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发(作者:a7处理器)
CONTEMPORARY
ECONOMICS
No.03,
2021
阿里巴巴回归香港
H
股市场案例分析
刘斯康
,
周运兰
,
金丹蕊
(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
湖北武汉
430074
)
摘要:
近些年
,
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时不时遭遇集体做空
、
频频遇冷
,
与此同时香港
H
股
与国内
A
股市场蓬勃发展
,
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准了
H
股与
A
股市场时机
,
纷纷考虑回归中国资本
市场
。
2019
年
11
月
26
日
,
阿里巴巴集团公司回归香港
H
股市场
,
市值高达
4
万亿港元
,
成为港股
市场新股王
,
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
本文详细分析了阿里巴巴回归的原因与相关影响
,
其原
因
:
筹集更多资金
,
缓解债务到期与高投资的财务压力
;
拓宽融资渠道
,
规避依赖单一资本市场的
风险等
。
其影响
:
促进港股市场的发展
;
给国内投资者更多机会等
。
并提出了优化
A
股市场各项
机制
,
拓展企业融资路径
,
提升企业内部革新能力等建议
,
以期为后续的中概股回归提供参考
借鉴
。
关键词
:
首次公开上市发行
;
阿里巴巴公司
;
同股不同权
;
私有化
基金项目
:
中南民族大学教研课题
,
经管类学生案例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
,
编号:
JYZD19029
;
科研课题
:
民族研究项目
,
绿色金融助力我国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
,
编号
:
MSY20002
o
2019
年
U
月
26
日
,
阿里巴巴集团在香港交易所
鸣锣上市,
股份代号为
9988,
开盘价每股
187
港元
,
较
发行价涨
6.25%
,
成为首个同时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纽
每股分割为
8
股,
已于当年
7
月
30
日生效
,
此举也被
视为阿里巴巴在为赴港上市做准备
。
—
、
阿里巴巴回归
H
股市场的原因
(
一
)
筹集更多资金
,
缓解债务到期与高投资的财
约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
阿里巴巴此次发行
5
亿股新股
,
另还有
7500
万股超额认购权
,
按照每股
176
务压力
阿里巴巴此次回归
H
股市场最多可以融资
1012
港元的定价
,
最多可以在香港股市融资
1012
亿港元
(
约
130
亿美元
)
,
成为
2019
年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股发
行
。
收盘时市值高达
4
万亿港元
,
取代腾讯成为港股
市场新股王。
亿港元
。
一方面
,
可以大大缓解阿里巴巴的资金压
力
,
方便其偿还债务
。
尽管阿里巴巴的招股书显示截
至
2019
年
6
月底
,
其现金流达到
309
亿美元
,
较为充
沛
;
截至
2019
年
9
月底
,
其总成本及费用为
138
亿美
阿里巴巴此次登陆港交所是其第三次上市
,
也是
其第二次登陆港交所
。
早在
2007
年
12
月
,
阿里巴巴
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香
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
当时发行价是每股
13.5
港
元
。
2012
年
6
月
,
阿里巴巴对该子公司进行了股权回
购与私有化退市
。
当然对阿里巴巴而言
,
让旗下全资
元
,
虽同比增长了
37.7%
,
其现金流支付这些显然没有
问题,但阿里巴巴在
2014
年发行了
6
笔总规模
80
亿美
元的债券
,
其中
1
笔额度为
22.5
亿美元的将在
2019
年
到期
。
而在此前发行的债券也陆续将在未来几年集
子公司私有化退市并非彻底从资本市场撤离
,
而是为
了进一步稀释雅虎在阿里巴巴的控制权
、
保留合伙人
制度以及后期的整体成功上市
。
此举进一步巩固了
中到期
,
2021
年
、
2023
年和
2024
年分别为
15
亿美元
、
7
亿美元和
22.5
亿美元
。
阿里巴巴此次回归港股筹集
的较多资金就能缓解阿里巴巴已经及未来面临的还
马云及其创业团队在阿里巴巴中的控制权
。
债压力
。
另一方面
,
目前国内电商市场已经发展得比较成
