中违反逻辑思维规则要求的有()

A:这架飞机上所有乘客都是外国人,但也有一位中国人

B:这架飞机上所有乘客都不是外国人,但也有一位英国人

C:这架飞机上并非所有乘客都是外国人,但也并非所有乘客都不是外国人

D:并非这架飞机上所有乘客都是外国人,但也有乘客是外国人

- 7 - 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下列描述中违反矛盾律的有()

A:既断定p∧q真又断定Øp∧Øq真

B:既断定p∧q 假又断定Øp∧Øq假

C:既断定p∨q 真又断定Øp∨Ø q真

D:既断定p→q 真又断定Øp→Øq真

参考答案:ACD

[多选题]如果 p 是 q 的必要条件,那么

A:无 p 必无 q

B:无 p 未必无 q

C:有 p 必有 q

D:有 p 未必有 q

参考答案:AD

[多选题]设 A、B 为真,X、Y 为假,P、Q的值不确定,下列命题公式的值能够确定的是()

A:P ∨ (X ∨ØP)

B:Ø (P ∧ Q) ∨ (ØP ∧ØQ)

C:(P→A) →(B→Y)

D:(A→Y) →(B→((A→Q) →Y))

参考答案:CD

[多选题]“Øp→q”为真,若()

A:p真q假

B:p真q真

C:p假q真

D:p假q假

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p→Øq”为真,且仅当()

A:p真q假

- 8 - B:p真q真

C:p假q真

D:p假q假

参考答案:ABD

[多选题]当命题"p∨q”为假时,下列命题为真的有()

A:p→q

B:Øp∧Øq

C:Øp∨Øq

D:p∧q

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当命题"p∧q”为真时,下列命题公式为假的有()

A:p→q

B:Øp∧ Ø q

C:p→ Øq

D:p∨q

参考答案:BC

第五次作业

[论述题]

1.用归缪赋值法证明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A→(B∧C)

(C∨D) →F

∴A→F

参考答案:

答案:假设该推理是无效的,则有前件真而后件假的情况。设前件真后件假,则有:

A → (B ∧ C) (C ∨ D) → F A → F

T T F

- 9 - T T F F T F

T T F F

在这里,出现了C既为真,又为假的情况,所以假设不成立。所以,原推理有效

[论述题]

2.用归缪赋值法证明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C→(A∧B)

A ∨C ∴B→C

参考答案:

答案:假设该推理是无效的,则有前件真而后件假的情况。设前件真后件假,则有:

A B C C → (A ∧ B) A ∨C B→C

T T F T T F

F T T F T F

T T

从这儿可以看出,存在使该推理无效的赋值(A:T;B:T;C:F),所以,原推理无效。

第六次作业

[论述题]

1

根据给出的符号,构造推理有效性的形式证明

(A→B) ∧(C→D)

B∧D

∴A∨C

参考答案:

证明:①(A→B) ∧(C→D) P

② B∧D P

③A→B ①∧-

④ C→D ①∧-

⑤B ②∧-

⑥A ③⑤MP

⑦D ②∧-

⑧C ④⑦MP

⑨A∨C ⑥⑧∨+

[论述题]

2 根据相应规则,构造以下形式证明

A∨(B ∧ C)

(A → D) ∧ (D → C)

∴C

参考答案:

①A∨(B ∧ C) P

- 10 - ②(A → D) ∧ (D → C) P

③(A∨B) ∧(A∨C) ①Dist

④A∨C ③∧-

⑤C→A ④Impl

⑥A→C ②HS

⑦C→C ⑤⑥HS

⑧C∨C ⑦Impl

⑨C ⑧∨-

- 11 -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689731022a28170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