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4日发(作者:小米mix2怎么样)
山东医药
2019
年第
59
卷第
26
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
老年患者近远期效果观察
傅求真
,
寇丹
,
白玉蓉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
北京
100088
)
摘要
: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ABT
)
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
(CAS
)
老
年患者的效果
。
方法
将
312
例高血压合并
CAS
老
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56
例
,
两组均行常规治疗
阴
寸照组联合应用阿
托伐他汀
、
厄贝沙坦
,
观察组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
、
ABT
;
治疗
6
个月后检测血压
、
血脂及血清血管内皮素
l(ET-l
)
、
胱抑素
C(Cys-C
)
、
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
,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随访
3
年
,
彩超测量颈动脉斑块面积
、
斑块厚度
、
颈动脉狭窄度
、
内膜中层厚度
(
IMT
)
。
结果治疗前
,
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两组血压、
TC
、
TG
、
LDL-C
及血清
ET-1
、
Cys-C
、
hs-CRP
下降
,
颈动脉斑块面积
、
斑块厚度
、
颈动脉狭窄度
、
IMT
缩小
,
而
HDL-C
升高,
且观察组变化均大于对照组
(
P
均
<0.05
/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结论
ABT
能够有效
降低高血压合并
CAS
老
年患者的血压水平
,
缩小
CAS
斑块、减轻颈动脉狭窄程度
,
改善患者炎性反应与血管内皮
功能损伤程度
,且不增加不良发应发生率
。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血管内皮素
1;
胱抑素
C
;
超敏
C
反应蛋白
doi
:
10.
3969/j.
issn.
1002-266X.
2019.
26.
018
中图分类号:
R5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002-266X(2019)26-0062-04
高血压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病变,
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
[
阴
]
。
但近年来
,
随着
CAS
的近远期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
我们特开展本次
专项研究
。
现报告如下
。
生活节奏的加快
、
饮食脂质水平升高以及遗传
、
环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经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医学伦理
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
使我国高血压发病年龄
表现出明显的年轻化
,
临床发病率也呈逐渐升高趋
委员会批准
,
收集
2015
年
1
月
~2016
年
1
月门诊治
疗的高血压合并
CAS
患者
。
纳入标准:
①
符合
《
中
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
中的诊断与分级标准
[
7
]
;②经
本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存在颈动脉内膜中层
势
[
阴
]
。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
,
是心脑血管事件的
危险因素,其慢性合并症较隐匿
,
其中以动脉粥样硬
化等大血管病变最为常见
。
颈动脉粥样硬化
(CAS
)
为高血压的常见大血管合并症之一
,
是诱发及促进
厚度
(IMT
)
增厚
、
颈动脉狭窄或可见粥样硬化斑块
;
③在本院的就诊
、
治疗及相关检查资料齐全;④入组
高血压病情进展的一项主要诱因
,
亦为脑梗死的主
要诱因
[
阴
]
。
血管内皮素
1
(ET-1
。
为血管功能的重
要调节因子阴寸于维持血管张力及心血管系统的
稳
前无本次研究涉及药物应用史;⑤年龄
A
65
岁
;
⑥
签署知情同意书
。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
;
②
肝
、
肾
、
肺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或存在重症器质
态具有重要作用
;
血清胱抑素
C
(
Cys-C
/广泛存在于
人体的各种体液中
,
其与组织蛋白酶
、
血
清
同型半胱
性病变
;
③
处于心脑血管事件急性期
、
感染性疾病急
性期;④处于重大创伤
、
外科手术恢复期
;
⑤合并精
神系统疾病
、
意识功能障碍
、
认知功能障碍;⑥对于
氨酸
(
Hcy
)
等共同作用
,
在动脉血管损伤及其相关
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
为
临床上常用的炎性反应监测指标
,
可反映血管损伤
诱发的炎性反应程度
。
目前
,
临床上主要通过控制
血压
、
调节血脂
、
抗血小板聚集等联合用药对高血压
合并
CAS
疗
。
氨
地
(
ABT
)
为钙内流阻滞剂
,
可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
,
具有较好
的抗高血压功效
。
为了研究
ABT
对于高血压合并
通信作
者
:
白玉蓉
、
:
baiyurong2008@
)
本研究应用药物有过敏史
。
共选取符合标准者
312
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56
例
。
观察组中男
72
例
、
女
84
例
,
年龄
(
74.
