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6日发(作者:三星110s1j)
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质量试卷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
.
3
厘米=
( )
毫米
6000
米+
4000
米=
( )
千米
7000
千克=
( )
吨
1
吨-
800
千克=
( )
千克
2
.晨晨每天
6
:
55
从家里出发,他从家走到学校需要
20
分钟,晨晨到校的时间是
( )
。
3
.请你估一估:一副耳机售价
98
元,买
9
副大约要花
( )
元;
3
张桌子售价
598
元,平
均一张大约
( )
元。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毛毛身高
134( )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是
468( )
;
课桌面的面积为
20( )
;篮球场的面积约为
420( )
。
5
.一件上衣
150
元,一条裤子
85
元,上衣和裤子一共
( )
元。
6
.老师给同学们买奖品,如果买
18
本笔记本和
5
支圆珠笔要花
87
元,买
10
本笔记本和
5
支圆珠笔要花
55
元。那么一本笔记本
( )
元,一支圆珠笔
( )
元。
7
.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
,
250×8
的积的末尾有
( )
个
0
。
8
.
□96
是一个三位数,
□96×6
的积最接近
3000
,
□
是
( )
。
二、选择题
1
3
9
.读作
( )
,再添上
( )
个就是
1
。
8
8
10
.看书或写字时,眼睛离书本的距离约(
)比较合适,要保持这个距离,保护眼睛
哟!
A
.
30
毫米以上
他看了全书的
(
)
。
B
.
30
厘米以上
C
.
30
分米以上
11
.浩浩打算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丁丁历险记》看完,每天看的页数都相同,那么
3
天
1
A
.
3
1
B
.
7
3
C
.
7
12
.三(
1
)班有
45
人参加了美术小组和音乐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
35
人,参加
音乐小组的有
29
人,既参加美术小组又参加音乐小组的有
( )
人。
13
.一枚
1
分硬币厚
2
毫米,(
)枚叠在一起厚
2
厘米。
A
.
1 B
.
10 C
.
100
14
.中秋节到了,小红带了一块月饼到学校,妈妈把月饼平均分切成了
5
块,小红吃了
2
块,她吃了整个月饼的(
)。
5
A
.
4
2
B
.
5
1
C
.
5
15
.三(
1
)班有学生
45
人,每人至少喜欢一种,喜欢跳舞的有
38
人,喜欢唱歌的有
36
人,既喜欢跳舞又喜欢唱歌的有(
)人。
A
.
29 B
.
12 C
.
33 D
.
19
16
.如图,图形①和图形②的周长进行比较(
)。
A
.图形①长
17
.直接写出得数。
B
.图形②长
C
.一样长
70×5
=
32×3
=
21×4
=
13×2
=
15×6
=
71
23544331
77665544
99
18
.列竖式计算,带
△
的要求验算。
567149
△
702338
6475
3608
19
.脱式计算。
9×
(
402
+
328
)
758
-(
400
-
131
)
395
+
72÷8
20
.在下面方格中画一个和图中长方形周长相等、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再画一个和它周长
相等的正方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
1
厘米)。
21
.电影院有
680
个座位,一年级来了
322
名学生,二年级来了
339
名学生,这两个年级
的学生同时来看电影,坐得下吗?为什么?(请写出计算过程)
22
.药店新购进一批口罩,其中普通医用口罩
352
包,比
KN95
口罩多
148
包。药店新购
进口罩多少包?
23
.
(
1
)足球的价格是羽毛球的几倍?
(
2
)李老师用
300
元买了
2
个篮球,应找回多少钱?
24
.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春天小区
11
月回收
58
节废电池,
12
月回收废电池的数量是
11
月的
4
倍,
12
月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
1
)请你用线段图表示出
12
月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11
月:
12
月:
(
2
)列式解答。
3
2
25
.修一条长
28
千米的公路,第一周修了,第二周修了,还剩多少千米没修?
7
7
26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
5
厘米,长是宽的
4
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
厘米?
27
.三(
1
)班元旦汇演,只参加歌舞节目的有
9
人,参加小品等节目的有
12
人,两类节
目都参加的有
5
人。
(
1
)请完成下表。
(
2
)三(
1
)班共有(
)人参加这两类节目的演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
30 10 7 200
【解析】
把
3
厘米换算成毫米数,用
3
乘进率
10
;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再把结果米换算成千米数,除以进率
1000
;
把
7000
千克换算成吨数,用
7000
除以进率
1000
;
把
1
吨换算成千克数,用
1
乘进率
1000
,再减去
800
千克即可。
3×10
=
30
;
6000
+
4000
=
10000
;
10000÷1000
=
10
7000÷1000
=
7
;
1×1000
=
1000
;
1000
-
800
=
200
3
厘米=
30
毫米
6000
米+
4000
米=
10
千米
7000
千克=
7
吨
1
吨-
800
千克=
200
千克
【点睛】
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
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2
.
