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发(作者:华为nova3和3i区别)
专题
“芯”力量 “芯”未来
焦点
卓越彰显速度 粤“芯”成就未来
——走访广州首家12英寸芯片制造企业粤芯半导体
文/刘启强
【导读】
坐落于中新知识城内的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芯半导体或粤芯)
成立于2017年12月,这是国内第一家以虚拟IDM(集成器件制造)为营运策略的12英寸
芯片制造企业。2019年9月,随着粤芯半导体的正式投产,广州先进制造业“缺芯”的
历史由此改写。2019年11月底,本刊记者专程赴粤芯进行了采访,通过与粤芯半导体副
总裁李海明博士的访谈,对粤芯半导体立足广州、辐射大湾区的创新发展历程有了更加
深入的了解。
粤芯速度 为广东半导体产
业芯片制造提速
粤芯半导体是广州第一家,也是广
东目前唯一一家进入量产的12英
寸模拟电路芯片生产企业,我们想
你们是怎样用短短18个月的时间
实现这一切的?
李海明:
自2017年12月成立以
来,粤芯半导体就进入发展的加速
10月主厂房封顶;2019年3月设备
入厂,6月生产设备完成调试并开始
投片,9月20日两个工艺平台开发完
我们只用了短短18个月,远远快于
常规12英寸晶圆厂的建设时间。粤
芯能实现这样的加速度,是与省市
区各方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比如“粤芯速度”提供了坚实保障。当然,
广州开发区给予我们很好的信任审
批,使原本需要按序列进行的审批
粤芯半导体的快速建成并投产,也
反映出我们广东对芯片制造企业的
热切期盼。一直以来,珠三角地区
都是国内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但
芯片制造却是空白,粤芯半导体的
的这一空白。
《广东科技》:
粤芯半导体在
国内芯片制造行业中处于一个什么
在模拟芯片领域,国外
李海明:
品牌长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国内
模拟芯片代工企业在工艺技术和生
产规模方面,都与世界领先水平存
在着差距。粤芯半导体采用12英寸
晶圆打造模拟芯片,可以说填补了
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也必将打破
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对模拟芯片市
《广东科技》:
您好,李博士。
流程可以同步进行,大大缩短了审
批时间。在办理各种安评、环评手
续时,我们还可以同步进行场地建
设,也能够同步从国外采购相关设备,落地刚好填补了广东在芯片制造上
除了以上这些,在人才方面,
省市区各级政府也给了我们很大的
帮助。如在人才招募上,广州市的
知道从2017年12月公司成立以来,一点都不耽误工程的总体进度。
一些人才政策为我们吸引各地人才,样的水平?
州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还有一个
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我前面提到
的生产设备,这对晶圆制造企业来
购回设备、顺利安装到厂房,并
在3个月时间内完成所有调试,可
以说,各方的大力协助为我们创造
度模式:2018年3月打桩,5月动工,尤其是海外或省外的人才安心来广
毕,量产爬坡开始。完成这些流程,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欧美日采
16
粤芯公司外景
场的垄断。
欧洲英飞凌等国际大厂并驾齐驱的
国际化企业。我们的管理团队成员
都拥有十多年国内外知名芯片厂或
芯片设计公司的管理经验,团队领
军人物更是在行业内有30多年的
从业经验,对工厂建设、技术研发、
市场销售等都十分熟悉。在粤芯半
导体这个平台上,我们采用了最新
的12英寸晶圆的生产厂房和制造
设备、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管理体
系,聚集了来自海内外的半导体产
业高端人才,从而确保了我们制造
模拟芯片的高效率、高可靠度和高
稳定度,并实现成本的降低。
目前,我们做的主要是模拟
器件和分立器件,用于电子产品的
电源管理和电机驱动。在国内,粤
芯是第一个把12英寸晶圆厂拿来
做模拟芯片并真正落地的企业,可
未来,粤芯半导体将立足广州、辐
射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放眼
世界,带动上下游企业及联动国内
半导体市场共同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上投入的力度非常
使得我们一来到这里就能够享受到
广州开发区给予的优厚落户待遇。
第二个优势就是我们现在落
户的中新知识城。它是广东省政府
与新加坡共同倡导创立的一个经济
转型样板,是广东战略发展的新平
台。这是一个国家级的创新发展平
台,有着国家级的发展区位和优势,
这对我们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助力
极大。
第三个优势是我们落户在珠三
角的核心——广州。从芯片制造行
业来讲,国内的芯片制造主要分布
之前是没有芯片制造企业的。我们
都知道,目前中国在芯片进口的规
模上已经超过石油,2017年进口
粤芯半导体是与美国德州仪器、以说,我们在国内实现了行业引领。
大,也一直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落户国家级创新发展平台
助力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广东科技》:
粤芯半导体落户
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是看
中这里的哪些优势?