03
±
5.89
)
岁
,
高血压
I
级
69
例
、
II
级
87
例
,
有脑梗死病
史
78
例,合并高脂血症
36
例
、
冠心病
18
例
、
糖尿病
39
例
,
有吸烟史
42
例
、
长期饮酒史
36
例
。
对照组
中男
75
例
、
女
81
例
,
年龄
(73.21
±5.31)
岁
,
高血压
I
级
72
例
、
I
级
84
例,有脑梗死病史
75
例
,
合并高
62
山东医药
2019
年第
59
卷第
26
期
脂血症
33
例
、
冠心病
21
例
、
糖尿病
36
例
,
有吸烟史
45
例
、
长期饮酒史
33
例
。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
组
观察组
疗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n
156
(m
mHg
,
±
s
)
DBP
SBP
161.
12±11.24
115.09
土
6.31
*
#
比性
。
1.2
治疗方法两组采取常规卧床休息
、
限制氯化
86.04±7.12
73.25
±4.98
*
#
86.87±6.96
治疗后
对照组
疗
疗后
156
钠摄入量
,
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钙
20
mg/
次
,1
次
/
d,
口服
。
对照给予厄贝沙坦
150
mg/
次
,1
次
/d,
口
160.92
±10.36
123.78
土
7.57
*
70.93
±5.41
*
服;观察组给予
ABT2.5
mg/
次,
1
次巾
,
口服
。
两组
均连续治疗
6
个月为一疗程
,
在未见病情明显进展
、
无急性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前提下均维持上述
0.
05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增
P
<0.05
;
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
,
增
P
<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
2
。
表
2
治疗方法
3
年
。
研究小组每月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
mmol/L
,
±
s
)
者遵医嘱用药情况,患者每
3
个月到院复查血压水
平
,
每
6
个月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
CAS
指标
。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于治疗前及治疗一疗程后
,
观察两组血压
、
血脂
、
血清相关因子水平
;
随访
3
年
,
观察两组
CAS
指标变化
。
1.3.
1
血压
使
用电子血压表测量患者收缩压
(SBP
)
、
舒张压
(DBP
),
测量时患者取坐位,坐于有
靠背的椅子
,
避免餐后
30
min
内测量
,
测量
3
次取
均值
。
1.3.2
血脂
使
用
AU270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检测血脂指标
,
包括
血清总胆固醇
(
TC
)
、
甘油三脂
(TG
、
、
高密度脂蛋白
(
HDL-C
、
、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
。
1.3.3
血清
ET-1
、
Cys-C
、
hs-CRP
采集患者空腹
外周静脉血
5
mL,
以
3
000
r/min
离心取得血清;采
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
ET-1
,
Cys-C
、
hs-CRP
,
试剂盒
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按说明书操作
。
1.3.4
CAS
指标
应用
Siemensacuson
X150
型彩
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
,
探头频率设置为
7.
0
~
12.0
MHz
。
患者取平卧位
,
使用颈枕抬高颈部将头
部尽量后仰
,
充分显露颈部
;
沿颈动脉走行从下至上
扫描
,
获取清
晰
图像后,测量患者双侧颈动脉斑块面
积
、
斑块厚度
、
颈动脉狭窄度
、
IMT,
双侧颈动脉狭窄
者取
值
。
1.3.5
用药安全性
纪录两组治疗期间各项不良
反应增十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
1
.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
.
0
统计软件
。
计量
资料以
X
±
S
表示
,
组间比较行
t
检验
;
计数资料以例
数表示
,
组间比较行
X
2
检验
。
p
<0.05
为差异有统
计
。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治疗前
,
两组血压水
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
两组
SBP
、
DBP
均低
于治疗前
,
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
P
均
<0.05
)o
1
。
组别
n
TC
TG
LDL-C
HDL-C
观察组
156
治疗前
7.83±1.11
2.34±1.01
5.02±0.91
0.65±0.16
治疗后
4.28±0.81
*
#
1.81±0.76
*
#
3.29±0.63
*
#
1.05±0.23
*
#
对照组
156
疗
7.72±1.02
2.31±0.98
4.98±0.86
0.67±0.18
治疗后
5.57±0.98
*
2.03±0.81
*
4.03±0.79
*
0.83±0.21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增
P
<0.05
;
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增
P
<
0.05
o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ET-1
、
Cys-C
、
hs-CRP
水平
比较
3
。
表
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ET-1
、
Cys-C
、
hs-CRP
水平比较(珔
±
s
)
组
n
ET-1(ng/L
)
Cys-C
(
mg/L
)
hs-CR
P(mg/L
)
观察组
156
疗
96.13
±16.41
1.41
±0.97
9.92±2.24
疗后
53.