熟
,
市场也基本抢占完毕
,
若想业绩继续保持高速发
展,就必须继续开拓国际市场
。
电商巨头近年来都在
由于当时香港证券交易所没有
“
同股不同权
”
的
制度设计
,
阿里巴巴退而求之次于
2014
年
9月登陆纽
约证券交易所
,
以每股
68
美元的发行价
,
筹资约
250
亿美元
,
成为当时全球融资额最大的
IPO
及美国市场
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
2019
年
6
月
,
阿里巴巴为了
降低股价以便于二级市场购买而提出股票拆分计划
,
新零售
、
海外市场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大力投入
。
2019
财年
,
阿里巴巴投资现金流支出达
1510
亿元
,
而
2018
财年只有
837.6
亿港元
,
大规模投资也使阿里巴巴急
—
35
—
当代经济•月刊
2021
年第
3
期
需资金支持
。
阿里巴巴此次赴港上市融到资金
,
就可
以在此前已布局的如
等基础上
,
拓展
更多的海外市场如东南亚
、
欧洲等大型经济体的消费
市场
,
也才有充足的资金去收购海外电商平台等
。
(
二
)
拓宽融资渠道
,
规避依赖单一资本市场的
风险
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让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发
展特点选择不同的市场,并根据资本的发展需求选择
多种融资渠道
。
阿里巴巴回归港股上市可以减少对
单一美国资本市场的依赖
。
近两年来中美贸易摩擦
不断
,
不排除有升级为
“
科技冷战
”
的可能
。
继中兴
、
华为等企业先后遭到美国制裁,如果中美关系进一步
恶化
,
这些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则有可能受到影响
。
因此
,
阿里巴巴回归港股可以选择美国以外的资本市
场
,
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规避其潜在风险
。
(
三
)
香港
H
市场更加完善
,
有利于阿里巴巴进一
步发展
首先
,
2014
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主要是因为港交
所没有
“
同股不同权
”
的制度
。
2018
年
,
港交所新修上
市规则
,
允许
“
同股不同权
”
公司上市
。阿里巴巴在香
港上市
,
既能贴近业务主要市场
,
又具有对接国际资
本的独特优势
,
成为美国
、
香港、
内地投资者都能交易
的科技股
。
其次
,
阿里巴巴这次回归有利于以集团公司身份
盘活其已在香港上市的如阿里健康
、
阿里影业等关联
公司及资源
,
形成协同效应
。
除了进一步拓展融资渠
道
、
接触更广阔的国内及国际投资者外
,
还可以在
H
股市场进行交易
,
加强流动性以及吸引力
。
最后
,
阿里回归港股有利于实现其一直推行的全
球化战略
。
阿里巴巴回归港股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提
及了募集资金用途
,
显示公司拟将全球发售的资金用
于促进用户增长及提升参与度
、
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
转型并提升运营效率以及持续创新
。
有专家认为阿
里在美国上市
,
有利于它拓展美洲
、
澳洲等市场
,
但不
利于拓展东南亚市场
。
而东南亚市场特别是印度市
场具有充足的人口优势
,
移动互联网正在蓬勃发展
,
位置及文化习俗等与中国相近
,
是阿里巴巴未来全球
化战略重点布局的方向
。
(
四
)
有利于提升阿里巴巴估值
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
,
难以受到重视并体现其真
正的内在价值
,
甚至稍不小心就被浑水
、
香椽这种做
空机构盯上调查或者被做空
。
阿里巴巴在美国股市
处境尽管相对较好
,
但管理层仍然觉得没有获得合理
估值
,
股价长期被压低
。
而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后
,
由于国内投资者比国外的更熟悉这个优秀互联网公
司
,
就可以通过沪港通
、
深港通交易投资阿里巴巴公
—
36
—
司
,
比兑换美元投资只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容易许
多
,
有利于其估值的提升
。
同时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
中心
,
还有许多除香港投资者之外的其他国际投资
者
,
阿里巴巴作为稀缺的科技巨头有望获得更高的估
值溢价
。
二
、
