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OS-X系统入门指南8.28更新全

Mac-OS-X系统入门指南8.28更新全

2023年6月29日发(作者:)

Mac OS X系统入门指南

前言

相信有不少朋友在买回了手中那台心仪已久的Mac之后却都没怎么进入过苹果系统,理由也无外乎用起来不顺手、软件太少又不会装。虽说有着苹果机华丽的外观,却没能体验到mac的精髓,还被人嘲笑装13,的确不免有些遗憾!

趁着今年苹果发布了新款带视网膜屏的pro,小弟我也顺势入手了人生中第一台苹果机—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开箱什么的大家早已经看了不少,我就之后再给大家放出吧!)。既然买了苹果机,不去感受一下那华丽丽的系统,真是太对不起花的2000刀。正好最近也是闲着没事,就特意花了两天时间认认真真琢磨了一下mac系统,先是在网上查了不少资料,又逛了逛论坛,但始终没能发现一个系统、全面、配有说明图的新手入门指南,并且我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为了不让大家再犯同样的错误,走这么多弯路,我决定自己写了这么一个教程。

相信同样身为刚接触mac的朋友,我站在一个初学者的角度上(因为本人也是刚接触mac没多久)写的这篇文章,应该还是比较容易让大家接受的。最主要的是想通过本文,可以帮大家省去搜索遇到的各种问题的烦恼,争取一次全帮你解答清楚(当然这也是比较困难的!)。

当然文中哪里写得不好,看不明白,或有技术性的错误,欢迎指正,我会不定期进行内容的添加与修改的。同样win下的相关评测我也会加班加点争取早日放出。

其实苹果自己的操作系统并不只是披着一件华而不实的外衣,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也充分体现着苹果对细节、对用户体验的不懈追求。当然不可否认,有些地方的确会难以让人接受,而且由于mac自身的小众,不像win一样有着那么多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帮着弥补自身功能的缺陷与不足,所以有些在win下稀松平常的问题在mac下将会变得比较麻烦,甚至短时间内无解。但是通过这几天我对苹果系统的深入体验与钻研,相信只要你能认真读完这篇文章,日常生活中90%的应用应该都是毫无压力的,甚至有着比win下更好的用户体验!

正文

1、查看系统信息

其实一般来说这个作用不大,毕竟电脑都已经买回来了,还怕硬件被掉包不成...

不过mac不像win一样可以右键我的电脑,使用设备管理器看到所以的硬件,但同样的功能mac下也是有自己的查看方式的。

1 点击屏幕左上方的那个苹果,第一项就是关于本机点进去就可以看到系统概况

2 点更多信息可以看到更多有关mac的软硬件信息(像那些显示器、存储、内存选项也是可以点的)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第二行关于你电脑的生产日期的版本,这个在日后打补丁和功能更新时很重要。举个例子,我舍友买的是2011early15寸顶配的pro,那个版本光驱位用的还是sata2.0的硬盘接口,主硬盘才是最新的sata3.0的接口。所以当他想要升级固态硬盘的时候,我就建议他把主硬盘卸掉换固态固态硬盘,这样才能发挥新硬盘全部的实力,光驱位接原来的机械硬盘,因为sata2.0的速度已经完全可以喂饱机械硬盘的带宽了。但之后同年2011late的机器,硬盘接口全部都换成最新的sata3.0,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固态硬盘想放哪都可以。

之后你还可以点击系统报告

3

这里的显示的就和win下的设备管理器几乎一模一样了,每个小项都可以点开分别查看。

点软件更新会自动切换到app store更新你的系统,这一点和win下的打补丁差不多,只不过苹果的补丁一般是增强系统稳定性(修复bug)、提供新功能、软件升级,关于安全漏洞的还是比较少...(不过苹果现在越来越重视自己系统的安全问题了)

2、Finder---mac下的“我的电脑”

上图就是打开Finder后的样子

4 mac系统下的文件管理和win下有着巨大的差异,苹果系统下基本上是不分区的(其实也是可以分的,但比较麻烦也没必要,有兴趣的可以自己上论坛搜搜)。那么mac是如何管理文件的呢?其实这里概念和win7下的库的概念比较像。