7
:
15
【解析】
根据题意,用晨晨从家出发的时间加上路上需要的
20
分钟,即可推算出晨晨到校的时间。
6
时
55
分+
20
分
=
6
时
75
分
=
7
时
15
分
所以,晨晨每天
6
:
55
从家里出发,他从家走到学校需要
20
分钟,晨晨到校的时间是
7
:
15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时、分、秒的推算,注意用出发的时间加上路上需要的时间即可解题。
3
.
900 200
【解析】
根据总价=单价
×
数量可知,买
9
副耳机需要花
98×9
元。乘法估算时,将乘数看成整十整
百的数,再进行计算。据此估算出买
9
副大约要花的钱数。
根据单价=总价
÷
数量可知,平均一张桌子售价
598÷3
元。除法估算时,除数不变,将被除
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且是除数的倍数,再进行计算。据此估算出平均一张桌子的售价。
98×9≈100×9
=
900
(元)
则买
9
副大约要花
900
元。
598÷3≈600÷3
=
200
(元)
则平均一张大约
200
元。
故答案为:
900
;
200
。
【点睛】
熟练掌握单价、总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灵活运用乘除法的估算
方法解答即可。
4
.
厘米
##cm
平方厘米
##cm
2
平方分米
##dm
2
平方米
##m
2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
位填空即可。
毛毛身高
134
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是
468
平方厘米;
课桌面的面积为
20
平方分米;篮球场的面积约为
420
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
灵活地选择。
5
.
235
【解析】
一件上衣的价钱加一条裤子的价钱即可解答。
150
+
85
=
235
(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6
.
4 3
【解析】
“
买
18
本笔记本和
5
支圆珠笔
”
比
“
买
10
本笔记本和
5
支圆珠笔
”
多了(
18
-
10
)本笔记
本,
“
买
18
本笔记本和
5
支圆珠笔
”
比
“
买
10
本笔记本和
5
支圆珠笔
”
多了(
87
-
55
)元,
用多出的钱除以多出的笔记本,求出一本笔记本的价钱;用
55
减去
10
本笔记本的价钱的
差再除以
5
,求出一支圆珠笔的价钱。
87
-
55
=
32
(元)
18
-
10
=
8
(本)
32÷8
=
4
(元)
55
-
10×4
=
55
-
40
=
15
(元)
15÷5
=
3
(元)
则一本笔记本
4
元,一支圆珠笔
3
元。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一本笔记本的价钱,再进一步解答。
7
.
0 3##
三
【解析】
0
表示没有,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计算
出
250×8
的积后,即能得出
250×8
的积的末尾有几个
0
。
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
250×8
=
2000
,则
250×8
的积的末尾有
3
个
0
。
【点睛】
本题考查了
0
在乘法中的特性以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8
.
4
【解析】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把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然后与一位数相乘即可解答。
496×6≈500×6
=
3000
,所以
□96×6
的积最接近
3000
,
□
是
4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估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选择题
9
.
八分之三
5
【解析】
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然后把分数线读作
“
分之
”
,最后读分子;
1111
3
把
“1”
平均分成
8
份,每份是,
3
个即是;
“1”
里面有
8
个,再添上(
8
-
3
)个即
8
8888
可。
1
3
读作八分之三,再添上
5
个就是
1
。
8
8
【点睛】
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
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0
.
B
解析:
B
【解析】
计量看书或写字时,眼睛离书本的距离,
30
厘米以上符合实际情况,据此解答即可。
看书或写字时,眼睛离书本的距离约
30
厘米以上;
故答案为:
B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灵
活选择。
11
.
C
解析:
C
【解析】
12
.
A
解析:
19
【解析】
根据
“
参加美术小组的有
35
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有
29
人
”
可得两者的总人数:
35
+
29
=
64
(人),这其中把两种兴趣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多计算了一次,所以根据容斥原理可得两种
兴趣小组都参加的人数是:
64
-
45
=
19
(人),据此解答即可。
35
+
29
-
45
=
64
-
45
=
19
(人)
【点睛】
本题是典型的容斥问题,解答规律是:既
A
又
B
=
A
+
B
-总数量(两种情况)。
13
.
B
解析:
B
【解析】
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是
10
,据此将
2
厘米换算成
20
毫米,
2×10
=
20
,则
10
个
2
毫米就
是
20
毫米,也就是
10
枚硬币叠在一起的厚度是
2
厘米。
2×10
=
20
(毫米)
20
毫米=
2
厘米
则
10
枚叠在一起厚
2
厘米。
故答案为:
B
【点睛】
本题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高级单位厘米换算成低级单位毫米应乘单位间的进率
10
。
14
.
B
解析:
B
【解析】
1
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把月饼平均分切成了
5
块,则每块是这个月饼的,
2
块就是这个
5
2
月饼的。
5
由分析得:
2
她吃了整个月饼的。
5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981893a2547731.html
评论列表(0条)