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高校计算机教材的严谨性、时效性和表述清晰性问题分析
作者:陈皓 向曙林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第26期
摘要:计算机专业教材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途径。目前计算机教材种类繁多,但良莠不齐,一些教材存在着内容过时、错误,或者概念表述不清晰,案例分析易导致误解等不少问题。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3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我们以此教材为例进行分析,以期改进和完善计算机教材的编撰工作。
关键词:计算机教材;严谨性;时效性;清晰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6-0153-02
1 教材的严谨性问题
教材的内容无论是讲述理论,还是分析案例,都必须逻辑清晰,内容严谨。普通大学的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严谨的教材是他们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最重要的途径,如果教材讲述的理论或案例有错误,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1.1 概念阐述错误
本书P172页7.1.2 IPv6地址配置一节中讲述IPv6地址无状态自动配置:
“在无状态自动配置(Stateless Autoconfiguration)过程中,主机将它的网卡MAC附加在链接本地地址前缀FE80::/10之后,产生一个链路本地单点传送地址。接着 ……以验证地址的唯一性……。否则,主机将使用一个随机产生的接口ID组成一个新的链路本地单点传送地址。”[1]
IPv6地址的无状态自动配置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通过EUI-64算法生成和随机生成。这段内容涉及这两种地址的生成方式,但在概念阐述上有错误:
1.1.1 通过EUI-64生成重复地址后的解决方法有错误
EUI-64算法由IEEE定义,具体算法是在48位的MAC的前24公司ID和后24位扩展ID之间插入0xFFE,构成64位EUI-64地址,然后将新地址的U/L位(第7位)求反,加上64位前缀,生成128位IPv6地址。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688026531a6796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