26
±
9.
56
*
#
0.85
±0.52
*
#
3.79±1.09
*
#
对照组
156
疗
95.87
±16.03
1.49±0.92
9.81
±2.12
疗后
68.64
±10.27
*
1.12±0.76
*
7.67±1.86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增
P
<0.05
;
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
,
增
P
<
0.05
o
2.4
两组治疗前后
CAS
指标比较
见表
4
表
4
两组治疗前后
CAS
指标比较&
士
s
)
。
斑块面积
斑块厚度
颈动脉狭窄度
组
n
IMT
(mm
2
)
(mm
)
他
)
(mm
)
观察组
156
疗
26.04
±8.05
2.54±0.98
35.07
±8.74
1.82±0.54
治疗后
16.85±4.92
*
#
1.62±0.64
*
#
22.83
±4.87
*
#
1.19±0.33
*
#
对照组
156
疗
25.92±7.96
2.51±0.96
34.96
±8.31
1.79±0.51
治疗后
20.37
±5.87
*
1.94±0.71
*
25.37
±6.56
*
1.38±0.46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
o
,
P
<0.05
;
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广
P
<
0.05
2.5
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治
疗期间出现腹泻
3
例
、
恶心呕吐
9
例
、
头晕
6
例
、
头
痛
6
例
、
水肿
1
例
,
不良反应发生率
6.03%
;
对照组
治疗期间出现乏力
3
例
、
腹泻
3
例
、
恶心呕吐
6
例
、
头晕
3
例
、
头痛
6
例
、
水肿
8
例
,
不良反应发生率
18.59%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63
山东医药
2019
年第
59
卷第
26
期
。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
,
可使动脉壁
弹性降低,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组织损伤
,
诱发炎性反
应
,
引起血
/J
、
板过度聚集与血液中脂质沉淀,从而形
成动脉粥样硬化
。
IMT
是反映颈动脉与全身主要动
脉硬化程度的早期观察指标
。
有研究表明操
MT
每
上升
1
个标准差
,
则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之升
高
1.36
倍
[
8
]
。
CAS
为心脑病变的必经阶段,因此观
察颈动脉狭窄程度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等
调节血脂水平类药物
,
其在调节血脂的同时还可改
善血管内皮功能
、
动脉的顺应性从而起到协同降低
血压的作用;
ABT
本身并无调节血脂的作用
,
但其
通过抑制
P-
糖蛋白
、
影响
LDL
受体代谢途径和细胞
色素
P450
水平
、
调节
HMG-CoA
还原酶基因表达等
发挥着协同降脂作用
。
当两者联合用药时可发挥相
互助益的功效操曾强降压
、
降脂作用
。
本研究结果表明
,
治疗前两组血压
、
血脂水平与
血清相关因子表达均处于同一水平
。
治疗一疗程
后
,
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
,
但观察组改善情
情况是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
。
Cys-C
为半
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
,
可调节半胱氨酸蛋白酶活
性
,
维持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机制的平衡;并可
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
趋化作用及其正常迁
移
,
从而参与到炎性反应过程中并发挥促进作
用
"
10
]
。
Cys-C
经肾降解
,
当血管功能异常时
,
肾内
动脉血管亦随之发生硬化
,
使
Cys-C
的肾内降解水
平下降
,
其血清水平相应升高
。
因此
,
Cys-C
是心脑
血管疾病与肾损伤的重要检测指标
。
同时
,
Cys-C
是一项重要的炎症因子
到炎
过程
,
与其降解的产物一同参与
化的
程
,
到
动
与硬化程度的作用
。
炎性反应为
CAS
形成与演进
的重要诱因
操
s-CRP
为临床常用的炎症因子
,
能够
客
观反映
CAS
患者的炎症程度
[
11
]
。
ET-1
是反映血
管内皮功能的因子
,
当血管内皮损伤时
ET-1
可出现
过高表达
「
12
,
13
]
。
高血压合并
CAS
患者为脑梗死的高危人群
,
老
年患者的血管弹性逐渐降低
,
肾功能等诸多机体功
能开始进入衰退期
,
且多合并有其他慢性基础性疾
病
,
从而使心脑血管急危重症的发生风险升高
。
钙
离子拮抗剂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线降压药物
。
氨
氯地平为第三代长效二氢毗睫类钙离子拮抗剂
,
可
分为右旋体
、
左旋体
,
其中左旋体的活性可达右旋体
的一
千
倍
。
ABT
扩张血管作用明确
,
可平稳降低血
压水平
,
且不良反应少
M
,
5
]
。
因此,更适用于老年
患者的临床治疗
。
其长期应用对血糖水平无不良影
响,不会引发胰岛素抵抗
,
适用于合并糖尿病的患
者
。
ABT
在降血压过程中不会使进入心
、
脑
、