其实提到库这个概念,可能知道它人还真不一定比知道Finder的人多,因为win7下的这个功能用的人其实并不多(个人感觉是微软偷师mac学到的),而且也没有mac下这么强大。

在Finder左侧边栏中有着很多应用程序、桌面什么的文件夹可以选择。这里先谈谈最重要的应用程序文件夹。这也是苹果和微软在程序安装和存储上的最大不同。(此文件夹类似win下c盘中Program Files这个文件夹)

苹果的安装程序大部分是dmg格式的,类似win下的iso镜像,双击可以打开,有的需要一步一步安装,默认会安到应用程序文件夹,很方便,安装过程中一般会提示你输入系统密码。还有的点击dmg解压后里面的就可以直接用的那种,这时你把这个应用程序直接拖到mac下应用程序文件夹内以后就可以直接用了(不用再解压缩了)。

5 打开程序时,可以去应用程序文件夹里找,也可以四指收拢,会出现如下图,显示你安装在mac中的所有程序。我这个是最新的山狮系统mountain lion---os x10.8的手势操作,如果你的是上一代的狮子lion---mac os x10.7操作应该是差不多的。再之前的是雪豹Snow leopard---mac os

x10.6我就不太清楚了。

其实从这几代系统的命名,不知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mac os x10.都是以猫科动物为系统代号的,还是挺有意思的。

当然你也可以按f4键(上面有6个小方块的那个)

说到显示程序,就不得不提到mac标志性的dock,就是最下面的一排。你可以把你喜欢的,常用的程序放到下面---直接从应用程序文件夹拖下来就好,不想要了直接拖到桌面一放手就没了,很方便的。打开的程序也会在这里显示。当你的鼠标划过或停留在图标上面时它还能变大(如何设置后面会提到)

6

如上图的pages,是苹果iwork里的word,也是我写这篇教材用的软件。(后来导出为word又修改了一遍)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图表下面有个小白点。对,只要你的程序还运行着,不论是在前端显示,抑或是最小化到后台,只要没有退出,他都会一直亮着,提醒你这个程序还开着呢。至于如何关闭程序,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小白的问题,点一下左上角的小红叉不就完了嘛...其实并不完全正确,有的程序,如app store,这样做的确可以退出并关闭程序,下面的小白点也会灭。但更多的程序会直接切到后台,小白点也不会灭。

那如何才能彻底关掉他呢?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快捷键command q,可以100%保证退出程序。

command w可以关闭或最小化程序,就跟点小红叉的作用一样。

最小化窗口可以用command m,这里强烈推荐用右command,因为离m键近一些。

这几个快捷键也是最最常用的,记住后会非常方便的。后面还会再陆续提到一些。

继续回到Finder,其他的文件夹就不像应用程序文件夹那样独特,只是方便你使用时分类而已,你也可以新建,不过没什么必要了。

另外系统默认下载的东西会存在下载文件夹里。

3、dock

刚才已经提到了一些,下面说一说他的具体设置。mac的设置和在iphone,ipad里的有点像,下图那个系统偏好设置的图标是不是看着很眼熟。mac里安装的程序都可以在那里设置(当然多数程序只能设置一些最基础的功能,每个程序打开后会有各自更详细的偏好设置)。

7

点击进入dock选项,推荐选上放大比例,就可以在你鼠标停留或划过图标时,使图标变大了,看着会炫一些。其它选项很容易理解,我就不多说了。

4、系统偏好设置---让mac记住你的使用习惯

mac的默认设置有些很令人蛋疼,比如触控板默认没有右键菜单功能,此时你如果要想使用右键菜单必须双指同时右侧单击,光看这描述就很恶心了。

能不能改过来呢?可以,很简单,用系统偏好设置就可以调成你自己喜欢的方式。

在系统偏好设置里点击触控板,选择光标与点按

8

选中“辅助点按”,再点一下“下三角”

