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9赤壁赋苏轼导学案(3)_

2020年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9赤壁赋苏轼导学案(3)_


2024年5月16日发(作者:联想et980)

2020年最新

《赤壁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赋”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学习赋主客问答这一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

4、结合作者处境,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5、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学习难点】

1、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感情变化。

(一)

一、作者简介:

自主预习案

苏轼(1037——101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

山县)人。北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在诗、词、歌、赋、散文、书法、绘画、

医药、禅理、哲学、饮食、服饰、金石、园林艺术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学

识广博。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诗歌:代表北宋诗的最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开“豪放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散文: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与“韩愈、

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

家”;书法: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

家”;他又是我国古代楷书的四大流派的开创者之一(颜真卿、柳公权、欧阳

询、苏轼);画作:开创了湖州画派。

他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颠沛坎坷。这与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

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的废新法的政治主张有莫大的关系。有《东坡集》《东

坡乐府》传世,谥号“文忠”。

二、写作背景:

2020年最新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虚职,

不能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心里十分苦闷。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

苏轼

北黄冈,其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

因为形状有些象鼻子,人们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

所以也被称为“赤壁”。苏轼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或泛舟夜游。江城的一

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安慰。这段时期,苏轼创作了三篇千

古杰作——一词二赋。

【注】在新旧两派的激烈斗争中,苏轼因反对主张变革的王安石一派,元丰二

年(1079),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

弹劾。(“乌台”,即御史府,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这就是有名的

“乌台诗案”,

点儿被杀头。

三、有关“赋”的文体简介:

1、含义:本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到汉代形成一种有韵的特定体制,成为一种

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

2、特点:

A、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且允许有参差错落。

B、语音上要求声律和谐;

C、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用铺陈手法。

3、分类:

大赋:以铺叙事物为主;

小赋:以抒情为主;

文赋:近于散文;

骈赋、律赋:接近于骈文;

四、课题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

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

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

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

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苏轼差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817873a267627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