肾等
人体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减少
阴
对于心脏
、
房室间传导
功能与心肌的收缩力无明显不良影响
。
其口服给药
时吸收速度较慢
,
具有长效且血压波动
幅
度小的优
点
,
可通过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
因此适用于合并肾功
能不全的患者
。
高血脂为高血压与
CAS
的一项共
同致病基础
,
因此调节血脂水平是高血压合并
CAS
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阿托伐他汀为临床常用的
64
况均优于对照组
;
随访
3
年,观察组
CAS
指标均低
于对照组;这提示
ABT
在降低患者血压水平
、
减轻
CAS
程度方面具有确切作用
。
分析其主要机制
,
我
们认为与以下几点有关:①
Cys-C
、
hs-CRP
更大幅度
降低
,
主要是由于
ABT
更为良好且平稳的降压作
用
,
减轻了血管损伤及其诱发的炎性反应程度
,
继而
减轻了线粒体钙的负荷
,
发挥了更为理想的抑制炎
症因子过度释放作用
操
寸血管内皮功能发挥了保护
作用;减少了血小板的过度聚集
,
减少了斑块内炎性
渗出
,
使斑块的面积与厚度及
IMT
缩
/J
、
。
②
ABT
在
有效降压
、
辅助降脂的前提下
,
降低了颈动脉组织与
血液中脂质的过氧化程度
,
更有效地清除了氧自由
基
,
减轻了动脉壁组织的损伤程度
,
继而阻止了
CAS
持续加重
。
③
ABT
通过降低
ET-1
的表达
,
起到促使
胶原纤维形成
、
强化纤维帽
、
改善动脉壁弹性
,
继而
拮抗
CAS
斑块内部单核细胞异常积聚
,
减轻
CAS
程
度的作用
。
④
ABT
降低了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量与
血管平滑肌的钙内流
,
缩
/J
、
了血管壁的外周阻力
、
降
低了儿茶酚胺的浓度
,
因此具有良好的平稳降压以
及保护血管弹性作用
。
⑤有研究认为
,
ABT
与他汀
类药物同用时可发挥协同作用
,
从而起到更为理想
地控制血脂水平的作用皿
。
综上所述
,ABT
能够有效平稳地降低高血压合
并
CAS
老年患者的血压水平
,
减轻患者
CAS
程度
、
炎性反应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
,
从而降低
心
血
事件与肾
:
合并
的
生风险
。
参考文献
[
1
]
龚艳春
,
陶波
,
沈捷
,
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
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
[
]
.
中华高血压杂志
,
2014
,
22(4
/
:
336-
341
.
[
]
徐丹
,
黄龙贤,周大燕
,
等•瑞格列奈分别联合氨氯地平
、
氯沙坦
钾治疗
T2DM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
J
]
.
中
国药房操
017
操
8(3
)
:
327-330.
[
3
]
王勇
,
王韶屏,卢先本
•
颔沙坦联合不同钙拮抗剂对高血压伴左
心室肥厚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影响
[
J
]
.
中华高
血压
杂志,
2017,25(6
)
:
577-580.
山东医药
2019
年第
59
卷第
26
期
早期外周血
NSE
、
CRP
及
D-
二聚体水平检测
与
颅
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解美玲打白剑冈
ij
2
(1
青海省人民医院
,
西宁
810007
;
2
格尔木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
摘要
:
目的探讨早期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NSE
)
、
C
反应蛋白
(
CRP
)
、
D-
二聚体
(
D-D)
检测与颅脑
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
。
方法
选取
140
例颅脑损伤患者
,
根据其治疗
3
个月后的
GOS
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
104
例
(
GOSM4
分
)
、
预后不良组
36
例
(
GOSW3
分
)
;
检测入院
48
h
内患
者血清
NSE
、
CRP
及血
浆
D-D
水平
,
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结果
入院后早期
(
48
h
内
、
,
预后不良组外周血
NSE
、
CRP
、
D-D
水
平高于预后良好组
(
P
均
<0.05
);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
患者入院时
GCS
降低
、
血肿量较大及早期外周血
NSE
、
CRP
、
D-D
水平
升
高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P
均
<0.05
)
。
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早期外周血
NSE
、
CRP
及
D-D
水平升高
,
早期检测这些指标对于评价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
关键词:颅脑损伤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C
反应蛋白
;
D-
二聚体
;
临床预后
doi
:
10.