勾选“点按右下角”,熟悉的右键菜单就回来了。

还有其它一些操作也可以在这里修改,旁边都有视频指导,这块真是比win做的清晰明了很多,我就不罗嗦了。

说实话,以前我逛论坛听前辈们说在mac下日常操作根本不需要用鼠标(用起来反而还累赘),那时我还不信。现在用过才彻彻底底的信服了。现在我用mac系统时都已经不再接鼠标了(而且开机默认启动的也是mac系统,只要不玩游戏,我已经基本不进win了),这一点真是谁用谁知道。

9

其它的偏好设置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一些程序的具体设置需要打开程序,里面有更详细的设置。

5、常用程序---装机必备

appdelete

mac系统下删除程序通常只需要把程序拖到屏幕右下角的废纸篓里即可,有时系统会提示你输入密码。当然这样删除程序有时是删不干净的。这时appdelete就起了很大作用。

这个程序使用起来很容易,只要把想删除的程序图标拖到图中那个垃圾桶上,这个程序就会自动帮你找到与此程序相关的所以文件,全选一并删除就好了。

有些时候你可能用废纸篓把程序删了,但没删干净,程序还在运行。举个我悲催的例子,我想用safari看优酷超清视频,但是已经把safari默认开发改成ipad5.1之后还是不行(safari这点设置很重要,后面我还会讲到的),我论坛和百度都查了,说装个flash插件就可以(虽说flash是苹果的大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装了,结果safari就抽风了,各种弾广告,各种加载变慢。我果断怒删之(用废纸篓)。没想到悲剧依然,flash还在,但图标却找不到了,这时候怎么办呢?苹果最强大的全局搜索spotlight就派上大用场了。他在屏幕右上角,那个放大镜

10

点一下就可以用了,用起来和iphone、ipad上的很像

比win的强大很多,无论你输入中文或是英文,首单词有没有(就是你只知道这个程序名称的第二个单词,却不知道打头的那个),想查文件或是程序,他都能为你非常快的找到,我的flash就是用它搜到了一个和flash相关的文本,然后把这个文本拖到appdelete里,他就找到flash其它的部分,一点删除就成功把它完美删除了。

所以活用spotlight会对你的使用有很大帮助的。

paragon ntfs for mac

这应该算是一个小插件,但是异常重要。原因是mac的硬盘格式和win下不太一样,我们一般买的移动硬盘默认格式化的是win下最常用的ntfs格式(包括win的系统盘都是此格式),但此格式在mac下原生支持很差,看论坛上说是可以读取但无法写入,但实测我手上的6块移动硬盘(4块500G,1块320G,一块1T的---前五块是纽曼的,后一块是西数的)没有一块是可以读出来的...装上paragon ntfs for mac就都能读写无压力了。

当然插件毕竟是插件,临时用用还可以,也听说有人用了硬盘丢数据的。

那有没有更稳定安全,两个系统都支持的分区格式呢?答案是肯定的。优盘我们一般使用的FAT32是两个系统原生支持的,没有问题。新买的移动硬盘我推荐分成exFAT格式,这好像是win7发布后win原生支持的新格式,xp要装补丁的。这个格式有效解决了FAT32只能写入小于4G单文件的巨大缺陷,而且两个系统都能原生完美支持。当然如果你有大于4G的优盘,也推荐你格成这个格式,到时候拷单个4G以上的大电影也没有问题了。

iwork

苹果的office办公套装

图上从左到右依次对应着微软office系列的excel word ppt

11 其中和微软office相比最渣的是numbers,是因为他没有excel那么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但是做出来的东西还是挺漂亮的;pages也是我开始写教程用的,还是不错的可以导出word和pdf格式,但是兼容性还是不太好说,推荐导出pdf格式,这样可以在mac与win中通吃,后来我导出word在win下改,还是有一定几率文字错误的,不过总的来说还好。最强大莫过于keynote,苹果发布会展示用的就是keynote。简洁而强大,方便而快捷。要说买mac只为一个软件,就是为了他也不过分。

当然具体使用因为我也是刚接触,请待下回分解吧。

mac office 2011

我下的是最新版的,打开我之前做的ppt可以完美显示所有特效(也可能是我做的都比较简单,不过考虑的毕竟是微软自己做的当家软件,对亲儿子应该考虑的应该还是比较周到的)。

word之前有人反应字库没有win下全,但是字库可以直接从win下拷过来,也就没问题了。具体我也没试过,不太清楚。之所以我没在mac系统下用word来写这个教材,是因为在mac的retina屏上,office的显示效果实在是太渣了...