阿里巴巴回归
H
股市场的影响
阿里巴巴回归
H
股市场除了能拓宽自身融资渠
道
、
增加融资额
、
规避风险
,
有利于自身估值升值及促
进其拓展新的市场与发展外
,
也给港股市场与国内投
资者
、
同行公司带来相关影响
。
(
一
)
促进港股市场的发展
2014
年香港证券交易所因为没有
“
同股不同权
”
的设计而致使阿里巴巴赴美上市
,
痛失了一个优质的
上市企业资源
。
2018
年
4
月港交所正式向新经济敞开
怀抱
,
改变了上市制度
。
其中有两个改变
:
一是允许
同股不同权
,
二是允许已经在境外上市的科技公司来
香港上市
,
这两个条件被普遍认为就是为阿里巴巴回
归香港打开制度障碍
。
据统计
,
2018
年香港联交所共有
205
家公司
IPO,
筹资额
2877.57
亿港元
,
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
。
而在
这
205
家公司中
,
中国内地企业只占
44%,
集资额却占
到
95%
o
此次阿里巴巴回归在港上市融资约
130
亿美
元
,
只占了阿里巴巴总股本的零头
,但在港股
IPO
市
场已属巨量资金
,
使港交所继续领跑
2019
年全球交易
所融资额
,
大大活跃了港股市场
。
而阿里巴巴和腾讯
这两个代表着整个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的电商巨头
齐聚香港股市
,
将相互竞争与促进发展
,
港交所凭借
这两个优质公司将获得更多的投资
,
进一步繁荣与
发展
。
一方面
,
港股市场本身跟国内
A
股市场不太一
样
,
它是能面向全球进行流通的
。
阿里巴巴具有核心
竞争力
,
盈利能力强
,
其核心电商
、
云计算
、
数字媒体
和娱乐等项目部近年表现都很不错
。
阿里巴巴营业
收入在
2019
年第
2
季度达
1149.24
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
长
42%
;
第
3
季度营业收入达
1190.17
亿元
,
同比增长
39.78%
,
净利润为
725.40
亿元
,
同比增长
262.1%
。
回
归前阿里巴巴在美国股市的市值是
4759
亿美元
,
每天
的成交量约
200
亿港币
,
当时香港市场交易额最大的
腾讯公司每天只是近
70
亿港元的成交额
。
香港
H
股
市场日均总成交额约
700
多亿港币
,
阿里巴巴的回归
至少会增加港股市场
10%
的成交额
,
也会带动很多全
球投资者来港股市场交易
;
交易的资金量越大
,
越有
利于交易所获利
,
还可强化港交所金融中心地位
,
提
振投资者信心
。
另一方面
,
阿里巴巴作为第一家从美国回归港股
市场的公司
,
对其他类似的互联网中概股以及其他待
上市的独角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
其他在美国
上市的中概股如百度
、
京东以及拼多多等都可能找机
会回归
,
促进香港证交所成为中国优秀科技公司聚集
的交易所
,
对港交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
二
)
给国内投资者更多机会
阿里巴巴近些年发展速度很快
,
给投资者的增值
回报也挺高
,
让许多海外投资者获利较多
,
而国内投
资者想赴美投资它却面临人民币兑美元有外汇管制
等诸多不便
。
但是港股很早就有港股通的政策优惠
,
股民可以直接购买阿里巴巴的股票进行投资
。
因此
,
如今阿里巴巴赴港上市
,
投资者可以通过沪港通
、
深
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间接分享其投资收益
,
能让更多
中国投资者分享其业绩增长的红利
;
同时
,
阿里巴巴
也多了一个跟内地巨大的投资市场产生直接联募对
接的融资渠道
,
而该融资渠道的资金比较充沛
。
(
三
)
给腾讯等同行公司带来一定冲击
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包括核心商业
、
数字媒体与
娱乐
、
创新业务及云计算四块
,
其业务跟腾讯公司很
相近
。
阿里巴巴回归导致一些投资者抽调部分投资
腾讯的资金去投资阿里巴巴
,
短期内令腾讯股价承受
一定的下跌压力
。
而阿里巴巴在美国与香港两个股
市上市
,
会有更多的资金去拓展市场
,
给有同样业务
的竞争对手腾讯带来许多经营压力
。
包括目前腾讯
正在积极拓展的智慧零售业务
,
以及微信支付与支付
宝之间的直接竞争都会受到一些影响
。
有专家认为
阿里系和腾讯系在港股均有相关上市公司
,
阿里巴巴
是
“
帝国模式
”,
腾讯是
“
联邦制
”
,
随着双方在港股市
场形成对峙将会加剧后续竞争
。
尽管短期内会对腾
讯有一定冲击
,
但长期看双方会有一定的互相促进
、
互相支持的作用
。
未来如果两家公司各自的业务发
展和业绩都非常好
,
