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发(作者:什么品牌的台式电脑质量最好)
刍议从中国排球现状对青少年球员培养的影响与解决措施
杨红文
【摘 要】排球这项运动从美洲发展过来,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变革,成为了世界三大球
之一,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是一个国家体育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排球事业发
展也经历了一代又一代排球人的努力拼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排球联赛的形
成,为国家队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到排球超级联赛的创立,使排球迈出了走向产业化、
商业化、职业化的第一步.而中国的排球事业想要稳固的发展、长久不衰,最重要的
就是排球群众基础的建设,而其中青少年排球的发展则是重中之重.青少年作为体育
运动的后备人才,是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的重要对象,但因中国整个排球领域发展的不
平衡,导致青少年的培养出现层次不.为此,本文剖析出我国当前排球发展对青少年培
养造成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大力开展校园体育,组织青少年排
球联赛和地方性赛事,并对中国排球进行产业化改革.
【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8(013)004
【总页数】5页(P113-117)
【关键词】世界排球;职业联赛;青少年排球;基层建设;产业化
【作 者】杨红文
【作者单位】黎明职业大学,福建泉州362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842
一、引 言
体育运动的发展反应中国社会民生的发展。排球作为世界体育大项,在全球范围内
有着迅猛的发展,各种顶级赛事应运而生,尤以欧美最为突出。国外对青少年运动
员精心的选材,严格的培养,排球梯队的建设,商业化赛事的运营,都为排球这项
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搭建了完美的平台。在我国,排球同样有着举足轻
重的地位,中国女排的异军突起,男排的最佳战绩,高校排球联赛的顺利进行,都
为排球这项运动在中国的推广打了一剂强心针。但排球的发展在中国还处于参差不
齐的状态,某些环节出现“营养”供给不足。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在中国排球的大
环境下处于低迷状态,排球这座金字塔的塔基没有雄厚的积淀,怎么能使这项运动
能够在中国持久不衰的发展,怎们能够是中国排球在世界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这些
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不过,为了排球事业的发展,国家已经做出了相关的决议,排
超联赛的推出,产业化的构建,就使得排球的发展从下而上有了完整的系统,相信
中国排球会更上一层楼。
二、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
排球这项运动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895年,由一位名叫威廉·G·摩根的体育运
动相关人员发明。起初,摩根先生考虑到篮球运动的激烈对抗和网球运动的运动量
较小的问题,对此,他试图找到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兼具趣味性,娱乐性,老少咸
宜的室内娱乐性项目,于是,他把当时已广为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在篮球场上用
手来打,后又经过几十年间成百上千次的改进和调整,便有了今天我们大家所认识
到的排球这项世界性运动。
(一)排球的国际地位
排球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三大球之一,其影响力和普及程度可想而知。三大球之首
的足球在欧洲影响较大,拥有著名的欧洲五大联赛和各种低级别的足球赛事,而在
北美国家影响力相对较小。篮球的影响力在中国可见一斑,世界上除了中国和美国
等少数国家能够将篮球的发展提上日程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得篮球氛围相对较低,
而且就算在篮球发展最好美国,篮球的影响力也只能在三名开外。而排球在世界上
影响力关注度超过了10亿人,影响力高于篮球。而且排球也是男女关注度收入差
异化最小一个项目,男排在欧洲比女排关注度高,女排在东亚、东南亚比男排关注
度高,在南美洲、北美洲男女排关注度基本上平衡。
(二)世界排球历史
排球运动在一战期间,由美军带入欧洲,就受到了运动爱好者广泛的关注,并绵延
开来。并从1949年举行的第 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以来,国际排球运动有了
较大的发展。尤其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把排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之后,各国对排
球这项运动普遍重视,它的技术、战术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男排的情况
看,身材高大、技术全面、实力雄厚的老牌欧美国家处于领先地位。而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古巴、波兰、巴西、中国、捷克、韩国、日本等少部分欧美、非洲和亚
洲国家则争处在世界排坛的二三流行列。而在女排方面,由于身体素质和肌肉类型
要弱于男性,所以、女排更注重的是技战术的提高,而在世界强国中,尤以中国、
美国、巴西、意大利、荷兰为世界领先[1]。
(三)中国排球历史