12 截图可能看得不太清楚,但我这边实际显示效果那个字实在是太模糊了...基本不可用,只能临时应应急。不过对于其它版本的mac,应该是不存在这类问题的。

有了他基本就可以抛弃win的办公软件了。当然,mac版的office做的东西,在win中打开个别时候会有一点排版问题,当然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发生在win中你使用office2003这种比较老的版本。

pdf浏览

mac原生对pdf支持的特别有爱,啥都不装直接就可以看的。

iphoto

ilife自带软件(也是电脑买回来自己就装好的),你用哪个账号激活你的mac,ilife的三个软件就会绑定其中

iphoto可以帮助你查看编辑图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程序需要导入,就是需要你先将图片拖到他的库里面,这个过程相当于把你的照片复制了一遍,对硬盘容量压力比较大...

13 当然导入之后原来的照片是可以删掉的,两边互不影响。另外他的幻灯片播放很华丽的...

说到浏览照片,系统自带的预览不太智能,当你点击文件夹中的一个图片时,他只能显示当前的这一张,不能用左右键翻看下一张。(啊,截图的时候楼主不小心自曝)

要想用左右键看整个文件夹里所有的照片怎么办呢?很简单,command a全选文件夹所有的图片,然后按空格,这样就可以用左右键一张一张看了。

clean my mac

14

类似于360清理垃圾

我选的时候只选前两项和最后一项,这样扫描起来会很快,但不知道为何每次都能清出500m+的垃圾文件...

IM类

QQ和飞信都有mac版,和win版比起来功能要少一些,但很简洁,没有广告

15

解压缩

视频播放

这个程序界面也很简洁,资源占用很小(支持硬解),吐血推荐。

虚拟机

用它可以安装几乎任何系统,而不用担心系统驱动,崩溃(直接拷贝系统文件夹,出问题覆盖回去就行,非常神奇)。

甚至可以读取bootcamp分区(就是你现在装好的win7那个分区,直接读取其中的软件,不过我没有成功过...以后再摸索)

这个软件的图标貌似吐槽的人还不少...

输入法

原生的我用着很不习惯,当年iphone4买回来我立马就越狱了也是为了安装输入法

mac下我用的是fit输入法(图标对视网膜屏支持较差,但用起来很顺手)

16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第三方输入法时要先回到系统偏好设置里把它调出来,方法如下:

进入系统偏好设置,点击上面的语言与文本,选择输入源(见下图)

我是习惯选上fit之后把原来默认的中文、繁体什么的都取消了。

这样设置以后在屏幕右上角可以切换输入法

17 当然用键盘会更快些---command 空格(切换中英,win下搜狗在中文情况下按shift可以切成英文,mac下不行,老老实实command 空格吧!)

借此再说一下另外一些非常常用的快捷键

有些和win下很相似,比如全选、复制、粘贴,就只是把control键换成了command键

全选command a

复制command c

粘贴command v

Mac在系统、文件夹下操作时貌似是没有剪切这一项的,但在文档处理时是有的(比如我用的pages是---command x)

Mac下删除不再是delete而是command delete

在文本中删除前一个字符是delete(win下的backspace),删除后一个字符是fn delete(没办法,苹果的键盘没有那个键嘛...)