3969/j.
issn.
1002-266X.
2019.
26.
019
中图分类号:
R6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002-266X(2019)26-0065-03
颅脑损伤能导致患者致残风险上升
,
尤其是高
致外周血
NSE
水平上
升⑶
;
C
反应蛋白
(CRP
)
是炎
性相关因子
,
其能通过诱导中性粒细胞激活增曾加对
于神经细胞的炎性损害
,
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恶
龄或者合并有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九
2
〕
。
临床上对
于颅脑损伤临床预后的早期预测
,
能在疾病的诊疗
方案制定及高危患者的出院随访方面发挥作用
。
血
清学细胞因子的检测
,
能为
颅
脑损伤的诊疗提供定
化
[]
;
D-
二聚体
(
D-D)
是反映凝血功能紊乱的指标,
D-D
上升能加剧微血栓的形成,促进凝血功能紊乱,
量化参考指标
。
在神经细胞或者脑组织损伤过程
从而影响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结局⑸
。
2015
年
1
中增申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NSE
)
释放增加
,
从而导
[4
]
李静
,
李莉
,
李
勋
,
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不同给药时间治疗
月
〜
2018
年
1
月
,
我
们
检测了
140
例颅脑损伤患者
[11
]
毛拉提
•
努尔沙德克
•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增龄性改变及其与
动
化程度的
关
[
J
]
.
华
健
杂志,
2016
18
(
5
)
:
406-408.
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的效果
[
5
Teague
H
Mehta
NN.
The
Link
between
inflammatory
disorder
]
2018,38(23
:
5652-5655.
,
)
[J
]
.中国老年学杂志
,
]
)
[6
]
Bahrami
H
,
Budoff M
,
Haberlen
SA
,
et
al.
Inflammatory
marker-
sassociated
with
subclinica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the
multicen
terAIDS
cohort
study
[
J
]
.
J
Am
Heart
Assoc
,
2016
,
5
(
6
)
:
drugsin
development
[
J
.
Curr
Atheroscler
Rep,
2016,18(1
:3.
e003371.
s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look
at
recent
studies
and
novel
:
[12
]
季丽,刘运秋
,
徐应军.
OSAHS
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
和
CRP
水平与血压增高的关系
[
J
]
•山东医药男
010
,
0
(8
)
:
90-91.
[13
]
张欢欢
,
韩冰
,
廉
银珠
,
等•不同水平高血压患者血清
Klotho
蛋
白
、
NO
、
ET-1
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
[J
]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
35
(
3
)
:
596-599.
[
14
]
Ramirez-Morros
A
,
Granado-Casas
M
,
Alcubierre
N
,
et
al.
Calci
um
phosphate
product
is
associated
with
subclinical
carotid
athero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
•
[]
强建新
,
吴君,
张磊
,
等•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
颈动脉内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
J
]
.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增
018
,
46(12
:
1435-1438.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7
:
701-742.
,
,
)
sclerosis
in
type
2
diabetes
[
J
]
.
J
Diabetes
Res,
2017
,2017
(4
)
:
1-8.
)
[
15
]
Houde
M
,
Desbiens
L
,
Schwertani
A
,
et
al.
Endothelin
recep
torantagonist
macitentan
or
deletion
of
mouse
mast
cell
protease
4
[]
刘超刘
E
桃林,杜
万红
,
等
•
血清胱抑素
C
水平与中老年人
2
型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
[
J
]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增
016
增
8
delays
lesion
development
in
atherosclerotic
mice
[
J
]
.
Life
Sci
,
2016
,
159
:
71-75.
(
3
)
:
193-195.
[10
杨天贵
,
牛铁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颈动
[16
]
钟萍
,
孙学春
,
张清琼
,
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普伐他汀
]
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血管病变的疗效
[]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
36
(
21
)
:
5310-5311.
脉硬化参数及血清胱抑素
C
、
尿酸水平变化
J
.
山东医药
,
2018,58(11
:
79-82.
)
[]
(收稿日期
:
2019-05-23
)
65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643917a264965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