众所周知,中国女子排球队在广大的华人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上世纪八十
年代,由郎平、张蓉芳、陈招娣等带领的中国女排在号称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
运会这三大世界顶级赛事中连续5次蝉联世界冠军—五连冠时期,这是中国女排
第一个巅峰时期。而中国女排的 “五连冠” 伟业,更是完美地诠释了“女排精
神”,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各行各业中的中国人。并在2004年的雅典奥
运会的决赛赛场上,大比分逆转当时的世界霸主俄罗斯队,夺得奥运金牌。而在时
隔12年后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由冠军教头郎平亲自挂帅的中国女排又重新
将这块沉甸甸的金牌收入囊中。“女排精神”再次照耀中华大地。而中国男排因起
步较晚,现处于世界二三流水平,从上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男排将士们不断为
冲击奥运会做着艰苦的努力,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并列第五名的历史最
好成绩。
三、中国排球概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也极为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全国人民的健
康水平。为了能与国际比赛接轨,更好地与各国人民交往,决定采用6人制排球。
在1950年7月在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会议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一次介绍了
国际排联制定的6人制排球竞赛规则和方法。8月组成第一支男子排球队——中
国学生代表队,赴布拉格参加世界学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排球赛。1951年正式成
立了国家男女排球队。
(一)中国排球联赛
中国排球联赛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排球赛事,创办初期一项非职业性比赛,由地方为
代表进行比赛。中国男子、女子排球联赛均创办于1996年,由中国排球协会组织。
从创办初期的各8支参赛队伍、零外援。一步一步的扩充队伍,引进外援,1998-
1999赛季,首位外援加盟女排联赛。随着排球联赛规模的扩大,中国排球联赛从
蹒跚起步,到步履维艰、再到气候渐成,培养出冯坤、赵蕊蕊、杨昊、王丽娜等一
批女排“黄金一代”球员,至此排球运动在中国得到推广,并成功向国家队输送大
批排球人才,为中国排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中国排球职业联赛
从2016年开始,排管中心就按照排球联赛职业化改革“三步走”的战略,对联赛
在赛制、赛程、商业推广等方面推出了大量的改进措施。在这个改革战略中,排管
中心将改革具体措施分成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找到专业公司来运营联赛,第二步是
推出俱乐部准入制,让俱乐部的建设达到职业化的要求,而第三步则是在适当的时
候将联赛向职业联盟靠拢,在经历了二十一年发展后,中国排球联赛新赛季于
2017年正式更名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 随着排超联赛的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开始步入正轨,正赛联赛的商业价值也是水涨船高。最近排超推广方体育之窗、排
球之窗发布了大数据,证明了排球联赛在国内,甚至国外的受众用户之多之广,影
响力之深远。排超元年的发力,已经将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规模和影响力提升到了
一个比较高的层级,完全可以与中超、CBA相媲美,可谓三大球联赛并驾齐驱。
因此,行内人士预言,新一季的排超联赛赞助冠名费用或超1亿人民币。随着
“排超时代”的正式来临,预示着中国排球联赛开始向职业化程度更高的超级联赛
模式跨越。
(三)中国排球的外援引入
伴随着中国排球的职业化进程,外援的引入也极大的增加了中国排球联赛的整体水
平、观赏性和关注度。就在排超来临之前,排球联赛就已经在逐步做出改革促进联
赛职业化程度的提高,比如很多球队开始引进外援,像男排的北京队就是很好的例
子,他们在12-13赛季引进外援后不仅夺得联赛冠军还在13年全运会上夺得冠军,
引进高水平外援不仅提高了联赛的观赏性和激烈程度,也促进了本土球员技战术能
力的提高。而今年越来越多的球队也开始引进外援,除了北京队和恒大俱乐部这样
的球队,上海、福建、四川等都引进了外援。过去两个赛季表现抢眼的古巴名将卡
里罗和澳大利亚重炮鲁尔克选择继续留在中国,两人此次另投新主,分别加盟广东
恒大和北汽女排。而帮助天津女排夺得2015-2016赛季冠军的亚尼娃加盟恒大时
隔两年重返中国赛场。北汽的美国副攻沃帕特、恒大的塞尔维亚主攻布尔萨奇是首
次加盟中国联赛,两人皆实力不俗。最受大家瞩目的、韩国王牌主攻金软景加盟上
海,她作为伦敦奥运会MVP、欧冠MVP、土耳其联赛MVP等多项头衔于一身的
强力攻手无疑是今年排球超级联赛最大牌和亮眼的外援。
(四)中国排球名将选择“留洋”
排球运动员走出国门,学习国外顶尖的排球技战术,排球文化,对提升国家和自身
的整体水平都有极大的帮助。老女排的国手杨晓君、郎平、郑美珠、苏慧娟都曾赴
欧打球。90年代有周红、巫丹、苏立群、崔咏梅、潘文莉、赖亚文、王子凌等人
征战海外联赛。2001年九运会后掀起了中国排坛在新世纪的首个留洋高潮,孙玥、
吴咏梅、何琦和殷茵集体登陆意大利联赛;茅菊兰、陈洋、左娜等地方队主将转战
欧洲。先后招募了茅菊兰、沈弘、张越红、邱爱华、张静和董嘉懿的法国戛纳成为
中国球员效力最多的欧洲俱乐部。“黄金一代”的张越红、冯坤、杨昊和陈静均曾
有过留洋经历。近年魏秋月、王一梅、张磊、马蕴雯、等明星国手先后抢滩欧洲;
楚金玲、赵燕妮、解磊、李静、杨舟、刘亚、张晓宇等人短暂加盟东南亚的排球联
赛。另外,刚落幕不久的2017赛季澳大利亚女排联赛,奚希帮助墨尔本大学夺冠。