清空废纸篓是shift command delete

切换窗口是command tab(win下是alt tab或win键 tab)

截屏---全屏shift command 3

---部分截屏shift command 4(不需要安装任何插件、与程序,系统自带很方便,截好的图默认就是存在桌面上)

开新窗口command n

按回车是重命名不是打开文件(我觉得这是最逆天的),只有双击才可以打开文件

safari6.0

快捷键:刷新command r(非常有用也很常用)

下面的指令很重要(当然只用输入一次即可)

18

终端输入---直接在spotlight中输入终端就会出现

19

这里的终端就和win下的cmd几乎一模一样

上面这一步对mac下第一次使用safari是很重要(不设置会很难用的,兼容性太差),输入完后就和ipad5.1系统上的safari一样了。当然这样设置过依然不能选择优酷的超清视频...有点悲剧!

6.0这个版本的safari可以自动同步你手机或pad上的书签,而且是双向同步,一边改了,另一边也会自动改成一样的。很方便!当然我这个最新的山狮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与苹果自家其它移动设备的无缝同步,有可能低版本的mac无法同步书签什么的,这个我就不太确定了。不过最新版的浏览器速度真的很快,值得升级。还有就是不要给safari装其它什么插件,特别是flash,当你实在要用的时候可以下一个谷歌的chrome,因为又是个对mac

retina支持很差的软件,我就没下,你可以试一下也无妨。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就是mac对网银支持的极其糟糕,貌似只有建行和支付宝有相关插件,这也算是一个硬伤吧。要说老外为什么没有人反映这些问题,因为老外们他们不用咱的U盾啥的...

So,想网购还是用win吧,这个mac真没有...

bootcamp

简而言之就是装win7用的,在win7系统下可以设置开机启动哪个系统。如果开机时不想进入原来选的系统,在开机后马上按住option不放手,就会出现启动系统的选项,选好回车即可进入。

下面简单聊一下在mac下用bootcamp装win(优盘安装法---我的mac没有光驱)

很简单,需要准备2个优盘,一个8G(最好是空的,因为做安装盘会格式化全盘的),一个2G即可(反正我就是这么用的)

还有win的镜像,在这个网址可以找到/

相应驱动---论坛有下的,自己搜一下就好,下好直接解压到2G优盘就好(不解压也行,但你刚装好的win是无法解压程序的,所以推荐你直接解压好)

先把win的镜像拷到mac的桌面上,

打开bootcamp(懒得找就用全局搜索吧)

20 只选第一项制作安装优盘,系统会自动读取优盘和镜像位置,确定就好等一会他就会自动帮你做好

之后只选第三项安装win,系统会提示你给win划分磁盘大小,我选了80G,毕竟mac才是我的主力系统。之后bootcamp会帮你分好区。然后重启安装。安装过程都是自动的,只有一步需要特别注意,就是win会让你选择安装硬盘的位置,一定要选择bootcamp分区,选高级,格式化。返回后就能继续选择下一步了。此时请再看一下是不是bootcamp那个分区(格式化后bootcamp的名字就没有了,不过分区大小还是不变的,千万要看清楚了,不然装到苹果分区你就等着重装系统吧!!!)。之后是各种重启,等待,不用管它,也不要动它。看看电视,喝喝茶就好了。装好后就是进入桌面,插上2G那个优盘,点里面那个setup,一路继续就好了。装好后就能选择原生2880*1800的分辨率了,dpi选150%,要不真的不可能看清字。注意这时触控板是没有右键的,需要在bootcamp助理中设置一下,具体方法我会另做一期win下的评测。我买的雷电接口网卡也是没有驱动的,需手动安装,并且在关机时插好网卡,开机就会装好驱动,截图之后再上。如何启动win下超级管理员,远离烦人的UAC,之后我也会写的,这里是苹果系统教程,就不赘述了。

现在你的mac会默认从win系统启动,在bootcamp中可以设置启动磁盘,我还是喜欢用苹果系统,就把它作为启动磁盘了。

注:截图因为太方便,就不上了,整个过程真的非常简单,只是由于涉及到底层操作系统方面,大家会比较紧张,其实第一次装双系统我也是挺紧张的,不过好在还算顺利。

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参看techmessager王自如先生做的视频,当然他视频后半段有关显卡驱动的问题咱就直接跳过即可。