会把投资于其他股票的资金吸引
过来
,
甚至把香港投资于
A
股市场的北上资金也吸引
过来
,
形成虹吸效应
,
有利于提高香港市场的科技股
和传统产业股票的流动性
。
总之
,
阿里巴巴是首家在美国上市又回归香港
H
股市场的中国公司
,
该回归具有重要意义
。
香港交易
所的发展与繁荣
,
需要阿里巴巴这种电商巨头及互联
网公司的全力支持
,
而阿里巴巴也需要港交所在融资
上的帮助去拓展新的业务与规避风险
;
同时
,
其回归
也带给国内投资者更多的投资机会
,
促进阿里巴巴的
价值升值
。
尽管短期看给腾讯等同行公司带来一定
的竞争压力
,
但长远看可以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
,总
体看其回归是一种多赢的结局
。
三
、
阿里巴巴回归
H
股市场的启示
继已经成功融资并回归港股的阿里巴巴之后
,
中
概股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私有化退市及赴港二
CONTEMPORARY
ECONOMICS
No.03,
2021
次上市热
。
结合阿里巴巴
“
同股不同权
”
的股权结构
特点
,
以及考虑当时资本市场的发展形势
,
在借鉴和
学习的过程中
,
也要扬长避短
,
为己所用
。
(
一
)
优化
A
股市场各项机制
香港市场发行
、
交易与再融资机制较为灵活
,
机
构投资者参与度与接受度均较高
,
能够兼顾各方利
益
,
加之
2018
年
4
月
,
港交所发布
IPO
新规
,
允许双重
股权结构公司上市
,
自然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重要目的
地
。
因此
,
为把握中概股回归机遇
,
应该优化
A
股市
场各项机制
,
建立相对灵活的上市机制
,
创建相对成
熟的交易机制
,
逐步完善
A
股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
,
为企业的发展培育优良的环境
。
(
二
)
拓展企业融资路径
目前同时在
A
股和
H股上市的公司
,
典型代表有
中兴通讯
、
新华制药等
。
在两地上市
,
可以更大程度
地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
提高股价
,
提升企业影响力
,
不失为企业在扩张融资过程中可采取的方式
。
但需
要注意的是
,
两地上市也面临着一定的难度
,
不仅执
行受限
,
而且涉及大量的监管协调
。
(
三
)
提升企业内部革新能力
企业在顺应时代浪潮的同时
,
也要立足发展的眼
光
,
不断进行内部革新
。
阿里巴巴创新性地提出合伙
人制度
,
提高了工作效率
,
极大限度地发挥了决策者
的领导力
,
保持了公司的竞争能力
,使公司集团处于
不断扩张的趋势
。
类似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创新型企
业很多都采用了双重股权结构
,
比如京东
、
百度
、
美优
品等等
。
由此
,
只有在实践中摸索
,
在创新中进步
,
才
能实现资本价值共赢的新局面
。
参考文献
[1]
吴侗桐
:
上市公司双重股权结构应用研究
[D].
东北农业大
学
,
2018.
[2]
林蔓
:
香港交易所
:
阿里巴巴上市带来乐观前景
[J].
股市动
态分析
,2019
(
23
)
.
[3]
张平
:
阿里重返香港上市真实原因是什么
?
平说财经
[EE/
OL]
.
/a/357393994_99896475
,
2019
—
11
—
26
.
[4]
苏琦
:
阿里回归港股迎接大时代
,
微信公众号
:
燃财经
[EB/
OL].
/20191
11
5/
.
[5]
郭师绪
:
阿里赴港上市
:
二次上市能否迎来
“
第二春
”
?
[J].
新产经
,2019
(
12
)
.
[6]
孙冰
:
阿里巴巴香港
“
二次上市
”
首日市值超
4
万亿港元
港股新股王诞生
张勇
:
香港上市只是我们下一程的起点
JJ.
中国经济周刊
,
2019
(
22
)
.
[7]
金融界
:
阿里时隔
7
年重回港股
!
3
大原因揭秘将与腾讯
“
王见王
”
[EB/OL].
Wind
资讯
,2019-11-15.
[8]
梁积江
:
强
“
体
”
丰
“
翼
”
: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的构建
[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
2020
(
3
)
.
(
责任编辑
:
胡冬梅
)
—
—
37
—
—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961792a269853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