最著名的就是中国女排选手朱婷远赴土耳其联赛进行深造。
四、青少年排球建设
排球作为体育大项,参与人数的普及和发展有利于整个国家体育人口的壮大,能够
促进全民健身社会风气的形成,在青少年群里中传播排球,有利于排球这项运动在
基层的建设。2015 年国家体育总局提出:把排球、足球、游泳、篮球、体操、武
术、田径等项目列为中小学必修科目。这一重大政策的提出,为排球运动朝着有利
方向发展提供了契机。并且,2001 年召开的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的召开,标
志着中国体育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即从“协调发展战略”向“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转变阶段。持续发展理念也在青少年排球领域崭露头角,贯穿着排球发展过
程的的始终[2]。
(一)青少年身体、生理特征
随着世界排球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当前排球运动呈现早期专业化的特点,排球训
练的队员年龄呈现低龄化,早期选材的好坏对于运动员以后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
作。根据心理学的的研究,青少年时期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段时期,介于童年与
成年之间。在这段时期里,人类会经历一段青春期,身体、生理、认知、社会特性
都会经过一个较大的变化,并初步形成自我认知,追求性格独立,寻找社会认同。
因此,处在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排球运动,要对其训练、比赛、休息、饮食等方面进
行严格的管理、精心的安排和因材施教[3]。并为好习惯的养成,身体素质的提高,
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排球运动员的培养大致上须遵循三年成型,五年
成材,八年成器的发展规律。所以,好的排球运动员要在12-13 岁确定专项。至
于如何在少年中选拔那些天赋条件好的苗子,培养成为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对较大
幅度提升我国排球运动的整体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4]。
(二)中国青少年排球出现的问题
排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落后于欧美等排球强国,尤以男排更为突出。梯队建设跟不
上,少年队,青年队和国家队之间存在断层,虽然中国女排处于世界领先,但如今
中国排球的现状却令人担忧。1976年的女排联赛,参赛队伍多达37支,而到了
2004年,仅缩水到12支。在2013年全国注册的排球运动员仅2600余名,一线
队员更是只有300余人。相比之下,男排人数则更加稀少,所以,排球这座金字
塔想要树立来,塔基的建设至关重要,也就是群众排球、青少年排球。作为中国排
球的代表性人物,郎平在中国女排出征里约奥运会之前,说过这么一番话,“作为
训练强度和水平都处于世界前列的球队,中国女排不管此次夺冠与否,都是一支世
界级强队。作为集体项目,很难说总是得到冠军。从巴西和美国来讲,这么多年他
们整个青少年的培训体系非常强。像美国队,初中、高中里打排球的女孩子不知道
比我们多多少倍,巴西也是,一线到四线这一条龙的训练,特别是对基本功的训练
非常重视。她们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尽管中国女排拿到了里约奥运会的冠军,
但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现在还不是排球大国,更谈不上排球强国,而郎平第二
次上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时提出的一个终极目标,“我此后每一天努力工作,让我们
为中国早日成为排球大国共同努力吧。”
(三)青少年排球教练队伍建设
有研究表明,一个国家能培养出对少奥运冠军、世界冠军 ,关键在于这个国家拥
有多少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教练[5]。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
充当的重要角色在体育运动中至关重要。而在排球这项运动中,教练员及其团队是
一直队伍的领导者和核心,关键时刻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所以,教练员水平的高
低直接决定一直队伍的成绩,梯队建设和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对参加国家体育总
局排管中心主办的全国青少年教练员培训班的105名教练员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
表1 我国青少年排球教练员年龄结构分析Tab.1 analysis of the age structure
of youth volleyball coaches in China年龄20-30岁30-40岁40-50岁50岁以
上人数/人1842316百分比/%18.343.331.96.2
表2 我国青少年排球教练员学历结构分析Tab.2 Analysis on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tructure of youth volleyball coaches in China学历研究生本科
生专科生其他人数/人563254百分比/%5.264.925.84.1
表3 我国青少年排球教练员裁判等级情况分析Tab.3 Analysis on the grade of
referee of youth volleyball coaches in China裁判等级国际级国家级一级二级
无人数/人05342731百分比/%05.235.127.831.9
从图表中的分析可知,中国青少年裁判以中青年为主,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历层面上,本科及以上学历占了更大的比例,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更加科