小插件

四指向右滑动可以显示小插件

添加选下面的加号就好了,想去掉点减号,删起来和在ios下很像,就不多赘述了。

21

点击更多wedget会切换到苹果官网下载更多更新的插件

我就下了一个istat pro,就是上面那个可以显示系统cpu、内存、硬盘、风扇转速、系统温度的那一个,还挺好用的。

无线网络连接

22 要是说mac就是为无线而生的其实一点也不过分。

苹果公司最擅长的就是做减法,减去任何不必要的功能、硬件。自air起包括今年我手上这台新发布的pro都取消了网线接口。这样做既有利于减轻厚度、重量(降低成本和设计难度),又可以避免接线引发的桌面杂乱。我已可以大胆预测,一旦无线充电技术成熟了,苹果会连他最骄傲的magic safe充电器一并抛弃。到时候air可能真就是air了,毫无线缆牵绊....

在网络偏好设置高级选项里可以设置首选连接,方便添加自己设置的隐藏ssid网络。比如我在家的无限路由器就是隐藏ssid的,别人不知道我的ssid(下面那个lulichuan),不手动输入添加,就根本搜索不到。这里的设置和ios也很像,比win7强很多,win中最令人头大莫过于他那个看似很高端实际很难用的网络链接(还不如xp下直观明了)。

23

说道网络,那就顺便提一下如何新建无线个人热点

在win下利用系统自带命令建立无线热点极其之麻烦,不过好在第三方程序connectify(据说好像还是微软自己做的)使用起来还算便捷。

在mac下建无线热点就用不着第三方程序了,只要利用好系统自带的共享功能就可以了。方法如下:

首先进入系统偏好设置,点击进入共享

倒数第二项是互联网共享,点一下它可看到里面的具体内容(如上图)

“共享以下来源的连接”指的是你要共享的网络来源,楼主的rmbp没有网口,买的是29刀的雷电网卡,在此作为连接来源;我选择的是利用wifi建立热点,所以在下方勾选wifi,再点击“wifi选项...”进行个人无线热点的用户名、密码设置

24

频段最好不要改,改了以后,我的ipad3虽然显示连接成功但依旧上不去网。

点击“好”,保存网络名称及密码(注意这样好像是不能设置建立隐藏ssid的网络,但我淘宝70块买的无线路由器就可以,不知具体原理)

设置好了就可以点击“互联网共享”前面的方框(勾选),弹出对话框选择“启动”

无线个人热点就设置好了

25 原来显示wifi图标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一个小箭头。

想要取消共享只要把“互联网共享”前面的勾点掉就好了。

Mac无线热点信号的强度基本和单天线无线路由器相当,甚至略强。

有了这个功能,在宿舍你的移动设备就可以继续上网了!

杀毒软件

Say No

升级新系统

最新的山狮大幅提高了对中国的优化,只要激活时选择的是中国,什么facebook之类的选项都会自动变成新浪微博了,邮件推送也加入了网易、新浪邮箱(同时你也可以设置添加Gmail,但是facebook什么的好像就不行了!)。而且新加入移动设备系统ios5的很多特征,如通知中心,imessage等。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然而还是有很多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时而会出现关机比开机慢好多(爆半分钟菊花),电池续航能力急剧下降的bug,图标下的小白点比较暗不明显呀。当然对你来说最大的阻碍是升级安装新系统可能会影响到bootcamp分区(这一点我的确不太确定,希望老鸟们给个详细答案吧,个人才资平庸,也没有老系统,就没法给大家实验了!),也就是你的windows7系统,所以不确定的话还是要慎重!

关于安全删除硬件(弹出优盘,不,在mac下应该叫“推出”优盘)

插入优盘后桌面会显示如下图标(插入硬盘显示类似)

需要注意的是插入硬盘后,要等待的时间会长很多(毕竟是靠插件支持的!)

插入闪存卡桌面是不会有图标的,要进Finder自己选。

26 当你想要弹出这些设备时,单击右键选择“推出“...””