当然,首先我们看中的
李海明:
是广州开发区在招商引资上的强劲
发现广州开发区有几个非常好的地
方,也是它的特点所在。第一个优
势是在政策方面。一直以来,广州
力度。我们比较了国内的不同城市,在长三角或京津冀这些区域,广州
在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达到2600亿美元,到2018年,这
17
专题
“芯”力量 “芯”未来
焦点
粤芯公司鸟瞰图
一数字增加到3200亿美元,而在到更高端的汽车电子,所有这些这统计,有80多家行业新企业考虑在
这么巨大的数量和价值的芯片中,里都具备,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此落地,其中到2019年完成注册的
有60%是被粤港澳大湾区消化的。都完全符合粤芯半导体的发展所需。已超过30家。加上原有已来此落户
所以,广州需要芯片制造,广东需
要芯片制造,粤港澳大湾区需要芯
片制造。
从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角度来
看,我们希望通过当地对芯片制造
企业的大力支持,把粤港澳大湾区
芯片全产业链中的芯片制造这一环
给补上;同时,企业也能够在其中
享受到这里的市场、资金和人才优
势,更好地为大湾区的发展服务。
广州所处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
走廊,是中国在消费类电子终端产
品的生产及应用开发上最蓬勃发展
的地方,这里分布了美的、格力这
些中国最重要的家电生产企业,广
州自身也是一座汽车之城。从消费
类电子到工业控制、白色家电,再
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在此一
一步步地从低端市场走向高端,与
本地企业一道,共同推动粤港澳大
湾区的蓬勃发展。这也是我们在此
落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的企业,这一片已聚集了近70家半
聚的雏形已经初现。由于半导体行
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也是一个
高技术人才密集型行业,随着产业
链相关企业的聚集,来自美国、英国、
新加坡、中国台湾的行业高端人才
都会集聚于此,形成产业人才高地,
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
《广东科技》:
下一步,粤芯
半导体的发展规划或目标是什么?
李海明:
粤芯半导体在2019年
9月20日开始爬坡量产,第一期专注
于0.18um~90nm模拟芯片、CIS 图
像传感芯片和分立器件的制造;第二
期专注于 65nm~40nm世界最先进、
步步地把产业链从无到有地建起来,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的企业,行业集
形成半导体产业集聚 为粤
港澳大湾区发展服务
《广东科技》:
您觉得粤芯半
导体的落户会给区域产业的发展带
来什么样的影响?
李海明:
作为广东省、广州市
的重点工程项目,粤芯半导体的落
地,有力推动了区域内以集成电路
为首的实体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
18
粤芯公司的现代化生产线
粤芯公司的产品
高端的高压BCD模拟芯片技术及高
端CIS 图像传感芯片技术,月产4万
片12英寸晶圆。我们预期在2020年
下半年把第2条生产线建起来,届时
将会达到月产4万片晶圆的产能。我
们会一直专注模拟芯片,不去追求
数字芯片、存储器等模拟芯片以外
海量电子产品的电源管理和电机驱
动都需要模拟芯片和分立器件。因
此,我们会专注扩展产能,并专注
65nm到40nm世界最先进、高端的
高压BCD模拟芯片技术,以及高端
CIS 图像传感芯片技术,努力让粤芯
半导体 成为模拟芯片制造上的“专
精”企业。
随着我们粤芯半导体在粤港
澳大湾区的投产,不仅填补了大湾
区缺芯的短板,还把整个产业链的
芯片封装测试到芯片应用,全部链
接和打造起来,形成所谓的“一日
产业圈”,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
有封装测试企业,但芯片制造企业
不在本地,在省外或是国外,这对
终端客户或是芯片设计的客户来说
就是一种挑战,会令他们在试错过
程中耗费很长时间,从而导致无法
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所需
的高强度、高速度的竞争。
未来,粤芯半导体将在12英
寸晶圆生产线上建立物联网、汽
车电子市场需要的0.18um模拟芯
片制造平台,进而将模拟芯片制
先进的65nm,一步一步把模拟芯
片做得更专更精,助力广州以及
粤港澳大湾区的半导体产业链发
客户服务。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中下游,从芯片设计、芯片制造、
造从现在的180nm推进到全世界
的东西。因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
比如,广东以前有芯片设计企业,
展,通过不断创“芯”,为各类
19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057833a255936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