学的进行指导和对运动员进行伤病等方面的判断和康复。
五、解决我国青少年排球问题的措施
一个国家的排球发展水平与该国家青少年排球运动的普及与推广程度成正相关[6]。
诸如欧美强国的排球运动,在校园排球,青少年排球,高校排球,梯队建设、训练
基地筹划上均环环紧扣[7]。想要建设成完美的排球金字塔,塔基的建设至关重要。
为此,我国也应对青少年排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系统地解决。
(一)排球运动推广校园
由于全国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和群众基础等原因,目前青少年业余排球项目训练工
作的开展情况是参差不齐的。我认为,首先应该加强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合作,
可以借鉴其他项目发展的成功规律,在全国中小学大力开展“排球进校园”活动。
针对排球项目开展时遇到的技术性、配合性强,场地、器材要求较高等问题,可在
学校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因地制宜推广软式排球、气排球、四人制排球等相对高娱
乐性、高安全性但技术难度和器材要求相对降低的丰富多彩的排球运动形式,寓教
于乐。其次,目前全国各地均有一定数量的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可以凭借这些排球
传统校为业余排球训练人才基地,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同时,加大基层排球教练
员的培养力度。第三,改变各市县青少年业余排球以往分头发展、“各自为政”的
做法。从市体育局和市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成立并完善市青少年
业余排球发展的相应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编制统一的科学训练大纲及
训练标准,在政策上也可以适当向周边区县进行倾斜,指导市及各区县青少年业余
排球项目训练统一发展、齐头并进。第四,加大各地市青少年排球比赛规模,借全
运会增设排球青少年小年龄组赛事东风,探索如何加大各地市青少年排球赛事规模,
或举办不同形式的竞赛[8]。实现以竞赛为杠杆,促进各省市青少年业余排球训练
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二)排球运动的产业化
周所周知,欧洲的意大利联赛、国手朱婷效力的土耳其联赛,在整个欧洲甚至世界
都具有顶尖的竞争力。反观中国超级排球联赛,谈及联赛产业和排球成绩到底有何
关系?产业会怎么去帮助提升成绩?国家队教练郎平曾静说过,现在的很多球队更
多的是赞助,但距离真正去运营体育和经营体育,我们还差得比较远。因其执教过
意大利联赛,深知一个俱乐部的运营大概是什么样的方式,而我国这个方式和体制
还没有完全的结合在一起,所以还不能称为纯正的职业联赛,更多的是体工队演变
而来的俱乐部。但我国排管中心也在不断的研究,往前推进这个事情,所以每年也
在做出一些小的调整。只有等到中国排球的产业化、商业化,就像欧洲的足球、排
球联赛,美国的NBA,NHL这些顶级商业化的联盟,青少年排球才能被极大的关
注,整个排球的群众基础才能有一个显著地提升,国家排球的发展才能走向正轨。
六、结 语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人的建设,一项运动的发展更是需要引领更多的青年人。
中国的排球事业应继续踏上新的征程,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排球有了迅猛的
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面对世界强国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要想使我国在
排球实力、排球文化上持续发展并进军世界世界强国之林,青少年排球的建设当为
重中之重。只有这项运动的群众基础实力雄厚,青少年体质完善,才能使排球这项
运功的塔基变得更加牢固,为之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够在世界杯、世锦赛、
奥运会等世界顶级赛事中创造佳绩,续写辉煌。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郭仁红,葛春林,郝霖霖.国外排球项目科研的前沿与热点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2):164-170.
[2]孙铭聪,王勇.青少年排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5 (10) :10-12.
[3]张星,李丽.青少年排球运动研究现状. [J].青少年体育,2017(1):133-135.
[4]杨 也.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研究. [J]. 大众科技,2011(4):167-173.
[5]刘曙亮.我国青少年排球教练员队伍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2):287-289.
[6]仝丽君,姚辉波.我国青少年排球主要问题及对策刍议.[J].凯里学院学报,2008(3): 96-97.
[7]许益芳.我国青少年高水平排球后备人才 培训基地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J].体育科学,2005(1):20-
25.
[8]张玉英,张建会, 张群.我国青少年男子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J].河北师范大学
学报,2007(5):695-697.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858115a268260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