就可以了,推出成功后桌面图标会一并消失

如果在Finder中操作,只要点击你需要推出盘旁的小三角(会有推出提示),可达到相同结果。

更改桌面背景和屏保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桌面单击右键,选择更改桌面背景

27

里面的设置简洁明了,提一下选上更改图片,桌面就会以你设置的时间自动切换桌面墙纸,这样就不用再纠结选哪一张背景墙纸了(因为都挺好看的)

屏幕保护程序也是可以设置的(见下图)

28

29 关于ML系统更新的感受(ML10.8.1)

我已经更新到10.8.1(7m那个升级,从点小黑苹果—软件设计那更新的),并使用了两天。

更新后电池使用时间变化不太大。

(这是在联网截完补充教程所以图片后系统给出的时间,和之前差别不大;屏幕全亮,背光键盘关)

但充电时间明显变长

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当电池显示100%后,系统会提示再充30分钟才能彻底充满。

Safari6.0更新后载入稍有加快,但我总感觉有点变卡了。

在mac系统下温度控制依然很出色,考虑到北京这几天变凉了,所以基本也没改观。

总结:没变好也没变差(想想7m的更新容量„)

30 关于网银

在看完我第一次发的教程后,热心的网友给出的最多的反馈就是mac下支持的网银还不少:

关于正版与D版

在国内使app store的速度真心是太慢了,好怀念在美国瞬间更新正版软件的那种感觉。最近115网盘被取消了大众分享功能,咱们论坛上好多程序都下不了了。不过天无绝人之路,还有一个叫的网站可以下我上面提到的所有软件(因为我就是从那上面下的,也是不需要注册随便下,挺好的!我可不是托呦!!!真心想帮大家解决问题),用win下的迅雷下载速度还是很快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之前我没有提mac下的下载软件的原因,因为不如win下好用,新系统配的safari6.0下载速度还行吧...)。都是破解好的,解压密码就是网址,安装没有什么难度,注册机相信你们应该还是会用的吧!

So,正版还是D版,都说成这样了你懂了吧!

还有就是最近升级的客户端,各种变慢变卡,还各种闪退,实在是伤不起(我的是ios4.3.3系统)!能不能更新一下!!!

6、也谈mac机及其系统优劣势

优势

清凉:用safari看优酷,系统温度重没有超过43度,这还是在北京夏天屋里没有开空调的情况下,屏幕转轴处的出风口也不烫。

快速:正常情况苹果系统都是秒开秒关(偶尔会出现关机爆菊花,一爆半分钟...新的山狮的确还不太稳定,期待OS X10.8.1)safari载入速度很快,并且优酷没有广告,直接点开就看(就是看不了超清了,还不如我的“热牛排”...不知道是为什么,求解答!)。

方便:超强大的全局搜索、各种快捷键、笔记本中最好的触控板(没有之一)--手势操作,几乎不再需要用鼠标了(外出携带更加方便了)

Keynote---最好的展示软件,没有之一。

专业程序优化给力,毕竟苹果系统的定位在这呢!

安静:我这台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拥有四核八线程处理器,比联想Y580还要强大的订制GT650m独显,8Gddr3 1600内存,再加上固态硬盘,面对如此强大的配置,在mac下日常办公、视频、上网中都能有着低于43度温度控制,而且机器安静到几乎毫无声音(风扇2000转,在深夜几乎都听不到任何响声),真的是令人佩服。

性能强大:为了我心爱的call of duty系列(我们在宿舍最大的乐趣就是联使命5打僵尸,一般两到三个人一起),我用的是bootcamp装win7,激活用的是大一教育优惠199买的win7专业版(淘宝还有几块钱的那种,真是心碎了!!!)。在2880 *1800的分辨率、特效全开最高(关闭抗锯齿)下跑使命5僵尸模式毫无压力,那画面真心令人震撼!当然风扇的声音也真够大的。

我这台的视网膜屏(retina display),谁用谁知道,还有超薄、轻便的机身。

续航时间长(其实我的os x10.8 mountain lion应该还算不上,因为这系统貌似有bug,严重影响了续航时间)。

bootcamp装win很轻松,配套驱动也已提供好,很省心,我用了两个优盘就装好了

wifi设置简单信号好(mac显示满格,win下只有三格)。

magic safe充电器安全,方便。

mac下小心点用就不需要装杀软了。

优雅、人性化的工业设计

31 完美的屏幕色彩还原,在苹果系统下才能最真实的还原出我用单反照出来的照片,那种所见即所得的感觉真是好极了(屏上的和洗出来的照片几乎没差别),同样bootcamp win7下效果就会逊色很多。

固态硬盘销魂的速度、极低的温度、静音(当然还有坑爹的容量)。

劣势

mac系统下兼容性还依旧是个问题,装个win还是不可避免(两台电脑的飘过吧)。

win下的游戏mac版效率还是不如win的高,网银插件就不说啥了,大家都懂的。第三方常用程序还是略少,初期适应起新系统还是有个阵痛期。

win下温度普遍比mac高至少10-20度(这还就待机而言,因为温控驱动一类一直都不是很完善,而且只能使用独显),基本就不能放腿上了,键盘上半部分会比较烤手。玩游戏时全键盘都会很热。亲,还是用外接的吧...

双系统切换麻烦,也有点慢,当然也可以选择装虚拟机,不过我这256G的硬盘现在已经吃不消了...

配件贵:坑爹的雷电网卡29刀,在win下还要手动装驱动。接投影仪还要转换器,又是一笔开支,win下还得接鼠标啥的,两个usb口肯定不够用了吧,hub得买吧。键盘膜我是没贴,屏幕膜我也没贴,要贴又是一笔。这么好的电脑得买个包吧!零零种种又是不少...

没有无线网覆盖时没有有线网接口很不方便(比如宿舍),逼着我买了一个29刀雷电网卡。

定制的硬盘升级价格太高,还不是标准规格,害得我买的镁光M4 512G也装不进去了...

维修起来价格不便宜

屏幕质量忧心呀(我的是LG完美屏,不知道能完美多长时间,哎!!!)

7、补充:这篇教程虽然有文字还配上了图解,但有些地方可能还是不太容易理解。这里吐血推荐你上优酷搜一下techmessager王自如(长得超像刘翔,还有人很无聊的做过二人的对比视频,我都无语了...),他做过关于mac系统入门的一系列视频,最开始的很多东西我都是跟着他的视频一步步摸索过来的。只可惜王先生创业去了,视频就很久没有更新过了。另外他用的系统还是比较老的雪豹,有些功能在我的山狮上已经不见了,但大多数还是可用的。

8、后记

这个教程是我头天上午7点开始写,并且花了一下午时间进行校对才得来的,实属呕心沥血之作,来之不易呀!本来只是想送给一个好朋友,不过后来还是觉得既然辛辛苦苦写了,就应该分享给更多的人,所以今天又重新导出word格式编辑了一下(主要是pages导入的图片都是原图,retina屏的截图一张就是好几兆,整个文件编辑好就100多兆了,传论坛鸭梨太大!),希望能为论坛的发展做出自己一点绵薄的贡献(虽然我不是技术组的,比较遗憾,只能做个入门教程了,高端的也不会...),为新入手mac的朋友们提供一点小帮助。

因为文中有些内容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层次上不太好划分,看起来可能会有点乱。但是我已经尽力把我所遇到的和我觉得大家会遇到的问题一一列了出来,并相信写了说明。

我想区区万言,不敢奢求能帮助解决你所遇到的全部问题,只求能让你浅浅了解一下苹果系统的一二,体会到苹果机(mac系统)一点真正的奥妙,如果你能对他产生兴趣,便会不由自主地去了解他,我撰写此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关于署名与转发

32 对于转发我倒是并不反感,毕竟写了这篇教程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看到,了解手中那美轮美奂的mac系统。不过写出这样一份教程毕竟十分不易,为了大家能有最好的视觉感受,我也就没有到处打上水印。

所以希望网友们在转发时能自觉标明出处,不要占为己有,我就很欣慰了!!!

谢谢大家了先!

至于署名,我也不想居功自傲,只要大家理解为一名热心的锋友奉献给大家的就可以了!

2012.8.28上午

热心的锋友

3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688024352a6776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